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的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选择题
1.明成祖永乐年间,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趾,派郑和下西洋;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果断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 )
A.缓解财政压力 B.践行儒家仁政
C.实行闭关政策 D.推动民族交融
2.(2023江苏南京期末)为了能了解各级官员的真实情况,解决各部门存在的报喜不报忧的弊端,清朝雍正帝进一步完善了密折奏事制度。拥有密奏权的官员既有封疆大吏,也有七品县令,人数有1 000多人。由此可见,密折制度 ( )
A.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B.加强了对边疆民族地区管辖
C.摆脱了对内阁大臣的依赖
D.缓解了各级官员之间的矛盾
3.(2023北京丰台一模)理藩院是清代创设的一个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官员全由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担任。该机构的设立( )
A.践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B.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容易造成民族矛盾激化
D.牵制军机处形成权力的制衡
4.(2023山东威海三模)据记载,明万历年间至清嘉庆年间,尽管冀鲁豫三省土地得到了大量的开垦,但三省耕地总面积仅增长了30%,而同期人口数量则增长4倍还多,人均耕地从明代的12亩降至仅3亩。“冀鲁豫三省”的这一状况( )
A.促使土地所有和经营更加分散
B.推动了农业生产商品化发展
C.导致了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
D.不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5.明朝曾设都察院,“纠劾百官,辩明冤枉”;设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官员;设按察司,监察地方。同时,还设立了厂、卫秘密监察的特务制度。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削弱宰相权力 B.防止地方分裂
C.加强专制制度 D.健全监察体系
6.(2023辽宁大连一模)明朝的郑和船队常常在东北季风强劲的三月初从江苏太仓出发远洋航行。同时,郑和船队还利用了这一时期洋流和波浪的作用自北向南顺利远航。这表明当时( )
A.中国自然科技水平已领先世界
B.我国的综合国力超越西方
C.国人利用自然的认知水平较高
D.明朝统治者鼓励海外贸易
7.(2023山东青岛三模)明朝宣德年间,内阁有了官属,“置诰敕、制敕两房,皆设中书舍人”,凡奏章和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呈交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票拟,再由司礼监将条旨呈交皇帝“批红”,最后发回内阁下发各部,阁权进一步强化。英宗、代宗时期,内阁票拟权逐步完善。明朝中枢机构的这些变化说明( )
A.内阁具有了制度化的参政权
B.标志着明代宦官专权的开始
C.内阁成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工具
D.内阁制度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81.[2023·长沙高三月考]明初,朱元璋规定:“内廷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但是明朝中后期,宦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甚至协助皇帝“批红”。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
A.君主专制逐渐衰落B.朱元璋失去影响力
C.宦官专权操弄朝纲D.皇权独揽亲政懈怠
9.[2023·武汉市高三模拟]明代的文臣荫子武职制度构建于景泰年间,嘉靖以降,由于边事频仍,阁臣、枢臣等各级文臣多有得荫锦衣卫武职者,该制度使部分缙绅子弟成为世袭武官。明代的这一制度一定程度上( )
A.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B.改变了科举制的选拔方式
C.加强了锦衣卫的权力
D.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10.[2023·吉林市高三二模文综]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导致武将和功勋集团出现断层,文官集团迅速崛起。明朝没了相权与皇权之争,却出现了严重的文官与皇权之争。明朝文官集团与皇权矛盾的发展( )
A.助推了宦官集团势力的膨胀
B.使东林党人的势力得以发展壮大
