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七中2024年春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A C D D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B C A D C B A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C A A
26(14分)(1)特点:孔子的思想中德育为教育的根本,应该放在第一位;德育中要进行学思结合;要时常进行自省,不断完善自我。(6分)
背景:社会动荡,政权并立;礼崩乐坏。(4分)
(2)不同:仁爱、礼义、忠恕、明智和诚信是孔子德育思想中的主要内容,仁爱是孔子德育思想中的核心内容;朱熹的德育思想则主要体现在道德规范对人的约束。(4分)
27(18分)(1)主观目:为了配合对匈奴的战争。(2分)
客观效果:开辟了中西交通的要道,大大促进了中原和西域、西方文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4分)
(2)变化: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上丝绸之路;或“汉代以陆路为主,宋代以海路为主。(2分)
原因: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干扰。陆上丝绸之路受阻;经济重心的南移;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海上运输优势明显;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6分)
(3)认识:政局、科技、经济发展、政府政策等影响了丝绸之路的发展演变。(4分)
28(18分)(1)以怀柔政策吸引当地少数民族归汉;在归附地区设立郡县,并任用当地人为官;改善交通条件,加强内地与西南地区的联系。(6分)
(2)改进之处:以流官牵制土官,加强中央对当地的管理;明确了土司对中央政府承担的义务;移内地军民在西南地区屯种;任用女土司。(6分)
意义: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推动了民族交融;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6分)武威七中2024年春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历 史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美国教科书《世界历史》中写道:中国古代“道家像儒家一样,并不关心宇宙的深层意义,而是试图说明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方式。”由此可见,道家和儒家共同关注
A.社会生活 B.王朝统一 C.自然规律 D.道德规范
2.战国时期诸子各家对“义”的部分解释
对“义”的解释 出处
且夫义者,政也。 《墨子·天志上》
远而不可不居(居:恪守)者,义也。 《庄子·在宥》
无礼义,则上下乱。 《孟子·尽心下》
遇诸侯有礼义,则役(役:战争)希(希:少)起。 《韩非子·解老》
由此可知,诸子将“义”看作
A.个人行为的价值标准 B.国家治理的政治准则
C.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 D.统一天下的重要手段
3.有学者说:“自张骞‘凿空西域’以来,人们历经集市→驿站→都城→ 国家→区域→丝路地带等,不断拓展陆上丝绸之路往来空间;郑和‘七下西洋’带动人们历经互市→码头→港口→都城→ 国家→海域→丝路地带等,不断拓展海上丝绸之路交往空间。最终形成由‘信息、思想、价值、规范、认同等文化资源的交流与吸收’的‘欲予欲取的文明进程’。”该学者意在强调
A.丝路历史彰显中华文明守正创新精神
B.古代中国注重将海禁与朝贡贸易相结合
C.古代中外交往着眼于开阔民众的眼界
D.古代中外贸易旨在迎合国际形势的变化
4.学者达德威曾经说,印度“像海洋一样有无限的吸收能力”,接受了竞争和妥协、斗争和理解。尼赫鲁也无比自豪地指出:“让印度这个国度维持着长久生命力,是一种仁爱的人道主义和宽宏大度的文化。”当代学者也指出印度“像一块充满魔力的土地,流浪者、殖民者、抢劫者、生意人不断涌入,并带来了新的种族、宗教和语言”。这反映出印度文化的特征是
A.多样性与包容性相结合 B.宗教性与世俗性相结合
C.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 D.本土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5.在叙利亚帕尔米拉遗址发现的一块石碑上,题词用希腊文书写,日期是公元137年4月18日,用罗马数字标注;石雕上所刻人物靠在希腊式躺椅上,手举希腊式酒杯。在遗址附近,考古学家还发现了麻、毛、棉、丝等500多件纺织品。据材料可推断,当时的帕尔米拉是
A.亚历山大帝国时的希腊化城市 B.欧亚民族迁徙的首要陆路通道
C.沟通东西方交流的贸易集散地 D.融合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代表
6.下图是公元前3000一前1000年的人口迁移图。图中的人口迁徙
A.推动了希腊化时代的繁荣 B.导致了亚欧大陆区域文明的衰落
C.扩大了农耕文明传播范围 D.影响了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形成
7.公元370年,原来生活在亚洲的游牧民族匈奴人越过伏尔加河西迁,由此引发一系列连锁反映。374年,匈奴人打败顿河西岸的日耳曼人的一支东哥特人,东哥特人只好往西迁逃。375年,匈奴人又在德涅斯特河畔打败西哥特人、于是西哥特人渡过多瑙河,南下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匈奴人的西迁
