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三水区2023一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中小学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试室
号和考号,再用2B铅笔把考号的对应数字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
答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从1948年到1950年底这段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从约280万人增至580万。这一变化
A.标志政协制度确立
B,宣告中国实现独立
C.源于三大改造完成
D.契合国家发展需要
2.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对全城的公共空间场所进行了清理,将明清以来积存的60多万吨
垃圾全部清除。这一举措旨在
A.改善人民生活
B.实现社会主义
C.完成国家统一
D.缅怀革命先烈
3.阿沛·阿旺晋美在回忆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过程时说:“我们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认真、亲切地谈
判,根据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贯方针和西藏的特殊情况,正确地解决了各项复杂的问题。”
这一谈判
A.为筹建新中国做好准备
B.推动了西藏和平解放进程
C.实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
D.使西藏开始归属中央管辖
4.题4图是1950年创作的宣传画《谁养活谁?请你想一想!》,画面的农
民大伯,手指贪图享乐的地主,而远方一群贫雇农正辛苦劳作着。这一宣
传画揭示了
A.民主建设的必然性
B.恢复经济的艰难性
C.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D.一五计划的正确性
题4图
八年级历史试卷共8页本页第1页
5.斯大林给毛泽东的贺电中说道:“在反击现代化和装备精良的美军战争中,中国军队无疑地也将
取得现代战争的丰富经验,变成完全现代化、威力强大的军队”。他评论的是
A,北伐战争
B.抗美援朝
C.抗日战争
D.解放西藏
6.题6表是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搜集的资料。他们研究的主题应是
题6表
1953年,周恩来批阅
1954年,长春市
的苏联援建项目稿件
1956年,在建的武汉长江大桥
劳模代表会议合影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B.新中国土地制度的变化
C.新生政权的成立和巩固
D.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时,会议共选举出1226名人大代表,其中妇女代表147人,占总代
表人数的12%。这体现了
A.经济建设卓有成效
B,男女平等得以实现
C.妇女地位得到提高
D.党派协商共谋发展
8.到1950年中期,老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完成:同年,这些地区约13的农户已被组成互助组,这是
在集体化道路上迈开的第一步。这里的“互助组”是指
A.公私合营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
D.人民代表大会
9.题9图是“庆祝天津市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照片。此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
mg.
题9图
A.1949年
.B.1950年
C.1956年
D.1958年
八年级历史试卷共8页本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