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1.4.2充要条件 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1.4.2充要条件 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7-10 09:1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4.2 充要条件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
(重点、难点)
2.会求(判断)某些问题成立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重点)
3.能够利用命题之间的关系判定充要关系或进行充要条件的证明.
(难点)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我们初中学过的勾股定理内容是什么?
勾股定理:如果ΔABC为直角三角形,那么a2+b2=c2.
在勾股定理中:
“ΔABC为直角三角形”是“a2+b2=c2”的_____________条件;
“a2+b2=c2” 是“ΔABC为直角三角形”的_____________条件.
充分
设a,b,c分别是ΔABC的三条边,且a ≤ b ≤ c.
必要
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中:
“ΔABC为直角三角形”是“a2+b2=c2”的_____________条件;
“a2+b2=c2” 是“ΔABC为直角三角形”的_____________条件.
必要
充分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a2+b2=c2. ,那么ΔABC为直角三角形.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有何关系?
勾股定理:如果ΔABC为直角三角形,那么a2+b2=c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a2+b2=c2. ,那么ΔABC为直角三角形.
“若p,则q”
“若q,则p”
1.充要条件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思考: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与它们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
(1) 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其中一角所对的边分别相等,
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 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3) 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c<0;
(4) 若A∪B是空集,则A与B均是空集.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思考: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与它们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
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其中一角所对的边分别相等,
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4) 若A∪B是空集,则A与B均是空集.
(1) p: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其中一角所对的边分别相等
q:两个三角形全等


(4) p: A∪B是空集
q: A与B均是空集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充要条件
如果“若p,则q”和它的逆命题“若q,则p”均是真命题,即既有p q,又有q p ,就记作p q .
此时,p既是q的充分条件,也是q的必要条件,我们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为充要条件.
显然,如果p是q的充要条件,那么q也是p的充要条件.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思考:判断(2)(3)中原命题与逆命题的真假.
(2) 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3) 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c<0;
p:两个三角形全等
q:两个三角形
的周长相等

