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初升高历史知识衔接 专题01 中华文明的起源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初升高历史知识衔接 专题01 中华文明的起源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0 18:49:25

文档简介

2024年秋季入学准高一新生必备
——初升高历史知识衔接
专题01 中华文明的起源
初中 高中
史前时期: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早期中华文明: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①初中课标比较详细;要求学生了解新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特点、早期国家产生的史实及中华民族始祖的传说等;重视时序性和基础性知识。 ②高中课程章节内容少;重在规律性知识的认知和总结。如认知“文化遗址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早期国家的特征等”。
1、初中素养要求
①主要是时空观念——各个时期文化遗址出现的时间和地址
②简单的史料实证能力——“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③基本的唯物史观——国家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④家国情怀——祖先认同、民族认同
2、高中素养要求
①时空观念——了解新石器时代特别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
②史料实证——通过各文明遗址的文物发掘了解早期人类的生活状态及社会形态
③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④历史解释——了解彩陶、黑陶、玉器、祭坛、神庙遗址带给你的历史信息。你能做出合理解释嘛?
⑤家国情怀——通过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知道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增强民族自豪感。
3、初中历史课标要求“初步学会”五大素养;高中则要求“能运用并解决现实问题”。
初中 高中
1、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2、半坡氏族与河姆渡氏族的基本情况 半地穴式建筑;干栏式建筑 3、原始农业:南稻北粟格局 4、远古传说:黄帝、炎帝的传说 1、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 2、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多元一体” 3、早期国家的出现:探索早期国家产生规律及特点
基本认知(基础性)、知识识记 知识的深化拓展、强调知识的迁移运用
1、【中考题】(2024内蒙古中考历史真题)西安半坡遗址的房屋、容穴、墓葬中发现了很多粟的避存。在其中一个深不足1米,底径约1米的窖穴内有粟粒朽灰堆积,专家推测其为储粮窖。据此可知,半坡先民
A.掌握人工取火技术 B.处于打制石器时代
C.过着农耕定居生活 D.依靠食物采集为生
【答案】c
【解析】史料实证题。有“房屋、容穴、墓葬”说明过定居生活;“窖穴内有粟粒朽灰堆积,专家推测其为储粮窖”说明有了原始农业。故选C。通过两项信息得出结论。
2、【高一题】(2023辽宁名校联盟高一期中)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墓葬、房址等遗存,其中多数墓葬无随葬品,有随葬品的墓,随葬品的数量悬殊,少者仅一两件,多者百件以上。这表明当时
A.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C.男性处于统治地位
B.阶级矛盾异常尖说 D.贫富分化现象出现
【答案】D
【解析】材料所述为大汶口文化的遗址概况,墓葬品的数量差异是殊,表明当时已经有着明显的贫富分化现象,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随葬品生产技艺情况,不能得出“生产技术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A项;由材料看不出阶级矛盾情况,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男性和女性墓葬差异,不能得出“男性处于统治地位”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素养考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试题难度有所提升。
1、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
概念 距今年代 社会生活 人类遗址
旧石器时代 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距今约170万年---1万年 渔猎和采集,群居生活,学会用火 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新时期时代 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距今约1万年---公元前2070年 使用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生活稳定 仰韶文化(彩绘陶器、粟);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黑陶); 河姆渡文化(种植水稻、养蚕缫丝);良渚文化(玉器、祭坛和神庙) ;红山文化等
2、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多元一体”
(1)概念:多元是指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化遗存分布广泛,各具特色;一体是指不同的文化遗存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影响。
(2)多元性:
①从文化分期看,新石器时代早期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晚期有龙山文化、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
②从文化的特点看,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特征,如作物种植上南稻北粟。
③从遗址分布看,涉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等
(2)一体性
①从经济文化成就看,各地有共同点,如制作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定居生活。
②从遗址分布看,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
3、早期国家的出现
【素养解读】唯物史观(用以下唯物史观解读上图)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4、知识图示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例:红山文化牛梁河遗址探究
①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反映了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积累。
②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社会组织扩大,氏族组合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氏族首领的权力以神话的形式得到巩固和加强;原始宗教的复杂化是社会组织变化的反映;红山文化被视为中华文明的曙光。
