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
1.元大都的宫城、皇城偏于都城南部,市场在皇城北部,宗庙、社稷分列宫城东西两侧,大朝正殿在寝宫之南。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古代都城的“前朝后寝”“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划理念。这反映了元朝(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B.建筑科技水平高超
C.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文化理念
D.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2.(2023·山东滨州期末)下表中的文献记载关注的共同主题是( )
内容 出处
“君子进德修业” 《周易·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孙子兵法·计》
“诊病不审,是谓失常” 《黄帝内经》
A.职业道德 B.文化教育
C.治国理念 D.军事策略
3.有学者对《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统计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宝、玄、道、之等字,唐代人名多取用文、德、武、儒、雅、士、颜、渊等字。这一变化反映出唐代( )
A.佛道思想在民间广为流传
B.“三教合一”的趋势不断加强
C.儒学已经出现复兴的迹象
D.中外文化交流的进程加快
4.(2023·辽宁高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其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诗句,能够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的内涵主要是( )
A.自强不息 B.天下为公
C.崇德尚贤 D.家国情怀
5.(2023·四川巴中)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等几派显学相互辩难,阐述义理的中心都集中在“内圣外王”的主题上。“内圣”是指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即“修身”;“外王”是指参与社会政治管理,即“治国”。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
A.诸子百家立场一致
B.中国文化出现大一统趋势
C.中国文化摆脱了神学影响
D.中国文化形成了关注现实政治和人伦的特征
6.(2023·辽宁沈阳期末)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些维新志士吸收阳明学中注重人性“陶冶人物之功”,在幕府末期的社会变更中找到了让自己扬名历史的哲学。阳明学成为维新志士反抗封建幕府统治最尖锐的思想武器。材料体现了( )
A.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 B.托古改制推动政治革命
C.进步思想决定改革成败 D.阳明学是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
7.有历史学家曾提出,研究历史要坚持“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则。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
A.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导致变法失败
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手工业的发展
C.洋务运动强调“中体”与“西用”均落后时代
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是激进派反封建之必须
8.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
A.以中原地区为主,满天星斗分布
B.呈现多元一体,丰富多彩的态势
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
D.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
9.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在中国佛教( )
A.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
B.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
C.与印度早期佛教理论背离
D.变成了世俗化的伦理学说
10.经过社会实践和相互论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得到了进一步传播。这一现象出现在 ( )
A 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五四时期
11.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 )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12.徐光启称颂西方传教士是“实心、实行、实学”(《泰西水法·序》),李之藻说西学是“真修实学”(《请译西洋历法等书疏》),方以智认为西学具有“详于质测”的实证精神(《物理小识·自序》)。这反映了明清之际( )
A.西学中源说的盛行
B.经世致用思潮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D.西方科技受到士大夫的普遍认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学者王增福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佛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并在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儒学主导、与佛道等诸家学说“和而不同”的包容态度,呈现出“顺时而生”“与时迁移”的长久生命力,体现出“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向度。
这些论述精准概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起与嬗变、合流与内化、变革与转型,释放出发掘传统资源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信号,展示出为中华文明崛起而奋斗的历史担当和自觉境界。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传统文化发展中的“包容态度”、传统文化发展的“生命力”、传统文化发展的“实践向度”、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等方面选取任意信息谈谈你的看法并论证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层次分明)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选择题
1.元大都的宫城、皇城偏于都城南部,市场在皇城北部,宗庙、社稷分列宫城东西两侧,大朝正殿在寝宫之南。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古代都城的“前朝后寝”“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划理念。这反映了元朝(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B.建筑科技水平高超
C.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文化理念
