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主题 《小蝌蚪找妈妈》 第一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通过借助生字卡片读、自由读、联系生活说一说等形式,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通过句子对比读,读准多音字“教”;通过观察发现四个字的关键笔画,借助老师范写、学生自主练写的形式,会写“两、宽、皮、哪”4个字,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通过演一演、看图、比较等方法,了解表示动作的词语“甩、摇”的意思,培养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语言建构与思维能力。 3.通过借助插图和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了解课文内容,并按顺序说清楚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变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渗透正确的科学观,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高阅读与审美鉴赏能力。
【评价任务】 1.能借助生字卡片读、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互纠、联系生活说一说等形式,正确认读“塘、脑”等14个生字;能通过句子对比读,读准多音字“教”;通过观察发现四个字的关键笔画,借助老师范写、学生自主练写的形式,正确书写“两、宽、皮、哪”4个字。(目标1) 2.能借助演一演、看图、比较等方法,说出“甩、摇”的意思,并能正确选择动词搭配。(目标2) 3.能借助图片和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大致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变化过程。(目标3)
【学习内容】 本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每一篇课文都包含了一些关于自然的科学知识,蕴含了大自然神奇的奥秘,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第一篇课文。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童话故事。课文浅显易懂,介绍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经过“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四个阶段,最后变成了小青蛙,说明青蛙生长过程中形体与生活习性的变化,蕴含着遇事要主动探索的道理。 在这篇课文第一课时中,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认识本课所有生字词,读准一个多音字,本课要求书写10个生字,但是在本课时中先正确书写“两、宽、皮、哪”这四个字,并且通过演一演等方式,理解部分表示动作的词。在文中找出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结合图片按顺序说出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学情分析】 刚刚步入二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有一定的阅读概括能力,当学生刚接触到新课文的时候,总是非常感兴趣。怎样有效利用第一课时学生的新鲜感、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本课时旨在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宽、皮、哪”4个字,了解表示动作的词语“甩、摇”的意思,能按顺序说清楚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变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企鹅寄冰》,知道了其所蕴藏的科学知识,本节课同样也是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并结合实际生活经验,知道其所蕴藏的小蝌蚪的秘密。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如何观察生字的结构、 关键笔画等,本课时的生字教学可以采用让学生先观察、汇报,老师再讲解的形式。二年级的学生主要以具象思维为主,所以在领会作者在动词方面运用的准确性时,通过做一做、演一演的形式,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不同的动词搭配所表达的意思上的不同。本单元重点是能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所以在学生充分朗读并理解内容意思后,结果直观的图片排序,关键语句的提炼来讲述这个故事。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指向目标3) 1、学生认真观看“寻人启事”,明白寻人启事上的主要信息,对帮助小蝌蚪找妈妈这件事情充满兴趣。 2、学生齐读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3、读了题目后,结合题目与自己的思考,想一想课文写的是关于谁的故事?(小蝌蚪的故事)写了小蝌蚪的一个什么故事呢?(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蝌蚪的他们的妈妈又是谁呢?(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认真听老师讲解蝌蚪和青蛙的小科学知识。 认真听老师的提问,带着疑问走进课文的学习。过渡: 大自然宛如一个宝库,奇妙而美丽,有着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积极去探索,认真去发现。之前我们跟随课本一起去用科学知识揭示大自然的神奇,一起准备了探险的物品,还训练了观察能力,接下来就让我们出发吧,走进奇妙的大自然中去发现它的奥秘吧! 