③贵族墓葬分布在祭祀遗迹附近,每墓中心有石椁(guǒ),随葬玉器等贵重物品----社会分化加大,部落出现权贵阶层,人类即将迈入文明的门槛。
综上,该文化遗址启示----中华文明即将产生。
1. 1921年,有学者在奉天(今辽宁)沙锅屯发掘了一处穴居遗址,认为“此一奉天穴居之留遗,与彼一河南遗址,不特时代上大致同期,且正属于同一的民族与文化的部类,即吾所谓仰韶文化者也”。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该遗址出土了
A.骨制凿刀 B.燧石石器 C.碳化稻粒 D.彩陶残片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奉天(今辽宁)沙锅屯发掘了一处穴居遗址,此遗址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属于同一文化类型,根据所学可知,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前,它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票等为主要栽培物,可推断该遗址可能出土了彩陶残片D项正确;骨制凿刀在旧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不是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排除A项;中国境内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有明确的燧石取火遗迹,排除B项;碳化稻粒是南方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典型代表,排除C项。故选D项。
【要点】仰韶文化主要特征是“彩陶和粟”
2. 下图为《2006—2013年良渚古城考古的主要收获》一书中的良渚古城考古平面示意图。据此可知,下列说法最为准确的是
A.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B.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的村落景象
C.可以佐证新石器晚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D.表明早期中国已具备较完善的国家形态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在良渚古城中,平民与贵族居住区泾渭分明,在贵族居住区出现了宫殿建筑,这说明平民与贵族之间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且日益明显,C项正确;仅根据一个良渚古城无法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排除A项;良渚古城是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文明遗址,不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不能反映母系氏族社会的村落景象,排除B项;
良渚古城时期尚未具备较为完善的国家形态,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3.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大汶口遗址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浙江余姚的河姆渡聚落开始种植水稻;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4.如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 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它体现了
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B.社会组织的复杂
C.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D.等级秩序的确立
【答案】C
【解析】双钱结藤编残件一方面体现了劳动过程中结绳技能,另一方面作为艺术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C项正确;历史传承在双钱结藤编残件中无法体现,排除A项;通过双钱结藤编残件无法证实当时社会组织情况,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提及双钱结藤编的使用群体,无法得出社会等级秩序确立的结论,排除D项。
5.在浙江浦江发现的距今 11000-9000 年的文化遗址,面积达2万平方米,发现有深 70 厘米的储藏窖穴、干栏式建筑柱洞、许多陶器、磨制石器等;陶器中夹杂大量驯化水稻颖壳;还出土碳化稻米、稻壳、小穗轴等,样品总量达5万余个。以上考古发现
①说明长期定居的聚落出现 ②反映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③证实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④体现社会的等级礼仪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储藏客穴”“千栏式建筑柱洞”等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当时的人们已经出现食物储存及建筑住宅长期定居的现象,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时期是聚居生活, 故①正确;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便已学会农业种植及畜牧种植及饲养驯化,但材料没有明确畜牧业的具体生产情况,故错误:据材料“列化水稻颖壳”“碳化稻米、稻壳、小稳轴”等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可以说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早,故③正确:结合基础知识可知,这-时期属于新石器时期早期,社会整体发展尚未形成社会等级制度,且材料没有明确具体有关于社会等级的具体规定及遗存表现,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2024年秋季入学准高一新生必备
——初升高历史知识衔接
专题02 中华文明的奠基
该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的准备时期。
(1)政治上:中华古代文明的奠基以早期国家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早期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各国纷纷改革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
(2)经济上:早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产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也从井田制发展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3)思想文化上:科技与文艺成就突出,如甲骨文的成熟,青铜艺术、天文历法、医学等水平高超,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小结】:制度奠基;经济发展模式奠基;文化奠基;中华民族共同体奠基。
初中 高中
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通过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和“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①初中课标知识点比较详细;强调对该时期重大事件的初步掌握。 ②高中课程课标重视对该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特点、规律的掌握,特别是春秋战国社会剧变规律的把握。
