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集合的基本关系说课内容教材分析1、《集合的基本关系》是北师大版数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2、学习任务:集合之间包含、相等的含义,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3 、教材地位和作用:集合是整个高中数学的奠基部分。是学生初入高中阶段学习、接触到高中数学的第二节课,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认识。学情分析
1、学生对教师依赖性较强,尚未掌握自主、探究的学习 方法。
2、抽象理解能力较低。
3、易混淆三维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
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发现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2)通过例题的分析让学生体会数学语言的特点,渗透数形结合与分类讨论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习惯。重、难点设计重点:1、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
2、理解子集、真子集的概念。难点:集合语言的理解教学手段教法:学案导学法 小组合作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分析复习回顾
温故知新情景设置
引入新课自主学习
探索新知合作交流
明晰概念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师生共评
总结升华一、复习回顾,温故知新1、请回忆集合的概念是什么
2、用适当的形式表示方程
(x-7)(x+5)=0的解集为集合相等埋下伏笔二、情景设置,引入新课引入思考:
(1)方程(x-7)(x+5)=0的解集各种表示之间有什么关系?
(2)高一某班全体女生组成集合A,该班全体学生组成集合B,集合A和集合B有什么关系?能用更简单的方法表示吗?引起认知冲突,进入学习状态三、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自主学习课本第7——9页内容,独立思考完成学案上的以下问题:
1、集合间有哪几种关系,分别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如何表示。
2、试叙述子集、真子集的概念,并分别用符号语言表示出来。
3、空集有什么性质?
4、引入问题中的集合间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培养自学能力三、自主学习,探索新知展示自我三、自主学习,探索新知B (A)展示自我 师生互动理解集合间关系,体会三种数学语言的特点四、合作交流,明晰概念探究学案上以下例题,然后与本组同学交流,并选出本组的最优解法。例1、满足 {a,b,c,d}的集合M共有 ( )
A.6个 B. 7个 C. 8个 D. 15个
例2、已知集合A= {x l(x-1)(x-2)=0} , B={0,1,2} , 则集合A、B间关系是( )
A. A ∈B B. A B C. B A D.A=B例3、已知非空集合
(1)若a=-2,则A与B什么关系
(2)若A=B,求a的值。四、合作交流,明晰概念例1、满足 {a,b,c,d}的集合M共有 ( )
A.6个 B. 7个 C. 8个 D. 15个分析:按M中含有元素个数分类3个元素{a·b·c} {a·b·d} {a·c·d}2个元素: {a·b} {a·c} {a·d}1个元素:{a}师生互动分类讨论思想四、合作交流,明晰概念例3、已知非空集合
(1)若a=-2,则A与B什么关系
(2)若A=B,求a的值。
能力拓展数集的表示常借助于数轴
数形结合思想A=-1五、达标评估, 巩固提高独立解决学案上如下习题,然后在组内交流,同时进行自评和互评。选做题补充知识强化练习1 用适当的符号填空: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选用。辨析六、师生共评,总结升华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和数学方法,并做成书面笔记1、知识方法构建,总结升华。
2、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课堂评价板书设计集合的基本关系四种集合间关系
三种语言
两种数学思想
一个易混点学生展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