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课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跨学科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 4课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跨学科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9 16:4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净沙·秋思》跨学科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
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天净沙·秋思》,深入体味词句,并揣摩作者的感情,体会作品的意韵。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这是学习《天净沙·秋思》的关键能力之一。
2. 过程与方法:
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等方式,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在阅读过程中能把握主要内容,通过朗读、概括、讲述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
3. 道德、情感、价值观:
领悟诗中蕴含的节奏美,提高对古代诗歌作品的鉴赏力。
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4. 具体任务:
默写相关诗词,以检验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掌握程度。
初步分析和鉴赏古代诗歌,学习诗歌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5. 课程目标:
通过绘画等方式,了解白描手法,体会本篇元曲的独特之处。
积累、感悟并运用古代诗词中的语言、形象、情感等元素,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材分析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中的经典之作,出自元代著名文学家马致远的笔下。这首小令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在教材分析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首作品的特色和价值。
一、文学地位
《天净沙·秋思》作为元曲中的代表作之一,其文学地位不言而喻。它以其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这首作品在元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被后世广泛传颂。
二、主题内容
《天净沙·秋思》以秋景为背景,通过描绘一系列凄凉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思乡和无奈之情。作品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开篇,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萧瑟的秋景图。接着,作者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结,将自身的孤独与无奈之情融入其中,使整首作品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色彩。
三、艺术特色
1. 语言简练:这首作品的语言极为简练,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雕琢,使整首作品显得极为精致。同时,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2. 意象生动:作品中的意象生动而富有画面感,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都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凄凉秋景。
3. 意境深邃:作者通过描绘秋景和表达情感,将自身的孤独、思乡和无奈之情融入其中,使整首作品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色彩。同时,作品所展现的意境也极为深邃,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四、教学价值
《天净沙·秋思》作为一首经典的元曲作品,其教学价值不容忽视。首先,通过这首作品的学习,学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其次,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最后,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学生还可以了解到元代文学的特点和风格,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天净沙·秋思》学情分析
在进行《天净沙·秋思》的教学前,我们首先需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深入的分析,以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能够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契合,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这首元曲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秋思之祖”,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打动了无数读者。然而,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生活在一个与古代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可能无法直接感受到这种情感共鸣。因此,教师在教授时需要特别注重情感的引导和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这首元曲。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对于初中生或高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一个情感丰富、好奇心强的阶段,但同时也存在着对古代文学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尽量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如通过讲述故事、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曲中的意象和情感。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点。有些学生可能更喜欢通过朗读和背诵来感受元曲的美,而有些学生则更喜欢通过分析和讨论来深入理解元曲的内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最后,我们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目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学习《天净沙·秋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分析
一、教学目标
1. 语文学科:
理解《天净沙·秋思》中的意象和情感,体会作者的漂泊情怀和思乡之情。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学习并模仿其精炼的表达方式。
2. 艺术学科(美术):
通过绘画或构图的方式,展现诗歌中描述的秋日景象和游子心境。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构图能力。
3. 音乐学科:
创作或改编与诗歌情感相契合的音乐作品,表达诗歌的悲凉和哀愁。
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语文学科:
(1)引导学生朗读《天净沙·秋思》,感受其韵律和节奏。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如“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探讨它们所传达的情感。
(3)讨论诗歌的情感内涵,理解作者的漂泊情怀和思乡之情。
2. 艺术学科(美术):
指导学生根据诗歌中的描述,绘制一幅秋日景象的画作,注意表现出游子的孤独和凄凉。
引导学生讨论画面中的色彩、构图和细节处理,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3. 音乐学科:
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情感,创作或改编一首音乐作品,可以是钢琴曲、吉他曲等。
指导学生思考音乐与诗歌的关联,如何通过音乐表达诗歌中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与秋日相关的背景音乐,营造氛围。
展示一些秋日景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语文学科教学:
朗读诗歌,感受其韵律和节奏。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具有鲜明韵律和节奏的诗歌。以下是关于其韵律和节奏的详细分析:
韵律
格律结构:《天净沙·秋思》采用天净沙曲牌,这是一种属北曲越调的曲牌名,又名“塞上秋”。全曲共五句二十八字(衬字除外),其中第一、二、三、五句每句六字,第四句为四字句。
平仄安排:天净沙格律中的平仄按照北方音韵进行排列,主要以平声和仄声交替出现。具体而言,其格律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这种平仄的交替出现,使得诗歌在音韵上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韵脚设置:天净沙格律中,每个完整的天净沙格律的前两句是一个韵脚,后两句是另一个韵脚。这种韵脚的设置使得不同的诗句之间通过韵脚的重复和呼应,形成了整体的音韵美感。
节奏
《天净沙·秋思》的节奏划分可以依据其内容和语言特点进行。以下是一种可能的节奏划分: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探讨它们所传达的情感。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诗人马致远创作的一首著名小令,它通过一系列丰富的意象,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同时传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思念家乡的情感。以下是该小令中的主要意象及其分析:
枯藤:枯萎的枝蔓,象征着生命的衰老和衰败。它给人以萧瑟、凄凉之感,为整个场景奠定了基调。
