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了解成语的来源。
2.感知成语与文化的关系,认识成语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3.梳理学习过的成语,做到能正确运用成语。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尽管在初中阶段他们通过不同的版块陆陆续续地学习了近1000多个成语,但是各年级教材中,成语呈现的内容比较分散,学生又缺乏系统归类的能力,因而学生脑海中积淀的成语也是杂乱无序的,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积累、运用成语,这节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成语专题学习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熟语的理解学习与语言运用
教学难点:在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辨析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一、趣味导入
1、歇后语:老鼠啃碟子——口口都是瓷(词)二、成语概述
1、“成语词典”大展览:
《汉语成语研究》史式、《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刘杰修、《成语探源辞典》朱瑞玟、《成语》马国凡、《汉语成语英译词典》喻家楼、《汉语成语与汉文化》莫彭龄、莫彭龄《成语与做人》《成语与科学》《成语与文学》《成语与艺术》、《成语故事》吴兆基、李新武、《藏在成语中的古代兵器》刘克定、《趣味学成语》张履祥、姚建宏。
2、汉语成语数量众多,包罗万象。常用的汉语成语有4000条左右,其中四字成语占96%,其余是两个字到14个字的。
成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有的源于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有的源于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叶公好龙、愚公移山、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画蛇添足、掩耳盗铃、买椟还珠。
有的源于历史事件,如负荆请罪、破釜沉舟、草木皆兵;有的源于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枥、青出于蓝、动辄得咎、行云流水;有的源于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火中取栗、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3、成语有明显的特点。
①结构形式固定,不能随意改变。“一诺千金”不能改成“一诺万金”,“抱薪救火”不能改成“抱柴救火”。
②具有修辞作用。比如“胸有成竹”的意思是“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考虑”,若解释成“肚子里长着一根竹竿”就大错特错了。“穿云裂石”用来形容声音高亢激越,带有浓厚的夸张色彩。其它振聋发聩、暴跳如雷。
③保留了古汉语的语法特点。A.宾语前置,如惟命是从、唯利是图、马首是瞻、时不我待、马首是瞻;B.词类活用,如不耻下问(意动)、虎踞龙盘(名词作状语)、祸国殃民(使动)、衣锦还乡(名词动用)、披坚执锐(形容词用作名词、借代修辞);C.状语后置,如重于泰山、嗤之以鼻;D.成分省略,如逍遥(于)法外、盲人(骑)瞎马;E.互文,如善男信女、行尸走肉、拐弯抹角。
4、语法结构多样。
有主谓关系的,如人定胜天、毛遂自荐、风度翩翩;有并列关系的,如情投意合、行尸走肉、防微杜渐、不徐不疾;有偏正关系的,如世外桃源、一盘散沙、庞然大物、后起之秀;有动宾关系的,如平分秋色、不见经传、好为人师、大显身手;有补充关系的,如无动于衷、轻于鸿毛、遗臭万年。
有的成语相当于复句的紧缩,如承接关系(马到成功)、转折关系(不约而同)、递进关系(得陇望蜀)、选择关系(宁死不屈)、因果关系(温故知新)、条件关系(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目的关系(守株待兔)、假设关系(有闻必录)和让步关系(插翅难逃)等。另外,有极少数成语,它们无法进行语法分析,如胡说八道、大大咧咧等。
5、保存古汉语语素,如正襟危坐,“危”,端正。
