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蜀相》课件(共2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2《蜀相》课件(共2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0 14:4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蜀 相 杜甫
1.根据导纲与教师补充,熟记作家作品与文学常识。
2.结合课下注释与工具书,明确重点字词的音形义,梳理全诗大意。
3.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诗句的表现手法,总结全诗主旨。
4.反复诵读,背诵全诗。
学习目标
写作背景
《蜀相》是作者避乱成都拜谒诸葛亮庙时所作。“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唐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杜甫流落蜀地,生活贫困,无论国事、家事都使他陷入苦闷之中。到成都之后,他追慕诸葛亮,并且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这首诗便是其中的一首。
思1(4分钟)
朗读全诗(2分钟)
读背知识链接(2分钟)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李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等。杜甫诗风的特点:沉郁顿挫。他的诗歌讲究语言的精炼,兼具“形式美”和“内在美”。
展1(3分钟)
思2(3分钟)
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完成初步学习1-2题(3分钟)
映:遮蔽
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婵
频烦:即频繁
展2
柏( bǎi )森森 空好( hǎo )音
诸葛亮的祠堂哪里可寻到呢?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先主曾三顾茅,庐多次向您询问定夺天下的策略,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诗歌大意
展2
思(3分钟)
结合注释,完成初步学习3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颔联中哪两个字最为传神?请简要分析
这两个字是全诗的诗眼。其作用有二:
一是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
二是惋惜连与英灵做伴的草木禽鸟也不解人事,不会凭吊那位伟大的古人。
自成
徒有
展3
“炼字”题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 ------ 释字意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绘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点作用
评3
思4(3分钟)
结合注释,完成初步学习4
文本探究
找寻叙写诸葛亮生平事迹的诗句,并说明概括性地历数了诸葛亮的哪些生平事迹?
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展4
三顾——三顾茅庐,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
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
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 。
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诸葛亮事迹
评4
议(4分钟)
讨论合作学习
诗人在诗歌中用了21个字,为我们塑造了是怎样的诸葛亮的形象?塑造这一形象有何目的?

诸葛亮 杜甫
时代
理想
结果
不同
感念君恩,忠心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
受到君主的信任与重用拥有济世雄才并得以施展。
战争频繁,
动荡不安
战争不断,
安史之乱
匡扶汉室,
一统天下
国家安定,
百姓安居
大业未成,
壮志未酬
志向未就
壮志未酬
君臣关系融洽,
鱼水相得
肃宗亲小远贤,有志难骋
本诗主旨
本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雄才伟略、鞠躬尽瘁、忠心报国的形象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之情,暗含着感时忧国的情怀和以身许国的抱负。
评3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描其景)—抒己情
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
内容:古人——对比失落,同病相怜,个人失意,前人启示。
名地——昔盛今衰,世事变迁。
国家——叹惋国运衰微,总结历史教训。
统治者——荒淫误国,引以为戒。
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咏史抒怀;即事议论、夹叙夹议。
咏史怀古诗
评(3分钟)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3分钟完成迁移应用
请说说杜甫借昭君事迹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寓了对王昭君的深厚同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漂泊外地的怨恨之情。
1.《蜀相》中,“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来衬托诸葛亮的形象,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2.《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的两句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3.《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4.《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句,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相融,铸成千古名句。
检(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