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古诗三首《出塞》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9 13:3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出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塞、秦”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默写《出塞》3.品读诗歌,想象画面,说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重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默写《出塞》。
2.品读诗歌,想象画面,说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诗词导入 引出诗人
1.导入
一位学者说过,我们现在读到的每一首诗,都是诗人带着千年前的信息,穿过风雪,赶来和我们相遇。
你是否曾记得李白笔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他远在扬州的思念情深。
你是否曾记得杜甫笔下: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这是他在草堂的惬意生活。
诗人王昌龄笔下的诗又要表达什么心声呢?让我们来结识这位诗人。
(设计意图:以孩子们学过的古诗导入,让孩子们了解古人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们学习古诗的欲望,从而通过古诗来了解诗人。其次,李白古诗中通过明月表达的相思之情,为悟诗情做铺垫。)
活动二 了解诗人 引出诗题
请一位同学来介绍你搜集到的关于诗人王昌龄的资料
老师也搜集了相关资料
出示诗人的相关介绍
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擅长七绝,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写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其中《出塞》一诗是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生:读王昌龄的相关介绍。
师:你知道什么是边塞是吗?
边塞诗介绍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歌。
《出塞》是乐府旧题。这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请同学们大声齐读课题。《出塞》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诗人的写诗风格,以及诗人在诗坛上的地位,来初步了解诗人。并初步了解边塞诗的内容以及特点,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
活动三 读通诗句 疏通诗意
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感。
指名读诗。
学生1:读古诗。
师:流利悦耳,字字清晰。
学生2:再读古诗。
师:声音洪亮,节奏清晰。原来古人这样读诗啊,感谢你穿越到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一起来向这位古人学读诗。
全班齐读古诗。
认读字词
开火车读词语。了解重点生字。
塞是本课的一个生字,注意中间部分要写紧凑,横与横之间的间距要相等。其次,它也是一个多音字。出示读音和解释。诗中还有一个多音字:将。出示读音和解释。
4.解诗意
过渡:同学们,诗读好了,让我们继续靠近诗人,我们来了解诗意,还记得了解古诗意思有哪些锦囊妙计吗?
学生1:我会借助注释学习古诗。
学生2:我会通过想象画面来了解古诗的意思。
学生3:我会通过查资料来学习古诗。
学生4:我会借助文中的插图来学习古诗。
师:那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锦囊妙计来学习古诗吧!小组合作,共同学习。
师:哪一组的同学来汇报前两句诗的意思?
学生1:延续至今的秦汉时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征战万里、戍守边关的战士仍旧没有回来。
师:出示诗意,请同学们齐读诗意。哪一小组来汇报后两句诗的意思?
学生2:倘若有像李广将军那样的将军在,就绝不会让匈奴越过阴山。
师:出示诗意,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先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因为学生已经是四年级了,对学习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就直接在读准字音和读通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读出节奏感,对学生学习古诗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在了解诗意环节,先让学生回忆了了解诗意的方法,从而设定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并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能思维碰撞,互相借鉴,合作攻克难理解的部分。)
活动四 创设情境 感悟诗情
过渡:读懂了诗句,你已经走近了诗人身边,在其身边,不懂其心,何其不畅快?让我们走进诗人的心里。我们先来了解一段资料。
1.出示资料袋:
秦汉时期开始修筑长城,防御匈奴。玉门关、山海关等就是唐代边疆地区的军事要塞。当时长城外就是塞外。“出塞”就是到关外去阻击来犯的敌人。据《资治通鉴》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27岁的诗人王昌龄投笔从戎,想实现他“封侯取一战”宏愿,来到河西边地,见证了边塞的金戈铁马。
2.师: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学生齐读。
师:“秦时明月汉时关”,只是说秦朝的明月和汉朝的边关吗?
生:“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的写法,这句诗的意思是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关塞。
师:同学们,请观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边关?
生:寂寞 荒凉 冷清 孤独
师:你还从这句诗里读出了什么?
