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第8单元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8单元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7-13 18:09:01

文档简介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带解析)
一、选择题 ?(共15题)
1. 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 “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2. “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仿佛听见了一声巨响,并且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这句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罗曼诺夫王朝覆灭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垮台
C.多极化趋势出现
D.苏联解体
3. 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C.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4. 为了防止联盟解体,戈尔巴乔夫总统提出“更新联盟”的构想,于1991年8月公布了新联盟条约,规定国名为 21·cn·jy·com
A.俄罗斯联邦
B.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C.独立国家联合体
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5. 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约瑟夫·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www.21-cn-jy.com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D.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6. 20世纪90年代,有人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则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当今世界是日本、俄罗斯、欧盟、中国和美国共同主导下的五极世界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正式形成
C.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7. 2014年9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纽约参加了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其演讲的主要内容是日本奋力要求“加入常任理事国。”安倍曾称,“为使联合国顺应21世纪时代变化进行相应改革,日本愿意发挥带头作用。”演讲中安倍表示,“一旦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一定会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安倍的言论表明日本 2-1-c-n-j-y
A.发挥带头作用推动联合国改革
B.勇于承担国际责任
C.谋求与经济相适应的政治地位
D.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8.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这表明
A.“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B.美国已沦为二等国家
C.多极化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9. 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21*cnjy*com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
10. 新华网刊登《达沃斯:5天的思想碰撞》一文,指出:“参加论坛的有2500人,就有2500个不同的观点。这里并不是追求达成一致,而是追求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角色的人进行思想碰撞……”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B.世界霸权主义盛行
C.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D.世界局势动荡加剧
11. 为下图选择最恰当的标题

A.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B.当今世界格局的两极化趋势
C.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
D.当今世界格局的单极化趋势
12. 下图为某学者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 其中:美、欧、日是基础;美、俄、日是关键;美、欧、俄是欧洲一翼;美、日、中是亚洲一翼。可见,该学者认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B.日本已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C.美国在多极力量中仍具优势
D.大国力量的均衡保障了世界和平
13. 如下图,英国学者约翰夫·杰弗在《历史焦点》一书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世界的基本强国可以被看作构成了两个三角形的结构,美国同时占据了两个三角形的顶点。根据下列强国的特质,a、b、c、d对应顺序准确的应该是

