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童心童趣》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美术教育不仅包括“造型·.表现”,还包括“设计·应用”、“综合·探索”、“欣赏·评述”。教材涉及的内容广泛,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节课是一堂美术欣赏课《童心童趣》,“欣赏 评述”学习领域一直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美术专题欣赏 评述课教学中,教师往往让学生看着作品图片,自己一讲到底,造成教师投入、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教师过多、过细的讲解,既不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养成。面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我重新按照《课标》,对“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在课堂上,如何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实现有效的教学策略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应该发挥其主动性,平时深抓基本功,提高自身的修养,课前认真备课;在教学中通过地方特色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有效的方法锻炼学生“欣赏·评述”的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学生更直观、更高效的学习,最终提高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有效教学。
教材分析:
《童心童趣》是江西美术出版社教材四年级下册第 1课。这是一门欣赏课,通过引导学生们学习如何欣赏和感受不同年代的世界各地代表性画作,使学生们对各民族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孩子人数并不是很多,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孩子对美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动手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水平。但对于美术课程中的一些内容由于器材及学生素质的限制,仍然无法很好地开展教学,因此本学期仍要为学生最大限度地创造机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课题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逐步要求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 从对形色的认识,扩大到质感的认识,表达自己的感受。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外儿童题材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特点,以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及感受美、评价美的能力。
2、通过欣赏,使学生感悟到美就在我们身边,培养他们认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欣赏分析中国 3幅,外国 3幅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认识到用画笔表现画家的思想感情,表现生活的意义,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童年就像一幅画,我们就是那些画笔,画出绚丽多彩的童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童年这幅美丽的画卷。
板书:童心童趣
2、进入课题思考:
儿童的内心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在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儿童时代是充满真趣,令人回味无穷的。这节课选用了 6幅作品,都是不同年代的优秀美术作品,有中国画和西洋画。画家们以不同的绘画语言和表现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同一个主题:(美好、快乐的童年生活)
课本中一共选刊了中国 3幅,外国 3幅作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仔细观察这些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是什么?表达的情感是什么?以及其中的童心童趣,把你想到的讲给大家听,看谁看的仔细,谁讲的更好。
欣赏:
(1)《冬日婴戏图》是画在绢上的宋代工笔人物画。简练生动地描绘了姐弟俩在庭院里与小猫玩耍的情景,表现了儿童爱动物特性与真趣。画的上方有一枝盛开的白梅,它点明了冬末或初春的时令。中国画以写意为主,重在传神。“意到笔不到”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
师:婴戏是指儿童玩耍。你知道画中的梅花表示什么季节?
学生回答:冬季
(2)《杨柳青放风筝》是现代国画大师李可染的水墨画作品。这幅画不画场景,以简练的笔法,重点塑造了牧童在牛背上放风筝的可爱形象,生动有趣地表达了儿童的活泼、天真。水墨画以墨色为主,是我国的传统的绘画形式之一。
(3)《十不闲》是我国清代的杨柳青年画作品。它刻画了一群儿童在演奏中国传统乐器的情景。天津杨柳青是中国著名的年画产地之一,它的特点是木版水印后手绘填彩。
师问:“十不闲”是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十个手指不闲,也就是手不停地演奏。
(4)《孩子们的游戏》是画在木板上的油画,是彼得·鲁盖尔的作品。画家描绘了 80 多种游戏,人物情态生动,房屋、马路、广场、公园交代得非常具体。
(5)《抱鸽子的小女孩》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画,作品通过抱鸽子的小女孩的沉思形象。
师:鸽子象征着什么?表达了什么?
生:象征着和平,表达了人们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
(6)《吹笛少年》是法国画家马奈的名作,人物主体突出,色彩丰富,形象逼真。
说一说:画家笔下的儿童形象那么天真、可爱。欣赏充满童心童趣的中外美术作品,你一定能领会到画家所表现的不同题材;如果你在仔细比较一下,就能体会到童心不分民族,不论古今中外,都是那样可亲可贵。
画一画:
1、你是否也想拿起你手中的画笔记录下来你所观察到的或你喜欢的童趣呢?
2、画好后把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自评与互评,交流感受,共同赏析。课堂小结这就是我们的童年时代,童年时代充满童趣,令人回味无穷。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儿童拥有同样美好快乐的童年。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可以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生活中的趣事,记录我们的童年时光,以表达我们对生活的热爱。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改变了以往那种教师主动介绍,学生被动听的模式,进行了角色的转换,让学生自主探索地学习,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引导阶段,首先让同学们交流了对每幅画的看法、认识,以及对书中画面的认识和体会,学生们的想像力和理解能力确实是很丰富的。例如分析《冬日婴戏图》这张画,他们在没有任何资料、任何参考建议的情况下,分析画面的人物、景色,表达自己的感受。《童心童趣》是四年级下册的第一课,属于“欣赏 评述”学习领域,由此让学生进入了一个新的了解、学习内涵的阶段。本节课的内容是宋代国画《冬日婴戏图》、清代年画《十不闲》、李可染的国画《杨柳青放风筝》以及外国几位名师描绘童心童趣的油画。这些画都是绘画朴实、接近生活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