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选择题
1.(2023河北唐山三模)西周时,土地经常只耕种三年,三年后地力基本耗尽,另辟土地,重新分配。春秋中后期,三年换土易居的耕作法逐渐取消,国家不再定期重新授田,而是一次性授田,由耕作者在份地上自行轮种。这些变化反映出(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农民耕种土地的积极性提高
C.土地私有倾向增强
D.铁犁牛耕生产方式的普及
2.司马迁《史记》记载,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苏轼《商君功罪》记载,“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两者都认为商鞅变法( )
A.遭到了普遍反对
B.忽视了道德教化
C.最终必然会失败
D.严刑峻法导致社会混乱
3.(2023山东济宁二模)战国后期,荀子游访秦国归来,称赞秦国官吏“肃然”“恭俭”“敦敬”“忠信”,可谓“古之吏也”;称赞秦国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可谓“古之士大夫也”。这一良好的吏治,主要因为秦国( )
A.遵循古礼 B.推行德政
C.体制创新 D.人才荟萃
4.(2023山东枣庄三模)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以仁待物,即“推己及人”“成己成物”。二者思想都( )
A.主张顺从自然 B.倡导战胜自然
C.蕴含和谐理念 D.提出仁者爱人
5.(2023广东珠海三模)战国时代,齐国君主给予士人优厚物质待遇,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著名学派汇集于稷下,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时期极其引人注目的学术场所。各诸侯国羡慕不已并纷纷效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的一种模式。这主要是由于稷下学宫模式( )
A.具有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
B.符合诸侯争霸的政治需要
C.重视社会大众的道德教化
D.体现了社会管理方式的设想
6.(2023山西太原三模)秦国的史书将本国历史上接于同样兴起自关中的周,自称为“夏”,而称关东诸国为“蛮夏”,从而构建起“受命于天的‘夏’理当继周人之业而征服‘蛮夏’”的历史叙事。秦国这一举动( )
A.为兼并战争寻找历史依据
B.扩大秦国在关东的影响力
C.传播华夏认同的文化观念
D.重构历史以承继政治正统
7.(2023河北唐山一模)春秋时期,秦武公“伐邽、冀戎,初县之”;晋文公在新兼并的土地上置县,以“异姓之能,掌其远官”。这些“县”的设置( )
A.增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了地方管理体制的变革
C.维护了传统贵族的政治利益
D.加剧了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
8.《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下列选项最能导致商鞅悲剧的是( )
A.普遍推行县制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 D.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9.春秋战国时期,使“深耕易耨”成为可能,极大促进荒地垦殖活动,也为兴修大型灌溉水利工程提供重要条件的是( )
A.铁器的广泛使用 B.牛耕方式的普及
C.青铜铸造技术成熟 D.陶器制作技术的进步
10.商鞅从“利禄官爵抟出于兵,无有异施”这一原则出发,坚持“国以功授官予爵”“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商鞅的这一措施( )
A.促成了尚武风气的形成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消除了宗室贵族的影响 D.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
11.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 )
A.有较强秩序和责任感 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
C.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 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
12.春秋近300年,大小战争约500场,会盟数十次。周初号称八百诸侯,到春秋末期,虽然还有一些小国存在,但基本上已经是七大国的天下了。以下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分封制不利于政局稳定
B.宗法观念在春秋荡然无存
C.春秋争霸促进局部统一
D.七国是指鲁、齐、燕、魏、宋、晋、楚
二、非选择题
13.(2023山东济南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出土文物商鞅铜方升。
战国中期青铜量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左壁刻有铭文:“十八年……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
材料二 “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治国能抟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摘编自商鞅《商君书》
材料三 用商鞅之法……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
——摘编自班固《汉书》
(1)比较三则材料,说明其在研究“商鞅经济改革”中各自的史料价值。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鞅的经济改革。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选择题
1.(2023河北唐山三模)西周时,土地经常只耕种三年,三年后地力基本耗尽,另辟土地,重新分配。春秋中后期,三年换土易居的耕作法逐渐取消,国家不再定期重新授田,而是一次性授田,由耕作者在份地上自行轮种。这些变化反映出(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农民耕种土地的积极性提高
C.土地私有倾向增强
D.铁犁牛耕生产方式的普及
解析:材料中春秋时期耕作法的变化使农民对土地的占用时间更长,这是一种私有化倾向,C项正确。一次性授田,耕作者自行轮种,政府干预力度越来越小,这种变化最终会导致公田制被破坏,排除A项;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是这些变化的结果,排除B项;春秋时期铁犁牛耕尚未达到普及的地步,排除D项。
2.司马迁《史记》记载,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苏轼《商君功罪》记载,“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两者都认为商鞅变法( )
A.遭到了普遍反对
B.忽视了道德教化
C.最终必然会失败
D.严刑峻法导致社会混乱
解析:司马迁认为商鞅变法违背“恃德者昌”,苏轼认为商鞅变法“知利而不知义”,两者都认为变法强调法治,忽视了道德教化,故选B项。
3.(2023山东济宁二模)战国后期,荀子游访秦国归来,称赞秦国官吏“肃然”“恭俭”“敦敬”“忠信”,可谓“古之吏也”;称赞秦国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可谓“古之士大夫也”。这一良好的吏治,主要因为秦国( )
A.遵循古礼 B.推行德政
C.体制创新 D.人才荟萃
解析:战国时秦国吏治良好的原因是因为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官僚政治,C项正确。商鞅属于法家,并不“遵循古礼”和“推行德政”,A、B两项错误。人才荟萃是秦国体制创新的结果,并不是秦国吏治良好的主要原因,故排除D项。
4.(2023山东枣庄三模)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以仁待物,即“推己及人”“成己成物”。二者思想都( )
A.主张顺从自然 B.倡导战胜自然
C.蕴含和谐理念 D.提出仁者爱人
解析: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实际上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孔子所主张的“以仁待人,以仁待物”,实际上主张人与人的关系和谐,据此可知老子和孔子的思想都蕴含着和谐的理念,故选C项。
