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识字第4课 猜字谜
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两首字谜均具有儿歌般的节奏和韵律。第一首字谜的提示是逐步深入的,可以引导学生逐句朗读,边读边思考,根据学生获取的信息适时给予提示,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相遇、喜欢、害怕”等词汇。第二首字谜涉及到《小青蛙》一课中的“青”字族生字,教学时可以结合已学知识进行学习,在阅读谜语和猜测谜底的过程中,适时进行词语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互相尊重”,利用图片辅助理解“万里无云、清澈透明”等表达。降重后内容:本课程的两段字谜均展现出儿歌的节奏与韵律。第一段字谜的提示逐渐深入,可以指导学生逐句朗读,边读边思考,根据学生所获得的信息适时提供提示,辅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相遇、喜爱、畏惧”等词汇。第二段字谜涵盖了《小青蛙》一课中的“青”字族生字,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学习,在阅读谜语和猜测谜底的过程中,适时开展词语教学,通过设置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相互尊重”,利用图片辅助理解“天空万里无云、水体清澈透明”等描述。
语文要素
本节课的学习需要与之前的知识相衔接,以加强识字能力。我们将通过将识字与解谜语、猜谜语的活动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并掌握“相、遇”等12个新汉字,同时熟悉又字旁和两点水这两个部首;能够书写“红、时”等7个汉字。
通过分析谜语和汉字的属性,能够推断出谜底,从而加深对“青”字族汉字的理解和记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解谜游戏,深入掌握合体字与形声字的构造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们在诵读过程中体验到了中华汉字的独特之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识字与书写;通过谜语来加深对“青”字族汉字的记忆,掌握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成规则。
教学难点
掌握合体字与形声字的构成原理,领略汉字的非凡韵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
图片
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并掌握“相、遇”等五个新汉字以及“又”字旁这一个部首;能够正确书写“字、左”等五个汉字。
准确且流畅地朗读第一则谜语。
能够依据谜语的提示和汉字的构造特点,成功推断出第一道字谜的答案,掌握合字的组合规律,体验解字谜的愉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展示图片,并描述图片中的孩子们正在进行什么活动。
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元宵节的传统习俗,以此作为引入,进而引导学生参与猜灯谜的活动。
展示在花灯上书写的两则谜语,邀请学生们尝试进行解答。
教师介绍:在花灯上书写供人猜测的内容被称作“谜面”,而同学们所猜测出的结果则被称为“谜底”。当谜底是一个单独的字时,这种谜语就被称作“字谜”。现在,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动手书写课题——“解字谜”。
书写技巧:宝盖头的尺寸应恰到好处,“子”字形应嵌入宝盖头之内,横画应与宝盖头宽度一致,而弯钩则应位于竖直的中心线上。
学生通过描红练习书写汉字,教师在巡视过程中提供指导,并在练习结束后进行点评。
【教学目的】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构建一个元宵节猜灯谜的场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将能够理解谜语的构成,包括谜面和谜底,为深入学习接下来的两则字谜做好铺垫。
二、 初读字谜。【语文要素】
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则字谜。
利用拼音独立阅读第一个谜语,务必准确发音,阅读时圈出不认识的字词,反复练习多次。
同桌合作,互读互查。
展示第一句:
左侧翠绿,右侧鲜红,两色相融生微风。
指名读句子。
识记“相遇”。
“相”字由“木”和“目”两个部分组成,其寓意为站在树木之上远眺远方。古代人常说,只有站在高处,视野才能更加开阔。而“遇”字则与行走密切相关,其结构中含有“走之底”,意味着在行走过程中才会发生“遇见”。
展示第二句:
绿色植物偏爱适时的降雨,而红色花朵则畏惧水的侵袭。
指名读。
识记“喜欢”。
展示甲骨文的“喜”字:从字源出发,解析其字形构造。甲骨文中“喜”的上半部分象征敲击鼓乐以示庆祝,而下半部分的“口”字则描绘了一张微笑的嘴,传达出人们在庆典中的快乐心情。“喜”字不仅象征着愉悦的情感,也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祝愿。
学习“又”字旁的字,通过变换偏旁部首来记忆:将“吹”字的“口”字旁换成“又”字旁,就变成了“欢”。
你喜欢什么?请用“喜爱”来构造一个句子。
掌握“畏惧”:心+白=畏惧。“畏惧”是一种情绪,因此是“心”。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谜语的过程中,通过情景模拟、字根解析等手段,加深对生字的识记和对词汇的理解,从而为后续环节中流利地朗读谜语并准确猜测谜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熟读字谜。
揭示灯笼中的第一个谜题,那些活泼的新生字宝宝们躲进了谜语之中,小朋友们是否能够辨认出它们,准确读出它们的名字呢?
指名读字谜。
多种方式熟读字谜。
师生接读。
男女生接读。
拍手读,读出停顿和节奏。
学生试猜谜底,并说说理由。
左侧翠绿,右侧赤红,两者相汇生微风。
阅读以下句子,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来推测谜底为由左右两部分组成的汉字。
哪些字象征着绿色的事物?又有哪些字代表着红色的物品?当左右两边相遇时,为何会产生凉爽的风呢?