1、昨天,老师探险路上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 2.聪明的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去帮助小蝌蚪找一下妈妈吧!我们一起来齐读课题——《小蝌蚪找妈妈》,教师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3.同学们,读了题目后,你知道课文写的是关于谁的故事吗?(出示小蝌蚪图片)写了小蝌蚪的一个什么故事呢?那他们的妈妈又是谁呢? 教师出示蝌蚪和青蛙的示意图,渗透科学知识并小结:蝌蚪是青蛙的幼体,他们的妈妈是青蛙。 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他们在找妈妈时又发生了哪些故事?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学生能够大致谁出寻人启事上的内容。 生能准确齐读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能准确说出课文写的是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是青蛙。 生能明白蝌蚪是青蛙的幼体这个科学知识。 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过渡语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借助寻人启事来导入课题,一方面紧扣课文的内容,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朗读课题,思考题目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带着疑问有针对性的进行课文的学习。环节二:整体感知(指向目标1、2、3)1、生认真听读范文,在听的时候如果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地方用铅笔画出来,也可小声的跟读范文。 2、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通课文。 3、读通课文后,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4、被指名的同学读文,其余同学认真倾听,思考同学是否读正确了,根据老师的纠正,再次识记易错读音。 5、找到多音字“教”,并且借助句子读准两个读音。 二、生齐读课文,思考问题。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鲤鱼阿姨、乌龟,而它自己先长出了两天后腿、再长出了两条前腿,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最后尾巴不见了。 2、最后小蝌蚪游到了荷花旁,他们的妈妈正蹲在荷叶上,他们的妈妈披着绿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小蝌蚪的样子。 1.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2.知道小蝌蚪们生活在池塘,认真观看教师出示的池塘、鱼塘、荷塘的图片与词语,知道比较小的小水池就叫“池塘”,养鱼的我们就叫它“鱼塘”,里面长满了荷花的是“荷塘” 3.生自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 (1)生试着说一说勾画的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 (2)学习生字“脑、袋、灰”。 ①观看出示的词卡“脑袋”,跟老师一起读两遍,读准轻声。试着给“袋”组词,并读一读。 ②灰:认真观察象形字“灰”,思考怎样记住这个“灰”字。试着给“灰”组词。 (3)用一只手臂做一做“甩”的动作,不能换成“摇”,从“甩”这个动词上体会到了小蝌蚪们是很用力地甩着尾巴的。女生做做“甩甩头”的动作,男生做做“摇摇头”的动作,体会到了甩的动作幅度和力度都要大于摇的动作。并试着用“甩”字说一句话。(小女孩一跑,辫子就来回甩动。) (4)生齐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的样子。 四、学习第2-6自然段,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变化过程。 1.生读课文2-6自然段,并画出描写时间和小蝌蚪样子发生变化的句子。 2.在出示的生字卡片中选择喜欢的生字,跟小组同学讲一讲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 预设:根据插图和文中句子,我们知道迎上去就是面对面的游上前,并用“迎”组词欢迎、迎接、迎风、迎面,跟着老师读两遍这些词语。 预设:看老师出示的“龟”字的演变过程,一边看一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生汇报自己所勾画的2~6自然段哪些写时间和小蝌蚪样子发生变化的句子。 ①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②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③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④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1)生观察,说出自己的发现,都是先说时间再说小蝌蚪样子的变化。 (2)按照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给5张图片排序。 (3)借助图片和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按顺序讲一讲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和小组成员讲一讲,再和全班同学讲一讲。一、读通课文 1.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课文范读,在听的时候如果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地方请用铅笔画出来,如果你也想读,也可以小声的跟读。