5.(2023广东珠海三模)战国时代,齐国君主给予士人优厚物质待遇,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著名学派汇集于稷下,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时期极其引人注目的学术场所。各诸侯国羡慕不已并纷纷效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的一种模式。这主要是由于稷下学宫模式( )
A.具有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
B.符合诸侯争霸的政治需要
C.重视社会大众的道德教化
D.体现了社会管理方式的设想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礼贤下士的根本目的是为争霸战争招募人才,故B项正确。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符合稷下学宫的特点,但不是吸引各诸侯国的原因,A项错误。大众教育、社会管理都与社会精英聚集的稷下学宫无关,C、D两项错误。
6.(2023山西太原三模)秦国的史书将本国历史上接于同样兴起自关中的周,自称为“夏”,而称关东诸国为“蛮夏”,从而构建起“受命于天的‘夏’理当继周人之业而征服‘蛮夏’”的历史叙事。秦国这一举动( )
A.为兼并战争寻找历史依据
B.扩大秦国在关东的影响力
C.传播华夏认同的文化观念
D.重构历史以承继政治正统
解析:秦人认为自己传承于周,关东诸国都是“蛮”,从而为兼并其他国家提供了历史依据,故A项正确;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目的在于吞并他国,而非扩大影响力,排除B项;由“夏”“蛮夏”的称呼可以看出并不是传播华夏认同的文化观念,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秦人构建历史叙事是为兼并战争寻找借口,而非承继政治正统,排除D项。
7.(2023河北唐山一模)春秋时期,秦武公“伐邽、冀戎,初县之”;晋文公在新兼并的土地上置县,以“异姓之能,掌其远官”。这些“县”的设置( )
A.增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了地方管理体制的变革
C.维护了传统贵族的政治利益
D.加剧了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
解析:春秋时期,县的设置是对分封制的否定,推动了地方管理体制的变革,B项正确。“置县”的是诸侯国,并非周王室,A项错误。县的设置标志着贵族体制向官僚体制的转变,冲击了传统贵族的政治利益,C项错误。县的设置与诸侯争夺土地和人口的割据混战没有必然的联系,D项错误。
8.《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下列选项最能导致商鞅悲剧的是( )
A.普遍推行县制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 D.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的“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触及到了旧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激起他们的反对,故C项符合题意。
9.春秋战国时期,使“深耕易耨”成为可能,极大促进荒地垦殖活动,也为兴修大型灌溉水利工程提供重要条件的是( )
A.铁器的广泛使用 B.牛耕方式的普及
C.青铜铸造技术成熟 D.陶器制作技术的进步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广泛使用,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使“深耕易耨”成为可能,极大促进荒地垦殖活动,也为兴修大型灌溉水利工程提供重要条件,故选A项。
10.商鞅从“利禄官爵抟出于兵,无有异施”这一原则出发,坚持“国以功授官予爵”“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商鞅的这一措施( )
A.促成了尚武风气的形成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消除了宗室贵族的影响 D.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
【解析】据材料可知,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这一措施提升了秦军的战斗力,故D项正确;春秋战国之际,由于战争频繁,各诸侯国大多具有尚武的民风,排除A项;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项;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11.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 )
A.有较强秩序和责任感 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
C.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 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
【解析】根据材料“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儒家有为而无求”可知,儒家讲究从社会实际出发,以入世的态度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这体现了他们较强的秩序和责任感,故A项符合题意;由材料“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可知,儒家和墨家的主张是相反的,这不是互补关系的体现,排除B项;材料侧重不同学派的对比,并不涉及对天人关系的研究,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儒学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张,无法体现民本思想,排除D项。
12.春秋近300年,大小战争约500场,会盟数十次。周初号称八百诸侯,到春秋末期,虽然还有一些小国存在,但基本上已经是七大国的天下了。以下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分封制不利于政局稳定
B.宗法观念在春秋荡然无存
C.春秋争霸促进局部统一
D.七国是指鲁、齐、燕、魏、宋、晋、楚
【解析】材料表明,周初的八百诸侯经历了春秋300年的战争以后,到了春秋末期就基本只剩下七大国了,即其余小国基本被兼并完毕,这说明春秋争霸促进了局部统一,故C项正确;材料叙述的主旨并不是分封制,且分封制在初期是有利于政局稳定的,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宗法制的影响存留至今,排除;七大国是指齐、楚、燕、韩、赵、魏、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23山东济南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出土文物商鞅铜方升。
战国中期青铜量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左壁刻有铭文:“十八年……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
材料二 “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治国能抟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摘编自商鞅《商君书》
材料三 用商鞅之法……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
——摘编自班固《汉书》
(1)比较三则材料,说明其在研究“商鞅经济改革”中各自的史料价值。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鞅的经济改革。
答案:(1)材料一属于实物史料(或一手史料),能直接印证秦国统一度量衡的改革举措;材料二属于文献史料,能反映商鞅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材料三属于文献史料,对于评价商鞅经济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2)利:商鞅的经济改革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物质基础;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弊:商鞅的经济改革导致赋役沉重,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重农抑商政策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