绿色植物渴望适时的雨水,而红色花朵则畏惧水的侵袭。
提示:“适时”意味着当你感到极度口渴时,母亲递给你一杯温暖的水,你迅速喝下,感到非常舒适。
哪些红色物体最畏惧水的侵袭?(火焰呈现红色,尤其害怕水的攻击)
观察这个字,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右侧部分是一个“火”字。而左侧部分所代表的物体是绿色的,并且它喜爱在雨水及时降临时生长。当这两侧结合在一起,这个字便传达了一种凉爽的感觉。机智的小朋友们,你们能猜出这个字是什么吗?(秋)
什么绿?禾苗绿。
什么红?火苗红。
“禾”“火”相遇会怎样?
“禾”“火”相遇起凉风。
什么喜欢及时雨?
禾苗喜欢及时雨。
什么最怕水来攻?
火苗最怕水来攻。
总结技巧:玩猜字游戏,激发思维,运用想象力,捕捉关键点,跳出字谜本身去思考,答案往往隐藏在谜语之中。
【教学目的】通过绘制绿色和红色方块的图形,协助学生掌握合体字“秋”的独特性质。学生可能对“绿的喜欢及时雨”这一概念感到困惑,因此我们建议暂时忽略这一点,转而从“红的最怕水来攻”这一线索入手,激发学生利用关键词“凉风”进行自由联想。在成功解开谜题后,我们将继续采用儿歌问答的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体验解谜的愉悦感。【教学策略】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绿色和红色方块的组合,以此作为理解“秋”字结构的起点。对于“绿的喜欢及时雨”这一较难理解的部分,我们可以选择先不深入讲解,而是集中精力在“红的最怕水来攻”上,通过关键词“凉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学生成功猜出谜底后,我们再利用儿歌问答形式,加深学生对猜谜游戏的兴趣和理解。
四、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
指导书写“左、右”。
审视“左、右”两个字,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它们都采用了半包围的字形结构,并且都含有“有”字作为字头)
记忆交流要点:在“左”字的下方存在一个“工”字,而在“右”字的下方则有一个“口”字。
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书写“左”字时,需注意三横的长度和间隔要均匀,最后一横应保持水平,以确保整个字的平衡性。
在书写时,应将“右”字的横画拉长,而“口”字则应写得较为扁平。
在书写“左”字时,其字头的横画较短,而撇画较长,整体字形显得瘦长;而在书写“右”字时,字头的横画和撇画长度相当,整个字形呈现出矮胖的特点。
学生进行描红训练,教师在旁巡视并提供指导。
个别评价,展示杰出的书写作品,展示存在问题的书写,并进行修正。
指导书写“红、时”。
审视“红、时”两个字,寻找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均采用左右结构布局)
组合法:将“纟”与“工”合并,形成“红”字;将“日”与“寸”结合,构成“时”字。
提示:带有绞丝偏旁的汉字通常与丝线相关,而带有日字偏旁的汉字则多与时间或阳光相关。
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红色书写时,应注意绞丝旁的三个笔画“撇折、撇折、提”要紧密相连,避免分成两笔书写,同时“工”字要保持平衡,书写时需稳定。
在书写时,应注意“日”字和“寸”字的形状应保持较为细长。
两个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学生进行描红练习,教师在旁巡视并提供指导。
个别点评,展示优秀书写。
【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将四个生字根据其结构进行分类和对比学习,首先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接着,利用儿歌和组合记忆法来帮助学生记忆这些字的形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导书写技巧,通过描红、临摹、展示、评价和纠正等步骤,引导学生先确保字的正确性,然后逐步提升书写质量,从而不断提高书写技能。
随堂练习
完成《核心课堂》或《一本好卷》中本节课的练习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并掌握“言、互”等七个新汉字以及两点水这一偏旁部首;能够正确书写“动、万”两个字。
准确、顺畅地诵读第二条谜语。
能够依据谜面和汉字特性推敲出第二条字谜的谜底,掌握形声字的构造原则,体验解字谜的愉悦。
教学过程
一、巩固字词。
展示“青”字族词语。
目前,“青”字系列的汉字小朋友们都隐藏在谜语之中,唯有那些勤奋学习、深入思考的孩子们才能够找到它们哦!
