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你能通过观察下列数字,猜出它隐含的词语吗
(1)1+2+3 (2)333555
(3)12345609
(4)23456789
(接二连三)
(三五成群)
(七零八落)
(缺衣少食)
什么是熟语?
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如;乱七八糟,死马当活马医,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些词语是习用语的固定组合,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运用的独立单位。熟语的一般特点:结构的稳定性,意义上的整体性。
熟语家族
熟语包括
成语
惯用语
歇后语
谚语
话说成语
成语是熟语的老大哥。成语等熟语经过人们长久的运用,传承,已经形成固定的形式,一般说来不能轻易改变其格式,不能改动其文字和意义。许多广告语的篡改成语都是不合乎语言规范的。我们必须加以纠正,维持汉语的纯洁性,传承我们优良的传统文化。
“非法”广告
改错字
1、箭牌口香糖 一箭如故 一箭钟情(箭牌口香糖广告语)
2、骑乐无穷(某摩托车广告语)
3、一明惊人(某眼病治疗仪广告语)
4、衣名惊人,衣衣不舍;服装广告)
5、无胃不至(某治胃药广告语)
6、饮以为荣(某饮品广告语)
7、天尝地酒(某酒类广告语)
8、食全食美(某酒店广告语)
9、咳不容缓(某止咳药广告语)
10、闲妻良母(某洗衣机广告语)
“非法”广告
改错字
11默默无蚊(某杀蚊剂广告语)
12、牙口无炎(某牙膏广告语)
13、百衣百顺(某名牌服装广告语)
14、桌有成效(某办公桌广告)
15、领鲜一步(海鲜广告语)
16、触幕惊新(亚细亚电脑三维动画系统广告语)
17、净如人意(某去污剂广告语)
18、大石化小 小石化了(胆舒胶囊广告语)
19、六神有主 一家无忧(六神特效花露水广告语)
20、有杯无患(某磁化杯广告)
。
行政命令
《法制晚报》报道诸如“百衣百顺”、“食全食美”这样在广告中故意使用错别字或用谐音乱改成语的现象,工商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一律不予核准登记。
正确使用成语
一、用错对象
二、望文生义
三、褒贬不分
四、敬谦误用
五、语境不合
六、不合语法
七、近义词混用
八、轻重失度
九、一词多义
一、用错对象(张冠李戴)
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现代也用来形容建筑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
栋:栋宇,房屋。运书很多累得使牛出汗,书多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容易用错对象举例
穿云裂石、不绝如缕(多形容音乐)
举案齐眉、破镜重圆、
喜结连理、秦晋之好、相濡以沫
耳鬓厮磨、比翼双飞、相敬如宾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男女关系)
浩如烟海(形容书籍资料很多)
豆蔻年华(只指十三四的女子)
返回
二.望文生义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例2:秋雨湿透了衣衫,画出了他削瘦凸起的肩胛骨;他的双手交叉护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没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噤若寒蝉”,形容闭口不敢做声,并非指寒冷。
望文生义成语举例
久假不归、五风十雨
明日黄花、如坐春风
不刊之论、文不加点
细大不捐、空谷足音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返回
三. 褒贬不分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亦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
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坏人物彻底悔改。
无所不为、趋之若鹜
始作俑者、振振有词
附庸风雅、亦步亦趋
粉墨登场、彻头彻尾
罄竹难书、神气活现
危言危行、叹为观止
苦心孤诣、差强人意
褒贬成语其他举例
返回
四、敬谦误用
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敬辞)
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谦辞)
谦辞: 敬谢不敏 才疏学浅
抛砖引玉、狗尾续貂、班门弄斧
姑妄言之、一孔之见
不情之请、蓬荜生辉、雕虫小技
敝帚自珍、贻笑大方
敬辞:高抬贵手、高朋满座
虚怀若谷、不吝赐教
本类型其他举例
返回
五、语境不合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不合身,很是捉襟见肘。
"莘莘学子"是指众多学生,例句中虽有"学子"条件,却不具备"莘莘"(众多)条件,所不符合语境。
“捉襟见肘”本形容衣服破烂,后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但无论何意与“不合身”均油水不相溶。
责无旁贷的责任
忍俊不禁地笑了
潜移默化地影响
百姓民不聊生
浑身遍体鳞伤
语境不合其他举例
返回
六、不合语法
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不能带宾语:
出奇制胜、漠不关心
谆谆教诲、妄自菲薄
不合语法的其他举例
用于否定语和反问句: 一蹴而就、善罢甘休 等闲视之、同日而语 等量齐观、相提并论 一概而论
返回
七、义近词混用
我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仿制古画还有一种,决不置自己的姓名,以假乱真,鱼龙混杂,骗来金钱。
注意和“不翼而飞”的区别
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注意和“鱼目混珠”的区别(比喻用假的充当真的)。
潜移默化与耳濡目染
耳濡目染与耳闻目睹
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
骇人听闻与耸人听闻
设身处地与身临其境
莫衷一是与无所适从
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
近义词其他举例
返回
【例一】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分析:“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也特指死亡,程度很重,不适于用于句中。
八、轻重失度
【例二】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时间。
分析:“义无反顾”,意思是“道义上不容许徘徊退缩;只能勇往直前”。而句中是“为出版画册而放弃休息时间”,与“道义” 无关。用这个词程度过重。
返回
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如:
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分析: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九、一词多义
“左右逢源”本指做学问功夫到家后自然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后用它泛指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碍,有时也用于贬义,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也比喻乱批评瞎指挥。
