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高中地理3.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 自然资源分布有何特点区域发展需求 不匹配探究一: 我国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必要性 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水资源的供需不平衡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的状况, 你有何良策?探究二: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中国水资源供需状况中国水资源的供需不平衡 南方 北方资料: 华北地区人口密集,大中城市多。煤炭、石油、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25%。农业产量占全国的40%,耕地占全国的17%。该地区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2.3%,用水高峰期,一些城市工厂限水、停水的现象经常发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区。水土资源地区配合欠佳 探究三: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探究三: 长江作为调水区的可行性(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它干流长,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水量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
(2)长江年径流量稳定,季节分配较北方河流相对均衡。
(3)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中下游与缺水严重的华北平原相邻,地理条件有利于兴建从长江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探究4: 南水北调的路线和方案连接了哪几条大河?形成了什么样的格局?长江下游江苏扬州 附近。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经黄河隧洞至天津;一路向东,经济南到烟台、威海大差东线路线从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和三峡库区引水沿第三级阶梯西侧通过,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至北京、天津较大较好中线路线从长江上游支流雅砻江、大渡河上游,金沙江调水开凿穿过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引水入黄河上游较小最好西线路线有京杭大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小,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自流供水,运营费用低,水质好耗能大,黄河以南地区需要抽水北送,运营费高,水质较差需挖掘渠道的工程量很大,造价高,占用大量耕地和迁移民众多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工程条件艰巨,需在冻土区建高坝和隧道自流供水,水质好19右图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
B.加剧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
C.不易产生华北地区的土地盐碱化
D.消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图8A2.图中A、B、C各段输水通道中,依靠地形能自流输水的是( )
A.A段
B. B段
C.C段
D.B、C段图8A谢谢!课件35张PPT。高中地理3.2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要求】
1、通过实例,从资源地区分布存在不均衡性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来认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2、列举有关实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和资源调入区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考试说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法指导】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这一类案例的学习与探究方法。
1、为什么要调配?(原因分析)
2、能不能调配?怎么调?(可行性方案分析)
3、调配后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后果分析)“调出区”居民“调入区”居民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以东线为例)探究4:南水北调对环境的影响探究问题4:“南水北调” 将会产生哪些影响? 有利影响:促进北方地区可持续发展不利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东线为例)1、对长江的影响
——径流量减少 影响下游水质 影响长江航运2、对输水沿线地
区的影响 影响水生生物 土壤盐碱化 3、对调入区水质
的影响 污水调入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西气东输案例拓展 主线:轮南---上海
支线:A.涩宁兰工程.
B.长庆油田到主干线.轮南上海涩北兰州思考: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哪些省级行政区?上海轮南施工现场靖边天然气处理站上海白鹤总站管道跨河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对东西部发展有什么影响?1、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2、增加就业机会。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4、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5、减少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1、缓解东部能源紧缺的状况。
2、优化东部能源消费结构。
3、促进东部经济发展。
4、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西电东送示意图北部通道——主要任务是将山西、内蒙古西部的火电(坑口电站)和黄河上中游的水电送往京津唐地区。中部通道——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南部通道——将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的坑口火电站电能,送往广东。★西电东送工程的建设,对东西部发展有什么益处?
1.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带动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
1.缓解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发展
2.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3.减轻东西向交通运输压力分布差异需求差异资源调配实现双赢输出输入地的双赢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原因目的小结 分析资源型跨区域调配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我国水资源分布状况南水北调工程方案南水北调产生的意义大同秦皇岛神木黄骅焦作兖州日照扬州江都抽水站京杭大运河华北平原天津三峡丹江口水库华北平原北京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黄河上游
1. 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数字,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的人口占全国的3/5
B.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5
C.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5
D.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占全国的1/3
2.华北地区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其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不是因为( )
A.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B.水资源浪费严重
C.气候较干旱,耕地面积大 D.深处大陆内部,蒸发旺盛
3.下列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开采地下水 B.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C.南水北调 D.推广污水净化技术,在城市中用“中水”浇灌花草CDA再生水是指 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通常人们把自来水叫做“上水”,把污水叫做“下水”,而再生水的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故名“中水”.再生水虽不能饮用,但它可以用于一些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冲洗厕所、冲洗汽车、喷洒道路、绿化等。双基巩固
4.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
B.加剧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
C.不易产生华北地区的土地盐碱化
D.消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图8A5.此工程完成后,如不合理利用,图示区域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次生盐碱化
B.海水入侵
C.水旱灾害加剧
D.水土流失加重A6、东线调水工程对沿线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 )
A、有利于沿线水生生物的生长
B、沿线地下水位抬升,可解决用水紧张问题
C、有利于沿线城市污水的排放
D、工程沿线可能使土壤盐碱化更加严重A7.南水北调工程能给受水区带来( )
A.经济效益——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
B.生态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C.社会效益——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
D.环境效益——治理工业“三废”C8.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了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
B.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东北平原缺水的问题
C.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D.东线地势北高南低,黄河以南需抽水北送D 图为“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走向示意图”,读图完成9—13题。 图1210.“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对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改变东部地区能源利用结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B.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C.推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D.解决西部地区水源缺乏的问题,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9.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分布线路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工资水平
C.消费市场 D.国家政策CD12.该工程对沿线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
A.有效地减少四川省的酸雨发生
B.遏制了湖南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
C.极大破坏东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D.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11.关于该工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工程的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B.有利于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C.线路途经地区能源十分短缺
D.促进工程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DC 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己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9%,下图是西电东送示意图,据图回答13—14题。14.水能资源得到梯级开发的是( )
A.A B.B C.C D.D13.西电东送是把西部地区的水电和坑口电站的电能输往东部,图中坑口电站分布较多的是( )
A.A B.B C.D D.EADBCD15.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某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分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三部分,图示输水干线为
工程的主体;a河是 ,c地位于 流域。
(2)分析该输水干线受水地区水资源缺水的原因。
(3)该输水干线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少的原因是 。此输水线路中可以自流输水的河段是 河段。
(4)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试分析实现该线优质供水的主要措施。
(5)有专家指出,该工程很可能造成沿途有些地区出现土壤的次生盐碱化问题,以东线为例,说明此工程可能在什么地形区产生次生盐碱化问题,并说明理由。东线长江海河可利用京杭运河输水,减少东线的工程量 b—c1、控制长江流域内的排污量,确保水源地水质;
2、对沿线地区城市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3、在沿线地区倡导生态农业生产模式,避免农药、化肥等污染水质;
4、加强《水法》、《污水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增强公众与社会的环保意识等。1、华北平原,河流径流总量较少;
2、径流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7、8月份;
3、该区域人口稠密、工农业较发达,生产、生活方面的需水量大;
4、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问题较严重等。 该段沿岸地区潜水面低于河水的水位,河水补给地下水,使潜水面上升,由于该区河段地处半湿润地区,在短暂的雨季之外的时间,因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土壤中的盐分逐渐向地表积聚,产生土壤盐碱化问题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