C.为后来清军入关提供了契机
D.适应了统治集团权力分配的要求
11.下表是明清时期土司地区有关科举制度的规定,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时期 规定
明朝 初期 当谕诸酋长,凡有子弟皆令入国学受业,使知君、臣、父、子之道,礼乐教化之事
明朝 中后期 凡土官嫡子许入附近儒学,并明令保护土著士子入学、充贡和应举,不准他处士民冒籍
康熙 时期 土司子弟愿习经书者,准许就近府、县入学考试
A.利于维系民族间的和谐
B.保障了人才选拔的客观性
C.促进了人才的自由流动
D.消除了民族间的文化差距
12.[2023·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清朝将南海诸岛列入水师的巡查范围。康熙四十九年至五十一年(1710~1712),广东水师副将吴升率水师巡视西沙群岛,“自琼崖,历铜鼓,经七洲洋、四更沙,周遭三千里,躬自巡视,地方宁谧”。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为康熙收复台湾奠定了坚实基础
B.维持了东亚诸国与清朝的朝贡关系
C.反映出清政府大力扶持海上贸易
D.表明了清政府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万历以后……赋敛日繁而民心涣散,闯贼以乌合之众,唾手燕京,宗社不守……
——摘编自《康熙起居注》
材料二 崇祯之诛锄阉党,极为善政,但谓明之亡于太监,则朕(康熙帝)殊不以为然。明末朋党纷争,在廷诸臣置封疆社稷于度外,惟以门户胜负为念,不待智者知其亡。
——摘编自《东华录》
材料三 明朝引南宋讲和之非……发天下兵迎战……前后千余员,凡出关者非死即降,靡有孑遗,财赋因之已竭,人心随而思乱,百万雄兵尽没东海,亿兆穷民罹于边戍,元气尽伤于关东,闯贼蜂起于陇西,贼至京城,文武逃散,无一死难者……
——摘编自康熙帝《宋高宗父母之仇终身不雪论》
材料四 后世亦有无大失德而陨复其家国者,如明之崇祯年间是也。皆由其臣子背公徇私,处言路者变易是非,淆乱可否,曾无实心体国之人,故至此耳。
——摘编自康熙帝《讲筵绪论》
(1)康熙帝认为明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2)康熙帝探讨明亡的原因,其目的何在
(3)康熙帝对明亡原因的认识有何偏颇之处 你认为明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从明朝的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选择题
1.明成祖永乐年间,北征鞑靼、瓦剌,南征交趾,派郑和下西洋;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果断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及西洋宝船,施行“恤民之政”。这一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 )
A.缓解财政压力 B.践行儒家仁政
C.实行闭关政策 D.推动民族交融
解析:明成祖统治时期,不断地南征北战,且派郑和下西洋,国力耗费巨大,到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果断地停止北征、停罢营建工程和西洋宝船,实行减轻百姓负担的政策,可见明朝统治政策的调整,旨在缓解财政压力,故选A项;B项体现的是明朝统治政策调整手段而非目的,C、D两项在材料信息中未体现,均排除。
2.(2023江苏南京期末)为了能了解各级官员的真实情况,解决各部门存在的报喜不报忧的弊端,清朝雍正帝进一步完善了密折奏事制度。拥有密奏权的官员既有封疆大吏,也有七品县令,人数有1 000多人。由此可见,密折制度 ( )
A.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B.加强了对边疆民族地区管辖
C.摆脱了对内阁大臣的依赖
D.缓解了各级官员之间的矛盾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密折制度有利于皇帝了解各级官员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故选A项;材料强调密折制度对官僚体制的完善作用,并非是针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排除B项;皇帝不存在对内阁大臣的依赖,排除C项;密折制度鼓励告密,不利于官员的团结,排除D项。
3.(2023北京丰台一模)理藩院是清代创设的一个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官员全由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担任。该机构的设立( )
A.践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B.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容易造成民族矛盾激化
D.牵制军机处形成权力的制衡
解析:清朝专门设立理藩院体现了对少数民族的重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B项正确。
