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配套教学设计(4)

文档属性

名称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配套教学设计(4)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5 08:41:52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明确成语的来源,了解成语的特点。2、学习积累成语的方法。3、梳理学习过的成语,做到能正确理解,使用所学的常用成语。
2学情分析
成语这一块,学生平时是不太重视的,更不用说让他们平时去识记、积累成语了。所以成语这一方面的知识,学生是比较薄弱的,因而教学成语时,应该考虑这一点,在备课时应该思考怎么样才能引起他们对成语的重视,如何去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的兴趣。
3重点难点
1、 明确成语的含义及来源,了解成语的特点。
2、能正确理解、使用所学的常用成语。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由游戏导入
一、看图猜成语。
1、说出有关十二生肖的成语。
2、长话短说、三长两短、以卵击石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2【讲授】感知成语的魅力
设计问题
什么是成语?(练习见课件)
请同学们根据内容提示,用成语替换画线部分:
(1)、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各自坚持一种说法,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2)、您的这番话真是鞭辟入里,让我眼前忽然有一种开阔敞亮的感觉啊!
(3)、他们这样对事物认识不全面,又固执地乱加猜测的做法,是根本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的。
归纳明确: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
设计意图:以练习的方式呈现,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一改过去直接下定义的那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
2、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并探讨成语的来源。(相关练习见课件)
归纳明确:成语的来源
(1).神话传说: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2).寓言故事:刻舟求剑 自相矛盾
(3).历史故事:负荆请罪 卧薪尝胆
(4).文人作品:望梅止渴 乐不思蜀
(5).外来文化:功德无量 立地成佛
设计意图:用图片的方式,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形象,学生学起来也会更加有兴趣。
活动3【活动】牛刀小试
成语的运用: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
纠错。
换然一新( ) 人才倍出( )
黄梁美梦( ) 变本加利( )
手屈一指( ) 歪风斜气( )
设计意图:这一题难度不是很大,先让学生热热身,二来也是检查一下学生平时基础是否牢靠,要求学生重视基础。
修饰文段:
读下面一段话,看看什么地方能换上成语,并读一读句子,看看句子有什么变化?
昨天天气不错,爸爸说要带我去龙亭公园放风筝,这个意外的消息让我高兴的快要发狂了。
爸爸总是天未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家,工作很辛苦,常常累得一点劲都没了,哪有时间陪我出去玩。人未出门,可我恨不得立刻就到公园。来到公园,这里的人可真多啊!看看满天的各种颜色的风筝,我一下子都等不得了,拉着爸爸的手直奔湖边。
归纳明确:风和日丽、欣喜若狂、早出晚归、筋疲力尽、人山人海、五颜六色、迫不及待。
设计意图:我们学成语、积累成语,最重要的就是怎样正确熟练地运用成语,这一环节主要就是告诉学生,要学以致用,要活学活用。
活动4【测试】走近高考
走近高考
成语的运用应注意哪些方面(以练习方式呈现)
考考你:划线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2000年全国高考第4题A项)
(2)、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3)、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了。(2002全国高考题)
(4)、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5)、我们公司的灯光设计师,在室内设计大赛中拿过一等奖,他的设计一定会让您的新居蓬荜生辉。
归纳明确:对象误用、望文生义、、褒贬颠倒、轻重失度、谦敬错位。
设计意图:让学生走近高考,感受一下高考题。并知道如何避免掉进出题老师所设的陷阱当中去。
活动5【讲授】师生总结
用一句带有成语的话谈谈自己今天学习这节课的感受。
活动6【作业】知识小卡片
作业布置
参照下列格式,从《论语》《孟子》中梳理出4个成语。
不耻下问
近义词:不矜不伐、谦虚谨慎
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来源:历史故事
造句:在学习上,我们要有~的精神。
设计意图:督促学生课后继续积累成语,制作知识小卡片。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成语,其实对学习文言文也是个很大的帮助。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