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学霸知识笔记——
知识点1 第一次工业革命
知识要点:
(1)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2)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3)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4)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知识解读:
(1)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2)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使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学霸笔记:
(1)珍妮机发明之后,其他生产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人们把生产领域的这种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的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3)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对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大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现代大工厂制度建立。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②对社会结构: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个直接对立的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③对世界格局: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④对社会生活: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但也带来了交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4)工业革命的启示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经济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③政治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④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等。
知识点2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知识要点:
(1)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生于德国特里尔市。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去世,葬于海格特公墓。
(2)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精华而形成,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3)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4)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5)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知识解读:
(1)马克思的大部分著作都是在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完成,其中,《资本论》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
(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①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②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③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3)“第一国际”成立后,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4)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学霸笔记: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3)巴黎公社失败后,1871年6月,公社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后来经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国际歌》在全世界广泛传唱。
—— 学霸解题笔记——
考点1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经典例题】(2022·甘肃金昌·中考真题)“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新的时代”是( )
A.钢铁时代 B.电气时代
C.蒸汽时代 D.信息时代
【答案】C
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C项正确;钢铁时代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排除B项;第三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排除D项。故选C项。
解题关键:从正反两方面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
【中考对应训练】(2022·四川泸州·中考真题)下图是创作于1858年的漫画《泰晤士老爹的子女》。该漫画反映了( )
A.工业革命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B.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工业革命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D.石油开采与石油化工飞速发展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给泰晤士河带来的严重污染,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说明“工业革命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排除A项;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石油开采与石油化工飞速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考点2 马克思主义
【经典例题】(2022·贵州六盘水·中考真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而马克思主义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精神武器,其诞生的标志是( )
A.《资本论》的完成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完成 D.《哲学的贫困》的发表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项正确;《资本论》的完成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后,排除A项;《雇佣劳动与资本》是一部政治经济学论著,排除C项;《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最早的文本,排除D项。故选B项。
解题关键:了解《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才能更好地理解《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中考对应训练】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着眼于它( )
A.为工人运动提供了革命理论指导
B.肯定了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贡献
C.揭示了人类历史运动的必然前景
D.理论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基础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了人类历史运动的必然前景,C项正确;AB项都是影响,但不是对“传播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排除AB项;D项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原因,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考点3 巴黎公社
【经典例题】(2022·四川遂宁·中考真题)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是与马克思主义直接关联的。下列事件与马克思主义直接相关的是( )
A.印度民族大起义 B.巴黎公社建立
C.俄国1861年改革 D.太平天国运动
【答案】B
解析: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起无产阶级政权的一次伟大的尝试,B项正确;印度民族大起义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起义,排除A项;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排除C项;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
解题关键:了解巴黎公社运动发生的背景、过程,在此基础上理解其性质。
【中考对应训练】“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国际歌》由欧仁·鲍狄埃作词、皮埃尔·狄盖特谱曲。其创作背景是( )
A.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失败 D.第一国际的成立
【答案】C
解析:巴黎公社失败后,欧仁·鲍狄埃创作《国际歌》,C项正确;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ABD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学霸错题笔记——
易错点1: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混淆
【易错题】(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工业革命之初,修筑公路为解决交通问题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四轮马车等落后的交通工具,已不能满足工业飞速发展的需求。下列发明较早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A.蒸汽机车 B.汽船
C.内燃机 D.汽车
【易错解答】D
【正确解答】A
【错因分析】没有区分清楚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解题总结】两次工业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使用不同的动力。在理解这一点的基础上,区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强化训练】下列发明成果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蒸汽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B项正确;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排除A项;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排除C项;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排除D项。故选B项。
易错点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认识不清
【易错题】《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材料反映出工业革命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B.城市的兴起与壮大
C.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D.现代大工厂的建立
【易错解答】A
【正确解答】C
【错因分析】没有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与正确答案之间的对应关系。
【解题总结】一是要理解工业革命的原因,二是要理解题干材料的主旨,找到对应的答案。
【强化训练】查尔斯·辛格在《技术史》中写道:“在英国,工业革命的种子早已潜藏了多年。然后才爆发式出现了惊人的发展,这并非偶然事件,而是若干因素导致的自然结果。”下列不属于“若干因素”的是( )
①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②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
③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④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
A.① B.④ C.② D.③
【答案】C
解析:“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场,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是工业革命的成果,而非原因,因此②不属于“若干因素”,C项符合题意;①③④属于“若干因素”,AB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