4.(2023山东威海三模)据记载,明万历年间至清嘉庆年间,尽管冀鲁豫三省土地得到了大量的开垦,但三省耕地总面积仅增长了30%,而同期人口数量则增长4倍还多,人均耕地从明代的12亩降至仅3亩。“冀鲁豫三省”的这一状况( )
A.促使土地所有和经营更加分散
B.推动了农业生产商品化发展
C.导致了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
D.不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解析:冀鲁豫三省人地矛盾突出,在传统耕作模式里,只要有充足的人力则不需要技术的革新就能完成土地的耕种,故D项正确。
5.明朝曾设都察院,“纠劾百官,辩明冤枉”;设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官员;设按察司,监察地方。同时,还设立了厂、卫秘密监察的特务制度。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削弱宰相权力 B.防止地方分裂
C.加强专制制度 D.健全监察体系
解析:这些举措体现了监察制度的强化,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为国家利益和皇帝利益服务的,强化监察的目的是加强专制,故选C项;明朝时期已废除了宰相,排除A项;防止地方分裂是通过削弱地方权力实现的,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B项;厂卫特务制度是为皇帝个人服务的,并不能说明监察体系的健全,排除D项。
6.(2023辽宁大连一模)明朝的郑和船队常常在东北季风强劲的三月初从江苏太仓出发远洋航行。同时,郑和船队还利用了这一时期洋流和波浪的作用自北向南顺利远航。这表明当时( )
A.中国自然科技水平已领先世界
B.我国的综合国力超越西方
C.国人利用自然的认知水平较高
D.明朝统治者鼓励海外贸易
解析:材料说明,郑和船队充分利用了季风和洋流知识,说明国人对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有较高的认识,C项正确。
7.(2023山东青岛三模)明朝宣德年间,内阁有了官属,“置诰敕、制敕两房,皆设中书舍人”,凡奏章和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呈交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票拟,再由司礼监将条旨呈交皇帝“批红”,最后发回内阁下发各部,阁权进一步强化。英宗、代宗时期,内阁票拟权逐步完善。明朝中枢机构的这些变化说明( )
A.内阁具有了制度化的参政权
B.标志着明代宦官专权的开始
C.内阁成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工具
D.内阁制度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解析:材料反映了内阁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逐步完善,通过一系列制度化的规定,内阁的票拟权逐步加强,故A项正确。
81.[2023·长沙高三月考]明初,朱元璋规定:“内廷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但是明朝中后期,宦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甚至协助皇帝“批红”。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
A.君主专制逐渐衰落B.朱元璋失去影响力
C.宦官专权操弄朝纲D.皇权独揽亲政懈怠
解析:材料表明明朝中后期出现宦官专权现象,这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皇帝大权独揽,防范外朝。但事务繁多不堪,从而重用宦官,故选D项,A项错误;“失去”不可能,B项表述错误;题目问的是背景而非材料表现的本身,C项错误。
9.[2023·武汉市高三模拟]明代的文臣荫子武职制度构建于景泰年间,嘉靖以降,由于边事频仍,阁臣、枢臣等各级文臣多有得荫锦衣卫武职者,该制度使部分缙绅子弟成为世袭武官。明代的这一制度一定程度上( )
A.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B.改变了科举制的选拔方式
C.加强了锦衣卫的权力
D.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解析:根据材料“由于边事频仍,阁臣、枢臣等各级文臣多有得荫锦衣卫武职者,该制度使部分缙绅子弟成为世袭武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阶层流动指的是个人或群体社会地位的变化,即从某一社会阶层到另一社会阶层的变化,材料反映了明朝文官子弟逐渐变为武官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故选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仍然是实行科举考试的科举制,并没有改变科举制的选拔方式,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的文臣荫子武职制度并不会加强锦衣卫的权力,排除C项;“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与中央集权有关,而材料涉及的是明代的文臣荫子武职制度,排除D项。
