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浙教版七上科学1.3像科学家那样探究(课件 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新浙教版七上科学1.3像科学家那样探究(课件 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7-10 18:2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陈波制作
第3节 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2016年,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呈“墨子号”顺利发射,标志着我国走向全球量子通信研究的领先地位。“墨子号”为科学家的研究创造了新的条件。
科学家是怎样进行研究的
一、生活中的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利用科学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对手持小电扇不会转动的原因进行探究。
手持小电扇不转了。
提问:
假设:
预测:
实验:
验证:
观察:
手持小电扇为什么不转动了?
可能是电池没电了。
如果这个假设是成立的,对其进行充电或换上新的电池,手持小电扇应该会转动。
对手持小电扇充电或换上新的电池。
手持小电扇正常转动起来了。
科学探究步骤








实验检验
继续探索
不支持假设,
修改或提出新假设
在探究问题时,我们一般会先假设几种可能的原因,再对每一种原因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探究,直到找到真正的原因,发现规律。
假如手持小电扇还是不转动,我们可以提出另外的假设,如导线断了、电动机坏了.…样不断探究,直至找到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科学探究是获得科学知识的一种基本方式。它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寻求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达成共识的过程。
科学家为了探究科学真谛做出了艰辛的努力。下面是我国科学家一次成功的探究活动——发现青蒿素。
二、科学家的探究
1、青蒿素的发现
1969年,屠呦呦担任我国抗疟疾药物研究项目的组长。地翻阅古籍,寻找方药,经过两年的研究、师选,受我国古代药典多附后备急方。冶求热诸疟方》的启发,提出精想青高对疟疾的治疗有重要价值
20世纪,疟疾辞虐,布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寻找治疗疟疾的有效方法,是科学家们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
提出科学问题
建立假设
疟疾患者全身发冷、发热、多汗并周期性发作。
制定计划,进行实验
屠呦呦从《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的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得到启发:为什么这与中药常用的高温煎熬法不同 原来古人用的是青蒿鲜汁!这两者的差别是温度。她决定用沸点只有34.6℃的乙醚来提取青蒿中的有关物质。实验过程繁复而冗长。在经过190次失败后,屠呦呦团队终于提取出青蒿中的有关物质。
1971年10月,屠呦呦在实验室观察这种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作用时,发现其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1972年, 屠呦呦研究小组成功分离并结品出青蒿素,其抗疟功效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
分析证据,得出结论
科研人员开启了测定青蒿素分子结构的工作,确定了青蒿素的分子结构。1986年,青蒿素获得新药证书。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青蒿素问世以来,使数百万人逃离了疟疾的魔掌。
2015年10月,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并应用手疟疾的治疗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的颁奖词中写道:“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物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对全球的影响及对人类、福祉的改善是无法估量的”。
解释、表达与交流
2、青蒿素发现的贡献
1.根据青蒿素的发现历程,你认为科学探究经历了哪些环节
问题识别与假设提出
文献研究与资源收集
实验设计与实施
数据分析与解释
理论构建与应用
成果交流与验证
好奇心和兴趣是科学研究的驱动力。青蒿素的研发历程显示,对国家使命的高度责任感与担当也是一种驱动力。
2.发现青蒿素,是我国科研人员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的艰苦科研条件下取得成功的范例。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3、科学探究的过程
在开展科学研究时,首先要发现和提出问题,然后针对所要探究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科学知识和已掌握的有关问题的信息,通过思考建立猜想或假设。接着,对要探究的问题制订探究的计划,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获取尽可能多的事实或证据,分析证据并得出结论,然后以书面报告、论文等形式表达,并与他人讨论和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果。
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科学家并不是总在每一项研究中使用相同的方法,经历相同的过程。“发现青蒿素”的研究显示了科学家进行实验探究时可能遵循的一般过程。
三、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科学家在探索自然规律时进行科学探究,我们在学习科学知识时也要进行科学探究。让我你供向来做一个科学探究活动吧!
人的身高与脚印长度的关系
警察常艰据脚印的长度来推断犯罪嫌疑人的身高。考古学家也会根据古代人的脚印长度来推测古代人的身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人的身古代人脚印的长度来推测古代人的身高与脚印长度的关系吧!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
3.制订计划:
4.搜集证据
人的身高与脚印的长度有什公关系?

建立假设后,需要设计方案来检验这个假设人的身高与脚印长度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关系如何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你准备搜集哪些证 通过什么方法来搜集
检验假设时,需要足够的证据。搜集证据需要记录,表格和图像是很好的记录方式。将你获得的数据填在表1.3-1中。
同 学 A B C D E F G H
脚印长/cm
身 高/cm
人身高越高,脚印越长
科学研究需要获取事实与证据,以便做出可靠的判断。例如,同学发烧了,是什么原因呢 是受凉了,还是身体某处有炎症?…居生会测体温,用听诊器听诊,化验血、尿或大便等。
5.分析证据并得出结论:
6.交流与评价:
根据搜集的证据,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你的假设是否正确
把你探究的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医生综合这些信息后就可判断该同学发烧的原因。当然,我们能得到和使用的信息越多,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越细致,得出的结论就越可靠。
练习与应用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白菜汁
高锰酸钾溶/2ml 14滴 8滴 15滴 11滴
根据上表,你认为哪一种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请说明理由
3.搜集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事例,与同伴进行交流分享
2.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某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紫色高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在4支同样的试管中分创加人2mL相同浓度的紫色高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边滴边振荡,直到紫色高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并记录所滴加的汁液滴数。实结果如下表:
1.你感冒到医院看病时,通常医生会向你是否头痛、咳嗷、鼻塞,还要测体温验血液指标等,这些行为属手科学探究中的哪个过程?
获取事实与证据
青椒汁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
使相同体积的高锰酸钾褪色,青椒汁所需的量最少,所以青椒汁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
再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