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请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4.指名分段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倾听。(老师相机纠正读音) 预设:指导读准“露着雪白的肚皮”中“露”的读音,这里读“lù”。 5.指导读准多音字“教”。 课文中藏着一个多音字“教”,你能读准这个多音字吗? (1)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jiāo)小鲤鱼捕食。 ⑵教(jiào)室里,同学们都在认真地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多音字你们掌握的可真不错,那接下来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而它自己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最后小蝌蚪在哪里找到了它的妈妈?他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小蝌蚪的样子。 1.现在请一位同学们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2.读了之后,我们知道小蝌蚪们生活在哪里呢?(池塘) 看,像这种比较小的小水池就叫“池塘”,也叫做“水塘”(出示池塘的图片与词语),如果在里面养鱼,我们就叫它“鱼塘”(出示鱼塘的图片与词语),要是里面长满了荷花呢?这就是“荷塘”(出示荷塘的图片与词语)。 3.请同学们自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 (1)请哪位同学试着说一说你勾画了哪些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相机板书: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 (2)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脑、袋、灰”。 ①脑、袋:出示词卡“脑袋”,在这里 “袋”要读轻声,跟老师一起读两遍。 “袋”为形声字,本义为:有口的装东西的。除了脑袋,我们还可以组词:口袋、袋子、袋鼠,请同学们读一读。 ②灰:出示“灰”的象形字,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想一想,可以怎样记住这个“灰”字呢 “灰”是一个会意字,从火从手,意思是火灭了成为灰烬,可以用手拿。我们可以给他找朋友:灰色、灰烬。 (3)小蝌蚪们甩着长长的尾巴,你能用一只手臂做一做“甩”的动作吗?这里的“甩”能换成“摇”吗?你从“甩”这个动词上体会到什么?请女生做做“甩甩头”的动作,男生做做“摇摇头”的动作,你又体会到了什么?请聪明的同学用“甩”字说一句句话呢? (4)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的样子。 四、学习第2-6自然段,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变化过程。 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2-6自然段,并画出描写时间和小蝌蚪样子发生变化的句子。 2.出示生字卡片“哇、捕、迎、阿、姨、宽、龟、顶、披、鼓”。请同门们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跟小组同学讲一讲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预设:(出示文中第一幅插图)长出了两条后腿的小蝌蚪见到鲤鱼妈妈,“就迎上去”。请问“迎上去”是什么意思 同学们可以看图说一说。你还能给“迎”找哪些好朋友呢? (欢迎、迎接、迎风、迎面)请跟着老师读两遍。 预设:出示“龟”字的演变过程,请同学们一边看一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最早的 “龟”字像乌龟的侧面,现在的“龟”字上部像一只乌龟的头,最后一笔像一只乌龟的尾巴,中部像龟壳上的纹路。) 3.请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勾画了第2~6自然段哪些写时间和小蝌蚪样子发生变化的句子。 ①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 ②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 ③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④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说一说你发 现了什么 (2)这里有五张图片,你能按照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给图片排序吗 (相机板在图片下面对应板书:甩着长长的尾巴、两条后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 (3)你能借助图片和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按顺序讲一讲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请和小组成员讲一讲,再和全班同学讲一讲。能认真倾听范文,勾画出不理解的地方和不认识的字词。 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能准确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能准确读课文,认真倾听。 能借助句子,认识多音字“教”。 能大致说出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鲤鱼阿姨、乌龟,而它自己先长出了两天后腿、再长出了两条前腿,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最后尾巴不见了这样的变化。 能准确说出小蝌蚪游在荷叶上找到了妈妈,他们的妈妈披着绿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能准确朗读第一自然段。 