秀色可餐:形容女子美貌,也形容景物秀丽。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淋漓尽致 :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指暴露的很彻底。
不见经传:指缺乏文献依据。也指人或事物没有名气。
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十分危急。也可形容声音微弱而悠长。
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或离奇怪异的社会现象。
学习策略
一、理解关键词的含义,不可望文生义。
二、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把握比喻义。
三、辨清容易混淆的成语。
1、形相近而义不同的
2、意义相近而有细微差别的
3、褒贬色彩不同的
4、弄清适用对象和使用范围
链接高考
(2011)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B.几年不见,他竟发表了那么多作品,简直令我侧目而视。
C.这篇通讯虽然写得不错,但报道不及时,已是明日黄花。
D.这位老人唯一的儿子正值豆蔻年华,却因盗窃和打架斗殴被判刑四年。
分析:蓬荜生辉:谦辞,自述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侧目而视:形容非常愤怒。明日黄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豆蔻年华:指十二三岁的女孩子。
C
2010河北省对口高考成语试题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国许多城市都建立了食品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部门的检验结果,从而使那些假冒伪劣产品在劫难逃。
B.近年来,伊朗政府因为浓缩铀政策受到国际社会制裁,经济发展受到影响。最近,在美国推动下,联合国或将出台更加严厉的制裁措施,这真是祸起萧墙!
C.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指出,在中国,无论是旅游指南还是产品介绍,无论是名胜古迹的说明还是街头巷尾的标牌,外文翻译差错到了俯拾即是的程度。
D.这一次,导演把《士兵突击》最重要的角色给了王宝强,其他人倒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答案:C
迷信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也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
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萧墙: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摆在室内的家具——屏风(萧墙是古代国君宫殿大门内(或者大门外)面对大门起屏障作用的矮墙,又称“塞门”;萧墙的作用,在于遮挡视线,防止外人向大门内窥视)。
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数量非常多,到处都能得到。
(1)举起沉重的东西像是在摆弄轻的东西。比喻能力强,能够轻松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问题。
(2)比喻以轻松自若的积极态度克服困难而取得成功。“举重若轻”是形容深谋远虑,胆魄过人,面对困难、险境时从容不迫,应对自如,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之气概。
2009河北省对口高考成语试题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昨天下午,我们有幸观看了锦绣中华图片展览,真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B.高县长说:“全县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也是凤毛麟角了!”
C.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D.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答案:C
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生成的。意思是形容技艺十分高超。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濡:沾湿;染:沾染。) 形容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指好也指坏。
2008河北省对口高考成语试题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这样做自以为很妥当,其实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错。
B.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伙横行乡里、鱼肉人民的地痞流氓终于身陷囹圄。
C.他是个饱学之士,为人谦和,气度不凡,真是个风流儒雅的谦谦君子。
D.喜剧中正面人物也应有喜剧性,可这部喜剧中的两个正面人物道貌岸然,不苟言笑,与整个影片的气氛极不协调。
答案:C
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失去人身自由,正在监牢里。指不幸的人蒙难关进监狱(有同情意味的)。有时也指好人蒙受冤屈,也可表示陷入困难或束缚中 。
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
道貌:正经,严肃的外貌;岸然:高傲,严肃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现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之状。
返回
2007
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有希望的,但是由于他近来的表现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C.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人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后,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屏幕,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答案:B
莘莘:众多的样子; 学子: 即学生。合起来是:众多的学生。
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成群的人追逐不正当的事物。
成千上万的人拥向某处(参加盛典或观看热闹儿),使里巷空阔冷落。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
返回主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