1、初中素养要求
重视时空观念、基本的唯物史观的掌握
2、高中素养要求
重视深层的唯物史观及历史解释素养的掌握和运用。
3、初中历史要求“初步学会”五大素养;高中则要求“能运用并解决现实问题”。
初中 高中
1、甲骨文、青铜器物 2、分封制 3、老子、孔子的思想及“百家争鸣” 4、春秋争霸与战国各国的改革 5、医学成就、水利工程 1、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研究早期文字的发展,培养史料实证能力; 2、了解早期国家及早期政治制度特征 3、春秋战国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社会发展规律 4、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
基本认知(基础性)、知识识记 知识的深化拓展、强调知识的迁移运用
1、【中考题】(2024河南省中考历史真题)战国时期的这些农具(见下图)虽貌不惊人,但其锋利已经悄无声息地划开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里的“锋利”可以理解为( )
A.较高生产力水平 B.新兴的小农经济
C.频繁的兼并战争 D.宽松的社会氛围
【答案】A
【解析】该题是中考选择题中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前大多省份选择题难度都在下降,试题答案一眼可以看出,此题尚需基本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铁器的使用推广表明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故选A。
2、【高中题】(2024山东卷)西周时期,诸侯国在奉行周礼的同时,多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变革礼制,移风易俗,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诸侯国转变做法主要是为了( )
A.重构统治秩序 B.限制贵族特权
C.以德行教化民众 D.打破宗法血缘关系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社会秩序相对稳定,诸侯国在遵循周礼的同时尊重当地风俗。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争霸,各国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需要重构统治秩序以增强自身实力,变革礼制、移风易俗就是重要手段,通过这种方式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建立起更有利于自己统治的秩序,A项正确。
本题为一道新高考试题,也是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历史思维能力,但其考查的深度、解题需要调动的知识、思维的含量远非中考题可以比拟。
1、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夏商周文明
政治:中国早期国家开始出现,商周时期逐渐形成以分封制、宗法制为核心,以“家国一体”为特征的国家治理制度。注意神权—王权—族权三者关系
经济:实行井田制;青铜铸造业发达;“工商食官”制度
文化:青铜文化;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甲骨文
(1)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2)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商王朝对其控制和管理比较松散,外服时叛时服。
评价:这种制度反映了商王对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程度的控制,内服地区受到更直接和严格的管理,而外服地区则享有较大的自治权,这种差异化的管理方式不仅体现了商朝对权力的精细控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结构的复杂性。
(3)分封制:分封王室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臣民、疆土等,受封者在领地内享有世袭统治权,要定期朝贡,并向周天子提供军赋和力役,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金字塔型结构;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作用:①巩固周王室的统治;②避免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冲突;③扩大周文化的影响,促进民族交流。但是容易地方势力坐大,威胁中央。
(4)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5)礼乐制度:规定权力维持制度,即为维护和规范分封制及宗法制的稳定所形成的政治制度。
小结:分封制----家族生活的政治化;宗法制---政治生活的等级化;礼乐制---等级观念的生活化。
【思考】支撑周王朝的四大制度分别是什么?
【知识拓展】
①礼乐制中的乐的部分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
②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
b、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c、地方分权,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族权与政权合二为一,具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部族色彩”是指在原始社会或早期国家中,按照血缘、财产等因素划分的不同区域或群体所具有的独特特征或标识。)
在决定社会意识
【知识图示】
6. 春秋战国之“变”
(1)变之根源:生产力的发展;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2)变之表现
(3)变之影响
A.经济之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①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飞跃,水利的兴修和工商业繁荣,社会经济发展;
②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与赋税制度变化有关),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
③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统一。
B.政治之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①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旧秩序崩溃,社会变革。
②各国纷纷变法,推动社会变革;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③分封制逐渐崩溃,郡县制开始出现,形成中央集权雏形;
④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奴隶制贵族政治向封建官僚政治演变
C.思想之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民族关系之变:(中华民族共同体奠基)
①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戎狄蛮夷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②民族交融,文化认同、天下一统观念的形成减少了统一到阻力。
