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商业贸易
一、选择题
1.观察下图,可以推知( )
20世纪出土的先秦布币的两种形制
A.布币承载着中华农耕文明的基因
B.布币演进折射出中国政局趋于统一
C.国家分裂与动荡导致了币形混乱
D.布币的名称由来与其制作材料有关
2.契约是人们进行交易和社会交往的凭证,具有法律功能。在契约中,经常出现“空口无凭,立契存照”的说法。下图是一份唐朝时期的契约,记载了733年的一次马匹买卖,有3位保人作证。这反映出( )
A.商业契约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
B.官府和贵族掌握着商业主动权
C.朝贡贸易是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
D.契约成为社会财富的重要象征
3.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规定:凡转让重要财产,都要在地方或中央官署达成书面契约,由书记官登记、备案,以证明财产的所有权。这表明( )
A.古埃及的商业十分发达
B.古埃及私有产品占据主导
C.契约签订在古埃及比较广泛
D.古埃及人一般不会违背契约
4.下面是清朝黄卬在《锡金识小录》中对乾隆年间无锡农村记述的部分摘录。下列解释最恰当的是( )
乡民食于田者,惟冬三月,及还租已毕,则以所余米舂臼,而置于囷(圆形谷仓),归典库以易质衣。春月则阖户纺织,以布易米而食,家无余粒也。及五月田事迫,则又取冬衣易所质米归,俗谓种田饭米。及秋,稍有雨泽,则机杼声又遍村落,抱布贸米以食矣。
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农民生产生活
B.农民以布易米表明物物交换发达
C.家庭纺织业独立于农业而存在
D.小农经济受到世界市场的支配
5.有学者在其撰写的文章中提出了罗马经济是市场经济的观点,在文章中他强调市场的力量以及罗马经济中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复杂性,并探讨了罗马人采取何种方式降低商业运作的风险和减少交易成本。由此可知 ( )
A.市场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B.古罗马的商品经济已经非常成熟
C.农业经济不适应古罗马发展需要
D.罗马帝国重视经济发展运作模式
6.下列是有关交子的两段史料。
“(四川成都东门椒子街)街名曰‘交子’,以宋代尝设交子务于此。”
“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始特置官一员莅之,移寓城西净众寺。”
根据这两段史料,可以推断出( )
A.社会生活受金融活动的影响
B.交子由官方印刷与发行
C.交子在成都东门椒子街印刷
D.交子成为宋朝的主要货币
7.王棣在其主编的《中外经济成长历程》中指出,交子来源于唐朝的一种汇兑票据——飞钱。交子最初由北宋四川十六家富商联合发行,每年发行一定额度的交子,持交子者可以随时兑现。交子三年一界,界满后持旧交子换新交子,每年向官府交纳一笔费用,流通区域也仅限于四川。这说明( )
A.唐朝灭亡后飞钱直接发展为交子
B.飞钱是北宋四川地区主要的流通货币
C.交子具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飞钱是政府与私人共同发行的官方货币
8.1584年,意大利成立了里阿尔托银行。1609年,荷兰建立了阿姆斯特丹银行。西、英、荷等国也建立了一些中央银行。这些国有银行的建立说明( )
A.各国开始实行经济国有化
B.资产阶级确立了统治地位
C.商品货币关系得到发展
D.资本主义经济占主导地位
9.两汉和三国时期,中国的海上贸易已相当活跃;南朝宋时,各国商船“泛海陵波,因风远至”,到梁代,广州“海舶每岁数至,外国贾人以通货易”。阿拉伯史书记载,5世纪前半期,幼发拉底河畔的希拉城时常有中国商船远航至此。这说明当时的海上贸易( )
A.得益于大一统王朝的支持
B.是大航海时代的组成部分
C.成为政府赋税的主要来源
D.未因内部政局动荡而中断
10.在古代两河流域,商人预付租用穷人的奴隶或家人一年的租金或工资可以看作是贷给穷人的一年免利息借贷,奴隶或家人给借贷人或债权人每天的劳动算作每天的小额还款。这反映出,在古代两河流域( )
A.只有商人才能从事放贷业务
B.借贷形式固定,规定相同
C.这类借贷具有社会救济性质
D.商人们创立了早期的银行
11.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
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
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12.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 )
A.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
B.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位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与个体农民的成长相并行,许多手工业奴隶也成为独立的手工业者。农民和手工业者之间的交换活动“以粟易械器”“以其械器易粟”的比以前更多。当时各诸侯国统治者所居住的都城,以及位于交通枢纽的货物集散地,都形成了繁荣程度不等的城市。在城市里,商品交换有固定的场所,叫“市”。市的四周有“市门”,设官管理。交易时间主要在上午,过午则渐散,至夕而罢。中国历史悠久的名产丝织品,在春秋战国时已先后见于波斯、希腊和印度的市场上。这是经西北民族(如匈奴)之手辗转贩运出去的。
——摘编自吴慧《中国古代商业》
材料二 两宋时期,在城市和交通枢纽地区,不论是通都大邑,还是集市小镇,多是商贩云集。如北宋开封城内不仅有繁华的商业街区,而且有专业交易场所,“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经营。据统计,北宋时,东南亚、南亚等地区与我国发生贸易的国家已有50多个。南宋时,与这些国家的商业交往更频繁。陈正祥在《中国文化地理》一书中指出,从宋朝的城市分布图看,南方的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都很明显地超过了北方。
——摘编自章开沅《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两宋时期商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古代的商业贸易
一、选择题
1.观察下图,可以推知( )
20世纪出土的先秦布币的两种形制
A.布币承载着中华农耕文明的基因
B.布币演进折射出中国政局趋于统一
C.国家分裂与动荡导致了币形混乱
D.布币的名称由来与其制作材料有关
答案:A
2.契约是人们进行交易和社会交往的凭证,具有法律功能。在契约中,经常出现“空口无凭,立契存照”的说法。下图是一份唐朝时期的契约,记载了733年的一次马匹买卖,有3位保人作证。这反映出( )
