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确成语的来源及与文化的关系;运用成语。
2.过程与方法:梳理学习过的成语,感知成语与文化的关系,做到能正确运用成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成语承载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喜爱成语,乐于运用成语。
2学情分析
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之下,学生都变得有点急功近利,考什么就学什么,而对自己的人文修养要求有所降低。在语文学习方面,学生不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在这种形势之下,新教材的编写注入了这种梳理知识的环节,显得尤为重要。高一的学生虽然入学不久,但是从小积累了大量的成语,这就为这节课的教学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
3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成语与文化的关系,正确运用成语
难点:感知成语与文化的关系,正确运用成语。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典籍中,保存和记载着无数的成语,这些成语成为了中华文化最为灿烂的结晶。如果说汉语是浩瀚的大海,成语就像大海中璀璨的珍珠,经过岁月的“打磨”,熠熠生辉。今天,我们就通过梳理探究《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一课,来感受成语的魅力。
活动2【活动】学生活动:看图猜成语
学生活动:看图猜成语(幻灯片)
教师小结:成语的来源
1.神话传说 2.寓言故事 3.历史故事 4.文人作品 5.外来文化
活动3【活动】感悟成语的文化内涵:
汉语成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准确而全面地表现了汉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反映了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体系。通过汉语成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天文历法、山川地理、宫室建筑、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礼俗礼仪等,可以这样说:汉语成语就是我们展示传统文化精华的窗口和平台。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对相关文化成语的梳理,感悟成语的文化内涵。
(1)成语与自然文化:“江山如画” “傲霜斗雪”
(2)成语与服饰文化:“凤冠霞帔” “披红挂彩”
(3)成语与建筑文化:“雕梁画栋” “金碧辉煌”
(4)成语与文学艺术: “一字千金” “阳春白雪”
(5)成语与教育: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
小结:成语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不论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看,远不止于以上所举的这些表现。而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语言以其珍贵的精神营养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活动4【活动】成语的运用
设计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下积累运用成语,在运用中感悟成语的魅力。
1.读音:
人才济济 大腹便便 等
2.字形:
礼上往来 随寓而安 等
3.学生活动:看图快速识记成语
4.成语新貌
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乐在骑中”“默默无蚊”等广告语,你能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几例吗?
明确:别具一革、随心所浴、食全食美
★讨论:你如何看待成语的这种新面孔?
点拨:这些借双关、谐音等手法创作的广告语,含蓄幽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谐音广告的泛滥破坏了汉语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对人们产生误导和影响。
活动5【练习】运用成语速写短文
要求:至少选用6个成语;主旨明确;所用成语要符合语境;字数不限;3分钟内完成。
风和日丽 触景生情 不谋而合
筋疲力尽 人山人海 迫不及待
雪中送炭 一筹莫展 事与愿违
活动6【讲授】课堂小结
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文化的载体,它准确而全面地表现了汉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所以,应该学好、用好成语,这不但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也可以使成语的文化内涵传承不息。
活动7【作业】课后作业
按个人兴趣或者班上分工,从天文、地理、动物、植物、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类别中,选择其中一类,梳理出若干条成语,谈谈其与文化的关系。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