D.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元大都是蒙古人建立的都城,是一座比唐宋王朝都城更为“中华民族”化的都城。主要表现在宫城、皇城偏于都城南部,市场在皇城北部,宗庙、社稷分列宫城东西两侧,大朝正殿在寝宫之南,充分体现了元大都遵循《周礼·考工记》的“前朝后寝”“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理念,这一布局形制也是古代都城发展史上最接近《周礼》的。元大都的“中华民族化”还不止于此,其东、西、南三面各设三座城门,都城的池苑——“太液池”之名,以及南自外郭城正门——丽正门,向北依次的皇城正门——棂星门、宫城正门——崇天门、大明门、大明殿形成的都城中轴线,都体现着渊源久远的华夏都城文化内涵,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2.(2023·山东滨州期末)下表中的文献记载关注的共同主题是( )
内容 出处
“君子进德修业” 《周易·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孙子兵法·计》
“诊病不审,是谓失常” 《黄帝内经》
A.职业道德 B.文化教育
C.治国理念 D.军事策略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君子进德修业”指的是君子要提升道德,建立功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指的是君主要修身正己、自我节制;“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指的是将领要智、信、仁、勇、严集一身;“诊病不审,是谓失常”指的是医生诊病救人要详细周密;由此可知,材料中的四句话是对不同人群的不同职业道德要求,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君子、君主、将领、医生的道德要求,未涉及文化教育、治国理念、军事策略,故排除B、C、D三项。
3.有学者对《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统计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宝、玄、道、之等字,唐代人名多取用文、德、武、儒、雅、士、颜、渊等字。这一变化反映出唐代( )
A.佛道思想在民间广为流传
B.“三教合一”的趋势不断加强
C.儒学已经出现复兴的迹象
D.中外文化交流的进程加快
[解析] 唐朝的人名多采用与儒家文化相关的字,体现了唐朝时期儒家文化影响力增强,从侧面说明了儒学已经出现复兴的迹象,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魏晋和唐朝时期名人的取名情况,没有反映民间下层百姓情况,故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名人取名情况,无法说明“三教合一”的趋势加强,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与外国的文化交流,故排除D项。
4.(2023·辽宁高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其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诗句,能够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的内涵主要是( )
A.自强不息 B.天下为公
C.崇德尚贤 D.家国情怀
[解析] 根据“哀民生之多艰”“一寸丹心图报国”“苟利国家生死以”等信息可知,材料中这些内容都体现了对民生和国家的责任心,是家国情怀的表现,而非自强不息、天下为公和崇德尚贤,故选D项,排除A、B、C三项。
5.(2023·四川巴中)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等几派显学相互辩难,阐述义理的中心都集中在“内圣外王”的主题上。“内圣”是指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即“修身”;“外王”是指参与社会政治管理,即“治国”。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
A.诸子百家立场一致
B.中国文化出现大一统趋势
C.中国文化摆脱了神学影响
D.中国文化形成了关注现实政治和人伦的特征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等几派显学都将阐述义理的中心集中在“内圣外王”的主题上,关注人的内在修养和治理国家的能力,表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形成了关注现实政治和人伦的特征,D项正确;材料只强调儒、道、墨、法等几派都关注“内圣外王”的主题,无法说明诸子百家立场一致,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国文化出现大一统趋势”,排除B项;材料与“中国文化摆脱了神学影响”无关,排除C项。
6.(2023·辽宁沈阳期末)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一些维新志士吸收阳明学中注重人性“陶冶人物之功”,在幕府末期的社会变更中找到了让自己扬名历史的哲学。阳明学成为维新志士反抗封建幕府统治最尖锐的思想武器。材料体现了( )
A.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 B.托古改制推动政治革命
C.进步思想决定改革成败 D.阳明学是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
[解析]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维新志士吸收中国明代的阳明学,使其成为反抗封建幕府统治的思想武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A项正确;阳明学在日本社会变革中发挥作用,不能说明“托古改制推动政治革命”,B项错误;日本明治维新志士利用中国的儒家学说开展反封建斗争不能说明进步思想决定改革成败,C项表述绝对,排除;阳明学是被日本维新志士吸收利用,而非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
7.有历史学家曾提出,研究历史要坚持“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则。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
A.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导致变法失败
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手工业的发展
C.洋务运动强调“中体”与“西用”均落后时代
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是激进派反封建之必须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年,在封建文化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要与封建主义彻底决裂,旗帜鲜明地宣传新思想,必须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即“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是激进派反封建之必须”的说法,符合材料中给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原则,D项正确;商鞅变法失败是因为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的分析,没有站在当事人(商鞅)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评价,A项错误;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了推动手工业发展的说法,与封建君主维护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私营工商业发展的史实不符,B项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中主张“西用”即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顺应资本主义发展潮流的表现,C项错误。
8.据现有的考古资料所知,中华民族的祖先分别在多个地区创造了原始文化,这些早期先民的文化区,时间上有先后,规模上有大小,水平上有高低,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这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 )