A.欧盟、日本|俄国、中国
B.俄国、欧盟|日本、中国
C.日本、俄国|中国、欧盟
D.中国、欧盟|俄国、日本
14. 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2·1·c·n·j·y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C.两极格局的存在
D.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5.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 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 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www-2-1-cnjy-com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共2题)
16.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永远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英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英国政府不能漠视中国人民的政府已有效地控制了中国大陆这一事实,英国在华实际利益超过了任何其他西方国家,……12月以后,缅甸、印度、巴基斯坦三个英联邦成员国接连宣布承认新中国,英国迫于形势压力,终于在1950年1月6日,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郑启荣、孙洁琬《试论1945——1954年英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 材料二? 1948年5月,斯大林对即将派往中国解放区的苏联专家小组组长说:“我们当然要向新中国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如果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胜利,我们两国沿着相同的道路前进,那么,就可以认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是有保障的。因此,对于援助中国共产党人我们不能吝惜自己的努力。” ——伍修权《在外交部八年的经历》 材料三 ?冷战结束,制造出观察家称之为“单极的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面问题,美国比十年前更占优势,可是够讽刺的是,权力也更加分散。因此,美国能够运用来改造世界其他地区的力量,实际上也减弱了。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大外交》 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承认新中国的主要原因。21教育网
(2)材料二表明,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态度是什么?主要原因有哪些?
(3)材料三表明,基辛格认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实际呈现什么特点?出现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17. 一战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身处其中的中国外交也经历了发展与演化的历程。 材料一? 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材料二? 人们总喜欢用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来称谓过去、现在或将来的世界格局。但这往往导致人们忽视这三种格局之间的复杂关系,把三者关系简单化……其实,所谓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内的主要力量格局或主要发展趋势,但这三种概念都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并存的,看不到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甚至把三者相互对立起来,把三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可能是片面的。 ——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三个周期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性调整”,并说明这种调整“是……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解析)
1.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当今国际局势。依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可知,反映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引起的国际格局的巨变。故D项符合题意。 2.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从此后被分裂为15块碎片”的信息,可知这描述的是苏联解体,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3.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极格局结束的影响。依据所学,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属于多极化趋势的表现,与题意不合,故A、C项错误;美国是当前唯一的超级大国,俄罗斯难以与其分庭抗礼,故B项错误;两极格局结束以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美国难以建立单极世界,故D项正确。所以应选D。 4. 答案:B 【分析】1991年8月,戈尔巴乔夫公布了新联盟条约草案,该草案提出把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将苏联变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所以选B。 5. 答案:D 【分析】苏东巨变后,俄罗斯虽然仍不失为一个大国,但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大为削弱,美国尽管经济地位受到欧盟和日本的挑战,但是其军事实力却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因此当今世界格局尽管呈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却日益呈现多极化趋势。奈教授认为军事力量是单极的,而经济力量是多极的,体现了他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多维度认识。 6.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当今世界的确实是多极化,但是到底是“几极”还不明朗,所以,A项的当今世界是 日本、俄罗斯、欧盟、中国和美国共同主导下的“五极”世界是非常不准确的。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尚未正式形成,所以B是不能选的。世界开始呈现出多极化趋势并不是在20世纪90年代而是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出现了多极化趋势,所以C是不能选的。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是对当今世界格局正确的描述,所以答案是D。 7.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日本奋力要求加入常任理事国 ”“日本愿意发挥带头作用”可以分析出日本经济实力增强后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所以本题选C。A、B、D都是表面之词,没有看到日本的真实目的。 8.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当今世界的格局仍是一超多强,故A项错误;美国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故B项错误;多极化格局尚未确立,故C项错误;从“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的信息可知,中国、德国、印度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这说明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故D项正确。 9.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信息体现了单级世界格局的特点,“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体现了多极化世界格局的特点,故A项正确;BCD项与题干意思不符,故排除。 10.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认识。2010年冬季达沃斯论坛“不追求达成一致”“追求……思想碰撞”体现了各种力量的制衡,是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反映,因此选A。BD在题干中无从体现,C说法错误,多极化格局还没有最终形成。 11. 答案:C 【分析】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中的三种力量,即要求单极化趋势的势力、要求多极化趋势的势力、处于二者之间的游移力量,可以看出世界格局有两个变化趋势,即单极化和多极化趋势。故选C。从图中三种力量的分配上可以排除B、D两项;A项说法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12. 答案:C 【分析】该学者所绘制的基本框架图,表面看美国只是其中的一个力量,但是他所表达的“基础”、“关键”、“欧洲一翼”、“亚洲一翼”中都有美国,这恰恰说明了C符合这位学者的意图。 13.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国际关系格局。依据所学,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但制约美国的力量有了发展,如俄国、中国、欧盟、日本等。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欧盟三足鼎立的局面,在世界范围内则是美、俄、中三角关系。美国在这两个关系中都居于中心地位。所以应选A。 14.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至八九十年代正是美苏两极格局的时代,世界实际上处于分裂状态。故该学者认为“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八九十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所以应选C。 15.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史料分析能力。依据所学,“中国梦”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可以看出是有别于西方争霸的;故②错误,中国的强大有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故本题选择C。? 16. 答案:(1)原因:国内舆论的压力;英国在华利益的驱使;英联邦出现分裂趋势的威胁。 (2)态度:对中国革命采取支持态度。21cnjy.com
原因:美苏冷战开始,蒋介石采取亲美政策,中共获胜有利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壮大。 (3)特点:呈现“一超多强局面”(或多极化趋势加强)。 原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成立,实力增强;日本极力“争常”;俄罗斯国际地位改善;中国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欧日俄中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英国在华实际利益超过了任何其他西方国家”“缅甸、印度、巴基斯坦三个英联邦成员国接连宣布承认新中国”“英国迫于形势压力”的文字信息进行概括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我们当然要向新中国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对于援助中国共产党人我们不能吝惜自己的努力。”信息来概括苏联对中国态度;第二小问结合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局势以及国内政局变化来回答原因。第(3)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单极的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并结合苏联解体后国际局势特点来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国际格局多极化的出现从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强大等角度综合分析世界格局多极化出现原因。 17. 答案:(1)第三周期:开展多边外交,与世界各国进行广泛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说明: 第三周期: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壮大,确立改革开放国家战略;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观点:单极、两极或多极之说并非简单对立,而是相对的,有时可以并存。评析:二战后至50年代中期美苏两大阵营对峙局面逐渐形成,两极格局确立;60年代中后期开始,伴随中苏关系破裂、不结盟运动兴起、美国相对削弱、欧洲复兴和日本崛起,国际格局中以两极格局为主导的同时,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 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做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力图构建单极世界,但欧、日、俄、中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等各种力量不断发展和重新组合,多极化趋势又渐趋加强。 【分析】(1)第一小问注意材料一的信息“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结合所学知识,第二个周期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一边倒”等。第三个周期是指新中国改革开放后,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与世界各国进行广泛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实行不结盟政策等。第二小问从国际、国内背景两个方面回答。 (2)首先根据材料信息“所谓单极化、两极化和多极化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三种概念都是相对的,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并存的,看不到三者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甚至把三者相互对立起来,把三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可能是片面的” 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再根据二战后国际格局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演变,进行评述。 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