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1.学会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感悟爬山虎脚的特点。
2.能说出爬山虎爬的过程,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3.学写观察记录。
【教学重点】
品读感悟爬山虎脚的特点,能说出爬山虎爬的过程。
【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2.学写观察记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字化教学资源
爬山虎叶子、彩笔、绘画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导入:(播放多种爬山虎的视频,请学生欣赏)世间万物丰富多彩,美不胜收,而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这美妙的世界,一起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索吧!
学生根据生活观察及视频中观察到的,畅所欲言,谈谈你在视频中发现了什么?
教师自然引出课题并进行板书(爬山虎的脚)。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从“爬山虎的脚”入手,直奔重点段“品脚”。
(一)导语:在上节课中,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而且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叶子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深入了解爬山虎的脚,看看它有什么神奇之处吧!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过渡: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会生机勃勃铺满墙,跟它的脚关系密切,它的脚到底是怎样的呢?
(三)出示自学提纲一:
自由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1.画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有关句子,
2.思考每句话概括讲了爬山虎的什么方面,教师板书(位置、样子、颜色)。
①这段话重点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作者说“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你觉得这句话写得好吗?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爬虎脚的特点。
②下面,请同学们变身为小小画家,选择适当的彩笔,在练习本上画一画爬山虎的脚。
学生选择适当的彩笔,画爬山虎的脚。
③老师看到一个个专注的可爱的小画家,你们画的真是认真。接下来,咱们对照课文内容,小组之内评议一下你们画的情况吧!
对照课文内容,小组评议画的情况
④咱们一起来欣赏爬山虎的脚
请个别学生上台讲解
⑤你真是一个用心读书、善于观察的孩子。接下来,咱们一起来读一读第3自然段,再次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
齐读第3自然段
⑥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说明叶圣陶爷爷观察的很仔细,很具体啊!那么爬山虎到底是怎么爬的呢?
找一找、演一演、议一议,了解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出示自学提纲二:
朗读第4自然段,圈出爬山虎怎么爬的动词。
1.学生汇报
“巴”这个词能不能换成“挨、贴”?为什么?
“巴”写出爬山虎的脚紧紧地粘贴在墙上的样子,那咱们能不能根据这几个动词将爬的过程总结一下呢?
①作者正是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连续仔细的观察,准确的运用这些动词抓住事物的特点和变化,把爬山虎的脚怎么爬的过程写的很具体,看来认真细致的观察真的很重要。
②同学们齐读第4自然段,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齐读第4自然段。
③老师这儿正好有一段爬山虎爬墙过程的视频,咱们一起来看看吧,学生边看视频老师边读3--4自然段。
老师也带来了一株爬山虎,只是这株爬山虎还没有脚,那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的手当做脚,用动作来演示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呢?要边演边讲哦。
现在学生之间互相讲一讲爬墙的过程,可以借助手来进行演示。
刚才我们学习了爬山虎触着墙的脚是怎么爬的,那么没有触着墙的脚会怎么样呢?
自学爬山虎脚的变化这部分内容。
出示自学提纲三:
齐读第五自然段:对触着墙和没有触着墙的不同情况结合图片练习说一说。
那你从“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感受“爬山虎的脚在墙上很牢固”。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想一想,叶圣陶爷爷是怎么把爬山虎那小小的脚写的如此生动形象的?
1.细致观察,
2.抓住特点,
3.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
六、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认真读读“阅读链接”的内容,使学生体会到观察,特别是连续观察是一种好习惯。
2.观察种植的豆子、花生或大蒜在土壤中随时间的变化,利用本课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观察日记。
老师送给同学们两个有关观察的名言,请同学们齐读并积累下来,希望同学们都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镜,能够挖掘大自然中蕴藏的奥秘!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