生:我从“万里长征”这个词中读出了边塞远,路途所用时间长。
生:我从“人未还”读出了这些征战的战士没有回家,他们或许战死沙场,他们或许老死边关。
过渡:是啊,秦汉时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从秦汉到唐朝,已经900多年了,这近千年的历史,征战万里的将士仍未回家。他们或老死边关、或战死沙场。此时,月圆人不圆,一轮明月高挂天空,它曾是李白笔下的明月,此时也照进了千千万万士兵的心里,他们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1:他们想念自己的家乡。
学生2:他们还想念远在千里的家人。
师:是啊,这轮照进将士们心里的明月此时也照在了亲人的心里。
(播放音乐,引入角色)
师:白发苍老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方的儿子说:
学生1:儿啊,何时才能见到你啊!
学生2:孩子啊,快回家吧,我们这一辈子还能能再见吗?
师:这是怎样的肝肠寸断啊!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勤劳善良的妻子,干完农活,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丈夫说:
学生1:我的丈夫啊,上有老、下有小,我已经快撑不住了,你何时回来啊!
师:这是怎样的望眼欲穿啊!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师:孤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喊:
学生1:爸爸,我好想你啊!
师:这是怎样的声嘶力竭啊!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是啊,明月寄相思,边关戍战魂!多么悲凉!(板书:明月 寄相思 边关 戍战魂 悲)
3.古代边塞诗中不乏写明月、边关的诗句,请同学们读主题丛书“青史留名”中的古诗。
出示: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塞上听吹笛》唐 高适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出塞二首》唐 王昌龄
学生齐读古诗。
4.堂堂七尺男儿,难道只沉浸在思念、悲伤中吗?他们内心还会想些什么?让我们穿越到唐朝的边塞,亲临战场,目睹将士们的风采。
播放视频
师:你看到了怎样的将士?
学生1:我看到了勇敢坚强的战士。
学生2:我看到了刚烈勇猛的战士。
学生3:我看到了不怕牺牲的战士。
……
师:是啊,这是怎样的一群孤勇者啊,所以诗人王昌龄这样写道:
出示: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齐读诗句)
师:龙城飞将是指谁?(板书:飞将)
生:我通过注释知道了龙城飞将是指李广。
生:我搜集了李广将军的资料。
师:你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将军呢?
生:我认识了一个英勇善战勇猛无比的将军!
师:孩子,此时,不仅仅是指李广将军,还有和李广将军一样的许许多多的良将。如果有像他们一样的将领在,那该多好啊!这样,国家可安宁,亲人能团圆!
这是将士们的心愿!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将士们亲人的心愿!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也是诗人王昌龄的心愿!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山。
师:这两句诗我们读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诗人通过对良将的渴求,来表达自己的渴望和平的愿望!(板书:思良将 不教 表忠心 壮)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已经走进了诗人的心里。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历史资料,让学生能进一步和诗人的时代进行链接。其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能设身处地的感知将士们的心情和亲人们之间的思念,从而体会诗人对将士们深深的同情;接着,借助一段视频资料让学生知道将士们的情感中不仅仅有悲伤,还有壮烈的报国决心。)
活动五 总结延伸 情感升华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远在扬州的思念情深。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住在草堂的惬意时光。
王昌龄:
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在边关的爱国志向。
出示: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学生活动:
1.齐读古诗。
2.借助注释了解诗意。
3.体会诗情,感受将士们视死如归、报效祖国的志向。
过渡:千百年来,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在自己神圣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代代传承,让我们来认识一家普普通通的戍边人。
播放视频(拉齐尼的故事)
4.爱国,人人都有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开启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家国情怀。
结束语:同学们,此时的你已经热泪盈眶,但也充满了力量。如果你觉得理想的羽翼还未丰满,如果你觉得梦想遥不可及,那么我们就先做好眼前事,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力量写好中国字!默写古诗《出塞》。
播放音乐《写好中国字 做好中国人》
(设计意图:通过王昌龄的另一首故事来加深学生对边塞诗的认知与理解。通过一段视频,尤其是孩子的讲解,更能引起共鸣,让学生明白:爱国不仅仅是将士们的责任,普通人也有责任爱国。引出单元主题:家国情怀。最后,把这粒种子种在学生心中,从写好每一字开始爱国。从而落实“我用语文教孩子做人”的教育责任)
活动六 布置作业 积累古诗
布置作业:
搜集并积累诗人王昌龄以及其他诗人的边塞诗。
搜集并积累有关爱国的古诗。
板书设计
出 塞
唐 王昌龄
明月 边关
寄相思 戍战魂 悲
飞将 不教
思良将 表忠心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