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新课标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新目标九全英语
Unit 10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单元话题 Customs 主题范畴 人与社会
主题群 社会与文化 子主题内容 跨文化沟通与交流世界主要国家的文化习俗
主题意义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和礼仪,学会在不同场合中使用恰当礼仪并做出得体的表现,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
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What 本单元是《新目标英语》系列教材之一Go for it!九年级第十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围绕本单元内容主要围绕“音习俗和礼仪”展开,本单元内容主要围绕“文明礼仪和风俗习惯”这一话题展开,谈及东西方不同的国家在不同情景下的文明习俗,如初次见面、时间观念、访友、餐桌礼仪等。在学生对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了解不多的情况下,这些话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引导学生尊重文化差异,激发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愿望并准确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本单元的核心句型和重难点be supposed/expected to do sth.和Itis+adj. to do sth.句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询问习俗和向他人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提高文明素养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Self Check 主要帮助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重点词汇和语句结构的运用,在句子中运用单词进而破解学生单词记忆运用困难的瓶颈,同时检查学生对目标语言的掌握情况。
why 对不同国家的礼仪和习俗的学习融入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旨在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和礼仪,学会在不同场合中使用恰当礼仪并做出得体的表现,提升跨文化交际意识。
how 本单元以听力、阅读等多模态语篇阐述主题。将表礼仪和习俗等内容融入对主题意义的探究,通过图片和听力活动导入单元话题。通过听,说,读,写训练,能熟练谈论学习方法掌,握本单元基本句式。
核心素养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掌握谈论礼仪和习俗的单词及短语;正确运用be (not) supposed / expected to + infinitive结构表示应该或被期望做某事;能听懂和读懂谈论礼仪和习俗的文章,理解说明文和记叙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能够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介绍中国的礼仪和习俗。语言技能:能够从听力中捕捉有关礼仪和习俗的信息;能够用分类比较的方法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
学习能力 1.阅读题干已知信息,能够预测听力内容运用正确的听力策略快速完成听力。运用阅读技巧快速完成阅读,通过思维导图复述整篇文章。2.学生学会运用重点单词短语来组词成句,并且有逻辑地组句成篇。学生能够总结、归纳、巩固、用本单元的重点短语及句型表达不同习俗。3.通过学习做笔记和要点归纳的方式加强语言记忆,学会由短时记忆过渡到长期记忆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思维品质 能够通过听力和阅读活动区分不同国家在文化和习俗上的差异并给予礼貌地回应。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观察和理解本单元语篇中的语言和文化现象。
文化意识 了解各国文化背景、礼仪习俗,学会在不同场合的得体表现,提升跨文化意识。
单元学情分析 已有基础 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被动语态句式的构成与用法。九年级的学生,语言感知能力比较强,加上多数同学很想了解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差异。他们对本课应该比较感兴趣,运用新句型进行语言输出的愿望比较强。
存在问题 具体运用被动语态,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到了九年级,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分化现象,有的学生英语语言基础薄弱,语言拓展的运用能力比较差,而且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耐性。该班学生英语语言基础薄弱,语言拓展的运用能力比较差,而且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耐性。
发展需求 1.掌握动词不定式的用法;2.能够用动词不定式表达习俗和应该怎么做;3.让学生懂得在异国他乡哪些事情是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该做的;4.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习俗文化,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养成入乡随俗的行为习惯;5.通过学习做笔记和要点归纳的方式加强语言记忆,学会由短时记忆过渡到长期记忆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发展途径 教师要通过各种不同的语境跟学生交流,或者给学生提供不同的语境让学生互相练习,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目标句型。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辅以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和丰富的活动设计,鼓励学生深入语言实践,渗透学法指导并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或巩固原有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重点难点 1.掌握动词不定式的用法;能够用动词不定式表达习俗和应该怎么做;2.be supposed to 等结构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熟知不同国家的不同风俗习惯。3.运用目标语言结构对他人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通过学习做笔记和要点归纳的方式加强语言记忆,学会由短时记忆过渡到长期记忆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4.借助思维导图对文章关键内容进行复述。5.让学生在听说读的基础上,有条理地输出语言。有条理并且有逻辑地进行语言输出,运用重点句型be supposed to, be expected to, It’s polite to进行写作。