A.商业契约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
B.官府和贵族掌握着商业主动权
C.朝贡贸易是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
D.契约成为社会财富的重要象征
答案:A
3.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规定:凡转让重要财产,都要在地方或中央官署达成书面契约,由书记官登记、备案,以证明财产的所有权。这表明( )
A.古埃及的商业十分发达
B.古埃及私有产品占据主导
C.契约签订在古埃及比较广泛
D.古埃及人一般不会违背契约
答案:C
4.下面是清朝黄卬在《锡金识小录》中对乾隆年间无锡农村记述的部分摘录。下列解释最恰当的是( )
乡民食于田者,惟冬三月,及还租已毕,则以所余米舂臼,而置于囷(圆形谷仓),归典库以易质衣。春月则阖户纺织,以布易米而食,家无余粒也。及五月田事迫,则又取冬衣易所质米归,俗谓种田饭米。及秋,稍有雨泽,则机杼声又遍村落,抱布贸米以食矣。
A.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农民生产生活
B.农民以布易米表明物物交换发达
C.家庭纺织业独立于农业而存在
D.小农经济受到世界市场的支配
答案:A
5.有学者在其撰写的文章中提出了罗马经济是市场经济的观点,在文章中他强调市场的力量以及罗马经济中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复杂性,并探讨了罗马人采取何种方式降低商业运作的风险和减少交易成本。由此可知 ( )
A.市场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B.古罗马的商品经济已经非常成熟
C.农业经济不适应古罗马发展需要
D.罗马帝国重视经济发展运作模式
答案:B
6.下列是有关交子的两段史料。
“(四川成都东门椒子街)街名曰‘交子’,以宋代尝设交子务于此。”
“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始特置官一员莅之,移寓城西净众寺。”
根据这两段史料,可以推断出( )
A.社会生活受金融活动的影响
B.交子由官方印刷与发行
C.交子在成都东门椒子街印刷
D.交子成为宋朝的主要货币
答案:A
7.王棣在其主编的《中外经济成长历程》中指出,交子来源于唐朝的一种汇兑票据——飞钱。交子最初由北宋四川十六家富商联合发行,每年发行一定额度的交子,持交子者可以随时兑现。交子三年一界,界满后持旧交子换新交子,每年向官府交纳一笔费用,流通区域也仅限于四川。这说明( )
A.唐朝灭亡后飞钱直接发展为交子
B.飞钱是北宋四川地区主要的流通货币
C.交子具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飞钱是政府与私人共同发行的官方货币
答案:C
8.1584年,意大利成立了里阿尔托银行。1609年,荷兰建立了阿姆斯特丹银行。西、英、荷等国也建立了一些中央银行。这些国有银行的建立说明( )
A.各国开始实行经济国有化
B.资产阶级确立了统治地位
C.商品货币关系得到发展
D.资本主义经济占主导地位
答案:C
9.两汉和三国时期,中国的海上贸易已相当活跃;南朝宋时,各国商船“泛海陵波,因风远至”,到梁代,广州“海舶每岁数至,外国贾人以通货易”。阿拉伯史书记载,5世纪前半期,幼发拉底河畔的希拉城时常有中国商船远航至此。这说明当时的海上贸易( )
A.得益于大一统王朝的支持
B.是大航海时代的组成部分
C.成为政府赋税的主要来源
D.未因内部政局动荡而中断
答案:D
10.在古代两河流域,商人预付租用穷人的奴隶或家人一年的租金或工资可以看作是贷给穷人的一年免利息借贷,奴隶或家人给借贷人或债权人每天的劳动算作每天的小额还款。这反映出,在古代两河流域( )
A.只有商人才能从事放贷业务
B.借贷形式固定,规定相同
C.这类借贷具有社会救济性质
D.商人们创立了早期的银行
答案:C
11.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
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
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答案:D
12.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 )
A.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
B.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位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与个体农民的成长相并行,许多手工业奴隶也成为独立的手工业者。农民和手工业者之间的交换活动“以粟易械器”“以其械器易粟”的比以前更多。当时各诸侯国统治者所居住的都城,以及位于交通枢纽的货物集散地,都形成了繁荣程度不等的城市。在城市里,商品交换有固定的场所,叫“市”。市的四周有“市门”,设官管理。交易时间主要在上午,过午则渐散,至夕而罢。中国历史悠久的名产丝织品,在春秋战国时已先后见于波斯、希腊和印度的市场上。这是经西北民族(如匈奴)之手辗转贩运出去的。
——摘编自吴慧《中国古代商业》
材料二 两宋时期,在城市和交通枢纽地区,不论是通都大邑,还是集市小镇,多是商贩云集。如北宋开封城内不仅有繁华的商业街区,而且有专业交易场所,“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经营。据统计,北宋时,东南亚、南亚等地区与我国发生贸易的国家已有50多个。南宋时,与这些国家的商业交往更频繁。陈正祥在《中国文化地理》一书中指出,从宋朝的城市分布图看,南方的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都很明显地超过了北方。
——摘编自章开沅《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两宋时期商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1)特点:农产品与手工业产品的交易增多;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作为政治中心的城市和交通要道的城市;交易地点、时间有限制;政府对市场加强管理;中国产品出现在国外市场。
(2)新变化:城市商业繁荣;商业活动突破地点、时间的限制;政府对商业活动的控制有所松弛;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海外贸易比较活跃。
(3)主要因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国家政局的稳定;交通条件的改善;货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