A.促进了中国北方的民族交融 B.直接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
C.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D.改变了欧亚大陆的政治格局
8.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在于它使整体的世界史成为可能,使得文化跨越了民族的界限、范围更大的新的文化边界取代了以血缘、地缘和原始崇拜为基础的旧的文化边界,民族的规模不断扩大、复合式文化边界成为常态。该学者意在说明丝绸之路
A.客观上致使地缘影响力日渐衰落 B.推动了区域间文化交融
C.导致少数民族文明向高层次迈进 D.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9.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认为,新加坡工业化进入高度发展阶段后,会出现“发展性危机”,西方“文化话语”蜂拥而入,因此他强调为使“我们不受沾染”,必须恢复亚洲人的传统优良美德,并将“忠、孝、仁、爱、礼、义、廉耻”重新赋予新的内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亚洲文明更有利于应对世界性危机 B.儒家文化利于推动新加坡现代化发展
C.社会发展源于对文化的本土化改造 D.新加坡的文化多样性面临着严峻挑战
10.东方学以近东和远东国家为研究对象,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一战前后进入黄金时期,二战后却招致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批判。1973年,第29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决定放弃这个备受争议的名字,更名为“亚洲和北非人类科学国际大会”。这反映了
A.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世界大战制约学术交流
C.国际格局影响学术研究 D.冷战博弈加剧国际冲突
11.据报道,越来越多的亚裔专业人才和技能人才放弃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其他西方国家,转而移民至亚洲--些主要城市。曼谷大学人口和社会研究学院Sakkarin博士表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专业型人才,原本打算进入西方劳动力市场,不过却开始大批来到东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亚洲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 B.冷战后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
C.世界经济重心完成了转移 D.东亚改变了人才引进的政策
12.据考古研究,发源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玉器的雕刻和装饰技术十分先进,其装饰技法在商周时期的玉器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夏商周时期流行的镶嵌玉技术,也源于良渚文化。这说明
A.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B.华夏认同深入人心
C.良渚文化已经具备国家形态 D.南北文化存在交流
13.春秋时期,中原各国面对周边戎狄蛮夷的冲击,提出“夷夏之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认为合于周礼者为华夏,违背周礼者为夷狄,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些主张
A.认同了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 B.顺应了华夏民族发展的需要
C.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D.消除了根深蒂固的夷夏观念
14.历史文献记载,夏代之前的“五帝时代”出现了“万邦”并存、战争频仍的政治格局。关于万邦时代的历史真实性问题,有学者做了如下研究。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证据 结论
《尚书·尧典》记载,帝尧时期“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气候突变导致的人口与资源的失衡,进而触发区域规模性冲突和战争。战争频仍的“五帝时代”相当于中原地区龙山时代的中晚期
考古证据显示,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中晚期最突出的特征是设防城址大量出现
湖北神农架山宝洞高分辨率的石笋氧同位素记录显示,距今4000—4100年东亚季风突然减弱,降雨减少,气温下降
最接近万邦时代的文献记录真实性最大
万邦时代属于神话传说不具有历史价值
多重证据的综合提升史学结论的可靠性
D.家国情怀和民族主义影响结论的可靠性
15.汉武帝时期,分天下为十三州,设刺史,秩六百石(约为中下等县令级别),周行郡国,以“六条问事”,如:强宗豪……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等。由此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
