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业单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单元学习重点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一)单元类型:习作单元
人文主题:留心观察: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语文要素:①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②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二)教材内容
15.精读课文:《搭船的鸟》(2课时)
16.精读课文:《金色的草地》(2课时)
◎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1课时)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2课时)
◎交流平台: (1课时)
单元作业目标
序号 单元目标描述 认知水平
15 16 ◎ ◎
1 认识10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25个词语。 √ √ √ 识记
2 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 √ 理解
3 能和同学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植物或场景及其变化情况。 √ 应用
4 能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 √ √ 应用
5 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 理解
6 能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 理解
7 能继续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 应用
8 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 应用
单元作业框架
年级/册次/单元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单元类型 习作单元
教学目标 预学作业 随堂作业 课后作业 长程作业 水平等级
认识10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25个词语。 读本单元2篇课文,圈出文中多音字,确定读音。 完成作业单上预习作业识字与写字板块。 完成《补充习题》相应习题。 完成《习题册》。 自主复习生字词。 识记
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并能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1.朗读课文。 2.完成作业单梳理与探究板块第1、2小题。 完成随堂作业单 2 、3对应题。 完成作业 单梳理与探 究板块5。 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 识记理解
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完成随堂作业5。 应用
能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完成随堂作业2、5。 理解运用
能继续仔细观察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并能展示观察所得,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察感受。 完成随堂作业1、6。 综合运用
能产生阅读《格林童话》第三部分:《玫瑰公主》 《莴苣姑娘》《学习发抖》《大拇指》《井边的放鹅姑娘》。 阅读推荐书单 中的内容。 综合运用
四、单元作业内容
(一)预习作业
识字与写字
◎仔细读一读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两篇习作例文,注意读准字音。
◎在单元课文中圈出1个多音字,并给它注注音。
◎下面是本单元的生字词内容,请你读一读,认一认,再进行梳理和预习。
会写的字:搭 亲 父 啦 响 羽 翠 嘴 悄 吞 哦 捕
蒲 英 盛 耍 喊 欠 钓 而 察 拢 趣 喜
会写的词语: 母亲 外祖父 雨点 船夫 用力 船头 羽毛
翠绿 静悄悄 翠鸟 捕鱼 窗前 蒲公英 盛开
玩耍 一本正经 绒毛 假装 哈欠 钓鱼 观察
合拢 有趣 喜爱
梳理与探究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留心观察”,围绕这一主题,本单元编排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两篇精读课文和《我家的小狗》《家乡的杨梅》两篇习作例文。四篇课文内容都贴近儿童,请你根据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①《搭船的鸟》:记录了作者旅途中细致观察所得,既观察了旅途中 ,也观
(二)随堂作业
搭船的鸟VS老猫虎子(节选)
选文一:搭船的鸟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我们坐在船舱里。天下着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选文二:老猫虎子(节选)
季羡林