6、成语既是语言的精华,也是文化的精华。中华文化的内涵有多丰富,成语的内涵就有多丰富。《成语探源辞典》收成语5000多条,考据出处涉及中国古代文献200余种。另外《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收成语7600余条,引证古代文献更是浩如烟海。《分类汉语成语大词典》收成语9400条,按内容分成50类,丰富多彩,应有尽有。
可以让学生从学过的课文找出一部分成语,然后指出出处,并进行分类。
3、成语反映古代科技发展水平
《成语中的古代科技》一书中写了这样的内容:
“炉火纯青”,一般解释为:原指古代道士炼丹成功的火候,后演变用以比喻技艺或学问、修养达到精粹完美的境界。
古代炼铜远早于炼丹,故“炉火纯青”最早是指古代冶炼青铜的火候。该成语的相关出处可见先秦时期的手工艺著作《考工记》。该书记载铸造青铜器时写道:“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这段文字被冶金史界认为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光测高温技术的记录。
其中关于颜色的递进变化(黑浊──黄白──青白──青)与合金光辐射规律完全符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验的总结,智慧的结晶。
中国古代医学发达,有关医学知识的成语很多。比如“岐黄之术”“吐故纳新”“起死回生”“对症下药”“病入膏肓”“以毒攻毒”“杏林春满”等。有关地理学的成语有“沧海桑田”“经天纬地”;有关气象学的成语有“雷霆万钧”“蜀犬吠日”“迅雷不及掩耳”等;有关天文学的成语有“斗转星移”“杞人忧天”“日上三竿”“月满则亏”等等,真是不胜枚举。可以说,一部汉语成语词典简直就是一部简明百科全书。
4、成语涉及大量古代典籍
学习成语,我们可以知道很多重要的古书。据统计,出自《诗经》的成语有177条,出自《论语》的成语有173条,出自《孟子》的成语有136条,出自“春秋三传”的成语有255条,出自《庄子》的成语有161条,出自《史记》的成语有265条,出自《汉书》的成语有158条,出自唐诗的成语有310条,出自宋代诗词的成语有140条。反过来说,我们通过学习成语,可以了解以前并不知道的古代典籍。下面举一个例子:
“兴高采烈”是一个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成语,出自《文心雕龙》一书。原文是“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意思是嵇康俊迈豪侠,因此他的作品意趣高超,文笔犀利。嵇康是三国时魏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州)人,字叔夜,文学家、音乐家、思想家,因不满司马氏统治,被司马昭杀害。有著作《嵇康集》。现在这个成语已经演变为兴致高,情绪热烈的意思了。
那么,《文心雕龙》是一部什么书呢 查阅《辞海》,我们知道《文心雕龙》是南朝梁刘勰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既系统又完备的古代文学评论集。书中较全面地总结了前代的文学现象,把文学理论批评推向新的阶段,成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杰出的著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成语具有索引的作用。“精卫填海”“画龙点睛”“五雀六燕”这三个成语分别涉及我国古代地理学著作、绘画著作和数学著作,请同学们查找一下,写出这三部书的书名(《山海经·北山经》、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九章算术·方程》)。
成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准确而全面地表现了汉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我们是炎黄子孙,所以应该学好、用好成语,将其文化内涵得以传承。三、成语运用中注意的问题
学习成语主要是运用。运用成语应该注意下列问题:
1.注意读音。如人才济济(jǐ)、乳臭(xiù)未干、图穷匕见(xiān)、虚与委蛇(yí)、大腹便便(pián)、如法炮(páo)制、参差(cēncī)不齐。容易读错。
2.注意字形。如相形见绌(拙)、病入膏肓(盲)、草菅(管)人命、如火如荼(茶)、沧海一粟(栗)、火中取栗(粟)锋芒毕(必)露、添油加醋(蜡)。很容易写错。
3.注意感彩。成语的感彩分为褒义成语、贬义成语和中性成语。比如下面一句话中成语的感彩就不合适: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贬义褒用)
其它应注意的色彩问题:如
