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成语了解中华文化,扩大知识面,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2.在学习中积累成语,梳理学习过的成语,做到正确理解、使用所学的常用成语。
2学情分析
本专题属于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必修2中梳理探究部分,是一系列成语学习活动,而本课则属于此系列学习活动中重要的一环——检测、巩固所积累的成语。教学这一课,应该构建一个动态、开放、系统、有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用“1课时+课余时间”进行“课前汇报交流+小组合作活动+课后延伸”式的学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为载体,以诱发兴趣、培养爱好、发展特长为目的的课型。它在形式与内容上灵活创新,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语文素养。
高一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学生不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误用成语的情况经常发生。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
3重点难点
重点:成语的来源和结构,成语与文化的关系
难点:成语积累和正确运用成语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漫漫人生路,岁月的小河 悄然无声、 缓缓流淌,不知不觉,已驶出生命中长长的一段。蓦然回首,沿途时而春意盎然,柳暗花明;时而秋意浓浓,萧瑟凄凉。我们有过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也有过垂头丧气、黯然神伤。俱往矣,美好的人生不是停滞不前,缅怀过往的辉煌,也不是自怨自艾,痛斥先前的不争,而是要胸怀阳光,活在当下,急起直追,将人生这场直播演绎得五彩缤纷、无怨无悔。 这段话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突出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活动2【测试】成语的来源
1.成语定义:
区别:
格言谚语歇后语
2.成语的来源(举例)
(1)神话传说:(2)寓言故事:
(3)历史故事:(4)文人作品:
(5)外来文化:
3、成语世界(1)成语都和生活中哪些元素有关系
①衣冠楚楚 残羹冷炙 钟鸣鼎食衣锦还乡 花天酒地 脍炙人口 狼吞虎咽
②登堂入室 金碧辉煌 美轮美奂瓮牖绳枢 跋山涉水 车水马龙 披星戴月 ③狐假虎威 狼心狗肺 鹤立鸡群 凤毛麟角 黔驴技穷 趋之若鹜 莺歌燕舞
④势如破竹雨后春笋指桑骂槐 芒刺在背 如火如荼 投桃报李 良莠不齐
⑤自相矛盾 折戟沉沙 大刀阔斧 刀光剑影 唇枪舌剑 一箭双雕 横槊赋诗⑥彬彬有礼 知书达礼 宾至如归 八拜之交 五体投地 张灯结彩明媒正娶 ⑦春秋笔法 点铁成金 行云流水 人面桃花 梅妻鹤子 江郎才尽 洛阳纸贵
⑧曲高和寡 高山流水 余音绕梁 滥竽充数 煮鹤焚琴 长袖善舞粉墨登场 ⑨斗转星移 日上三竿 月满则亏 炉火纯青 百炼成钢 半斤八两 锱铢必较
⑩法不阿贵 令行禁止 明镜高悬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铁面无私 赏罚严明11春风化雨 良师益友 为人师表 诲人不倦 教学相长 循循善诱 因材施教
12长治久安 国泰民安 革故鼎新 道不拾遗 日理万机 无为而治力挽狂澜
13高风亮节 浩然正气 光明磊落 两袖清风 孤芳自赏 颐指气使 飞扬跋扈
4、成语与文化
v1.成语中体现民族精神2.成语反映古人日常生活
v3.成语反映古代科技发展水平4.成语涉及大量古代典籍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民族,这在成语中有集中的体现,如:
“愚公移山”“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披星戴月”;
“赴汤蹈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大义凛然”;
“高瞻远瞩”“过目成诵”“心灵手巧”“远见卓识”。
活动3【讲授】成语的特点
成语的特点:①意义的整体性。成语的词义往往超出字面,不能望文生义。
例如,“高山流水”不是高山上的流水。故事出自《列子·汤问》大意是: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鉴赏音乐。无论伯牙弹奏什么,钟子期都听得出他的音乐所寄托的思想感情。人们用这个成语来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②结构的凝固性。一般不能变动词序或更换其中的成分。
③色彩的文言性。保留了文言词和文言语的格式例3、草菅人命(草菅,意动用法);富国强兵(富、强,使动用法)。
惟命是从:衣锦还乡:
逍遥法外:披坚执锐:
祸国殃民:虎踞龙盘:
嗤之以鼻:重于泰山:
④感情的褒贬性。含有褒贬色彩无所不至(贬) 无微不至(褒)
活动4【讲授】成语的用法
5、辨析成语使用中的几种错误
滥用成语
小学生张明在爸爸出差的时候给爸爸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如下:
我最亲密无间的爸爸:您好!最近身体是否健壮如牛?工作是否蒸蒸日上?我现在正奋不顾身的学习。前天,老师表扬了我的丰功伟绩,我听了以后沾沾自喜。您批评我爱滥用成语,我以后一定前功尽弃,卷土重来。祝爸爸万古长存!您独一无二的儿子张明。
6成语的运用
①.读音。易错读音利用谐音做广告
②.注意字形。高考作文中错别字扣分