p: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q: ac<0

(2) 原命题真,逆命题假


(3) 原命题假,逆命题真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充分必要
充要
互为充要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下列各组命题中,哪些p是充要条件?
(1)p:四边形是正方形,q: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2)p:两个三角形相似,q:两个三角形三边成比例;
(3)p:xy>0,q:x>0,y>0;
(4)p:x=1是一元二次方程ax +bx+c=0的一个根,q:a+b+c=0(a≠0).
2. 充要条件的判断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1)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p是q的充要条件
(3)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p是q的充要条件
总结: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三种方法
(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则q”以及“若q,则p”的真假.
(2)集合法:即利用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
(3)传递法: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具有传递性,即由p1 p2 … pn,可得p1 pn;充要条件也有传递性.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1.“|x|=|y|”是“x=y”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B 
解析 |x|=|y| x=y或x=-y,x=y |x|=|y|.
2.若p是q的充要条件,q是r的充要条件,则p是r的______.
解析 因为p q,q r,所以p r,所以p是r的充要条件.
答案 充要条件
练一练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已知: O 的半径为r ,圆心O到是直线l的距离为d,求证:d=r是直线l与 O 相切的充要条件.
证明:设p:d=r,q:直线l与 O相切.
(1)充分性( p q):如图,作OP⊥l于点P,则OP=d.
若d=r,则点P在 O上.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Q(异于点P),
连接OQ.在Rt△OPQ中,OQ>OP=r.所以,除点P外直线
l上的点都在 O 的外部,即直线l与 O 仅有一个公共
点P.所以直线l与 O 相切.
(2)必要性(q p):若直线l与 O相切,不妨设切点为P,则OP⊥l.因此,d=OP=r.
由(1)(2)可得,d=r是直线l与 O 相切的充要条件.
2. 充要条件的证明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总结:充要条件证明的两个思路
(1)直接法:证明p是q的充要条件,首先要明确p是条件,q是结论;其次推证p q是证明充分性,推证q p是证明必要性.
(2)集合思想:记p:A={x|p(x)},
q:B={x|q(x)},若A=B,则p与q互为充要条件.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例1.已知ab≠0.求证:a+b=1的充要条件是a3+b3+ab-a2-b2=0.
证明 先证必要性:因为a+b=1,
所以a3+b3+ab-a2-b2=(a+b)(a2-ab+b2)+ab-a2-b2=a2-ab+b2+ab-a2-b2=0.所以必要性成立.
再证充分性:因为a3+b3+ab-a2-b2=0,即(a+b)(a2-ab+b2)-(a2-ab+b2)=0,所以(a+b-1)(a2-ab+b2)=0.
典例剖析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1.求证: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
练一练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设p:x>1,q:x>a,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设A={x|x>1}, B={x|x>a}.
因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A B,∴a<1.
3. 充要条件的应用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由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可知A B,
典例剖析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已知p:-2≤x≤10,q:1-m≤x≤1+m(m>0),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练一练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题型一 充要条件的判断 
条件p与结论q的关系与充分、必要条件
条件p与结论q的关系 结论
p q,但q p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q p,但p q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p q且q p,即p q p与q互为充要条件
p q ,且q p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典例剖析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解析] 在A、D中,p q,∴p是q的充要条件,在B、C中,q p,
∴p不是q的充要条件,故选A、D.
[答案] AD
典例剖析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方法技巧] 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步骤
概念归纳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1.设集合A={-1,p,2},B={2,3},则“p=3”是“A∩B=B”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p=3 A={-1,3,2} B A A∩B=B,所以是充分条件;反之,A∩B=B B A {2,3} {2,-1,p} p=3,所以是必要条件.故选C.
答案:C 
练一练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2.下列各题中,哪些p是q的充要条件?
(1)p:-1≤x≤5,q:x≥-1且x≤5;
(2)p: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q: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p:A∩B=A,q: UB UA.
解:(1)∵-1≤x≤5 x≥-1且x≤5,∴p是q的充要条件.
(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而等腰三角形不一定都是等边三角形,
∴p不是q的充要条件,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A∩B=A A B UB UA,∴p是q的充要条件.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题型二 利用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 
从集合角度看充分、必要条件
如果把p研究的范围看成集合A,把q研究的范围看成集合B,则可得下表.
记法 A={x|p(x)},B={x|q(x)} 关系 A B B A A=B
图示
结论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p,q互为充要条件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典例剖析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例2] 已知p:1≤x≤a(a≥1),q:1≤x≤2.
(1)当a为何值时,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当a为何值时,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当a为何值时,p是q的充要条件?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方法技巧]
由条件关系求参数的值(范围)的步骤
(1)根据条件关系建立条件构成的集合之间的关系.
(2)根据集合端点或数形结合列方程或不等式(组)求解.  
概念归纳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1.[变设问]若本例条件不变,当a为何值时,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解:若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q p,但p q,亦即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同典例2(2).
所以当a>2时,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变设问]若本例条件不变,当a为何值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解:若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p q,但q p,亦即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同典例2(1).
所以当1≤a<2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练一练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题型三 充要条件的证明与探究 
[例3] 求证: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
典例剖析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方法技巧]
充要条件的证明思路
根据充要条件的定义,证明充要条件时要从充分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分别证明.一般地,证明“p成立的充要条件为q”:
(1)充分性:把q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条件,推出p;
(2)必要性:把p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条件,推出q.  
概念归纳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1.下列各题中,哪些p是q的充要条件?
(1) p: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q:三角形存在两角相等;
(2) p: ⊙O内两条弦相等,q: ⊙O内两条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3) p: A∩B是空集, q:A与B之一为空集.
p是q的充要条件
p不是q的充要条件
p不是q的充要条件
课本练习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2.分别写出“两个三角形全等”和“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几个充要条件.
①“两个三角形的三边相等”
③“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相等”
②“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分别相等”
④“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相等”
两个三角形全等
①“两个三角形的三边成比例”
③“两个三角形的其中两角相等”
②“两个三角形的两边成比例且它们的夹角相等”
两个三角形相似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3.证明:如图,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的充要条件为AC=BD.
分析:设p: AC=BD.
充分性: AC=BD 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
AB=CD
q: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
必要性:梯形ABCD为等腰梯形 AC=BD.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习题1.2
复习巩固
1.举例说明:
(1)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2) 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 p 是q 的充要条件.
(1)p :0(2)p :0(3)p :x>1, q:x-1>0.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2.在下列各题中,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请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回答):
(1)p: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q: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 p :一元二次方程ax +bx+c=0有实数根, q :b -4ac≥0(a≠0);
(3) p :a∈P∩Q, q :a∈P;
(4) p :a∈P∪Q, q :a∈P;
(5) p :x>y, q :x >y .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p是q的充要条件.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点 P 到圆心 O 的距离大于圆的半径是点 P 在⊙O 外的充要条件;
(2)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是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A∪B=A是B A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x 或 y 为有理数是 xy 为有理数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1)真.(2)假.(3)假.(4)真.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1.充要条件的概念
既有p q,又有q p,就记作p q.则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2.形如“若p,则q”的命题中存在以下四种关系
(1)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
(4)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3.证明充要条件时,既要证明充分性,又要证明必要性,即证明原命题和逆命题都成立,但要分清证明必要性、充分性时是证明怎样的一个式子成立.“A的充要条件为B”的命题的证明:A B证明了必要性,B A证明了充分性;“A是B的充要条件”的命题的证明:A B证明了充分性,B A证明了必要性.
作业 完成书本综合运用练习题
4.已知A={x|x满足条件p},B={x|x满足条件q},
(1)如果 A B,那么p 是q的什么条件?
(2)如果B A,那么p是q的什么条件?
(3)如果A=B,那么p是q的什么条件?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知识总结
课后作业
5.设a,b,c∈R.证明:a +b +c =ab+ac+bc 的充要条件是a=b=c.
6.设 a,b,c 分别是△ABC 的三条边,且a≤b≤c.我们知道,如果△ABC 为直角三角形,那么 a +b =c (勾股定理).反过来,如果 a +b =c ,那么△ABC 为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由此可知,△ABC为直角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a +b =c .
请利用边长 a,b,c分别给出△ABC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一个充要条件,并证明.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