能准确说出小蝌蚪们生活在池塘,并认读水塘、鱼塘、荷塘。 能读后准确画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 能准确说出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 读准 “脑袋”,并能用“袋”字正确组词,认读 口袋、袋子、袋鼠。 能大致说出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个“灰”字。并用“灰”正确组词。 能做出甩臂动作,并大致说出从“甩”这个动词上体会到什么。能准确的用“甩”字造句。 生能准确齐读第一自然段。 生能准确画出描写时间和小蝌蚪样子发生变化的句子。 生能够在老师出示的生字中挑选喜欢的生字和小组成员分享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 能大概说出“迎上去”的意思,并用“迎”组词,读准老师出示的词语。 能认识观察“龟”字的演变过程,并说出自己的发现。 能准确说出自己勾画了第2~6自然段哪些写时间和小蝌蚪样子发生变化的句子。 能大概说出自己的发现——先说时间再说小蝌蚪样子的变化。 能准确给图片排序。 能借助图片和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按顺序大致说出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活动意图说明: 将课后习题“读一读,记一记”中与“塘、袋”有关的词句和识记生字、课文学习有机穿插在一起。并根据遗忘规律在读一读的基础上,再贴在黑板一侧,适时记一记,帮助学生在最佳时间内复习和巩固,达到积累的目的。将第2~6自然段放在一起教学,旨在突出整体性,便于梳理文中关于时间、小蝌蚪样子变化的句子,帮助学生借助这些信息和图片,按顺序说清楚蝌蚪成长的变化过程,突出教学重点。环节三:观察比较,练写生字(指向目标1)1.书写“哪”。 (1)观察老师课件出示的田字格中的“哪”字,想一想它是什么结构的字,关键笔在哪里,写时需要着重注意什么 (2)认真观看教师范写。 (3)认真描红并在田字格里书写, (4)展评时认真观察同学的书写,说出其优缺点,并及时修正自己的书写。 2.书写“宽”。 (1)认真观察课件出示的田字格中的“宽”字,思考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哪个字比较像,想一想它是什么结构的字,关键笔在哪里,写时需要着重注意什么 (2)认真观看教师范写。 (3)生描红并在田字格里书写。 (4) 展评时认真观察同学的书写,说出其优缺点,并及时修正自己的书写。 3.指导书写“两、皮。 (1) 认真观察课件出示的田字格中的“两”字。 (2)认真观看教师范写“两”字。 (3)生描红并在田字格里书写,展评时认真观察同学的书写,说出其优缺点,并及时修正自己的书写。 (4)认真观察“皮”字,并和同桌交流一下,在写这个字时应注意什么。 (5)试写一个“皮”字,根据教师的指导,再写两遍,同桌互相评价。1.指导书写“哪”。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哪”字)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字,想一想它是什么结构的字,关键笔在哪里,写时需要着重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我们在书写这个字时,个部分要紧凑,中间的横折钩和游标的横撇弯钩都不要向下写太长,最后一笔悬针竖最长。 (3)生描红并在田字格里书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4)展评。 2.指导书写“宽”。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宽”字)你们觉得他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哪个字比较像呢?(家),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字,想一想它是什么结构的字,关键笔在哪里,写时需要着重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我们在书写这个字时,要写好宝盖头略宽,第一笔点在竖中线上,下部分是“见”不要写成“贝”了,撇和竖弯钩要写的舒展一些,略宽于宝盖头。 (3)生描红并在田字格里书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4)展评。 3.指导书写“两、皮。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两”字)请生观察。 (2)教师范写“两”字。这是一个独体字,要把第二笔和第三笔围成的框写得稍大一些。 (3)生描红并在田字格里书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展评。 (4)请同学们观察“皮”字,并和同桌交流一下,在写这个字时应注意什么。 (5)学生试写一个“皮”字,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再写两遍,同桌互相评价。认真观察“哪”字,能大致说出它是什么结构的字,关键笔在哪里,写时需要着重注意什么。 能准确描红,并在田字格里书写“哪”字。 展评能大致所展字的优缺点,并及时修正自己的书写。 能大致说出和“家”字较像,以及它是什么结构的字,关键笔在哪里等。 能准确描红,并在田字格里书写“宽”字。 展评能大致所展字的优缺点,并及时修正自己的书写。 能准确描红,并在田字格里书写“两”字。展评能大致所展字的优缺点,并及时修正自己的书写。 能和同桌交流在写“皮”字时应注意什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准确书写“皮”。活动意图说明: 根据对要求会写的字的分析,第一课时指导写“哪、宽、两、皮”,尊重二年级学生已有的写,请学生自己练习“两、皮”两个字,培养独立写字能力。
(
我
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大自然宛如一个宝库,有着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积极去探索,之前我们跟随课本一起去用科学知识揭示大自然的神奇,接下来就让我们出发吧,走进奇妙的大自然中去发现它的奥秘吧!