③.注意感彩。成语的感彩分为褒义成语、贬义成语和中性成语。比如下面一句话中成语的感彩就不合适: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
④.使用要得体。有些成语往往具有特定的使用范围,面对特定的对象。如果不注意,就会出笑话。如:您刚刚乔迁新居,房屋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
⑤.注意辨析成语。如“不胫而走”和“不翼而飞”。此外,还有大量近义成语,往往有细微差别,使用时要格外注意。
⑥.弄清成语的字面义、引申义或比喻义。字面义是成语的基础,引申义和比喻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有的成语可以望文生义,如“力不从心”“事与愿违”。有的成语意思不止于字面意义,还应深入一步。如“粗茶淡饭”、“叶公好龙”等。
活动5【练习】辨明成语用法,正确使用成语
(7)误区一:望文生义:成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含有生僻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义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熟练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久假不归:长期借用不归还
不赞一词: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添加一词。现也比指一言不发
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
万人空巷:大家都从巷里出来。形容盛况
空穴来风:有穴才有风。消息并非没有原因
例1、泰山确实很高。孔子尚且发出“登泰山而小鲁”的感叹,杜工部吟出“一览众山小”的绝唱,何况我等凡夫俗子呢?登上泰山绝顶,自然免不了登高自卑了。
“登高自卑”不是登上高处感觉自己的渺小。本指登山从山底下开始,比喻事情循序进行由浅入深。“
例2、前不久,郴州市委书记被查出贪污受贿达三千多万元,自然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但也有人说,受贿往往是情非得已,即使数额再大,也罪不容诛。
“罪不容诛”不是说罪行不够处死,而是说判处死罪还抵偿不了罪恶。
误区二:张冠李戴
请指出下列句中使用错误的成语:
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伦美奂:形容高大华美,多用于赞美新屋
2、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如: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指夫妻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指儿童
3、马克思、恩格斯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奋斗,几十年如一日,相敬如宾,堪称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友谊”。
4、今年消费者对小型发电机反应冷淡,造成厂家发电机大量积压,各仓库发电机汗牛充栋。
分析: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的范围或误作他用。“相敬如宾”,只能针对夫妻而言,“汗牛充栋”只能形容书多。
误区三:误用褒贬
找错:
1、为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可谓处心积虑。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2、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洗心革面,是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
如:趋之若骛、始作俑者、各有千秋、附庸风雅、粉墨登场、罄竹难书贬义
3、刘翔继今年5月破世界纪录之后,又以12秒88的成绩获世界冠军,消息传来,国人弹冠相庆。这确实是中华民族之大喜,也是黄色人种之大喜,在110米栏这一项目上,他是黄色人种冲击世界顶峰的始作俑者,不是吗?
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
始作俑者:比喻首开恶例的人。贬义。
4、汪锦元长期打入汪伪内部做情报工作,不料东窗事发,被捕入狱。
东窗事发:罪行暴露。贬义,不指正面人物
误区四:不分尊卑、敬谦错位
1、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鼎力相助:敬辞。用在别人身上
2、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普通学生尚可,班长一职实难胜任。
敬谢不敏:谦辞。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如:班门弄斧、信笔涂鸦、抛砖引玉;谦辞高抬贵手、高朋满座、大材小用敬辞
3、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筚生辉。
4、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误区五:语义重复,自相矛盾
1、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学子:众多学生
2、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还清楚记得,就像刚发生的一样。
3、在二中“申示”进程中,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工作尽最大可能鼎力相助,我深表感谢!