【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利用儿歌形式回顾“青”字族的汉字,为学生提供学习提示,从而简化学生解谜的过程,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二、 朗读字谜。
本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灯谜的世界,探索并解答第二个字谜。
语出相互敬重,心至感人至深,日现万里晴空,水至清澈见底。
自主阅读字谜,准确把握字音,恰当掌握停顿。
相互尊重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石,它能够激发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感动。正如天空中万里无云,展现出一片纯净透明的美好景象,这种尊重和感动同样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帮助学生正确发音后鼻音“灵、静、名”,平舌音“遵”,翘舌音“众、纯”。
小组开火车读、齐读。
再读第二则字谜。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同桌合作读。
男女生合作读。
全班齐读。
【教学目的】首先利用拼音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谜语,同时标记出生词新字,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练习朗读四字短语,最后在阅读中加入适当的停顿,确保朗读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通过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安排,学生的朗读技巧将得到有效提高。
三、随文识字。【语文要素】
展示第一行:
“言”来互相尊重
理解“尊重”。
通过阅读文本来记忆“言”字:“言”代表的是说话,而说话则需要使用“口”。扩展词汇记忆:言语、地方话、自言自语。
学习“互”字的字义。通过理解字的结构来掌握其含义:“互”字形象地描绘了上下两端的两个转轴之间缠绕着两股麻绳。这两股麻绳相互环绕,形成了“相互纠缠”的画面;两个亲密的朋友彼此扶持,彼此帮助,体现了“相互协助”的精神;同学们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展现了“相互尊重”的美德。
过渡: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注意到字谜中隐藏的“青”字家族成员了吗?请举手回答。(板书:言 请)
展示第二行:
“心”至令人感动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体验,你是否有过哪些特别触动心灵的瞬间?请指定几位同学分享他们的感受。
内心深受触动,“‘心’至令人感动”这句话中的“青”字族婴儿与心理层面息息相关。(板书:心灵 情感)
熟悉字词的拓展:将“今”字添上一笔,便成为了“令”字;而“云”字若加上“力”字,便能够表达“动”的概念。
展示第三行:
“日”出万里无云
展示一幅天空湛蓝、没有一丝云彩的图片,通过观察图片来领会“万里无云”就是指天空非常晴朗。(板书:晴朗的日)
记忆“万”字:将“方”字的一点去掉,即可得到“万”字。
展示第四行:
“水”到纯净透明
展示清澈透明的水的图片,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深入理解“纯净”的含义。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纯净的?
观图:清澈的(苍穹);清澈的(碧波)。
掌握“纯、净”的写法,了解两点水的形态,并与三点水进行比较记忆。
是哪位同学发现了隐藏在“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中的“青”字族成员?请举手回答。(板书:水 清澈)
四句中隐含了四个“青”字旁的词汇:请、情、晴、清。这些词汇之间存在哪些相似之处呢?
指名回答。
揭晓答案:“青”。掌握形声字中形旁表示意义、声旁表示发音的特性。
教师总结:“青”字如同一位母亲,孕育出一系列字词:请、情、晴、清。这些字的发音与“青”字相似或接近,而不同的部首则揭示了它们各自的含义与哪些方面相关。
【设计目的】掌握关键词汇是揭开谜底的前提。本课程旨在通过情景模拟、实际生活联系、图像辅助以及词汇拓展等多样化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词语,从而顺利解读谜面,准确猜出谜底。这一教学策略不仅有效解决了学习难点,还巧妙地融入了识字和词汇学习的方法,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字词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更贴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四、指导书写。
呈现带有拼音的生词“相、遇、喜、欢、怕、言、互、令、动、万、纯、净”。采用接龙方式进行朗读。
书写“动、万”。
提示要点:书写技巧:“云”字在书写时位置应略高于其他部分,“力”字的横折钩起始点需与“云”字第二横线保持一致,同时注意“力”字的撇画要巧妙地穿插至“云”字下方,确保左右两部分宽度均衡。“万”字书写要点:第二笔为横折钩,撇画应从竖直中心线开始书写。
学生进行描红练习时,教师需在班级内巡视,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个别点评,展示优秀书写。
【教学目的】在写作前,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特别关注笔画撇的交错运用,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方向;在写作过程中,教师需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书写姿势;写作完成后,及时进行评价和展示,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板书设计
随堂练习
完成《核心课堂》或《一本好卷》中本节课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
充分利用教材中元宵节赏灯猜谜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内容,了解元宵节猜灯谜的传统习俗。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字谜的基本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课堂上,我始终以元宵节猜灯谜的情境为主线,采用灯谜的形式呈现文本内容,将学生自编的谜语书写在灯谜上。猜中灯谜的学生将获得小奖品作为奖励。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降重后内容:充分运用教材中元宵节赏灯猜谜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深入了解元宵节猜灯谜的传统习俗。同时,向学生传授字谜的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在课堂上,我以元宵节猜灯谜的情境为核心,采用灯谜的形式呈现文本,鼓励学生创作谜语并将其书写在灯谜上。猜中灯谜的学生将获得小奖品作为激励。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孩子们的生活经历,重视教授识字技巧”。例如,在教授“相遇”这个词汇时,我首先邀请一对好友通过表演来展示“相遇”的场景,然后引导学生们练习使用“相遇”来构造句子,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学生对词汇有了基本理解之后,我再与他们一起探讨字形结构。无论是通过情境模拟,还是利用图片辅助,或是通过将熟悉的字进行组合或拆分,我们都要尽可能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努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