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知成语的内涵美,结构美等独特的魅力,了解并喜欢上成语。
2学习积累和正确使用成语。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学情分析
所教学生语文基础较差,对成语的积累较少。对成语不太重视,不感兴趣。表达中不喜欢运用成语,乱用误用成语的现象比较普遍。
3重点难点
感知成语的内涵美,结构美等独特的魅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 导入激趣:
填成语,猜谜语
( )针引线 ( )上添花 ( )冠禽兽
披星( )月 ( )颜薄命 ( )言巧语
( )苦连天 ( )目了然 ( )东击西
( )天动地 ( )马奔腾 ( )喻户晓
这种动物是( )
齐读:成语是汉民族长期习用的定型化的短语,历史悠久,数量繁多,运用广泛,具有语言凝练、音韵和谐的特点,在口头及书面表达中正确使用成语,能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活动2【导入】感知魅力
1明确来源
猜图片,说成语。
总结:成语的来源
神话传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开天辟地;
寓言故事:叶公好龙、愚公移山、刻舟求剑;
历史故事:负荆请罪、草木皆兵、三顾茅庐;
文人作品:动辄得咎、行云流水、千钧一发;
外来文化:火中取栗、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按分类连线:
文人作品 女娲补天
外来文化 黔驴技穷
神话故事 四面楚歌
寓言故事 老骥伏枥
历史故事 回头是岸
2·了解内涵,感知意蕴美
合作探究,小组比赛
精神美:
1 勤劳: (愚公移山) ( ) 解释: ——————————
2 勇敢: (视死如归) ( ) 解释: ——————————
3 智慧: (高瞻远瞩) ( ) 解释:——————————
4诚信: (一诺千金) ( ) 解释:——————————
生活美:
5 衣食住行:(锦衣玉食) ( ) 解释:——————————
哲理美:
6 出自寓言的成语:(刻舟求剑) ( ) 解释:——————————
3·分析结构,感知精炼美
读一读
山清水秀 摩肩接踵 珠光宝气
重峦叠嶂 能屈能伸 卑躬屈膝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感知俗语与成语的不同魅力。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成语:居心叵测
刀尖上翻筋斗──玩命的事
成语:铤而走险
篱笆配栅栏──再合适不过了
成语:郎才女貌
活动3【导入】快乐积累
1·成语接龙
2·积累的方法
(1)·分类积累:
按内容分,见课后作业(成语百科 )
按结构分,
按来源分,
按字数分
……
(2)·趣味积累:成语接龙 ……
成语工具书
《成语探源词典》收成语5000多条.。《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收成语7600多条。《分类汉语成语大词典》按内容分成50类。
小试牛刀
请说一句话, 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句中至少含有一个成语。
活动4【导入】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成语的五种主要来源,欣赏它的意蕴美,结构美,以及同学们积极的活动参与,应该以及初步感受到了成语的独特魅力。从内心真正认同成语确实是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让我们爱上成语,正确使用成语吧!
活动5【导入】课后作业
判断下列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 泰山确实很高。孔子尚且发出“登泰山而小鲁”的感叹,杜工部吟出“一览众山小”的绝唱,何况我等凡夫俗子呢?登上泰山绝顶,自然免不了登高自卑了。( )
2 马克思、恩格斯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奋斗,几十年如一日,相敬如宾,堪称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友谊”。( )
3 刘翔继今年5月破世界纪录之后,又以12秒88的成绩获世界冠军,消息传来,国人弹冠相庆。这确实是中华民族之大喜,也是黄色人种之大喜,在110米栏这一项目上,他是黄色人种冲击世界顶峰的始作俑者,不是吗?( )
4 每个考生都要注意休息,否则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考试。( )
5 大家休息时,小金还在割稻子。他挥汗如雨,身上衣服全湿透了。( )
6这件事对于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
7“感动中国”人物陈健,为朋友守墓37年,这种信守承诺的精神,使他在海内外闻名遐迩。
8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 )
9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筚生辉。( )
10有一个同学跟我说:“想到八个月后就要参加高考,我就心有余悸。真的还没有准备好呀!”
( )
11,他对这件事善罢甘休了。( )
六.温馨提示(成语使用中的十大常见错误:)
望文生义 用错对象 褒贬误用 轻重失当, 范围不清 音形相近
用词重复 功能混乱 谦敬错位 不合语境 违背常规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