A.以中原地区为主,满天星斗分布
B.呈现多元一体,丰富多彩的态势
C.在诸多区域同时出现,各自发展
D.各地区存在延续不断的继承关系
解析:A项材料无从反映;依据材料中“时间上有先后”,可知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自成系统”,可知D项错误;材料中“各有特点,自成系统,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体现了“多元一体,丰富多彩”的特点,B项正确。
9.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在中国佛教( )
A.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
B.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
C.与印度早期佛教理论背离
D.变成了世俗化的伦理学说
解析:依据材料中“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表明佛教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教主动融合儒学精神,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故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排除C项。
10.经过社会实践和相互论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得到了进一步传播。这一现象出现在 ( )
A 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五四时期
解析: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的主流,D项正确;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马克思主义还没有传入中国,A、B两项错误;辛亥革命期间,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在中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C项错误。
11.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 )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解析:题干反映了康熙在“经验证,西洋历法更为准确”后,才“复用西洋历法”说明其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B项正确;A项“全面接受”过于绝对化,说法错误;C项无从涉及;题干材料仅限于历法,因此,D项“西方文化超越中国”说法错误。
12.徐光启称颂西方传教士是“实心、实行、实学”(《泰西水法·序》),李之藻说西学是“真修实学”(《请译西洋历法等书疏》),方以智认为西学具有“详于质测”的实证精神(《物理小识·自序》)。这反映了明清之际( )
A.西学中源说的盛行
B.经世致用思潮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D.西方科技受到士大夫的普遍认可
解析:由材料中“实心、实行、实学”“真修实学”“详于质测”可知,徐光启等人认为西方传教士和西学非常注重实用,反映了徐光启等人注重经世致用的精神,这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反映了徐光启等人对西学的认识,没有反映西学中源说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排除;D项,材料中只是徐光启等几个人对西学的认识,不能代表士大夫普遍的认可,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学者王增福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佛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并在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儒学主导、与佛道等诸家学说“和而不同”的包容态度,呈现出“顺时而生”“与时迁移”的长久生命力,体现出“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实践向度。
这些论述精准概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起与嬗变、合流与内化、变革与转型,释放出发掘传统资源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信号,展示出为中华文明崛起而奋斗的历史担当和自觉境界。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传统文化发展中的“包容态度”、传统文化发展的“生命力”、传统文化发展的“实践向度”、传统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等方面选取任意信息谈谈你的看法并论证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层次分明)
[答案] 示例:论题:中华传统文化强大“生命力”的表现。
论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绵延数千年不绝,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这种强大生命力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具有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虽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却不是最早的。但在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文明与文化中,唯有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有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这种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发展至今的一种文化类型。先秦时期百家争鸣,两汉时期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佛道并行,宋明理学发展,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理念与思维方式。第二,具有强大的同化力与融合力。所谓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分。例如,佛教开始流传于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一带,在公元一世纪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经过魏晋、隋唐几百年,传播的结果是一部分变为中国式的佛教(如禅宗),一部分消融于宋明理学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所谓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例如,历史上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金等民族的文化,都融汇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没有这种融合,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同化与融合能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儒学主导、与儒佛道等诸家学说“和而不同”的包容态度,使得中华传统文化更具生机与活力。
结论:中华文化的生命延续力、同化力与融合力都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