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浙教版七上科学 3.1.1认识地球 课件(共11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新浙教版七上科学 3.1.1认识地球 课件(共11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8-05 13:59:28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蓝色的星球,它孕育着无数的生命,这就是我们的家园——地球。那么,地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它在宇宙中处于怎样的位置?让我们一起开启认识地球的奇妙之旅。
第三章 广袤浩瀚的宇宙
第一节 认识地球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南海岸港口出发,环绕地球航行一周,历时1082天,成功返回出发地。出发时船队由5艘船和260多名水手组成,回来时只剩下艘船和18名水手。
环球航行极其艰难。那么,船队的环球航行具有什么意义 人们对地球环球航行形状的认识又经历了哪些过程
一、 地球的形状
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由于人们活动范围很小,认知能为非常有限,对地球形状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认识。那他们是怎么判断地球的形状?
经验和直觉
古代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绕着地球转动,而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地是平的,整个大地也是平的。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地面上走?为什么远去船只的船身比栀杆先消失?
2、关于地球名人有说法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首先提出了地球是球体的猜想。
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过多次对月食的观察,发现大地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弧形的,由此,他推测地球是个球体。
有没有同学知道为什么通过月食可以判断地球形状?
3、确认地球是球体
航海家麦哲伦的环球旅行
历行三年完成绕地球一周,
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体
人类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器,从太空中拍到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同学们还可以想到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
登高望远
不同地方的星空差异
地平线的变化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要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注重实践,并依靠科技的力量不断追求真理。
二、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赤道半径约为6357km,仅差0.33%,赤道周长约为4×104km。因此地球是圆的。
科学阅读 测量地球的大小
科学阅读
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假定地球是一个球体,同一时间在地球的不同地方,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是不同的。那么,只要测出两地的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的差和两地之间的距离,就可以算出地球的周长他听人说在埃及的赛尼城(今为阿斯旺)夏至这天正午的阳光可以
直射到井底,表明太阳光正好直射在该处的地面。他又测出夏至日正午亚历山大一根垂直杆的杆长和影长,可算出太阳光与杆之间的夹角,再测出塞尼城到亚历山大的距离,这样他就算出了地球的周长。
仔细阅读书上的阅读材料
关于科学技术法你学到了哪些?
什么时候才用到科学技术法?
思考 假如初中学生的平均臂展长为1.5m,让大家沿着赤道手拉手合抱地球,大约需要多少名初中生
26716667名
很大或很小的数
1000
1×103
1/1000
4×104
2.2×10-5
小牛试刀
1×10-3
1m= mm= mm
1mm= m= m
40000km= km
0.000022m= 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