①贬义词。趋之若鹜、大而无当、大言不惭、明目张胆、明哲保身、忘乎所以、始作俑者、好高骛远、邯郸学步、如丧考妣、一丘之貉、道貌岸然、趾高气扬、巧舌如簧、一团和气、孤芳自赏。
②褒义词。拭目以待、神机妙算、名不虚传、沁人心脾、沁入肺腑、别有天地、风毛瞵角、洋洋大观、别出机杼、有头有脸。
③褒贬相对。见机行事----见风使舵;无微不至----无所不至;绞尽脑汁——费尽心机;从容不迫----故作镇静;情投意合----臭味相投;一得之见——一孔之见;深思熟虑----处心积虑;昂首阔步----趾高气扬;侃侃而谈——夸夸其谈;再接再厉----变本加厉;开山鼻祖----始作俑者。
4.使用要得体。有些成语往往具有特定的使用范围,面对特定的对象。如果不注意,就会出笑话。看下面的例子:
您刚刚乔迁新居,房屋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
要注意成语的含义,如:望洋兴叹、文不加点、不足为训、因人成事、弹冠相庆、久假不归、司马青衫、数典忘祖、炙手可热、明日黄花、火中取栗、万人空巷、不刊之论、目无全牛、不为已甚
5.注意辨析成语。“不胫而走”和“不翼而飞”看上去似乎意思相同,其实差别很大。前者形容消息传播很快,后者更多用来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还有大量近义成语,往往有细微差别,使用时要格外注意。再如:望其项背----望尘莫及。
6.弄清成语的含义:字面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字面义是成语的基础,引申义和比喻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有的成语可以望文生义,如“力不从心”“事与愿违”。有的成语意思不止于字面意义,还应深入一步。如“粗茶淡饭”,字面义是“简单的、不讲究的饮食”。但仅这样理解还很不够,它还有“指简朴、清苦的生活”。“叶公好龙”仅仅解释字面意义是不行的,它比喻有的人口头说爱好,其实并非真爱好。四.链接高考
高考成语题主要设置误区举例:详细PPT
(1)望文生义;(2)轻重失度;(3)褒贬误用;(4)语义重复;(5)谦敬错位。
①我们离开时,这个服装个体户非要送我们几套高档服装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大方之家”指专家学者或内行人,属书面用语,如贻笑大方等。当改为“大方之人”
——避免望文生义。
②李大夫用针灸疗法,只用了一个疗程就把张大娘的风湿病治好了,真是起死回生啊! “起死回生”用于治疗风湿病属明显夸大。当改为“妙手回春”
——看清使用范围。
③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用来形容科学家的勇气,自然不当。当改为“无所畏惧”
——防止褒贬失当。
④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的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高超冠绝。"夺"胜过。“苍山”“洱海”并非人工所造,成语使用不合此语境。应该改为"鬼斧神工"。"鬼斧神工"也作"神工鬼斧",形容技艺精妙、高超,几乎不是人工所能制作的。
——细致分析语境。
⑤面对无数个因豆腐渣工程而无辜伤生的人,面对他们的亲人撕心裂肺的痛哭,我们无法再保持沉默。
——注意前后搭配,当改为“哭声??”。
⑥在书籍的浩瀚海洋里,学会使用书目,常常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辨析逻辑错误。当改为“事半功倍”。
教学活动
活动1【练习】趣味练习
1、下面的成语是语文课本上的,请在空格处填写正确的汉字。
忍 不禁 明察 心 神 来顺受 重 远 见 思齐
枯 烂 白 过隙 谈笑 开 笑 然而止 参 不齐
叱咤 浑身 数 语无 次 来迟 石 天 面面相
循 蹈 惟 惟肖 声 迹 在 难逃 抑扬 制 造
马革 尸 正襟 凌人 苦心 诣 莫 一是 一视同
2、六畜成语
六畜就是:豕(shǐ猪)、马、牛、羊、鸡、犬(狗)等六
成语填空种牲畜的合称,并泛指农家所饲养的各种家禽、家畜而言。
下列成语中都含有六畜的名称,你是否能把这些空格填入正确的答案昵
塞翁失﹍ 顺手牵﹍ 偷﹍摸﹍ 汗﹍充栋 ﹍尾续貂 亡﹍补牢
﹍鸣﹍盗 人仰﹍翻 ﹍入虎口 鹤立﹍群 ﹍﹍不宁
3、量词填一填
下列成语皆有一字空自,必须填“单位量词”!试试自己的实力喔!
形单影﹍ 人﹍桃花 ﹍水车薪 ﹍文不掉 金榜﹍名 单枪﹍马
一﹍散沙 六﹍清静 一﹍之鹤 金﹍玉叶 门当﹍对 金﹍玉律
舍﹍逐末 有﹍不紊 信﹍雌黄 杯﹍狼藉 守口如﹍
4、填成语,记市镇
若将每个成语的空格填好字后,将会发现前一成语的最后一字,再加上后一成语的第一个字,恰好能组一个地名喔!快来大展身手吧!