A.体现了专制集权统治的强化 B.扩大了中央的监察范围
C.兼顾了行政与监察的高效能 D.解除了王国带来的威胁
16.下表是我国部分学者关于孝文帝改革的评价。由此可知
学者 评价
赵翼(清) 孝文帝一味学习汉族制度礼仪,丢弃了鲜卑族的长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国势因此由盛而衰
白寿彝 通过汲取汉族的先进文化,学习封建的统治思想及理论,北魏建立了有效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制度
庄辉明 孝文帝“汲汲于用夏变夷”,完全接受了中原封建文化及其价值观,而全未虑及其不良成分之腐蚀性,并为之付出了将本民族消失于与汉族融合过程之中的代价
A.时代差异决定历史结论 B.学者素养制约历史研究
C.历史事件难以形成共识 D.史家视角影响史学研究
17.公元4~6世纪进入中国黄河流域的北方少数民族首领在建立政权后,都注重设立学校,传播儒学。如石勒曾立“太学”及“小学”10余所,并亲临大、小学,考诸学生经义:前秦苻坚“广修学官,召郡国学生通一经以上充之,公卿以下子女并遣受业”。这些情况的出现
A.体现出北方传统经济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B.结束了农牧业地域分异的格局
C.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D.表明儒学传播缓解了民族矛盾
18.唐代中后期,皇帝在对藩镇长官所进表疏予以批答的同时,还就其中涉及当时政务的内容颁发敕书,出现了敕书与批答并行的情况。批答由翰林学士草撰,不用中书、门下两省印,也不加盖翰林院书诏印,具有皇帝自行发出的性质。这现象反映出唐代中后期
A.官僚政治走向成熟 B.中枢运行机制发生变化
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宰相的权力已经被架空
19.唐初金陵城为县城,唐末升格为昇州;后梁、南唐时期,城墙进一步加固扩展,成为南方的一个大都会:后几经战乱与重建后,宋高宗时改称为建康府:到南宋中期,已号称“罗绮一城,富六朝之风物:弦歌千里,绵百世之衣冠”了。由此推知
A.经济重心转移促进城市发展 B.郡县制制约了全国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决定了城市的地位 D.江南经济发展始终优于北方
20.北宋时,宰相和枢密院各掌文武二柄,彼此牵制。至南宋后,则出现宰相长期兼任枢密院长官的现象。这一变化
A.利于提高行政效率适应国防需要 B.体现了当时重文抑武政策破产
C.反映封建皇权专制开始走向衰落 D.有效缓解了当时的“冗官”现象
21.北宋初年的最高统治者们认为:“国家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为之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为可惧。帝王合当用心于此”。基于此想法,宋朝皇帝的做法是
A.采用以文治国 B.推行强干弱枝
C.设置二府三司 D.开创御史监察
22.金朝猛安谋克的编制,实际是将已经存在的认同单位——传统的部族改造为新建立的金政权的军政合一的地方机构。这既是对此前女真人认同的认可,又体现着以地缘组织人民。金朝的这一做法
A.构建了政权的法理基础 B.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发展
C.体现出鲜明的国家特征 D.彰显出儒家文化的影响
23.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包括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由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制定的。据此可知密折制
A.体现了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C.使得信息收集广泛决策高效 D.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24.北宋名将杨业一门抗辽保宋的忠勇事迹,被演绎为各种戏曲在民间广为流传;元代杨家将戏曲中宋辽敌对和斗争是主要内容;明代起辽对宋的威胁逐渐被淡化,宋辽斗争戏份让位于忠奸斗争;清代还增加了宋辽通婚等内容,辽人形象也多有了血肉亲情。这反映出
A.民族关系由对立走向交融 B.戏曲发展服务于民众需要
C.主流思想影响艺术的发展 D.戏曲发展逐渐走向多元化
25.黄宗羲最鄙视那些“仅以问答传注,依样葫芦,依大儒以成名者”,他认为,孔孟学说本来“平易近人,非难知难尽也”,但经过他们的不断传注,导致孔孟学说“愈晦”,正好比“明月之珠”“沈于大泽”。由此可推知,当时
A.学术风气僵化保守 B.经世致用思潮流行
C.文化专制受到批判 D.中华文化逐渐转型
二、材料分析题(共50分)
2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认为对人类、人性,生命的终极关怀和爱护,是至上的道德原则,亦是最高的政治目标。不仅仅要有血缘之爱、孝悌之德,还应该拥有“忠恕之道”,同时经过“礼”的外在社会规范的雕琢实现“立德”以塑人的积极追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中的至理名言。孔子认为“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思结合才能明德立行。孔子主张人自身的内省,并不断进行行为的检查、调控、修正及完善,如曾子所言及的“吾日三省吾身”,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出处与道德准则相符合,同时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此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摘编自刘泽君《孔子德育思想初探》