【开往大自然的列车】☆☆为生字注音,并为每个生字宝宝组两个词吧。
【动作藏宝图】☆☆☆
在森林里发现了一张藏宝图,请选择恰当的内容填进句子,解开动作藏宝图的秘密吧。
甩 露 蹬 披 蹦 鼓 跳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长长的尾巴,快活得游来游去。在鲤鱼阿姨和乌龟的帮助下,他们在荷叶上看见了一只大青蛙,( )着碧绿的衣裳,( )着雪白的肚皮,( )着一对大眼睛,这便是他们的妈妈。青蛙妈妈低头对他们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 ),向前一( ),便( )到了荷叶上。
【慧眼识珠】☆☆☆☆
大自然中有许多事物需要我们用火眼金睛去分辨它。请将下列图片按照小蝌蚪生长变化的顺序进行排列,并在图片下方,写上这个阶段小蝌蚪的变化是什么,并跟同学讲一讲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主题 《小蝌蚪找妈妈》 第二课时(共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字的字形特点、自主练写等形式,写好“顶、眼”等6个字以及 “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通过演一演、小组讨论、比较等办法了解表示动作的词“披、鼓、露”的意思,在情境中积累并运用动宾结构的短语,培养具有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思维能力。 3.通过体会人物心情、语气的方式,分角色读好课文,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培养良好的语感;通过插图排序并借助插图讲清楚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评价任务】 1.能通过观察字的字形特点、老师范写、学生描红、展评、自主练写等形式,写好“顶、眼、晴、肚、孩、跳”6个左右结构的字以及 “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做到间架结构合理,左右部分宽窄正确。(目标1) 2.能通过演一演、看图、小组讨论、比较等办法正确说出动词的意思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3.能通过体会人物心情、语气的方式,分角色读好课文;能正确的将小蝌蚪生长顺序图排序,并能借助图片大致讲出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目标3)
【学习内容】 本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每一篇课文都包含了一些关于自然的科学知识,蕴含了大自然神奇的奥秘。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通过师生合作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做到对即将学习的这个单元心中有数。同时也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创设大情境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为后面几篇课文的学习提供任务驱动。在本课教学中结合“识字加油站”、“书写提示”和“我爱阅读”,重点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借助拼音识字,培养在生活中识字的意识,并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的原理,体会阅读的乐趣,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课时旨在写好“顶、眼”等6个字以及 “看见、哪里”等8个词语,了解表示动作的词“披、鼓、露”的意思,在情境中积累并运用动宾结构的短语,通过体会人物心情、语气的方式,分角色读好课文,并借助插图讲清楚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第一课时认识了生字,熟读课文,了解了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变化过程,并能借助图片讲出其变化过程。二年级的学生主要以具象思维为主,同第一课时一样,在领会作者在动词方面运用的准确性时,通过做一做、演一演的形式,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不同的动词搭配所表达的意思上的不同。第一课时学写了“哪、两、皮”,在语文园地的教学中也学习了如何在田字格里写好左右结构的字,本课时要写的字全部都为左右结构的字,可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再次复习左右结构的字该如何观察并书写。二年级的学生对一些表演的形式非常感兴趣,所以在本课会采用分角色朗读、师生读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体会人物心情读好对话。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指向目标 ) 一、开火车的形式读一读,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二、按照顺序将课后习题中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图片正确排序,并给小组同学讲一讲小蝌蚪是如何长成青蛙的。一、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开火车的形式读一读。 1、第一组: ①池塘 水塘 鱼塘 荷塘 ②脑袋 口袋 袋子 袋鼠 ③欢迎 迎接 迎风 迎面 2、第二组: ①池塘 脑袋 黑灰色 ②游哇游 教小鲤鱼 捕食 迎上去 阿姨 宽嘴巴 ③游哇游 乌龟 头顶 披着 ④游哇游 披着 露着 鼓着 二、出示课后习题中小蝌蚪长成青蛙的图片,请同学们按照顺序将这四张图片正确排序,再给小组同学讲一讲小蝌蚪是如何长成青蛙的。 生能够正确读好两组词语。(第一组中注意读好“脑袋”的“袋”的轻声。) 生能够按顺序准确给图片排序,并能讲清楚小蝌蚪是如何长成青蛙的。