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 12课寓言二则第一课时《亡羊补牢》
教材分析
《亡羊补牢》是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 12课寓言二则里的第一课时。几年来语文教材经过多次改版,但是这则寓言一直都没有删除过。这说明这则寓言故事的重要性。其实所谓的寓言指的是从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可以得到一个深刻的道理。但是这个故事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是古代人们为了给人们一个提醒而编造的。那么,《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只用了几段简短的文字讲叙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并且很与现实生活接近的一个小故事。从养人的羊圈破了个窟窿丢了羊,邻居劝告修补羊圈,他认为没用,到第二天又丢了羊才恍然悔悟,应该听取别人的忠告,找到补救的方法之后再也没丢过羊的小故事。理解了故事内容之后,重点是让孩子们从这个小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就是无论做错什么事,只要善于听取别人善意的劝告后,及时改正还不算晚。这则寓言故事中所点到的错误是几乎任何人都有可能犯下的,但是通过它的告诫会时时提醒孩子们这是一个可贵的品质。所以在教学时让孩子们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挖掘故事背后的寓意才是最关键的。
教学目标:
1.认识 8个生字,会写“亡、牢”等 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课时分配: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看图猜故事的游戏,(课件依次出示图:坐井观天、乌鸦喝水、狐假虎威、刻舟求剑)
哇,原来你们知道这么多的故事,这些都是寓言故事,今天老师又要跟大家一块学习寓言故事了。我们今天学的课文题目是,一起读——生齐读:12.寓言二则。
那谁知道什么是寓言
“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深刻道理。
二.读课题,理解意思,指导书写
1.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则寓言《亡羊补牢》。齐读课题。这里有两个字我想让你们再读读,出示卡片亡和牢字分别指导认读。
2.师:好的,老师啊,今天要仿照古人写最古老的字。你们想看看吗?
师:(师板书)“亡”,这是什么?
(生:人)
对,这是一条路。人,沿着路,跑走了,不见了。这就是“亡”最早的意思。那《亡羊补牢》的故事当中是讲什么跑走,不见了。
(生:羊跑走了,不见了)
师:是它自己跑到吗?
(生:不是,是被狼叼走的)
对,那我们也可以说是羊丢了。看,“牢”怎么写?古人啊,汉字是画出来的。(师板书),里面是什么?
(生:牛)
看着这个汉字画猜猜,“牢”最早是什么意思?
(生:关牛的)
师:既关羊也关牛,我们可以说是关牲畜的地方。那课文当中是关什么的呀?
(生:羊)
对,关于羊的地方有一个独特的名称,我们叫(生:羊圈)—出示词卡羊圈,生齐读。
师:这个字是多音字,还有一个音(师出词卡圈圆圈)一起读——(两遍)
师,好,现在我们把现在的汉字写好。来小手伸出来跟着老师写。人慢慢地就演变成了现在的点、横。这条路就变成了竖折。(师在田字格中范写亡)“牢”,关羊的地方,关牲畜的地方变成了什么偏旁?
(生齐答:宝盖头)
对,里面是一个牛。(师在田字格范写牢)现在就请你打开课文,在后面把“亡”和“牢”各写 2个,注意写字的姿势。写好的用眼睛告诉老师你写好了。
3.补写课题,引导理解题意那你知道了“亡”的意思,“牢”的意思,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
(生:羊丢了才修补羊圈)对不对?掌声送给她
三.初读寓言,认读生字
1.下面我们大声地读一读这个故事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准生词的读音。
3.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出示词语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
四、精读寓言,体会寓意
(1)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师:,好的,现在请再读一遍课文吧,相信你们能读得又快又流利。好,赶紧把《亡羊补牢》自己读再一遍。【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第一次丢羊的原因。
师:好的,对,读好用眼睛告诉我,我们可以用目光交流,真好。好,课文又读了一遍了,那你把这个故事读懂了吗?那我要考考你,这个故事当中的那个人,一共丢了几只羊?一起说(两只)
师: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少了第一只羊?请你们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第一只羊是怎么少的?第一只羊是怎么丢的呢 指名说,<板书破洞丢羊)齐读画线的句子,谁能用因为——所以说丢羊的原因?指名说。
(3)学习第二次丢羊的原因。
师:你瞧,第一只羊就是这样丢掉的。他的街坊知道了,急忙去劝说,街坊是怎么说?养羊人又是怎么回答的?结果怎样?请同学们默读 2至 4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语句
师:怎么朗读,你们一定有了不少的经验。那我想请你给大家提提建议。这里有街坊和那个人的对话,你觉得该怎么读,提点建议。你说。
生 1:应该要劝告的语气.
生 2应该着急的语气,你来读
师:听得出你很真诚地在劝告他。养羊人听了吗?他又是怎么回答的?那么这个人的话该怎么读呢?你来提点建议吧。
生:我觉得他应该读得......他应该要读得不以为然。
师:那你读读看。
师:那听了同学的建议,我相信你们能把他们的对话读的更好,两个同桌先互相这样练一练,等一下我请同桌展示朗读开始吧。
【同桌练读,师巡视指导】
师:好,哪一对同桌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好,手举得最高的,我就请你们。掌声送给他们,再找一组,下面我想让男生和女生再来读读。
师:嗯,真好,你看,读出了对话的语气,读出了这个人的心里话。不听街坊的话,结果怎样?
生:原来他不听街坊的劝告,不修羊圈才把羊又弄丢了。
师:哇,我真佩服这个小朋友。他把上面和下面的信息合并起来,说了丢第二只羊的原因。我们应该把掌声送给他。(板书:不听劝告,再次丢羊)
(4)聚焦“补牢”,理解寓意。
师:是的第二只羊又丢了,请小朋友读读课文最后的这一自然段,思考:第二次丢了羊之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生自由读第五自然段)
师:第二只羊又丢了之后,养羊人的心情如何 有个词语谁找到了?
(生;后悔)他后悔什么呢?你们有后悔的事吗?所以养羊人和你们一样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那么他是怎么想的?你说,于是他又是怎么做的?怎么堵上的,有个词语,谁说
(生:赶紧)
为什么赶紧堵上?还把羊圈修的结结实实的(板书修补)所以他没有再(板书再没丢羊)如果这个养羊人现在就站在你们面前,你们想对他说什么呢?请把你们想说的话写在小卡片上吧!谁来读一下你想说话?把你的卡片贴到黑板上吧!读了《亡羊补牢》这个故事,说说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指名说师总结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做错事的时候,做错了事不可怕,只要能像《亡羊补牢》的养羊人那样,及时改正错误,就不算晚。
五.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 根据板书指导复述故事,以及这则寓言故事告诉的道理。
2. 把这个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六.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丢羊 再次丢羊 再不丢羊
→ →
破洞 不听劝告 修补
《亡羊补牢》课后反思
这则寓言较短,为了能在一课时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在这节课里,我结合学习寓言通常使用的三个步骤来教学。首先是试题理解题意。然后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内容。使学生有目的的,在读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最后联系实际理解寓言。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到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上我同时采用回答问题与朗读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的学习。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并通过人物对话模仿,让学生切身体会对话的语气,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二年级是开始写作的最初阶段,在学文的同时要时刻想着为写作打基础。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口语交际的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也让学生能联系实际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这样也就教给了学生学习寓言的方法。
有其优点也就不自然的存在一些不足:语言运用不恰当,有罗嗦现象。没有拓展延伸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