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将功与能作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将孝廉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说明( )
A.官吏选拔日益制度化
B.统治者日益重视加强专制集权
C.官吏选拔标准日益严格
D.统治者日益重视对百姓的教化
2.九品中正制将举官察吏的标准定在品行情操上,而衡量其高下的唯一尺度是儒学的仁义忠孝。于是“家训”“家诫”的家学教育便适时而兴盛起来。由此可见( )
A.九品中正制全面严格举荐人才
B.曹魏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C.九品中正制导致世族势力扩张
D.九品中正制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3.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朱元璋要求选拔官吏“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康熙帝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这说明中国古代官员选拔的重要原则是( )
A.唯才是举,唯才是用 B.任人唯贤,唯德取人
C.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D.听命君主,隆礼重法
4.南宋学者郑樵曾说:“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反映了宋代( )
A.家族门第观念的淡化 B.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C.社会阶层流动性减弱 D.国家对社会控制加强
5.唐代沿袭隋制在中央设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置御史大夫为台长;御史中丞为副职。御史台下属有台院、殿院、察院。御史大夫、中丞及三院监察官各有其执掌,职责分明。这一制度( )
A.强化了地方对中央的制衡
B.有利于监察职责的明朗化
C.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D.淡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6.“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7.据《明会典》记载:针对京官、在外司府州县官、教官、杂职官、人流仓官,明统治者依照官员办事能力的强弱进行考核,达到标准的官员给予晋升,达不到标准的就留职或降或罢黜。这说明,明代( )
A.严格划分官员等级 B.重视优化官僚队伍
C.强调官员的差异化 D.官吏考核臻于完善
8.“学术环境之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级的手里去。”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 )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9.据《明会典》记载,针对京官、在外司府州县官、教官、杂职官、人流仓官,明朝统治者依照官员办事能力的强弱进行考核,达到标准的官员给予晋升,达不到标准的就留职或降或罢黜。这说明,明朝( )
A.严格划分官员等级
B.重视优化官僚队伍
C.强调官员的差异化
D.官吏考核臻于完善
10.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这表明察举制( )
A.促进了汉朝教育制度的发展
B.有利于官僚政治的迅速瓦解
C.有利于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
D.有利于扩大汉朝的统治基础
11.有研究发现,在唐朝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5.07%;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8.22%。这反映出当时( )
A.与察举制相比选官方式相同
B.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
C.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
D.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
12.《明史》记载:“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该制度 ( )
A.提高了官吏的素质
B.完善了地方监察制度
C.杜绝了地方的吏治腐败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南北方籍进士所占比例表
时间 960~997年 998~1020年 1021~1063年 1064~1085年 1086~1100年 1101~1127年
北方占比 38.42 18.63 12.49 6.61 5.17 2.86
南方占比 61.58 81.37 87.51 93.39 94.83 97.14
——摘编自乔亦婷《宋代进士的时空分布及成因》
材料二 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明政府于京师举行科考会试,试后取录了宋综等52 人,均为南方士人,而北方士人则无一人取中。放榜之后,舆论大哗,招致北方士人举子强烈不满。之后,明太祖“亲自阅卷,取任伯安等六十一人。六月复廷试,以韩克忠为第一。皆北士也”。这一事件“时谓之‘南北榜’又曰‘春夏榜’云”。宣德二年(1427年),杨士奇向明宣宗建议:“会试取士分南北卷,北四南六,既而以百乘除,各退五,为中数。”明代完整意义上的南北中“分地而取”的分卷制度正式形成。
——摘编自王凯旋《明代分卷制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时科举进士时空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科举实行南北分卷制度的主要影响。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将功与能作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将孝廉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说明( )
A.官吏选拔日益制度化
B.统治者日益重视加强专制集权
C.官吏选拔标准日益严格
D.统治者日益重视对百姓的教化
解析:选D 战国商鞅变法后至汉初选官实行军功授爵制度,以“功与能”为选官标准,而汉武帝时实行察举制,以“孝廉”作为选官标准,即选官标准深受时代局势的影响,战国、秦、汉初处在战乱之中,因此强调“功与能”,而汉武帝时处在承平时期,注重选官标准对百姓的教化,以期达到稳定社会,巩固统治的目的,故选D项。
2.九品中正制将举官察吏的标准定在品行情操上,而衡量其高下的唯一尺度是儒学的仁义忠孝。于是“家训”“家诫”的家学教育便适时而兴盛起来。由此可见( )
A.九品中正制全面严格举荐人才
B.曹魏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C.九品中正制导致世族势力扩张
D.九品中正制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解析:选D 九品中正制衡量官吏的唯一标准是儒学的仁义忠孝,由此促成“家训”“家诫”的家学教育兴盛,这有利于儒学的发展,故选D项;九品中正制中选拔官员的权力在中正手中,标准相对主观,并不严格,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题干并未涉及世家大族势力的扩张,排除C项。
3.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朱元璋要求选拔官吏“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康熙帝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这说明中国古代官员选拔的重要原则是( )