活动意图说明: 带有生字的四组词语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排列的,学生在复习生字的同时,可以复现课文内容。排列图片顺序,既检测了课后习题,又再一次回顾了课文内容。经过两次唤起,突出教学重点,也为下一步教学 作好铺垫。环节二:体会人物语气,分角色朗读对话(指向目标2、3)一、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并画出小蝌蚪和鲤鱼阿姨的对话。 2、同桌分角色读一读对话。 (1)试着读一读小蝌蚪和鲤鱼阿姨的对话。 (2)说出小蝌蚪找妈妈的原因是什么。 (3)有礼貌地问一问鲤鱼阿姨:“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记住要读出疑问、好奇的语气来。全班一起帮小鲤鱼再问一问。 (4) 语气亲切可亲,语速不快不慢地读鲤鱼阿姨对小蝌蚪说的话。(“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从鲤鱼阿姨对小蝌蚪说的话中,得知小蝌蚪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的。 (5)分角色朗读。 老师读鲤鱼阿姨的话,学生们读小蝌蚪的话。后交换角色朗读,学生读鲤鱼阿姨的话,老师读小蝌蚪的话。 二、学习第3自然段。 生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并画出小蝌蚪和乌龟的对话。 (1)两个同学试着读一读小蝌蚪和乌龟的对话。 (2) 小蝌蚪看见鲤鱼是“迎上去”,看见乌龟是 “追上去”的。通过小组讨论,师生扮演的形式,知道并说出这两个动作的区别在于两人面对面,一个向前就是“迎上去”。一个人在前面走,另一个人在后面跑,就是“追上去”。 (3)小蝌蚪看见四条腿、宽嘴巴的乌龟是,连忙追上去,这时他们心里会想“这次总算找到我们的妈妈了,我们赶紧追上去看看吧!”此时他们的心情是着急的,激动的。同学们通过朗读来表现出小蝌蚪着急激动的心情。 (4)师生分角色朗读。 (5)说出听了乌龟的话知道了小蝌蚪的妈妈除了有四条腿、宽嘴巴外,头顶上还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三、学习第4—6自然段。 生默读第4-5自然段,画出小蝌蚪和青蛙的对话。并思考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
1、生来读一读对话。 2、思考这一次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朗读第4自然段。说出青蛙妈妈的样子是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1)生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思考他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2)明白这两句的不同之处在于“披”和“穿”,“鼓”和“长”,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穿着”是把双手穿进衣服的衣袖中。“披着”是衣服覆盖在肩背上。表演一下“穿衣裳”和“披红袍”的动作,通过观察课文青蛙的插图,知道这里的“鼓”是“凸起”的意思,青蛙肚子圆圆的。“披、露、鼓”形象生动地勾画出青蛙的外貌。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4)尝试用“披”、“露”或者“鼓”说一句话吗? (5)生带着激动的心情来读一读小蝌蚪的话。 (6)分角色朗读。请同学们齐读小蝌蚪的话,老师读青蛙妈妈的话。然后再换过来,老师读小蝌蚪的话,同学们齐读青蛙妈妈的话。 (7)思考这里的三个动词“蹬、跳、蹦”能不能互换一下位置,并说明理由。一、学习第2自然段。 小蝌蚪在池塘里开心快活地生活着,他们一边嬉笑打闹,一路寻找妈妈的踪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小蝌蚪和鲤鱼阿姨的对话。 2、同桌分角色读一读对话,教师指名示范读。 (1)请两个同学来试着读一读小蝌蚪和鲤鱼阿姨的对话。 (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吗?对呀小鱼有妈妈,小海龟有妈妈,我们人也有妈妈,所以小蝌蚪也非常的想念自己的妈妈,它也要去寻找自己的妈妈踪影。 (3)小蝌蚪在准找妈妈的路上遇见了鲤鱼阿姨,请哪位同学来替小蝌蚪有礼貌地问一问鲤鱼阿姨:“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记住要读出疑问、好奇的语气来。全班一起帮小鲤鱼再问一问。(你们都是有礼貌的小蝌蚪) (4) (出示鲤鱼的图片)鲤鱼阿姨亲切地对小蝌蚪说了什么呢 预设:“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读鲤鱼阿姨的话时,语气要亲切可亲,语速要不快不慢。 鲤鱼阿姨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长什么样呢?对呀他们妈妈四条腿,宽嘴巴。(教师在鲤鱼图下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5)分角色朗读。 老师来读鲤鱼阿姨的话,请同学们读读小蝌蚪的话。你们真是一群有礼貌的小蝌蚪啊!现在交换角色朗读,你们来读鲤鱼阿姨的话,老师读小蝌蚪的话。 二、学习第3自然段。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画出小蝌蚪和乌龟的对话。 (1) 小蝌蚪听了鲤鱼阿姨的话又踏上了寻找妈妈的路,这是看见了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就以为这便是他们的妈妈。请两个同学来试着读一读小蝌蚪和乌龟的对话。 (2) 小蝌蚪看见鲤鱼是“迎上去”,看见乌龟是怎样做的?是的小蝌蚪是“追上去”的。(出示课文两幅插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插图,前面提到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是“迎上去”,而看见乌龟是“追上去”,这是为什么呢?这两个动作有什么区别吗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讨论,再请小组代表来说一说。 老师扮演鲤鱼妈妈,请一名小同学扮演小蝌蚪,和我一起演一演“迎”的动作。