我从小就喜爱小动物。同小动物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它们天真无邪,率性而行;有吃抢吃,有喝抢喝;不会说谎,不会推诿(wěi);受到惩罚,忍痛挨打;一转眼间,照偷不误。同它们在一起,我心里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
十四年前,我养的第一只猫,就是这个虎子。它刚到我家来的时候,比老鼠大不了多少,蜷曲在狭窄的室内窗台上,可活动的空间好像还很大。它并没有什么特点,仅只是一只最平常的狸猫,身上有虎皮斑纹,颜色不黑不黄,并不美观。但是异于常猫的地方也有,它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两眼一睁,还真有虎气,因此起名叫虎子。
它脾气也确实暴烈如虎。它从来不怕任何人。谁要想打它,不管是用鸡毛掸子,还是用竹竿,它从不回避,而是向前进攻,声色俱厉。得罪过它的人,它永世不忘。我的外孙打过一次,从此结仇。只要他到我家来,隔着玻璃窗子,一见人影,它就做好准备,向前进攻,爪牙并举,吼乳声震耳。他没有办法,在家中走动,都要手持竹竿,以防万一,否则寸步难行。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来看我,他显然是非常喜欢猫的。一见虎子,嘴里连声说着:“我身上有猫味,猫不会咬我的。”他伸手去抚摩它,可万万没想到,我们的虎子不懂什么猫味,回头就是一口。这位老同志大惊失色。总之,到了后来,虎子无人不咬,只有我们家三个主人除外,它的“咬声”颇能耸人听闻。
1.这两篇选文都写的是“动物”,请你也参与小英他们的活动,对比阅读后完成表格。
选文 主角 特点 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表达的情感
一
二
2.阅读《搭船的鸟》,完成下面的练习。
选文第2自然段介绍了这是一只 的小鸟,主要通过描写小鸟的 、 、 三处的颜色来体现这个特征。
3.从选文《老猫虎子》中,找出描写虎子外形的句子,再抄写下来。
4.阅读《老猫虎子》,完成下面的练习。
用“ ”画出选文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体现这一中心?请在括号里打“√”。
①谁想打虎子,虎子从不回避,而是向前进攻,声色俱厉。( )
②看到有吃的、喝的,就去抢着吃。 ( )
③爱猫的老同志伸手想抚摩虎子,虎子张口咬他。 ( )
④作者的外孙打过虎子,自此,虎子见到他就一直想要攻击他。( )
(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给老猫取名“虎子”,是因为它长得像老虎。
B选文中对老猫虎子脾气暴烈的描写,说明了“我”不喜欢虎子。
C.虎子除了不咬“我”,其他人都咬。
D作者对虎子外形的描写,虽然寥寥几笔,却给我们勾画出了一只平凡但有自己特点的猫。
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有了很多新发现。请你把你这段时间观察时印象最深刻的景物(如“天上的云”“屋前的小书屋”“我的小台灯”等),然后把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
(三)课后作业
(四)长程作业、跨学科作业
1.阅读《格林童话》第三部分:
《玫瑰公主》《莴苣姑娘》《学习发抖》《大拇指》《井边的放鹅姑娘》等内容。
2.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小英他们各个小组都明确了观察的方法,准备根据下面的“观察记录单”进行观察,让我们也和小英他们一起,去留心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把观察所得记录到“观察记录单”上。
观察记录单
观察对象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
观察所得
单元学习整体回顾
三上“整本书阅读”推荐书单
【快乐读书吧】 1.经典童话:《安徒生童话》(丹麦)安徒生 著 2.经典童话:《格林童话》(德)格林兄弟 著 3.经典童话:《稻草人》叶圣陶 著 【课内作家】 4.散文类:《我们的民族小学》吴然 著 5.散文类:《搭船的鸟》郭风 著 6.散文类:《金色的草地》(苏联)普利什文 著 7.诗歌·散文类:《父亲、树林和鸟》牛汉 著 8.童话类:《在牛肚子里旅行》张之路 著 9.童话类:《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慈琪 著 10.童话类:《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王一梅 著 11.童话类:《有三个结尾的故事》(意大利)罗大里 著 12.红色经典类:《地道战》周而复 著 【课外拓展】 13.汉字类:《字的童话》林世仁编文,章毓倩 绘 14.诗歌类:《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任溶溶 著 15.古诗类:《长辫子老师漫读必背古诗130篇》郭学萍 著 16.绘本类:《一粒种子的旅行》(德)安妮·默勒/图文 17.绘本类:《这片草地真美丽》(奥)欧普吉诺斯 著 18.书信类:《亲爱的汉修先生》(美)贝芙莉·克莱瑞 著 19.人物类:《说岳故事》杨兆麟等编文,吕品等 绘画 20.小说类:《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 著 21.小说类:《我要做好孩子》黄蓓佳 著 22.小说类:《长袜子皮皮》(瑞典)林格伦 著 23.小说类:《树孩》赵丽宏 著 24.地理类:《和爸妈游中国》黄宇 编著 25.日记类:《马燕日记》高子阳 著 26.科普类:《大自然的文字》(俄)伊林·谢加尔 著 27.同步写作类:《同步作文教程与实训》(三上)郭学萍 主编 28.创意写作类:《小学创意写作》(三上)郭学萍 主编 29.古诗创意融合:《诗词中的创意写作课》郭学萍 著 30.同步阅读类:《越读越优秀》(三上)薛法根、崔峦 主编 31.快乐读书吧:《整本书还能这样读》(三上)姜树华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