10.[2023·吉林市高三二模文综]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导致武将和功勋集团出现断层,文官集团迅速崛起。明朝没了相权与皇权之争,却出现了严重的文官与皇权之争。明朝文官集团与皇权矛盾的发展( )
A.助推了宦官集团势力的膨胀
B.使东林党人的势力得以发展壮大
C.为后来清军入关提供了契机
D.适应了统治集团权力分配的要求
解析:根据材料,明代文官集团的崛起威胁到皇权统治,因此皇权借助宦官的力量维护统治,由此出现了明代中后期宦官擅政的局面,A项正确;东林党人本身属于文官集团,排除B项;清军入关之时,明朝已经灭亡,排除C项;文官集团与皇权的矛盾不属于权力的分配,D项表述错误。
11.下表是明清时期土司地区有关科举制度的规定,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时期 规定
明朝 初期 当谕诸酋长,凡有子弟皆令入国学受业,使知君、臣、父、子之道,礼乐教化之事
明朝 中后期 凡土官嫡子许入附近儒学,并明令保护土著士子入学、充贡和应举,不准他处士民冒籍
康熙 时期 土司子弟愿习经书者,准许就近府、县入学考试
A.利于维系民族间的和谐
B.保障了人才选拔的客观性
C.促进了人才的自由流动
D.消除了民族间的文化差距
解析:题述明清时期关于土司地区有关科举制度的规定,保证了土司地区的少数民族读书人可以通过特定的渠道学习儒学和参加考试,这有利于维系民族间的和谐,故选A项;材料做法能够保证少数民族子弟可以学习儒学和参加考试,但并不能保证人才选拔具有客观性,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可以有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为官的机会,但不是人才可以自由流动,排除C项;单凭政府规定允许少数民族子弟学习儒学和参加科举考试,没法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距,而且明清时期这种差距也是客观存在的,排除D项。
12.[2023·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清朝将南海诸岛列入水师的巡查范围。康熙四十九年至五十一年(1710~1712),广东水师副将吴升率水师巡视西沙群岛,“自琼崖,历铜鼓,经七洲洋、四更沙,周遭三千里,躬自巡视,地方宁谧”。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为康熙收复台湾奠定了坚实基础
B.维持了东亚诸国与清朝的朝贡关系
C.反映出清政府大力扶持海上贸易
D.表明了清政府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
解析:清朝中期疆域南至南海诸岛,因此材料中“清朝将南海诸岛列入水师的巡查范围”可以说明清朝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故选D项;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排除A项;朝贡关系是一种对外政策,而南海是我国的领土,排除B项;大力扶持海上贸易的说法与闭关锁国的政策相违背,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万历以后……赋敛日繁而民心涣散,闯贼以乌合之众,唾手燕京,宗社不守……
——摘编自《康熙起居注》
材料二 崇祯之诛锄阉党,极为善政,但谓明之亡于太监,则朕(康熙帝)殊不以为然。明末朋党纷争,在廷诸臣置封疆社稷于度外,惟以门户胜负为念,不待智者知其亡。
——摘编自《东华录》
材料三 明朝引南宋讲和之非……发天下兵迎战……前后千余员,凡出关者非死即降,靡有孑遗,财赋因之已竭,人心随而思乱,百万雄兵尽没东海,亿兆穷民罹于边戍,元气尽伤于关东,闯贼蜂起于陇西,贼至京城,文武逃散,无一死难者……
——摘编自康熙帝《宋高宗父母之仇终身不雪论》
材料四 后世亦有无大失德而陨复其家国者,如明之崇祯年间是也。皆由其臣子背公徇私,处言路者变易是非,淆乱可否,曾无实心体国之人,故至此耳。
——摘编自康熙帝《讲筵绪论》
(1)康熙帝认为明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2)康熙帝探讨明亡的原因,其目的何在
(3)康熙帝对明亡原因的认识有何偏颇之处 你认为明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1)原因:赋税繁重,民心涣散;统治集团只顾党派之争,不顾国家利益;李自成乘机起兵亡明;对辽东用兵战略失误,致使财力、兵力衰竭,元气大伤;臣子对朝廷不忠诚。
(2)目的:吸取明亡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3)偏颇之处:否认宦官专权对明朝的严重危害;将明亡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廷臣;为崇祯帝推卸亡国之责任。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明朝专制统治的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