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配套教学设计(86)

文档属性

名称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配套教学设计(86)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5 09:15:56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并梳理学过的成语,掌握成语含义,并能够准确恰当的使用。
能力目标:积累成语,养成在日常生活中合理得当地使用成语的习惯。
德育目标:帮助学生感知成语所承载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
2学情分析
擂台赛的形式会引起学生们的浓厚的兴趣,通过此次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团体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成语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精华,让同学们在此次擂台赛中感受成语的魅力,并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养成积累成语、运用成语的良好习惯。
3重点难点
梳理学过的成语,积累新成语,准确恰当的使用成语。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成语的世界
在汉语的广阔天地里,有一个成语世界。那里风和日丽,山清水秀,叫人流连忘返;那里姹紫嫣红,生机勃勃,叫人目不暇接;那里还有至理名言,读了让人受益匪浅……请大家说说看,我刚才这段话在遣词造句上有何特点
是的,这短短的一句话就用了许多成语,我们说话或写文章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会使我们的表达简洁明了,生动有趣。大家以前学了不少成语,平时也积累了很多。现在,就让我们进行一次“成语擂台赛”,相信不凡的你们定有非凡的表现!
活动2【讲授】追根溯源
追根溯源(了解成语的来源和结构)
1. 结合课本P67页内容,可以概括出成语来源的五个方面:
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故事;文人作品;外来文化
2. 由各学习小组组长抽取一个成语来源,小组共同讨论后,派一人讲解一个成语故事。讨论和准备时间:2分钟。
活动3【活动】活学活用——成语擂台赛
活学活用——成语擂台赛
1. 宣讲比赛规则
详见PPT
2. 活动过程:
前奏:投石问路
给下面每一个成语填入一个恰当的字,使其竖读时连成一句话,在规定时间内看哪个小组最先答对。
(答题纸)全对的小组加 2 0 分,有错误的则只计算答对的成语,每个成语加 1 分。计时:1分30秒
题目:
孤( )难鸣 真( )灼见
胜券在( ) 老马( )途
博( )多才 ( )者多劳
陈规陋( ) 身体( )行
圆凿( )枘ruì 感( )身受
逍遥( )外 邯郸学( )
一( )之长 相( )并论
( )夺天工 ( )风亮节
答案: 掌握学习方法技巧 知识能力同步提高
第一轮
要求:说出带有12生肖的成语,每说对一个加 1 分,不能重复。
用答题纸答题,计时 2 分钟。
第二轮
要求:每组派一位代表进行成语接龙。每答对一个成语加 2 分。
组员不可提醒,可更换组员回答,但减 1 分,接下来由更换的新组员继续比赛。接不上的小组,在5秒计时后由下一组回答。
接龙成语:
出人头地;扬眉吐气;心想事成
第三轮
要求:小组配合,为任意店铺或商品起个与成语有缘的店名。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小组想的名字最多。
每个店铺只能用一次。每一个店名加 3 分。 计时2分钟。
第四轮
要求:各小组表演一个小故事,要从各组相应序号题中选出至少 5 个成语添加到故事中。
共计10分。每组计时 2 分钟。
如果多于五个,则每多一个不同类型且与故事内容相符的成语加 3 分。
选题一: 青出于蓝 孤芳自赏 狼吞虎咽 芒刺在背
花天酒地 日上三竿 良师益友 悬梁刺股
选题二:张灯结彩 余音绕梁 口蜜腹剑 浩然正气
八拜之交 秦晋之好 知书达礼 布裙荆钗
选题三:刀光剑影 强弩之末 力挽狂澜 利令智昏
生灵涂炭 一箭双雕 衣锦还乡 半壁江山
选题四:井底之蛙 良莠不齐 力透纸背 颜筋柳骨
斗转星移 万古流芳 趋之若鹜 相形见绌
选题五:眉开眼笑 窗明几净 忍俊不禁 呆头呆脑
安步当车 蓬门筚户 三人成虎 大智若愚
3. 总结比赛,小组积分,个人得分。
活动4【练习】拓展思考
我们接触的成语中以四字成语居多,但是在不下万条的成语中,也有很多三字、五字、六字、七字成语,你能列举一些吗?为什么四字成语居多?请小组共同探讨这个问题,发表见解。
活动5【作业】我的成语故事
请将你在今天竞赛过程中积累的新成语,或你喜欢的成语写成一段随感,最好写成一个小故事。
要求:要有五个以上的成语,字数不少于200字。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