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7-10 05:1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水资源最丰富的是( )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2.青藏高原上形成高原山地气候,主要是受下列哪种因素影响( )
A、海陆位置 B、地形
C、纬度位置 D、冬季风
3.下列数据中,可能为正常年份甲地年降水量的是( )
A、1000毫米 B、200毫米
C、680毫米 D、880毫米
4.下列图中反映北方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5.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中与其无关的是( )
A、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南方与北方地区分界线 D、亚热带和中温带分界线
读图,完成6——10题
6、图示区域的地表结构特点是( )
A 山环水绕 B 山河相间
C 高原为主 D 山脉、盆地相间
7、大兴安岭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 旱地 B 水田
C 草地 D 林地
8、东北地区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
A 小麦 B 甜菜
C 玉米 D 棉花
9、东北地区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A 三江平原 B 松嫩平原
C 黑龙江省北部 D 长白山地
10、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 满族 B 鄂伦春族
C 赫哲族 D 回族
读我国某区域略图,回答11题。
该地区城市密集,其中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
A.杭州 B.上海 C.苏州 D.南京
12.东北农林基地建设的自然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土地资源优势②森林资源优势③矿产资源优势④地理位置优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东北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有( )
①煤 ②铁 ③石油 ④有色金属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沿途景色十分秀丽,预计将在2018年7月1日前正式通车,通车后使得港珠澳三地的陆地通行时间从4个小时缩短到了30分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缩短了港珠澳三地距离,或将直接带动珠海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据此回答14-15题。
14.港珠澳大桥的贯通加强了祖国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
A.香港为祖国内地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B.祖国内地为香港提供自然资源和市场
C.靠近南海,石油资源丰富是香港的优势 D.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是祖国内地的优势
15.香港和澳门都属于地狭人稠,一部分陆地靠填海造陆形成。港珠澳大桥沿途景色秀丽,它的贯通或将带动珠海哪些产业的快速发展( )
①旅游业 ②纺织业 ③房地产 ④水产业 ⑤婚纱摄影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16.青藏高原是许多大河源头,主要河流有 ( )
A.长江、黄河、珠江 B.黄河、怒江、珠江
C.长江、黄河、澜沧江 D.长江、雅鲁藏布江、黑龙江
17.北方人喜面食,南方人喜食米饭,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18.关于北京地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
B. 要缩小城市绿地和水网建设
C. 应该拆除四合院修建楼房,让更多的人享受新生活
D. 拆掉北京的一些旧城墙,新建更多的住宅小区
19.“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由此可知湘江在长沙段的大体流向是( )
A. 由东向西 B. 由南向北 C. 由西向东 D. 由北向南
20.我国南方地区多水田,农作物一年二至三熟,其原因是南方地区( )
A. 地形以平原为主 B. 河流湖泊众多 C. 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气温高,降水丰富
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西接珠海、澳门,全程55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中国交通史上技术最复杂,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读图8、图9,完成21~22题。
图8 图9
21.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澳门被称作“购物天堂” B.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
C.澳门位于珠江口东侧,与广州相邻 D.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与深圳相邻
22.关于香港和澳门与祖国内地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港澳的经济发展无需依靠祖国内地
B.港澳的发展主要靠自身位置优越,资源丰富
C.祖国内地主要通过澳门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D.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是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清明假期过后,同学们到离城市较近的“学农”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据此,完成
23~25题。
23.同学们在“学农”基地观察到,这里主要种植蔬菜、花卉,同时还发展禽、蛋等生产,其主要原因是( )
①郊区地形多样,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生产②距城区较近,运输方便,可保证农产品的新鲜③郊区的科技水平高,消费水平高,产品价格高④城市人口稠密,对花卉、蔬菜、禽蛋等
的需求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能参与体验的农业活动有( )
①栽种花卉 ②菜田除草 ③纺织棉布 ④饲养家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5.“学农”活动可以帮助同学们认识到( )
A.农业是衣食之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农业是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C.只要农业发达,工业发达与否并不重要 D.农业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
二、非选择题
26.读“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我国四大地理 区域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
(2)中a、b、c是我国重要的分界线,b界线的名称是__________一线,此线以北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_为主。
(3)a线与我国_______mm年降水量线接近;也是农耕区与___________的分界线。
(4)江西位于________(填字母)地区,该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省级行政单位的地形分布特点可以概括为 。
(2)字母a、b所在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①是
山脉;②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b所在地形区是我国 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3)图中所示,a省有丰富的 (矿产)资源,这些资源从轮南通过管道c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此工程的名称是 。该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我国东西部之间的互助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试分析该工程对我国东部的积极影响。
。(至少两点)
(4)对a省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的突出自然条件是干旱。试分析该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至少两点)
(5)以下有关a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农业以畜牧业和绿洲农业为主 B 大漠黄沙驼铃响
C 北京太阳初升时,该省已日在中天 D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优质棉花的生长
实践名称:高原地貌与生态环境
实践资料:
资料一: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区
域图(见图一)
资料二:相机实地拍摄的景观图(见图二)
资料三:石漠化是指喀斯特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显裸露;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
实践思考:
(1)图一A地的地表特征是 。请结合所学知识从土质方面解释其形成原因。

(2)A、B两区域自然环境均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说出导致A、B两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
(3)景观图②反映B地大量的石灰岩裸露出来,石漠化严重。请结合资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该地石漠化严重的原因
答案
1-5CBCCD 6-10ADBBA 11-15B A D C B 16-20CBABD 21-25BDCBA
26、(1)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2)秦岭-淮河 旱地
(3)400 畜牧区
D 水稻
27、(1) 华北 冀
(2)西北高、东南低 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
(3)C
(4)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严禁超载放牧
(5)公路运输
(6)① 带好雨具、防晒的物品等
28、(1)沟壑纵横 黄土土质疏松,遇暴雨容易被水冲走
(2)人类不合理的开垦
(3)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多暴雨,冲刷力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