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业单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单元概况:
1.对应单元:统编版教材六上第七单元
2.人文主题:艺术之美
3.语文要素:从语言文字中体会艺术之美。
4.单元目录
精读课文:文言文二则(2课时)
精读课文:月光曲(2课时)
略读课文:京剧趣谈*(1课时)
◎习作:我的拿手好戏(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5.作业完成时间:
完成第七单元教学任务需要9-10课时,2-4课时用于完成单元作业。
二、单元作业目标
序号 单元目标描述 单课对应目标 认知 水平
21 22 23 ◎
1 会写15个字,会写12个词语,会写12个成语。 √ √ √ √ 识记
2 背诵文言文《伯牙鼓琴》 背诵并默写12个成语。 √ √ 识记
3 边朗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感受艺术之美。 √ √ √ √ 理解
4 合理想象,会讲故事。 √ 应用
5 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分辨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 √ 理解
6 朗读课文展开想象,感受意境之美。 √ √ 理解
7 了解京剧中道具的来历和作用以及亮相的特点,体会京剧的奇妙与趣味。 √ 理解
8 仿照例子,列提纲,写自己的拿手好戏,并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 综合
9 结合自己的课堂笔记,交流记录课堂笔记的方法。 √ √ √ √ 应用
三、单元作业设计
年级/册次/单元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单元人文主题 艺术之美
单元语文要素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2、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学目标 预学作业 随堂作业 课后作业 长程作业 水平层级
会写15个字,会写12个词语。 1.从书中找到预学作业单1-2题中的生字词,自主勾画识记。 1.完成《写字册》。 2.完成预学作业单的3-4题。 1.抄写书后词语表中的词语。 2.完成《配套练习》中的字词句。 知道
边朗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感受艺术之美。 熟读课文,交流体会。 搜集资料,了解中华民族的国粹,感受艺术的魅力,并和同学聊一聊这些国粹。 知道
背诵文言文《伯牙鼓琴》 背诵并默写12个成语。 1.熟读《文言文二则》。 2.读熟“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并查阅资料了解含义。 有计划地进行打卡背诵与默写。
合理想象,会讲故事。 想象《文言文二则》中出现的意境,并与家人分享。 理解
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分辨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完成随堂作业中的“梳理与探究”第2-3题。 想象贝多芬演奏《月光曲》时出现的意境,并用彩色笔画下来。 理解
朗读课文展开想象,感受意境之美。 完成随堂作业中的“表达与交流”第1-3题。 阅读推荐书单中的课外书,将有丰富想象的句子或者段落摘抄下来,领悟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理解
了解中国国粹的奇妙与趣味。 查阅有关中国国粹的资料。 完成随堂作业中的“阅读与鉴赏” 理解
结合自己的课堂笔记,交流记录课堂笔记的方法。 完成随堂作业中的梳理与探究第1题。 应用
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完成作业单中的“实践与创新” 完成习作 应用
四、单元作业内容
(一)预学作业
1.会写的字: 哉 巍 弦 轴 锦 曝 谱 莱 茵 盲 纯 键 缕 陶
2.会写的词语:谱写 钢琴 幽静 断断续续 茅屋 烛光 失明 纯熟 清幽
琴键 景象 陶醉
3.读句子,写出带拼音的词
lái yīn máng
( )河畔,一个( )姑娘正期待着能现场听一次贝多芬的弹奏。他
táo zuì qín jiàn
指间流淌出的音符让无数人深深( ),黑白( )在他的手下似乎充满
lǚ lǚ chuīyān pǔ xiě
魔力,时而似( ),时而似滔天巨浪,他用琴声( )着多彩的
人生篇章。
4.根据汉字字形结构,把写字表里的生字归归类,归类的时候注意不同结构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二)随堂作业
【识字与写字】
完成《写字册》,每个生字描红、仿影、书写各一遍。
【梳理与探究】
1.本单元的课文各有风格,我们要在阅读时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这是本单元重要的语文能力点。
请完善下面的表格。
课文题目 借助语言文字想象到的画面 作者表达的情感或观点
《伯牙鼓琴》
《书戴嵩画牛》
《月光曲》
《京剧趣谈》
2.请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3.牧童“拊掌大笑”的原因是什么呢?
【表达与交流】
1. “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盲姑娘这么激动的原因是什么呢?