4、“感动中国”人物陈健,为朋友守墓37年,这种信守承诺的精神,使他在海内外闻名遐迩。
分析:运用成语要注意成语隐含义和句子语意是否重复。“鼎力相助”指尽全力帮助人,与“尽最大可能”意思重复。“闻名遐迩”,远近闻名之意,与前面“海内外”语意重复。
误区六:轻重失当,范围不清
1、每个考生都要注意休息,否则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考试。
2、对于郴洲人来说,目前可谓多事之秋,洪魔刚刚从身边离开,人们惊魂未定,政坛又大起风波,158名官商相继落马。
3、大家休息时,小金还在割稻子。他挥汗如雨,身上衣服全湿透了。
“三长两短”多用来指意外的事故或灾祸,常用作“死亡”的委婉语,用来形容考生有些言重了。
“多事之秋”指事情很多的时期。形容国家不安定。这里不合语境,范围把握不对。
“挥汗如雨”只能用于指很多人。一个人应为“汗流浃背”。
误区七:音或形相近致误。
1、这件事对于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2、清华大学食堂卖馒头的小伙竟然考上北大国际贸易系,令全体清华人对之侧目而视。
分析:“一文不名”指一分钱都不占有,形容极贫困,用在句中不通,应用“一文不值”。“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憎怒或鄙视的样子。此处应用“刮目相看”。
误区八:功能混乱。
1、包围圈越来越小,这群罪恶极大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2、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
分析:每个成语由于本身的词义和词性不同,因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例14中,“瓮中捉鳖”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当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把它当作名词性成语,用来充当“成了”的宾语,应将“瓮中捉鳖”改为“瓮中之鳖”。例15中的错误是把“龙飞凤舞”这一形容词性的成语误作及物动词使用。
误区九:不合逻辑
1、有一个同学跟我说:“想到八个月后就要参加高考,我就心有余悸。真的还没有准备好呀!”
分析:不合逻辑是指所使用的成语与整个句子的意思不符甚至矛盾。“心有余悸”应针对已经过去的事而言,这高考是八个月后的事,用在句中不合逻辑。
误区十:违背常规
有些成语有固定的用法,如善罢甘休、同日而语、一概而论、无时无刻、等闲视之、等量齐观等,只能用于否定句式中,否则就属运用错误。
活动6【测试】课堂总结
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传承、运用成语,定会使之更加风姿绰约,永不凋零,使中华传统文化熠熠生辉。
成语使用时需要注意:1.看感彩是否恰当;2.搞清成语含义,切莫“望词生义”;3.看成语是否“一语多用”;4.看成语的形容对象是否正确合理;5.看成语与其他成分搭配是否恰当;6、形近、义近混淆。
正确使用成语的对策1、用心:多看多听多用。2、留心:有的放矢积累。3、恒心:比较、联想、融会贯通
活动7【作业】课后作业
阅读学案作业中成语错误使用的语段,找出文中误用成语并查阅积累其用法。
今天是国庆日,因为英明伟大的政府建设国家、爱护百姓的功绩罄竹难书,所以放假一天,爸爸妈妈特地带我们到动物园玩。按照惯例,我们早餐喜欢吃地瓜粥。今天因为地瓜卖完了,妈妈只好黔驴技穷地削些芋头来滥竽充数。没想到那些种在阳台的芋头很好吃,全家都贪得无厌地自食其果。出门前,我那徐娘半老的妈妈打扮的花枝招展,鬼斧神工到一点也看不出是个糟糠之妻。头顶羽毛未丰的爸爸也赶紧洗心革面沐猴而冠,换上双管齐下的西装后英俊得惨绝人寰,鸡飞狗跳到让人退避三舍。东施效颦爱漂亮的妹妹更是画虎类犬地打扮的艳光四射,趾高气昂地穿上新买的高跟鞋。我们一丘之貉坐着素车白马,很快地到了动物园,不料参观的人多到豺狼当道草木皆兵,害我们一家骨肉分离。妻离子散的爸爸鞠躬尽瘁地到处广播,终于找到到差点认贼作父的我和遇人不淑的妹妹,困兽之斗中,我们螳臂当车力排众议推己及人地挤到猴子栅栏前,鱼目混珠拍了张强颜欢笑的全家福。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