课时教学目标 Period 1Section A 1a-2d 语言能力:通过图片,唤醒学生已有知识,学习运用目标句型be supposed to do 来介绍不同国家见面打招呼的习俗。文化意识:通过表演,能够了解并感受不同国家的习俗,做到入乡随俗,并认可自己国家的文化习俗。思维品质:通过听力活动练习,能精准预测并提取关键信息,锻炼思维的逻辑推理能力。4学习能力:阅读题干已知信息,能够预测听力内容运用正确的听力策略快速完成听力。
Period 2Section A 3a-3c 语言能力:能够运用以下单词谈论哥伦比亚和瑞士两国之间的习俗①. New words: relaxed, value, capital, noon, mad, effort②. Expressions: drop by, after all, get mad, make an effort 文化意识:通过学会比较不同文化的差异,风俗和礼仪,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哥伦比亚和瑞士的文化差异,能够做到入乡随俗。思维品质:通过阅读活动练习,能精准预测并提取关键信息,锻炼思维的逻辑推理能力。学习能力:运用阅读技巧快速完成阅读,通过思维导图复述整篇文章。
Period 3Section A GF-4c) 语言能力:学习和了解be supposed to, be expected to以及it is +adj. + to do sth.的用法。文化意识:通过对词组的练习与运用,拓展知识面,进一步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体会文化礼仪差异,了解中国的基本礼仪。思维品质:通过观察讨论归纳,能够根据不同语境选择正确的词组,提高思维的批判性和逻辑性。学习能力:通过对词组的练习与运用,对词组进行归纳总结,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尝试使用多种策略共同解决问题。
Period 4Section B 1a-1d 1.语言能力:通过图片,唤醒学生已有知识,学习运用目标句型be supposed to do以及 it’s impolite to do sth.来介绍不同国家的餐桌礼仪。文化意识:了解餐桌礼仪,纠正错误的餐桌礼仪, 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正确的餐桌文化。思维品质:通过题目,能够预测听力主题。提高学生运用听力策略的意识,锻炼思维的逻辑推理能力。学习能力:阅读题干已知信息,能够预测听力内容运用正确的听力策略快速完成听力。。
Period 5Section B 2a-2e 语言能力:能够运用以下单词谈论法国的餐桌习俗basic, exchange, teenage, granddaughter, behave, except, elbow, gradually 。文化意识:了解法国的餐桌礼仪;通过对比中法两国之间的餐桌文化差异,能做到尊重他国的文化风俗和礼仪,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思维品质:通过对阅读本文,能精准预测并提取关键信息,锻炼思维的逻辑推理能力。学习能力:运用阅读技巧快速完成阅读,通过思维导图复述整篇文章。
Period 6Section B 3a-self check 语言能力:能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重点句型You are (not) supposed / expected to do...和It’s polite / impolite to do...等来介绍中国的风俗礼仪。文化意识:学习不同国家的习俗礼仪,尊重不同的文化,养成良好的习惯,做文明的人。思维品质: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观察力、模仿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习能力:①.学生学会运用重点单词短语来组词成句,并且有逻辑地组句成篇。②.学生能够总结、归纳、巩固、用本单元的重点句型表达不同习俗。
课时内容解读 课时 课型 What Why How
Period 1 听说课 1a-1c通过谈论不同国家见面礼仪引入话题。复习并呈现相关词汇。如custom, bow, kiss, greet, be supposed to等。活动2a~2c在听说过程中,自然呈现出be supposed to句式,让学生感知其表意功能。借助听力材料,切入到规则话题,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2d通过谈论欢迎会的对话,呈现目标语言在不同语境下更多真实运用的例句,加强学生对这一新语法项目的感性认识 。 1b这篇对话意在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问候礼仪。 2a对话了解Maria经历的一些列尴尬,让学生知道去到一个新的地方,了解当地文化习俗的重要性。2d阅读对话让学生意识到文化冲突在跨文化交际中十分常见,我们对不同的文化要具有包容态度,要用智慧去化解文化冲突。 文体:对话,插图。结构:1b展示了第一次见面时人们会如何打招呼,2a材料用一些列的“冲突”展现了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习俗。对话主要表现出John在2d处理文化冲突时表现出的尊重他人文化的态度和机智的做法。语言:在询问初次见面的问候方式时,对话使用了be supposed / expected to + infinitive表示“被期望做某事”。2d对话仍然巩固学生对be supposed / expected to这一结构的运用。活动:听,完成任务 两人对话练习。 编写对话。
Period 2 阅读课 语篇关于南美国家哥伦比亚和钟表王国瑞士的文章,了解不同国家的不同礼仪习惯,了解以哥伦比亚人为代表的南美人的自由热情和以瑞士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的守时严谨,懂得尊重文化差异。学生掌握本单元的重要语法结构be supposed to,be expected to, be important to, 并使用它们进行语言输出。 通过阅读增加学生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了解,也让学生明白要入乡随俗,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做出得体的表现。教通过本课时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文体:说明文。本文由两个阅读语篇组成,文体均为说明文。结构:文章呈现了两国人民对“时间观念的理解““拜访朋友的习惯”和“如何与朋友相处”这三方面作比较,凸显出不同国家在文化习惯上的差异。语言:两篇文章均使用非正式的语言,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介绍了哥伦比亚和瑞士的文化习惯,更容易让人信服。两个语篇均使用了一般现在时,两篇文章都使用了很多表示行为习惯的短语。
