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配套教学设计(41)

文档属性

名称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配套教学设计(4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5 08:42:1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新设计
汉语成语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成语运用得准确恰当,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也是高考必考考点,所以能否正确使用成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从形象生动的成语故事图片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由学生根据例子归纳掌握成语误用类型,最终达到正确使用成语的目的。
2教学目标
1、了解成语的特点;  
2、辨析成语误用的原因;  
3、归纳正确使用成语的方法。
3学情分析
成语的量非常大,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平时积累不多的学生而言。掌握方法,学会分析是本专题需要突破的难点。因此必须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归纳。难点在于具体语境中成语的理解和应用。
4重点难点
教师重在分析学生判断和使用成语的失误原因,并针对其确定正确学习成语的方法,进而指导判断和使用成语。让学生明确考查的重点一般是常见、常用、常错的成语。
5教学过程
5.1 一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1、成语故事图片猜成语。
2、成语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在中央台2006年全国青年歌手比赛中,一位参赛歌手的唱功赢得了广大评委的一致称赞。随后,著名学者余秋雨向她提出了一个成语题:请解释“杯水车薪”的含义?该歌手想了半天,解释如下:“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发的工资,比喻贪婪刻薄、吝啬之极”。于是,该歌手在评委心目中的形象急转直下。最终与决赛失之交臂。
活动2【讲授】典型分析成语误用类型
1、褒贬失当:成语从色彩上分感彩和语体色彩。感彩分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分书面语和口语。要明辨色彩,避免误用。
○向农民打白条,这种现象方兴未艾,对此国务院及时发出通知,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收到预期的效果。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易错成语:表示贬斥、厌恶:炙手可热、为所欲为、弹冠相庆
表示赞许、喜爱:凤毛麟角、叹为观止、蔚然成风
2、不分轻重:有的成语词义较重,有的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我班的小明在校刊《萌芽》上发表了一篇散文,这说明他在文学创作上已登堂入室。
○他对邻居家有几个孩子,谁几岁了,谁的性格怎样,都能洞若观火。
○第一次实验失败了,王工程师抱恨终天,直到深夜心里还很难过。
3、用错对象: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适用对象有意弄错。
○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入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归,于是他总是感叹自己遇人不淑。
○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
○在楼间浓绿的白杨树枝叶间,这金色的阳光,烟云般徐徐游动和沉浮,不绝如缕。
易错成语:男女或夫妻间:青梅竹马、举案齐眉、比翼双飞
形容写文章或文学艺术: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倚马可待
4、谦敬错位:有的成语是谦辞,只能对己;有的成语是敬辞,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易错成语:谦辞:班门弄斧、敝帚自珍、才疏学浅、一孔之见、挂一漏万
敬辞:不吝赐教、鼎力相助、大材小用、高抬贵手
5、望文生义:只按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忽略了它的历史意义。
○今天,江西、湖南一带烈日炎炎,紫外线辐射强烈,大家最好不要外出,在家休养生息。
○我本来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海,而不能高山仰止。
易错成语:罪不容诛、不刊之论、目无全牛
6、语义重复:成语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已含的意思在句中又进行了部分阐述而造成了重复错误。
○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一个让人看不懂的店名,能招徕顾客吗?其实,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鸦片战争以后,封闭的中国大门被轰开了,帝国主义强盗接踵而至地闯进来。
活动3【练习】趣味成语
1、请你猜猜这是哪些成语?
2、成语动物
( )腾( )跃 ( )立( )群 ( )飞 ( )舞 ( )歌( )舞  
( )头( )尾 ( )( )无声 ( )假( )威 ( )( )学舌   
( )吞( )咽 ( )( )不宁 ( )朋( )友 ( )( )点水   
黔 ( )技穷 井底之( ) 指( )为( ) 釜底游( )走( )观花
活动4【测试】考题链接
1、写出成语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东施效颦()江郎才尽()  
投笔从戎()  负荆请罪()杀妻求将()完璧归赵()  
 凿壁借光()指鹿为马(纸上谈兵()  
 精忠报国()闻鸡起舞()入木三分()  
 鞠躬尽瘁()卧薪尝胆(破釜沉舟()  
 乐不思蜀()图穷匕见()三顾茅庐()
2、判断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是否恰当,并指出误用类型。
(1)、即使得了冠军,也不能对同伴侧目而视,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2)、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3)、张成同志不幸被敌人抓获,投入监狱,虽然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4)、当中国乒乓球队夺冠的消息传到中国后,举国上下弹冠相庆。
(5)、《苹果日报》在香港引起的报业大战,直杀得风声鹤唳人仰马翻天昏地暗。
(6)、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07江苏)
A.为了保护自然环境,这项工程的设计人员决定改弦更张,重新设计,选择更为恰当的施工方案。
B.工会准备组织职工去九寨沟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张更是推波助澜,积极鼓动年轻人提出要搞生态自助游。
C.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D.为防止有毒豆制品再次流人市场,有关部门迅速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查封加工窝点,堵住了生产的源头。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完成卷纸1-5题。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