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课件(共36张PPT) 2024-2025学年沪粤版(2024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课件(共36张PPT) 2024-2025学年沪粤版(2024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7-10 13:0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第2节 课时1 长度的测量
学习目标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与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长度的换算。
2.能利用生活中已知长度的物品进行长度的估测。
3.会正确使用带毫米刻度的刻度尺测量长度。
新课导入
(a)比较长短
(a)比较快慢
(a)比较冷热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精密定量的科学,在研究和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常需要进行测量。长度(length)和时间(time)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两种测量。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没有比较,就不能鉴别。比较有定性比较和定量比较两种。测量就是一种定量比较。
为了科学的进行测量,制定的一个公认的标准量作为比较的标准。
——单位
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
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知识点一:长度的单位
新课讲授
长度的单位
①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②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天文测量中常用的单位是“光年(l.y.)”,即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
长度单位分为两类:
1km = 103 m 1m = 103mm
1mm = 103μm 1μm =103m
1m = 10dm 1dm = 10cm
1cm = 10mm
1km = 1000 m = 103 m
1dm = 0.1 m = 10-1 m
1cm = 0.01 m = 10-2 m
1mm = 0.001 m = 10-3 m
1μm = 10-6 m 1nm = 10-9 m
长度单位换算:(1)0.58μm= m
0.58μm=0.58μm×10–6=5.8×10–7m
0.58μm=0.58×10–6 =5.8×10–7m
5.8×10-7
长度单位换算:(2)3.2dm= nm
3.2×108
①学生用的课桌的高度≈ 80cm
②一层楼的高度≈ 3m
③一支2B铅笔的长度 ≈ 1.75dm = 17.5cm
④一张纸的厚度 ≈ 0.1mm
常见物体的长度:
刻度尺
三角尺
1.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
皮尺
卷尺
知识点二:长度的测量
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
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单位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2.认识刻度尺
3.刻度尺的使用
(1)选:
是不是选择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越好?
配窗户上的玻璃时,应该选用分度值为______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制作窗帘时,则可以选用分度值为_____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时,则可选用量程为_______(选填“0-2m” 或“0-30m” )的卷尺。
1mm
1cm
0-30m
根据测量对象和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分度值的刻度尺。
哪种放置方式正确,其他有什么问题?
刻度尺要放正;刻度尺要紧靠被测物体 并与被测量的一边平行,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量物体的一端。
(2)放:
×

(3)读: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视线要正对刻度尺(如图所示);
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
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6.9 5 cm
精确
估读
单位
分度值0.1cm
测量值:
测量值=准确值+估计值
(4)记:
分度值_______ ;
物体长度为 _______
分度值_______ ;
物体长度_______
0.1cm
2.78cm
1cm
2.7cm
用不同的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 测量结果相同吗?
分度值不同,读数也不同
思考
温馨提示
在测量长度时,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了测量结果的位数,而测量结果又反过来反映了刻度尺的属性(即精确程度)。
例如:某次测量结果是1.2345m,其中倒数第二位4所在单位是mm,说明该次测量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由此也就得出测量结果1.20cm和1.2cm的意义是不同的,若测量物体末端与某一刻度线对齐,需添0充当估计值。
当堂检测
1.给下列各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中学生的身高1700 ;
(2)物理课本的宽为1.85 ;
(3)人眨一次眼经历的时间大约0.4 。
mm
dm
s
2.完成单位换算:
(1)一张纸的厚度是:70 μm=______nm = m
(2) 1.5h = ______ min=______s
7×104
7×10-5
90
5400
长度的测量
长度单位:
km、m、dm、cm、mm、μm、nm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
根据测量需要
沿着被测物体,不要歪斜

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数字+单位
课堂小结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第2节 课时2 误差 时间的测量
学习目标
1.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2.知道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3.会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知道如何规范测量时间。
新课讲授
2.误差的来源:
注意:误差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1.概念: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测量误差。
①测量工具
②测量方法
③测量者
知识点一:误差
3.减小误差的办法:
误差不是错误: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①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③改进测量方法
②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太阳的东升西落
1天
月有阴晴圆缺
周期大概30天
1月
树木的开花结果,河水的冰冻开化
周期大概365天
1年
如果想要短一点的周期来记录事件怎么办呢?
想一想古人是如何计量时间的呢?
思考
日晷
滴漏(漏壶)
沙漏
古代的计时工具:
你还知道哪些测量时间的方法
1.国际单位:
1h=60min=3600s;
1min=60s; 1ms=10-3s
1μs=10-6s
常见单位
2.单位换算: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 s。
时、分、毫秒、微秒
h min ms μs
知识点二:测量时间
电子停表 机械停表
手表 石英钟
3.常用的时间测量工具
(1) 生活中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为钟表,实验室及运动场用的工具为停表(有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两种)。
机械停表
启动、暂停按钮
归零按钮
机械停表的归零与启动
(2)认识停表
(3)停表的使用方法:一按走,二按停,三读数,四归零。
用停表测量时间
取一块机械秒表,对照使用说明书仔细观察。
1. 大表盘指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是______,
1大格是______,大表盘的分度值是______。
2. 小表盘指针转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是
_______,1大格是______,小表盘的
分度值是_______。
30s
15min
0.1s
0.5min
1min
1s
观察与思考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先读小盘。单位是分。每分钟分为前半分钟和后半分钟,要注意指针的位置。
再读大盘。单位是秒,若是前半分钟则读_______,若为后半分钟则读_______。
= 小盘的分钟数+大盘的秒读数。
结果
读停表的方法
0~30s
30~60s
信息浏览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就明令统一度量衡,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每年都要对度量衡用器进行检验、校准。度量衡是计量长短、容积、轻重的统称。度是计量长短,量是计量容积,衡是计量轻重、度量衡的统一,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在全国统一测量长度、质量等单位的国家,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有力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统一度量衡
时间及其测量误差
时间及其测量
误差
定义
减小误差的方法
产生原因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单位
测量工具
s、h、min等
停表、钟、表等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试读出该表显示时间。
答案:3min37.5s。
解析:先读小表盘再读大表盘,分针如果未过半则读0-30s之间的数字;如果过半则读30-60s之间的数字。
2、刘磊同学四次测得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是45.2mm、45.3mm、45.1mm、45.3mm,则他的测量结果应为 ( )
A.45.2mm B.45.22mm
C.45.225mm D.45.3mm
A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3.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减少由于刻度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B.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D.减少由于读数时估计值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C.减少观察刻度线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