Period 3 语法课 Grammar Focus利用表格形式梳理出本单元的语法学习要点,单元重点语法be supposed to, be expected to以及it is +adj. + to do sth.的用法。接下来的4a-4c三个语法练习帮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巩固上述语法知识,从笔头练习过渡到口头练习,同时开发性也逐步加强。 探索及概括本单元的目标语言。使学生对变化进行理性的认知。本课时通过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语法学习,巩固了第一课时的知识,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在整个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表格,填空,重写句子。Grammar Focus部分首先以问答的形式呈现了be supposed to, be expected to以及it is +adj. + to do sth.用法的句子。在操练该句型的同时,让学生感知被动语态的用法。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关于时间,餐桌礼仪,参加生日宴会,拜访他人以及送礼等方面的文化礼仪。
Period 4 听说课 1a的听力内容主要围绕不同国家餐桌礼仪,进一步巩固be supposed to/be expected to的用法。1b~1c就Steve要到中国来学习围绕中国的餐桌礼仪及文化风俗展开对话,1d是1b和1c的延续,让学生根据所听到的信息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语言运用。 本通过学习对话,学生知道如何用英文介绍中国的文化习俗(不仅限于餐桌礼仪),增强文化自信。活动还旨在培养学生从听力材料中提取本单元目标语言和重要信息的能力。 文体:对话。结构:这篇对话呈现了在中国餐被认为是不礼貌的餐桌行为语言:巩固复习be (not) supposed to和be expected to句型,还呈现了It is impolite to do sth.的用法。
Period 5 阅读课 阅读材料是关于餐桌礼仪的一封信件。2a要求学生头脑风暴思考国外风俗文化及出国肯能遇到的最大挑战来引入话题。2b要求学生阅读短文,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回答问题,以便了解文章大意。2c要求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细节理解, 2d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运用表格对法国餐桌礼仪做一个简略思维导图。2e是一个开放性的活动,学生需要展开思维。在这个越来越开放、融合程度越来越高的世界,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各国不同的风俗习惯 。 Culture shock是每个留学生都会面临的问题。本文意在通过Lin Yue顺利融入法国生活的经历鼓励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调整好心态、克服文化障碍、努力适应不同的文化。文本内容能够让学生了解很多吃西餐的礼仪,学生会很感兴趣。将目标语言内化并输出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 学生 通 过阅读文本来了解Lin Yue在法国的交流生活并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语法结构be supposed to,让他们感受中法两国餐桌礼仪的不同。 文体:从体裁上看,本文是一封书信,属于应用文。结构: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了Lin Yue初到法国面对的culture shock以及她是如何克服的。内容全部从实际出发,列举大量实例,非常真实。从语篇结构上看,本文采用并列结构,第一段叙述了Lin Yue初到法国的不适应以及寄宿家庭是如何帮她克服的。第二段从Lin Yue的视角叙述了她对法国用餐礼仪的看法。第三段是结束语。这三段内容重点都很突出,逻辑都很明确。语言:本文以一般过去时记录了Lin Yue初到法国的经历,以一般现在时记录了法国的用餐礼仪。并且,文章中使用了非常多的连词,如: but, so, although, as, if去表现Lin Yue适应法国文化前后的反差。
Period 6 写作课 本课第一部分3a-3b为写作板块,继续围绕中国的礼仪这个话题提供写作练习。3a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餐桌礼仪,家规及与人外出这些内容都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然后完成3b内容写一封书信。3bt提供写作模板支持,这种将写作任务层层分解的安排便于学生打开思路,这些活动联系符合学生心理特点,表达自己观点,并尝试使用本单元所学重点单词、词组和句型来表达自己看法。 1.基于整个单元的学习,整合利用单元知识内容进行写作输出训练。2.根据一些提示和句式结构完成写作训练。学会目标语言的输出。在完成活动的同时回顾和复习本单元语言知识,增强语言运用能力。本课是一节写作及复习课。第二部分Self Check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文体:记叙文。结构:1.风俗文化习惯。2.列出一些句式结构,文本框架结构,完成写作。语言:巩 固 应 用 本 单元 目标语言be supposed to, be expected to, be important to, be impolite to句型和所学礼仪知识进行语言输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单元教学反思
单元内的各语篇互相联系,话题互相渗透,从听说读看写五个方面进行了连贯的整体设计。深入研究单元的整体主题语境和各语篇语境,从what、why、how 三方面进行文本分析.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知识建构阶段:视频和图片,语言内化阶段:retell,知识迁移阶段:基于所学组内评价。写作输出部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深入平等关注每一个学生,课堂做到了学生主体,老师主导,让学生在探索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和吸收。学生运用定语从句的熟练程度还有待提高,
在小组讨论时有个别同学不参与的现象,可采取捆绑式评价,发挥小组其他成员的带动作用。练习题设计梯度性应该更加鲜明突出,适合每一层次的学生要求。学生的语言还不够丰富,还不能灵活运用语篇中好的句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