再假设我是乌龟,请一名同学扮演小蝌蚪来演一演“追”的动作。 是呀,两人面对面,一个向前就是“迎上去”。一个人在前面走,另一个人在后面跑,就是“追上去”。这些动词用得多准确生动呀! (3)小蝌蚪看见四条腿、宽嘴巴的乌龟是,连忙追上去,这时他们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的他们是着急的,激动的,请同学们用你们的朗读表现出小蝌蚪的心情吧。 (4)我们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你们读小蝌蚪的话,老师读乌龟的话。 (5)听了乌龟的话,我们知道了小蝌蚪的妈妈除了有四条腿、宽嘴巴外,还有什么特点呢? (相机在乌龟的图片下板书: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三、学习第4—6自然段。 请学生默读第4-5自然段,画出小蝌蚪和青蛙的对话。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
1、请同学们来读一读对话。(出示青蛙图) 2、这一次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青蛙妈妈什么样?(相机在青蛙图片下板书: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3、出示句子 ①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②大青蛙穿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长着一对大眼睛。 (1)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他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2)看来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第一句,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披”和“穿”,“鼓”和“长”,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披”的意思,再观察一下课文青蛙的插图,猜一猜“鼓”的意思是什么。 (3)是的,“穿着”是把双手穿进衣服的衣袖中。“披着”是衣服覆盖在肩背上。你能表演一下“穿衣裳”和“披红袍”的动作吗?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这两个动词的区别了。 这里的“鼓”是“凸起”的意思,青蛙肚子圆圆的。“披、露、鼓”形象生动地勾画出青蛙的外貌。作者用词真准确! (4)聪明的你们能用“披”、“露”或者“鼓”说一句话吗? (5)四条腿、宽嘴巴、头顶有大眼睛、身披绿衣裳、露着白肚皮是不是和鲤鱼阿姨还有乌龟所说的一样呀,看来这次 他们找到妈妈了。小蝌蚪赶忙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此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同学来读一读小蝌蚪的话。 科普知识:青蛙的生命开始于卵,卵受精后变成蝌蚪,蝌蚪长成幼蛙,最后长成成蛙……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知识,请同学们课后找一找这方面的书来读,相信你会懂得更多知识。 (6)分角色朗读。请同学们齐读小蝌蚪的话,老师读青蛙妈妈的话。然后再换过来,老师读小蝌蚪的话,同学们齐读青蛙妈妈的话。 (7)出示句子“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同学们,请问这里的三个动词“蹬、跳、蹦”能不能互换一下位置呢?说说你的理由。是的,不能,因为这是一连串的动作,不能互换位置。这真是一只身姿轻盈的小青蛙呀。 生能准确画出小蝌蚪和鲤鱼阿姨的对话。 同桌读好小蝌蚪和鲤鱼阿姨的对话。 能大致说出小蝌蚪找妈妈的原因是什么。 能用疑问、好奇的语气来读一读小蝌蚪对鲤鱼阿姨说的话。 能用亲切的语气读鲤鱼阿姨对小蝌蚪说的话。 能准确说出鲤鱼阿姨所告诉小蝌蚪的他们的妈妈的样子。(四条腿,宽嘴巴) 能分角色朗读,读出小蝌蚪的礼貌,鲤鱼阿姨的亲切。 能准确画出小蝌蚪和乌龟的对话。 能读好小蝌蚪和乌龟的对话,不添字不漏字。 能说出小蝌蚪看见乌龟时是“追上去”的。并通过观察两幅插图、小组讨论、师生扮演的形式,大致说出“迎上去”和“追上去”这两个动作的区别。 能说出小蝌蚪心里的想法以及他们此时的心情是着急的,激动的。并朗读句子。 分角色读好对话。 能准确说出小蝌蚪的妈妈除了有四条腿、宽嘴巴外,头顶上还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生能准确勾画出小蝌蚪和青蛙的对话。 生读好蝌蚪和青蛙的对话,不添字不漏字。 能准确说出青蛙妈妈的样子。 生能准确说出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大致说出自己喜欢哪一句的理由。 借助联系生活实际、观察插图的形式大致说出“披”和“穿”,“鼓”和“长”的不同之处。并准确表演“穿”和“披”的动作。 能用“披”、“露”或者“鼓”说一句话。 带着激动的心情读好小蝌蚪的话。 分角色读好对话。 能大致说出这三个动词“蹬、跳、蹦”不能互换位置的理由。 活动意图说明:将第2~5自然段放在一起教学,旨在更好地帮助学生按照事件的发展来梳理文章内容,同时采用表演朗读的方式,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迎上去”“追上去”“游过来”等词语所产生的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分角色朗读和学习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一环节的主要教学内容,其中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通过做动作、看图、演一演等方法,学习了本课的动词,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并且将语文园地中字词句运用第一题也融合在这一环节,整体的学习和把握。环节三:整理信息,讲述故事(指向目标3)生发现小蝌蚪之所以一开始找错是因为因为鲤鱼阿姨和乌龟说的信息都是对的,但是不完整,而后综合了这些信息便找到了他们的妈妈。 