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积累常见的修辞手法,并能够辨识、归类;
②树立“大修辞”的观念。
2.过程与方法:发现生活中成功的修辞现象,体会修辞运用无处不在。
3.能力培养:体会修辞的奇妙,在语言实践中运用修辞。
2学情分析
修辞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学生对修辞的学习、了解常局限于修辞格的狭义范围。其实,对语言进行修饰的过程,即是在进行修辞活动,修辞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无处不在。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点拨和指导,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与探究,让学生感受修辞之广和修辞之妙,帮助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树立“大修辞”的观念体会修辞无处不在,探究修辞的使用效果;
2.在语言实践中运用修辞。
4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树立“大修辞”的观念。
5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法、学练结合法
6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
去年,《舌尖上的中国2》强势回归,再一次引发了美食热潮,它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让观众在品美食的同时,也了解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今天我也为大家准备了一顿美食大餐,现在我们来看一看餐桌上有哪些菜肴。(PPT展示)
舌尖上的修辞:拟人、双关、比喻、引用。
你所知道的修辞还有哪些?
(学生发言)
这些都是我们常用的修辞手法,属于狭义的修辞。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说说无处不在的广义的修辞,即大修辞。
活动2【讲授】二、认识修辞
1.昨天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请同学们告诉我什么是修辞?它分为几类?每类修辞常用的手段有哪些?
(学生发言)
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简单来说,“修”就是修饰,“辞”就是言论,“修辞”就是修饰言论。只要能够对语言起到修饰作用的就可以称为修辞。(大修辞)
三类:语音修辞、词语修辞、语句修辞(参见PPT)
2.这里有七个句子,请同学们辨析一下它们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段?分别属于哪种修辞类别?(PPT展示)
活动3【活动】三、发现修辞
修辞并不是只出现在文学作品之中,其实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还有很多成功的修辞范例。下面我们就通过一场修辞知识竞赛,找一找学习和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修辞。
竞赛内容:探究古诗、熟语、广告、歌词、影视中存在的修辞现象,简要分析典例的修辞效果。(PPT展示)
活动4【练习】四、妙用修辞
我们常发现,同样的话,这个人说出来,是那么平淡无趣,而那个人说出来却是那样的生动新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掌握了语言奇妙无比的魔杖——修辞。现在就拿起我们手中的魔杖,让我们的语言美丽起来。
课堂练笔(要求:运用修辞,突出产品或景物特点。)
1.请你为“金芒果旅游文化节”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要求:运用修辞,突出产品特点。
示例:凤凰如火开正盛,芒果飘香迎客来。
2.请你写一段文字介绍元江特产“茉莉花茶”。
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不少于60字。
关键词:制作、茶香、茶味、功效
活动5【作业】五、课后练习
1.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2001年全国卷)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
乐观者说,希望是 。②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悲观者说,风是 。
2.仿照下面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2013年浙江卷)
示例:
青天,是一片芭蕉叶,
月亮是一滴露珠。
手指,轻轻一点,它就落了。
活动6【讲授】六、结语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的是古人说话讲究辞令,写文章讲求文采,而今只要我们能够妙用修辞,就能使我们的语言化平淡为生动(板书)。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无处不在的修辞,记得“妙用修辞,处处花香满径”。
板书设计: 妙用
平淡 ——————>生动
修辞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