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一、选择题
1.(2023辽宁辽阳期末)汉初的人口较秦代大为减少,大城市人口往往只剩下十分之二三。如在秦代有三万户的曲逆县城到汉初只有五千余户,但这在当时却已算得上是人口大县。这种状况可以用来说明汉初( )
A.农耕经济的倒退 B.与民休息的必要性
C.人口政策出现失误 D.行政区划的变迁
2.(2023广东佛山期末)汉武帝时期,政府提供牢盆(煮盐的器具)募民煮盐,收购产品,或设肆售卖,或通过特许商人分销。这( )
A.打击了地方豪强势力
B.体现了政府对盐业的控制
C.推动了民间私自煮盐
D.增强了对匈奴作战的实力
3.(2023广东汕头二模)某学者指出,吉林发现了带“长”字的汉代瓦当;内蒙古发现了“单于和亲”的汉字瓦当;云南出土了“滇王之印”的汉代金印;新疆沙雅遗址出土“汉归义羌长”印;青海一座匈奴墓出土“汉匈奴归义亲汉长”篆文铜印。以上历史叙述意在表明,汉代( )
A.对地方势力控制明显加强
B.疆域范围极其广阔
C.汉族与周边民族交往密切
D.儒家思想影响扩大
4.(2023湖南长郡中学二模)董仲舒认为:对社会民众的教化直接影响到王朝的统治,故君王要通过学习儒家典籍,成圣成善,在此基础上施行王道教化;其次,各级官吏要上承君王,下启社会民众,通过施政和兴办教育等多种途径完成对社会民众的教化。这表明董仲舒( )
A.借儒家伦理提升官吏道德水平
B.把三纲五常作为教化的原则
C.用教化来规范民众个人的行为
D.赋予了教化浓厚的政治内涵
5.(2023湖南怀化三模)东汉时期,以记录最为完整的京都洛阳为例,在一个半世纪中所遭遇的自然灾害约为百次。灾害发生的频次东汉较之西汉更高,王朝后期比前期更多。最后黄巾军大起义使东汉的统治名存实亡。据此可以推知( )
A.政府应对灾难的能力不足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B.自然灾害频繁是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性原因
C.封建王朝自然灾害呈现前少后多规律性分布
D.封建政权加强救灾可以避免农民起义的发生
6.(2023山东威海三模)下面是秦汉郡县乡里组织表,图表信息反映了秦汉时期( )
A.文官制度走向完善
B.地方治理体系基本框架形成
C.制度变革消除了割据隐患
D.地方行政机构分权趋势明显
7.(2023湖北十堰期末)近代历史学家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提出,秦始皇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监御史,掌监察。这种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这说明秦朝( )
A.开创三权分立体制 B.实行君主专制政体
C.官僚政治较为成熟 D.“三公”分工明确
8.(2022·广东卷)“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9.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 )
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
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
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
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10.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分封制
B.增强地方权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打破世袭特权
11.楚汉战争时期,刘邦入关后曾与关中人民“约法三章”,稳定局势,但是项羽凭借军事实力自封为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让萧何拾取秦律“宜于时者”作律九章,以安后方。据此可知( )
A.民本思想帮助刘邦统一天下
B.楚汉战争导致了社会的动荡
C.楚汉战争推动秦律的发展
D.项羽仍然保留了分封意识
12.有学者认为,中国是丝绸之国,丝织品产量很大,除国内使用外,还销往中亚、西亚乃至欧洲。从那时起,从中国通向中亚、欧洲的商路,开始以丝绸而驰名世界。材料中的“那时”指的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二、非选择题
13.(2023北京通州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世称贾生。其生平在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与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中均有记载。
材料一 贾生年二十余……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悉更秦之法……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于是天子(汉文帝)后亦疏之……后岁余,贾生征见……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材料二 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谊以为……宜当改正朔,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于是天子(汉文帝)后亦疏之……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文帝思贾生之言(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乃分齐为六国。
——摘编自班固《汉书·贾谊传》
(1)概括两则材料记载内容的异同。