材料二 宋明理学提出了“复性”说,他们认为人性有“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前者至善,后者有善有恶,因此道德修养的理想人格就是“存理灭欲”,恢复“天地之性”。程颢、程颐认为“万物皆是一个天理”,因此“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朱熹认为:“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有父子之理。”道德规范是永恒不变的,是先天地而存在的“天理”,人只有遵守。朱熹的德育思想主要表现在君臣、父子、夫妇间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是具体的且更有约束的。
——摘编自刘志华《中国儒家德育思想的转型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德育思想的特点,并说明其产生的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宋明理学的德育思想与孔子的不同。(4分)
27.(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丝绸之路形成之初依赖于国家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诉求,政治动机大于经济利益需求。在随后的汉与大宛、龟兹等西域地区之间最初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活动中,逐渐出现了“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于道”的场景。最终丝绸之路拓展为中国向外输出丝绸、瓷器、茶叶、冶铁等商品和技术及输入香料、作物、宗教、艺术等的东西方交流与合作之路。
——摘编自王超《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概念、特点及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
材料二 隋唐以后,陆上丝绸之路日益阻塞,海上运输逐渐兴盛,至宋朝,我国通过海运基本形成了以丝绸、瓷器、茶叶为主的多元化对外产品出口格局。此时,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有通往日本、朝鲜等地的东海航线,还有通往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东北非洲等地的南海航线。此外,政府还在沿海港口置市舶司,以“掌善货贸易之事”。但从明中期开始,海上丝绸之路由盛转衰。虽然在清朝经历了短暂的复兴,却又不得不面对闭关锁国等政策并逐渐陷入了最低谷。这一时期出口的商品仍以茶叶、丝绸、土布和瓷器等为主。
——摘编自张诗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商品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丝绸之路开辟、发展的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丝绸之路发生的主要变化及其原因。(8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兴衰历程的认识。(4分)
28.(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处于今云、贵、川一代的少数民族即所谓“西南夷”地区,早在秦代就已置于中央王朝的统治下。秦亡以后,中央王朝对这里的统治曾一度中断。汉武帝时,唐蒙率军进入夜郎道(今贵州附近)。唐蒙对当地少数民族赠予丰厚礼物,宣扬汉王朝“威德”。当地首领夜郎侯多同愿甘心向汉,汉王朝就在夜郎地区设立郡县,依汉制置吏,并让夜郎侯的儿子任县令。夜郎归属汉朝后,四川一带土著也纷纷要求归附。汉武帝派司马相如出使西南,赢得当地人好感,汉朝遂在当地设都尉,置十余县。汉朝在夜郎地区修筑“南夷道”,在四川开通灵关道,在安宁河上架桥,直达今西昌附近。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材料二 明朝经过洪武、永乐两朝,对云南、贵州、四川南部等地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基本确立。这些地区的省级机构和内地一样,设三司。基层管理主要依靠当地土著担任的土官,亦称土司,武职称宣慰使、宣抚使、招讨使,文职称土知府、土知县。土司大多为当地民族首领,一般世袭其职,但形式上必须经过中央批准。一部分土司衙门中的佐贰官、首领官由朝廷派出的流官担任,以对土司形成牵制。土司职责是谨守疆界,缴纳赋税,有事要出兵供朝廷调遣。明朝在当地兴办学校,并移内地军民前往屯种。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南土司中,女土司占有一定数量。
——摘编自王天有《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朝对“西南夷”的治理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相比汉代的改进之处,并说明古代中央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治理的历史意义。(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