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专题《鸟啼》课堂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专题《鸟啼》课堂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22:0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鸟啼》课堂教学设计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
俞建望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要求:理解文章所表现的内容和画面感(笔下的场景和形象)。
2、能力要求: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所包含的深刻意思,能学会理解具有深度意义的文章的能力。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理解劳伦斯关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教学重点:知识要求:理解文章所表现的内容和画面感(笔下的场景和形象)。
教学难点: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理解劳伦斯关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自己理解文本的能力,教师少些说教,多些形象地展示。关键是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简介作者
由著名哲学大师海德格尔关于“向死而生”概念的阐述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话出自谁之口?是的,这是著名的哲学大师海德格尔的名言,但你们还知道他说过哪一个成语呢?
教师出示: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是海德格尔的哲学命题,内涵为:生因为死的衬托更显珍贵,以死亡为背景的生更见顽强。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以“向死而生”为主题地散文名篇《鸟啼》,我们从劳伦斯优美的文笔下体会“向死而生”的形象化表达。
那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劳伦斯这位著名的作家以及他的作品。
教师出示幻灯:劳伦斯
劳伦斯,英国文学家,诗人。为二十世纪英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独特和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笔下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儿子与情人》,《虹》(1915年)等都有中译本。
《儿子与情人》
通常人们把《儿子与情人》看做是一部带有自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质的长篇小说,因为故事内容取材于劳伦斯的早年生活。本书贯穿了劳伦斯三点主要思想:一是哀叹和抗议由于工业发展造成自然环境的污染;二是对社会地位的强烈自卑感,决心挣脱所属阶级的枷锁;三是因不能正确对待婚姻与性生活的矛盾而感到苦闷。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劳伦斯的最后一部小说。作者在作品中以宗教般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热忱赞美人间性爱,以细腻微妙的笔触描绘两性关系中那种欲仙欲死的境界,而那伴随着炽烈的性爱体验的,是对历史、政治、宗教、经济等社会问题的严肃思考。由于小说毫不隐晦地描写了性爱,因而被斥为淫秽作品,并遭查禁。但终以其严肃的寓意、社会批判的主题,真切透辟的写实手法和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成为名著,并对现当代英国乃至西方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虹》
《虹》是一部社会批判小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是一部心理分析小说。在作品中作者以深刻细腻的笔触,揭示了十九世纪后期的英国随着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如道德观、价值观、爱情观、宗教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并且从探索两性关系变化的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异化。小说通过汤姆.布朗文一家三代人的感情纠葛来表现对完美自然,和谐家庭关系的追寻。
小说结尾时,她仰望着天上的彩虹充满着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待。在艺术上: 这部小说并不以塑造典型人物为目的,而是重在对人物的心理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有人评论说:“劳伦斯是最早把现代心理学引入到小说的作家之一。”因此,劳伦斯特别善于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心理,尤其是性爱心理。但他的描写是纯洁健康的,是道德的,并不想以色情来吸引读者。
小说大量地运用象征、比喻和意象描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手法。小说的题目《虹》就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着一种自然和谐完美的两性之间的关系,象征着一种完美的人生理想。
小说语言充满了激情,同时也深刻、含蓄,富有哲理。
二、分析文本,体会内涵
(一)、1、请一位同学朗读文章1——5节,思考:文章中的鸟啼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
不间断地 缓慢而笨拙 有些吃力
仿佛还没有缓过气来 微弱
隐约而清越 含糊
若断若续 明快而萌发 悦耳
2、作者把鸟啼放在一个怎样的背景中?
教师明确:
严寒 腐鸟的血衣
厚厚的一层鸟的尸体
荆棘丛底 这么长的严酷
……
3、作者为什么要把鸟啼放在这样一个环境中?
教师明确:
微弱的鸟啼 严酷的冬天
为了证明生的强大。
4、这是一种怎样的创作手法?
教师明确:反衬
5、教师总结:鸟啼由弱到强,这是冬天正在隐遁、春天悄然而至的时节的鸟啼。
(二)、再读课文,细读慢赏
教师:再次默读全文,找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自己作点评。
参考例句,教师明确:
1、每一个夜晚以及每一个清晨,都会闪动出鸟儿的啼鸣。
“闪动”是视觉上的效果,但作者用闪动来形容声音,突出了声音的若断若续。
2、它活泼,像泉水,从那里,春天慢慢滴落又喷涌而出。
作者将鸟啼比喻成泉水,由弱而强的鸟啼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所以春天慢慢滴落又喷涌而出。
3、它像高空中的一阵风暴,一阵浓雾,或一阵倾盆大雨。它缠在我们周身,像蝙蝠绕进我们头发,逼得我们发疯。
用了一连串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的漫长、可怖。
4、春天来到我们中间,银色的泉流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底奔涌,这喜悦,我们禁不住。在这一时刻,我们将这喜悦接受了!变化的时节,啼唱起不平凡的颂歌,这是极度的苦难所禁不住的,是无数残损的死亡所禁不住的。
第一个“禁不住”,指喜悦突然之间到来,我们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子就承受不住;第二个“禁不住”,指再残酷的冬天都不会阻挡住春天的脚步;第三个“禁不住”,指再残酷的死亡都抑制不住生命的气息。
(三)、揣摩主题,深思文意
1、教师提问:本文作者借写鸟啼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思考,请你来概括作者的观点。
教师明确: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
——向死而生
春天不能抑制
——生命的力量不可阻挡
2、关于生与死的问题,先哲有过许多的言语,请大家列举
教师明确: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莎士比亚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
三、拓展阅读 求同存异
请大家找找“向死而生”的命题在《我与地坛》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体现。
教师明确:
《我与地坛》中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为“有时我认为,如果我们像明天就会死去那样去生活,才是最好的规则。”
教师再一次明确:让我再次强 ( http: / / www.21cnjy.com )调海德格尔所提出的这个命题的内涵:生因为死的衬托更显珍贵,以死亡为背景的生更见顽强。只有真正领悟了“向死而生”,方能“诗意地栖息于大地之上”。
四、总结课堂 布置作业
(略)
板书设计
鸟啼
劳伦斯
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
——向死而生
春天不能抑制
——生命的力量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