(2)简要分析两则材料对同一历史事件记载不同的原因。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一、选择题
1.(2023辽宁辽阳期末)汉初的人口较秦代大为减少,大城市人口往往只剩下十分之二三。如在秦代有三万户的曲逆县城到汉初只有五千余户,但这在当时却已算得上是人口大县。这种状况可以用来说明汉初( )
A.农耕经济的倒退 B.与民休息的必要性
C.人口政策出现失误 D.行政区划的变迁
解析:材料描绘了由于长期的战争,汉初经济凋敝、百废待兴,朝廷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十分必要,故选B项;“农耕经济的倒退”是农业水平的下降,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人口的减少是战争造成的,与人口政策和行政区划无关,C、D两项错误。
2.(2023广东佛山期末)汉武帝时期,政府提供牢盆(煮盐的器具)募民煮盐,收购产品,或设肆售卖,或通过特许商人分销。这( )
A.打击了地方豪强势力
B.体现了政府对盐业的控制
C.推动了民间私自煮盐
D.增强了对匈奴作战的实力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政府实行盐的官营,由政府垄断盐的生产和销售,体现了政府对盐业的控制,不利于民间私自煮盐,故选B项,C项错误;盐铁专卖打击了大商人,材料没有涉及对地方豪强势力的打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匈奴作战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3.(2023广东汕头二模)某学者指出,吉林发现了带“长”字的汉代瓦当;内蒙古发现了“单于和亲”的汉字瓦当;云南出土了“滇王之印”的汉代金印;新疆沙雅遗址出土“汉归义羌长”印;青海一座匈奴墓出土“汉匈奴归义亲汉长”篆文铜印。以上历史叙述意在表明,汉代( )
A.对地方势力控制明显加强
B.疆域范围极其广阔
C.汉族与周边民族交往密切
D.儒家思想影响扩大
解析:题干中吉林、内蒙古、云南、新疆、青海等地分别发现了与汉政府友好往来或者被任命为王的瓦当或官印,说明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交往密切,故选C项;题干中的“单于和亲”说明匈奴并非由汉朝管辖,排除A、B两项;题干中的信息只能说明汉与少数民族地区往来密切,不能说明儒家思想影响扩大,排除D项。
4.(2023湖南长郡中学二模)董仲舒认为:对社会民众的教化直接影响到王朝的统治,故君王要通过学习儒家典籍,成圣成善,在此基础上施行王道教化;其次,各级官吏要上承君王,下启社会民众,通过施政和兴办教育等多种途径完成对社会民众的教化。这表明董仲舒( )
A.借儒家伦理提升官吏道德水平
B.把三纲五常作为教化的原则
C.用教化来规范民众个人的行为
D.赋予了教化浓厚的政治内涵
解析:根据材料“对社会民众的教化直接影响到王朝的统治,故君王要通过学习儒家典籍”“各级官吏要上承君王,下启社会民众,通过施政和兴办教育等多种途径完成对社会民众的教化”可知,董仲舒强调教化要与政治挂钩,道德教化要融入政治的内容,赋予了教化浓厚的政治内涵,D项正确。
5.(2023湖南怀化三模)东汉时期,以记录最为完整的京都洛阳为例,在一个半世纪中所遭遇的自然灾害约为百次。灾害发生的频次东汉较之西汉更高,王朝后期比前期更多。最后黄巾军大起义使东汉的统治名存实亡。据此可以推知( )
A.政府应对灾难的能力不足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B.自然灾害频繁是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性原因
C.封建王朝自然灾害呈现前少后多规律性分布
D.封建政权加强救灾可以避免农民起义的发生
解析:东汉后期,引发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政府应对灾难的能力不足又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A项正确,B项错误。汉代史籍记录的自然灾害增多,并不意味着每个封建王朝后期的自然灾害比前期多,C项错误。封建政权加强救灾可以延缓农民起义的爆发,“避免”之说表述过于绝对,D项错误。
6.(2023山东威海三模)下面是秦汉郡县乡里组织表,图表信息反映了秦汉时期( )
A.文官制度走向完善
B.地方治理体系基本框架形成
C.制度变革消除了割据隐患
D.地方行政机构分权趋势明显
解析:秦汉时期郡县乡里组织体系较为严密,郡县以下的乡里制度,结构完整,职能较为明晰,与郡县一级机构相匹配,说明秦汉时期地方治理体系基本框架形成,B项正确。秦朝实行军功爵制,排除A项。C项中的“消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从郡县一级行政机构衍生出乡里制度,不同层级之间存在明显的隶属关系,因此不属于分权,排除D项。
7.(2023湖北十堰期末)近代历史学家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提出,秦始皇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每郡置守,掌民政;置尉,掌兵事;置监御史,掌监察。这种制度是仿效中央政府的。这说明秦朝( )
A.开创三权分立体制 B.实行君主专制政体
C.官僚政治较为成熟 D.“三公”分工明确
解析:郡守、郡尉、监御史分别掌管地方行政、军事、监察,与中央的三公九卿制的分工类似,这说明秦朝“三公”的分工明确,D项正确。三权分立体制是西方民主体制,与“三公九卿”有本质的区别,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君主专制,排除B项。秦朝官僚政治刚刚建立,C项错误。
8.(2022·广东卷)“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