生根据之前勾画的表示时间和小蝌蚪变化的句子,以及板书、图片,试着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先小组内讲一讲再给全班同学讲一讲。一、同学们,你们看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乌龟告诉小蝌蚪,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可是为什么小蝌蚪一开始还是找错了呢,是的,因为鲤鱼阿姨和乌龟说的都是对的,但是不完整,后面小蝌蚪将他们说的综合起来,找到了四条腿,宽嘴巴,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的青蛙,这便是他们的妈妈了。 二、请同学们根据之前勾画的表示时间和小蝌蚪变化的句子,并结合我们的板书、图片,试着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先在小组内讲一讲,一会儿请讲的最好的来给全班同学讲一讲。 能大致说出小蝌蚪一开始找错的原因。 能借助勾画的句子以及板书、图片,大致说出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活动意图说明: 鲤鱼和乌龟提供给小蝌蚪的信息,虽然都是对的但是都不完整,通过这些学习活动是在引导学生归纳和整理信息。并借助勾画的句子、板书、图片,讲一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环节四:练写生字(指向目标1)练写生字“顶、眼、晴、肚、孩、跳”。 1.生认真观察这些字,发现其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都是左窄右宽。 2.书写“孩”字。 (1)生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孩”字,想一想在写时需要着重注意什么 (2)认真观看教师范写“孩”字。 (3)生描红一个,并在田字格里再写一个字。并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修改。 (4)展评时认真观察同学的书写,说出其优缺点,及时修正自己的书写,并再次练写。 3.生自主练写“顶、眼、晴、肚、跳”。 (1)生认真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参照“孩”字的书写要点,分别说说这几个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生依次描红“顶、眼、睛、肚、跳”,在田字格里分别再写一个字。并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修改。 (3)展评时认真观察同学的书写,说出其优缺点,及时修正自己的书写,并再次练写。 4.学生练写“看见、哪里”等词语。练写生字“顶、眼、晴、肚、孩、跳”。 1.这些字都有一个共同点,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是的,这些字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都是左窄右宽。 2.指导书写“孩”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孩”字)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字,想一想在写时需要着重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孩”字,我们在写这个字是要注意 “子”末笔横变提,斜度大。“亥”第三笔的撇折,撇折经过中心点在横中线下侧向右折。 (3)生描红一个,并在田字格里再写一个字。师巡视,相机指导。 (4)展评,学生再练写。 3.学生自主练写“顶、眼、晴、肚、跳”。 (1)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参照“孩”字的书写要点,分别说说这几个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依次描红“顶、眼、睛、肚、跳”,并在田字格里分别再写一个字。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展评,学生根据老师的评价练写“顶、眼、睛、肚、跳”。 4.学生练写“看见、哪里”等词语。 能准确说出这些字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都是左窄右宽。 能认真描红,并在田字格里再次书写。 展评能大致所展字的优缺点,并及时修正自己的书写。 能大致说出这几个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能认真描红,并在田字格里再次书写。 展评能大致所展字的优缺点,并及时修正自己的书写。 能准确书写“看见、哪里”等词语。活动意图说明: 根据对要求会写的字的分析,本课时指导写“顶、眼、睛、肚、皮、孩、跳”,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在语文园地书写提示板块学习过如何观察并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培养独立写字能力。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我们帮助小蝌蚪找到了他的妈妈,但奇妙的旅程远不止这些,我们继续出发吧!
【书写小明星】请将以下生字,按结构进行归类,并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对号入座】要想知道大自然更多的秘密,需要将这些词语正确送到家。请选择合适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
迎上去
追上去
老师来家访了,我赶忙
。
阿姨的钱包掉在了地上,我捡起来,赶忙
,将钱包还给她。
)
(
穿衣服
披红袍
早晨起床,我会自己
。
哥哥当兵去了,我们全家给他戴红花,
。
) (
甩甩头
摇摇头
听到这个坏消息,妈妈无可奈何的
。
被雨淋湿的小狗,疯狂地
,想要将毛发甩干。
)
【千变万化】小蝌蚪能慢慢蜕变成青蛙,在神奇的大自然中,还有许许多多“会变”的动物(变色龙、小壁虎等),请你通过查资料、观察生活、请教家长等方式,完成这张“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