1.田猎是商王及贵族的经常性活动,具有保护农业生产、逸乐、祭祀及军事训练等多重功利性质。如图是学者把卜辞地名出现频率较高的田猎地联系在一起,构建的商代田猎地分布网络图。它反映出商代
A.农业经济较为发达 B.养兵于农的治国方略
C.方国势力反叛无常 D.统治范围在不断拓展
2.西周时期,周王以“授民授疆土”的方式改变了夏商时期亲族聚居的政治结构。在打破旧式部族方国血缘界限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批周人统治,各族混居的新型国家。这表明西周时期
A.宗法血缘观念日趋淡化 B.贵族统治秩序逐步建立
C.国家组织形态发生改变 D.王权逐渐实现高度集中
3.孔子认为统治者不仅要怀德,而且要怀刑,并高度赞扬郑国政治家子产“宽以济猛,猛以济宽”的治绩。据此可知,孔子认为国家治理应
A.隆礼重法 B.为政以德
C.德法兼行 D.外儒内法
4.战国时期,七国君主都标榜是黄帝的后裔;十六国时期,匈奴人建立大夏国,自认为是禹的后代;鲜卑族拓跋部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政权后,其皇室也自认为是黄帝后裔。据此可知
A.华夏认同观念强化 B.尊祖敬宗思想推广
C.国家统一趋势加强 D.民族关系趋于平等
5.战国秦汉时期的村落继承聚族而居的传统,比邻而居,守望相助。但该时期一些农民开始摆脱传统村落的藩篱,另辟居处,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散村。农民外迁
A.说明乡里制度开始动摇 B.印证郡县制在全国的推广
C.表明血缘关系逐渐松弛 D.体现庄园式劳作方式普及
6.商鞅变法时,令拥有两名以上成年男丁的农户分为小家庭,一“室”变多“户”,原来以“室”为单位的土地、人口由官府析分登记在各“户”之下,农民成为国家课役农。商鞅的这一改革措施
A.瓦解了宗族血缘关系 B.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
C.推动了社会形态转变 D.维护了井田制的稳定
7.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最重要原因是
A.社会大变革 B.经济的发展
C.政治剧变 D.统治阶级的提倡
8.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将亲族、功臣等分封到全国各地建立诸侯国。据此可知
A.儒学文化被广泛传播 B.多民族统一国家建立
C.分封制旨在以藩屏周 D.中原是周文化发源地
9.“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被周边民族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是在( )
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五代十国时期
1.【答案】B
【解析】材料内容表明,商物时的田猎具有保护农业生产、军事训练等多重功利性质,这反映出商代将农业生产与军事相结合,体现了养兵于农的治国方略,B项正确;材料内容缺少农业经济的对比信息,无法得出农业经济较为发达的结论,排除A项; 材料内容表明商代田猎与军事训练有关,但无法直接得出这与方国势力反叛无常有关,排除C项;商代田猎地分布网络是静态的地图,而不断拓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材料内容无法体现,排除D项; 故选B项.
2.【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通过实行分封制,建立起一批周人统治、各族混居的新型国家,改变了夏商时期亲族聚居的部族方国的国家组织形态,C项正确;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制,借助宗法血缘关系稳固政治秩序,而非宗法血缘观念日趋淡化,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分封制形成了“天 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不能得出贵族统治秩序逐步建立,排除B项;西周时期周天子通过分封诸侯的方式对地方实行间接统治,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尚不能实现王权高度集中,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C
【解析】据材料根据材料信息,孔子认为统治者不仅要怀德,而且要怀刑,还高度赞扬子产“宽以济猛,猛以济宽”的治绩,表明孔子认为应德刑并用、宽猛相济,C项正确;
隆礼重法是荀子的主张,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为政以德未能包含“刑”,排除B项;外儒内法是董仲舒改造儒学后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少数民族均以黄帝、大禹为祖先,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强化,A项正确;少数民族均以黄帝、大禹为祖先,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是尊祖敬宗,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强化,未涉及国家统一趋势,排除C项; 材料反映了华夏认同观念强化,民族关系并不平等,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该时期一些农民开始摆脱传统村落的藩篱,另辟居处,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散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不断推广及普及,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因此也推动了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解体,血缘关系随着时间的发展也越来越淡化,而材料中出现的散村就是这一变化在这一时期的生动体现,C项正确;秦汉时期正是乡里制度盛行的时期,排除A项;郡县制在秦统一六国后才开始在全国推广,而汉初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生产关系领域的变革,所以无法得出是否是庄园式劳作方式,排除D项。故选C项。
6.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时推行小家庭制,刺激了小农户数的增长,有利于促进小农经济的形成,进而推动了社会形态转变,C项正确;材料与宗族血缘关系瓦解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与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关系不大,排除B项:商鞅变法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而非维护,排除D项。故选B。
7.【答案】A
【解析】百家争鸣的背景包括政治上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广,井田制上瓦解;文化上,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文化下移。四项相比较,A项最全面,答案为A。
8.【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将亲族、功臣等分封到全国各地建立诸侯国,其目的是通过分封拱卫周王室,即以藩屏周,故C正确;此时儒学还未建立,故A错误;秦朝时期,多民族统一国家建立,故B错误;周文化发源地是在关中地区,故D错误。
9.【答案】B
【解析】据所学可知,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被周边民族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成为礼仪之邦,B正确;A、C、D错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