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封国的实际控制权到了中央派驻的国相的手里,客观上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D项正确;遏制地方豪强势力扩张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国相是由中央派驻的,刚开始是作为朝廷的监督人员,此时开始郡守化,相当于“郡县长官”,排除B项;此现象与外戚干政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9.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 )
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
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
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
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初的“诸吕”属于外戚,所以大臣在迎立刘恒为帝时的标准是刘恒本人的仁孝以及太后薄氏的谨良,所以这一做法是为了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故选B项;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不是嫡长子,排除A项;仁孝只是选帝的标准之一,这一做法也不是为了确立选帝的标准,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排除D项。
10.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巩固分封制
B.增强地方权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打破世袭特权
解析:题干材料“(六国) 王子皇孙……辇来于秦”“被迁至京城咸阳”说明秦朝加强对所统治地区的管理,即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秦朝废除分封制,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体现了削弱地方权力,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打破世袭特权,故D项错误。
11.楚汉战争时期,刘邦入关后曾与关中人民“约法三章”,稳定局势,但是项羽凭借军事实力自封为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让萧何拾取秦律“宜于时者”作律九章,以安后方。据此可知( )
A.民本思想帮助刘邦统一天下
B.楚汉战争导致了社会的动荡
C.楚汉战争推动秦律的发展
D.项羽仍然保留了分封意识
解析:题干材料“约法三章”“萧何拾取秦律‘宜于时者’作律九章”等均体现了楚汉战争推动了秦律的发展,C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未体现出民本思想,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强调的是楚汉战争推动了秦律的发展而非导致了社会的动荡,B项不符合题意;“霸王”“汉王”和分封制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12.有学者认为,中国是丝绸之国,丝织品产量很大,除国内使用外,还销往中亚、西亚乃至欧洲。从那时起,从中国通向中亚、欧洲的商路,开始以丝绸而驰名世界。材料中的“那时”指的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解析:汉朝时丝绸之路开通,东西方贸易更加频繁,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3北京通州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世称贾生。其生平在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与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中均有记载。
材料一 贾生年二十余……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悉更秦之法……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于是天子(汉文帝)后亦疏之……后岁余,贾生征见……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材料二 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谊以为……宜当改正朔,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于是天子(汉文帝)后亦疏之……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文帝思贾生之言(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乃分齐为六国。
——摘编自班固《汉书·贾谊传》
(1)概括两则材料记载内容的异同。
(2)简要分析两则材料对同一历史事件记载不同的原因。
答案:(1)相同点:贾谊得到汉文帝喜爱;升迁迅速;被东阳侯等人陷害;曾为梁怀王太傅。
不同点
贾谊遭别人陷害后汉文帝对贾谊态度的转变:《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仅仅是叙述,没有任何感彩;《汉书·贾谊传》一个“思”字表达了贾谊在汉文帝心中的地位。汉文帝是否接受了贾谊的削藩建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未接受削藩的建议;《汉书·贾谊传》有了削藩的行动。
(2)作者不同,他们参考的史料不同;作者的立场不同;作者所处时代不同。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对历史事件记述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