A.唯才是举,唯才是用 B.任人唯贤,唯德取人
C.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D.听命君主,隆礼重法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中“德者,才之帅也”“以德行为本”“必先心术”等信息可知中国古代选拔官员注重德行,讲求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故选C项。
4.南宋学者郑樵曾说:“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反映了宋代( )
A.家族门第观念的淡化 B.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C.社会阶层流动性减弱 D.国家对社会控制加强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可知,隋唐及以前,选官重视门第,而五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说明门第观念淡化,门阀对选官的影响力下降,故选A项;B项与材料现象无关,排除;门第对选官的影响力下降,说明当时社会阶层流动性强,排除C项;国家对社会控制加强是门阀势力削弱的结果,排除D项。
5.唐代沿袭隋制在中央设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置御史大夫为台长;御史中丞为副职。御史台下属有台院、殿院、察院。御史大夫、中丞及三院监察官各有其执掌,职责分明。这一制度( )
A.强化了地方对中央的制衡
B.有利于监察职责的明朗化
C.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
D.淡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选B 材料阐述了唐代监察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这有利于监察职责的明确,故选B项;A、C、D三项材料未涉及,均排除。
6.“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解析:选A 材料中“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宋代考试实行糊名法,考试程序更加严谨,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故选A项;材料“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说明宋代和唐代都重视进士科,排除C项;B、D两项材料未涉及,排除。
7.据《明会典》记载:针对京官、在外司府州县官、教官、杂职官、人流仓官,明统治者依照官员办事能力的强弱进行考核,达到标准的官员给予晋升,达不到标准的就留职或降或罢黜。这说明,明代( )
A.严格划分官员等级 B.重视优化官僚队伍
C.强调官员的差异化 D.官吏考核臻于完善
解析:选B 由材料中“达到标准的官员给予晋升,达不到标准的就留职或降或罢黜”可知,明代统治者对官僚队伍进行整顿,这说明统治者重视优化官僚队伍,故选B项。
8.“学术环境之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级的手里去。”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 )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C
9.据《明会典》记载,针对京官、在外司府州县官、教官、杂职官、人流仓官,明朝统治者依照官员办事能力的强弱进行考核,达到标准的官员给予晋升,达不到标准的就留职或降或罢黜。这说明,明朝( )
A.严格划分官员等级
B.重视优化官僚队伍
C.强调官员的差异化
D.官吏考核臻于完善
答案:B
10.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四个方面。这表明察举制( )
A.促进了汉朝教育制度的发展
B.有利于官僚政治的迅速瓦解
C.有利于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
D.有利于扩大汉朝的统治基础
答案:D
11.有研究发现,在唐朝有案可稽的73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56人,占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11人,占15.07%;寒士出身的只有6人,占8.22%。这反映出当时( )
A.与察举制相比选官方式相同
B.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
C.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
D.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
答案:D
12.《明史》记载:“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该制度 ( )
A.提高了官吏的素质
B.完善了地方监察制度
C.杜绝了地方的吏治腐败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D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南北方籍进士所占比例表
时间 960~997年 998~1020年 1021~1063年 1064~1085年 1086~1100年 1101~1127年
北方占比 38.42 18.63 12.49 6.61 5.17 2.86
南方占比 61.58 81.37 87.51 93.39 94.83 97.14
——摘编自乔亦婷《宋代进士的时空分布及成因》
材料二 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明政府于京师举行科考会试,试后取录了宋综等52 人,均为南方士人,而北方士人则无一人取中。放榜之后,舆论大哗,招致北方士人举子强烈不满。之后,明太祖“亲自阅卷,取任伯安等六十一人。六月复廷试,以韩克忠为第一。皆北士也”。这一事件“时谓之‘南北榜’又曰‘春夏榜’云”。宣德二年(1427年),杨士奇向明宣宗建议:“会试取士分南北卷,北四南六,既而以百乘除,各退五,为中数。”明代完整意义上的南北中“分地而取”的分卷制度正式形成。
——摘编自王凯旋《明代分卷制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时科举进士时空分布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科举实行南北分卷制度的主要影响。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图表中南北方籍进士占比可以看出,北方籍进士数量持续下降,南方籍进士处于垄断上升态势。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促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带动该地区教育较为发达;从社会局势看,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第(2)问,根据材料中“春夏榜”事件可以看出,南北分卷有助于缓解南北方举子间的矛盾;从统治角度看,分卷制度能够扩大统治基础,缓和举子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统治稳定;分卷制度照顾了北方举子,保证了北方举子的进士名额;从官僚队伍构成看,分卷制度利于官僚队伍中南北方力量均衡;从考试的公平性角度看,分卷制度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答案:(1)特点:北方籍进士数量持续下降,南方籍进士处于垄断上升态势。成因:南方经济发展的促进;南方地区教育较为发达;南方地区相对稳定。
(2)影响:缓解了南北方举子间的矛盾;有利于统治稳定;保证了北方举子的进士名额;利于官僚队伍中南北方力量均衡;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