2. 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纳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运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一段话)
3. 请你结合本单元的学习,谈谈你对“艺术让生活更美好”这句话的理解。
中国结
中国结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周易注》载:“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可见,在远古的华复土地,“结"就被先民们赋予了契和约的法律表意功能和记载历史事件的作用,“结,因此备受人们的尊重。
作为一种装饰艺术,结始于唐宋时代。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给结命名,赋予它十分丰富的内涵。比如方胜结、如意结、双鱼结、龙凤结等等。“交丝结龙凤,错多织云霞。一寸同心缕,千年长命花。"在明清诗人的诗句中,结艺已经到了“织云霞"的地步,足见结在当时流行的盛况。
“结”,是一个表示团结、力量、和谐,充满情感的字。给人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因而蕴涵着丰富的内容:福、禄、寿、喜、对、富、安、康……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一直流传至今,现在有上千个品种,其中有编号、有花形的设计有三百多种。
中国结不仅造型美、色彩美,而且具有形意象征的极大魅力:以结表情,以结寓意,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不同的形意有不同的名称,表达着不同的美好祝福:平安结--生如意,岁岁平安;祥云结--吉样如意,祈保平安;吉祥结―一吉人天相,祥瑞美好;如意结--万事称心,事事如意;蝴蝶结―—福在眼前,福运迭至;同心结--恩爱情深,永结同心;福字结--福气满堂,福星高照。中国结,讲究上下一致,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可接。每一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丝线编结而成。一根数尺长的彩绳通过缩、结、穿、缠、绕、编、抽等多种手法,按照一定的章法循环复叠,连绵不断的编制而成,它既显示了东方文化的巧妙神韵,又昭示出典稚饰品的独立价值。把不同的结饰互相结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图案的饰物与结搭配组合,就形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吉祥装饰物品,中国结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已发展出多个产品,其中主要有两大系列:吉祥挂饰和编结服饰。每个系列又包括多个品种,如吉祥挂饰有:大型壁挂、室内挂件、汽车挂件等;编结服饰有:戒指、耳坠、手链、项链、腰带、古典盘扣等。
中国结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是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中华民族将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未来的希望,对爱的渴求以及对亲人的祝福等美好的情感,全部融于结饰之中。
1.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配一项是( )
A、中国结在唐宋时期才开始成为一种装饰艺术品,到明清时候人们开始用吉祥的语言为它命名。
B、中国结因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所以既显示了东方文化的神韵,又昭示了典雅饰品的独立价值。
C、中国结起源于华夏先民的结绳记事,是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备受人们的尊重。
D、把不同的结饰结合在一起,或者跟其他吉祥图案搭配组合使中国结形成了两大系列:吉祥挂饰和编结服饰。
2.中国结这种民间技艺一直流传至今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文章的介绍和你的了解,请你在方框内画一个“中国结"的简图(简笔画或示意图均可)。
4.如果要将你上图中的创意中国结赠与他人,你觉得赠给谁合适?说说你的赠送理由。
(三)课后作业
【实践与创新】
为了理清本次单元习作思路,请你先按照提示填一填。
认真审题:
十八班武艺,样样是好戏。这里的“好戏”________________。
“我的拿手好戏”表明这绝活儿属于 的,因此,本次习作要以第 人称的口吻来写,表现自豪感。
(2)合理选材:
我选择的拿手好戏是___________。我的习作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尝试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戏。(弹性)
(3)我能列出习作提纲:
(四)长程作业、跨学科作业
1. 请你走近家乡的隍庙或民俗文化村,了解民俗艺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并向身边的人作一介绍。
2. 阅读推荐书单中的课外书,将有丰富想象和意境的句子或者段落摘抄下来,领悟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单元学习整体回顾
序号 项目 完成情况 自评 师评
1 单元作业单 ( )★ ( )★
2 整本书阅读 ( )★ ( )★
3 古诗文积累 ( )★ ( )★
4 每日练字 ( )★ ( )★
备注:1.序号和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自主增删; 2.整本书阅读完成情况,填写书名,已读页码; 3.古诗文积累完成情况,填写诗词作者、题目; 4.采用星级评价制,括号中可填写数字1-5。
六上“整本书阅读”推荐书单
【快乐读书吧】 1.儿童小说:《童年》(苏联)高尔基 著 2.儿童小说:《小英雄雨来》管桦 著 3.儿童小说:《爱的教育》(意大利)亚米契斯 著 【课内作家】 4.散文诗类:《花之歌》纪伯伦 著 5.散文类:《草原·北京的春节》老舍 著 6.散文类:《紫藤萝瀑布·丁香结》宗璞 著 7.散文类:《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宗白华 著 8.散文类:《竹节人》范锡林 著 9.散文类:《会走路的梦》铁凝 著 10.小说类:《故乡》鲁迅 著 11.散文类:《朝花夕拾》鲁迅 著 【课外拓展】 12.古诗文:《长辫子老师漫读必背古诗文130篇》郭学萍 著 13.汉字类:《汉字树:活在字里的中国人》廖文豪 编著 14.哲学类:《我》藤野可织著,高畠纯 绘,朱自强 译 15.绘本类:《卡夫卡变虫记》(美)劳伦斯·大卫 著 16.绘本类:《我变成了一只猫》(日)喜多村惠 文 17.自传类:《海伦·凯勒自传》(美)海伦·凯勒 18.小说类:《变形记》(奥地利)卡夫卡 著 19.散文类:《我们的母亲叫中国》苏叔阳 著 20.综合类:《博物馆里的中国》宋新潮 潘守永 编著 21.历史类:《大运河漂来紫禁城》单霁翔 著 22.红色经典:《闪闪的红星》李心田 著 23.戏剧类:《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英)兰姆 改写 24.科普类:《种子的信仰》(美)亨利·D·梭罗 25.科幻类:《时间的皱褶》(美)英格 著,黄聿君 译 26.科普类:《DK博物大百科》英国DK公司 27.同步写作类:《同步作文教程与实训》(六上)郭学萍 28.创意写作类:《小学创意写作》(六上)郭学萍 主编 29.古诗创意融合:《诗词中的创意写作课》郭学萍 著 30.同步阅读类:《越读越优秀》(六上)薛法根、崔峦 主编 31.快乐读书吧:《整本书还能这样读》(六上)姜树华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