一技之﹍﹍﹍风化雨 沙里淘﹍﹍﹍可罗雀 声东击﹍﹍﹍居乐业
奇珍异﹍﹍﹍毛蒜皮 秋水长﹍﹍﹍津乐道 后来居﹍﹍﹍阔天空
5、填成语,猜谜语
请完成以下成语填空,然后将所填的字组成一首小诗,再猜这个谜语。
﹍针引线 ﹍上添花 ﹍冠禽兽 ﹍披星月 ﹍颜薄命 ﹍言巧语
﹍苦连天 ﹍目了然 ﹍东击西 ﹍天动地 ﹍马奔腾 ﹍喻户晓
(穿锦衣,戴红花。叫一声,惊万家。——公鸡)
6、成语新貌
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乐在骑中”“默默无蚊”等广告语,你能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几例吗?
明确:别具一革(格)、随心所浴(欲)、食(十)全食(十)美
请问:你如何看待成语的这种新面孔?
点拨:这些借双关、谐音等手法创作的广告语,含蓄幽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谐音广告的泛滥破坏了汉语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对人们产生误导和影响。
7、用十二属相填写成语
目寸光 老 舐犊 视眈眈 守株待 望子成 画 添足
到成功 顺手牵 尖嘴 腮 闻 起舞 急跳墙 狼奔 突
8、成语数学
①请写出开头是“一”至“十”的10个成语。
一穷二白、二 、三心二意、四季来财、五光十色
六畜兴旺、七上八下、八面玲珑、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②请写出以“百”“千”“万”开头的成语(每个数字至少写5个成语)。
百 、百 、百 、百 、百 、百
(百依百顺/百折不挠/百依百顺/百年大计/百般刁难/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千 、千 、千 、千 、千 、千
(千言万语/千头万绪/千疮百孔/千载难逢/千愁万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万 、万 、万 、万 、万 、万
(万紫千红、万水千山、万山红遍、万籁俱寂、万古长青、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③在每个空格中填写一个数字。
心 意 令 申 面 方 光 色
头 臂 上 下 全 美 牛 毛
(三心二意/三令五申/四面八方/五光十色/三头六臂/七上八下/十全十美/九牛一毛)
9、写出与下列歇后语意思相近的成语(或直接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成语:居心叵测
刀尖上翻筋斗──玩命的事。成语:铤而走险
篱笆配栅栏──再合适不过了。成语:郎才女貌
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成语:每况愈下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火车上演戏──载歌载舞。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孙悟空变戏法──无中生有。
10、看成语说故事
下列成语都源于一个故事。你最熟悉的是哪一个 请讲给同学听听。
门可罗雀(注意此故事与莎士比亚的一部剧作内容相近)、三人成虎、负荆请罪、两袖清风、图穷匕见、按图索骥、安步当车、二桃杀三士
11、中外成语比较(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探究学习)
①下列中外成语意思相同,不同的是什么
雨后春笋(汉语成语)──雨后蘑菇(俄语成语)
非驴非马(汉语成语)──非鱼非肉(俄语成语)
如履薄冰(汉语成语)──如履鸡蛋(英语成语)
如坐针毡(汉语成语)──如坐荆棘(英语成语)
猫哭老鼠(汉语成语)──鳄鱼的眼泪(英语成语)
掩耳盗铃(汉语成语)──鸵鸟政策(英语成语)
②下列外国成语是什么意思
达摩克利斯之剑、打发到考文垂去、阿波罗风度、多米诺骨牌、阿拉丁的神灯、第五纵队、罗德之妻、二二得烛、狐狸尾巴、狗战牛槽。
三、关于课本“练习”答案
1.猜谜语
哑巴说话(打一成语)谜底:指手画脚(手舞足蹈)。
变奏为春(打一成语)谜底:偷天换日。
二、四、六、八、十(打一成语)谜底:无独有偶(无稽之谈)。
举棋不定(打一成语)谜底:下落不明。
滥竽充数(打一成语)谜底:随声附和。
不折不扣(打一汉字)谜底:听。
2.成语对联
请写出空缺的一联。
上联:守株待兔。下联:缘木求鱼。上联:流芳百世;下联:遗臭万年。
上联:引狼入室。下联:放虎归山。上联:下里巴人;下联:阳春白雪。
3.成语接龙(→ → → →)
举例:一败涂地→地大物博→博学多才→才疏学浅→浅尝辄止→纸醉金迷→迷迷糊糊→糊里糊涂→徒有虚名→名不虚传→传宗接代→……
以“大庭广众、石破天惊、鲜为人知”的最后一个字为下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接龙。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7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