老树:古老的树木,代表着岁月沉淀和历史的沧桑。与枯藤相结合,更加深了场景的凄凉和衰老感。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发出凄厉的哀鸣,增添了一丝悲凉的气氛。昏鸦的归巢与断肠人的漂泊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下的流水,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而人家则代表着乡村的宁静和生活的人们。这三者共同构成了一幅安详、静谧的乡村画面,与前面的凄凉景象形成强烈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的愁情。
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衰落。古道上的西风、瘦马和断肠人,共同描绘了一幅漂泊、凄凉的画面。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代表着季节的变化和岁月的更迭。西风吹拂着古道、瘦马和断肠人,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
瘦马:瘦骨如柴的马,体现了旅人的艰辛和疲惫。瘦马与断肠人的形象相互映衬,共同传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思乡之情。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寓意着一天的结束和生活的变迁。夕阳下的断肠人,面对着凄凉的景象和遥远的家乡,更加深了他的思乡之情。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天净沙·秋思》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它们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同时,这些意象也具有共同的特点:都是秋天的景色、都给人凄凉萧瑟之感、都是比较昏暗的、都蕴含了作者思乡的寄托。通过这些意象的描绘和组合,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思念家乡的情感。
讨论诗歌的情感内涵,理解作者的漂泊情怀和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文学家马致远的代表作之一,这首小令以其简练的笔触、深邃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浓郁的漂泊情怀和深沉的思乡之情。
首先,从题目“秋思”便可窥见作者的创作意图——对秋天的思考,而这种思考往往与离别、思乡、孤寂等情感紧密相连。在诗中,作者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营造了一个凄凉、萧瑟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三句诗描绘了一个荒凉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秋日画面。枯藤、老树、昏鸦,这些意象都带有一种萧瑟、凄凉之感,而小桥、流水、人家则显得宁静而温馨。然而,这种温馨与宁静与作者自身的漂泊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作者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接下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两句诗将全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夕阳西下,是一天中最为沉寂、落寞的时刻,而“断肠人”则是指作者自己,他身处异乡,远离家乡和亲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孤独和思念。而“天涯”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漂泊和遥远,使得这种思乡之情更加深沉而强烈。
整首小令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作者的漂泊情怀和思乡之情。作者用简练的语言,将心中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内涵的深刻性,使得《天净沙·秋思》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3. 艺术学科教学:
学生开始绘制画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完成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解释创作思路和意图。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4. 音乐学科教学:
学生开始创作或改编音乐作品,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学生完成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解释创作思路和意图。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5. 总结反思:
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思考自己在跨学科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师总结本次教学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布置作业
1. 文学赏析
让学生阅读并赏析《天净沙·秋思》,理解其中的意象和主题,并撰写一篇赏析文章,阐述自己对这首小令的理解和感受。
2. 美术创作
根据《天净沙·秋思》的意境,让学生创作一幅画作,可以是素描、水彩、油画等形式。画作应能体现出小令中的秋景和游子的孤独感。
3. 音乐创作
鼓励学生根据《天净沙·秋思》的情感和意境,创作一首简短的乐曲或歌曲。音乐应能反映出小令中的悲凉和思乡之情。
五、板书设计
1. 中心板块:《天净沙·秋思》原文
清晰展示诗歌全文,作为跨学科教学的核心。
2. 文学解析板块: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枯藤”、“老树”、“昏鸦”等,以及这些意象所传达的情感。
引导学生理解“断肠人在天涯”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
3. 美术创作板块:
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可以是诗歌中某一意象的单独描绘,也可以是整首诗歌的意境呈现。
点评学生的作品,讨论如何通过色彩、线条等元素来表达诗歌中的情感和氛围。
4. 音乐融合板块:
播放学生根据诗歌意境创作的背景音乐或选择的合适音乐。
引导学生讨论音乐如何增强对诗歌情感的体验,如何与诗歌形成共鸣。
5. 跨学科互动板块:
鼓励学生将文学、美术、音乐三个领域的理解和创作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性的艺术表现。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意象进行绘画创作,并为其配上背景音乐和文学解读。
八、教学反思
《天净沙·秋思》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元曲,不仅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炼的语言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更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跨学科教学的宝贵资源。在教授这首元曲时,我尝试将文学、艺术、历史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入其中,以期达到更为丰富和深入的教学效果。以下是我对这次跨学科教学反思的总结。
文学与艺术的融合
在教授《天净沙·秋思》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这首元曲。通过朗读、解析、品味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同时,我也尝试将艺术元素融入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绘画、音乐等方式去表达和感受诗歌的美。例如,我让学生根据诗歌的意境创作一幅画,或者选择一首与诗歌情感相符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诵。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体验,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诗歌的内涵。
历史与文化的渗透
《天净沙·秋思》作为一首元曲,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将历史和文化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习诗歌的同时,也能了解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例如,我向学生介绍了元曲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马致远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等。这些信息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也让他们对元曲这一文学形式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跨学科教学的挑战与收获
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首先,如何有效地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使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其次,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跨学科学习中来,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然而,正是这些挑战也让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成长。通过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逐渐找到了适合学生的跨学科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未来教学的展望
回顾这次跨学科教学经历,我深感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跨学科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努力将文学、艺术、历史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和深入的学习体验。同时,我也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