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节 功 课件(19)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1节 功 课件(19)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12-25 11:09:38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
我们身边的运动
初中对于“功”是如何描述的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初中所认识的功
有无做功
推杆者累得气喘吁吁、满身大汗,这位推杆者对杆做功了吗?
纹丝不动!
劳而无功(有力无距)
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滑动
v
不劳无功(有距无力)
1、数学老师在平地上行走,他对书本向上的支持力,做功了吗?
徒劳无功
(有力有距,但力⊥距)
(1)有力无距离(物体静止不动)(劳而无功)
(2)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不劳无功)
(3)力和通过的距离方向互相垂直(徒劳无功)
可见:有力有可能做功,
无力谈不上做功。
物理学中的不做功的几种情况:
一、怎样才算做了功?
功的概念
在物理学中,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思考
做功了吗
F
F
F
F
原木在马的拉力作用下,沿拉力方向运动,通过了一段位移,马的拉力对原木做了功。
火箭在燃烧的气体的推力下上升了一段位移,燃烧的气体的推力对火箭做了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位移
1.(单选)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小新提包回家的情景,小新对提包的拉力没有做功的是(  )
解析:选B.由功的概念及功的两个因素可知,只有同时满足力及在力的方向上有位移两个条件时,力对物体才做功,A、C、D做功,B没有做功,故答案为B.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二、如何计算功
W=F·s
F
F
s
①当α=0 时
②当α=π/2 时
F
F
S
F
S
W=0
F
F
s
③当α<π/2 时
④当π/2<α≤π 时,
S
自主探究--如何计算功
F
F
F
α
α
F
F
F
2
分解力
只有F1
做功

s
α
F
1
根据力的等效性原理,可以把拉力F分解为F1和F2, F做功的问题转化为分别F1和F2求做功的问题
分析:
F
③当α<π/2 时
自主探究--如何计算功
④当π/2<α≤π 时,
S
α
F
2
F
F1
根据力的等效性原理,可以把拉力F分解为F1和F2, F做功的问题转化为分别F1和F2求做功的问题
分解力
只有F1
做功
分析:
自主探究--如何计算功
(1) 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夹角的余弦这三者的乘积。
3、功的公式:
W=Fs cosα (α是F与s的方向夹角)
注意:用W=Fs cosθ直接求解的条件是式中的F必须为恒力;如果是变力(无论是力的大小变还是方向变),都不能用W=Fs cosθ直接求功。
(2)公式的适用范围:力F为恒力.
公式的理解
功的单位:焦耳(焦、J)
1 J = 1 N·m
2.(单选)关于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对物体做功多,说明物体的位移一定大
B.力对物体做功少,说明物体的受力一定小
C.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一定无位移
D.功的多少是由力的大小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的大小确定的
解析:选D.做功的多少取决于位移的大小、力的大小及二者夹角的余弦三者之积,故A、B、C错,在W=Fscosα中,scosα可理解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D对.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功的计算结果有正负值,正值和负值分别有什么
含义呢?
①当α<π/2 时,cosα 0,W 0
②当α=π/2 时,cosα 0,W 0
③当π/2<α≤π时,cosα 0,W 0
三、正功和负功
>
=
<
>
=
<
正功
不做功
负功
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是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
对负功的理解
人登山时,重力做了负功,
这时,也往往说成人克服重力做功
如摩擦力对汽车做负功,
也可以说成汽车克服摩擦力做功;
几个力对一个物体做功的代数和,
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四、几个力的总功:
方法一:先求每一个力所做的功,再求它们 的代数和;即:W总=W1+W2+……+Wn
方法二:先求合力,再求合力所做的功。
即:W总=F合scosα
几个力做功的计算
α
F
N
f
G
s
例1:如图,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600角的F=40N拉一个木箱,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了8m,求:
(1)拉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
(2)摩擦力对木箱所做的功;
(3)外力木箱所做的总功。
解:根据功的公式:W=FScosα
重力和支持力对木箱不作功。
(1)拉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为:
W1=Fscos600=40×8×1/2J=1.6×102J,
(2)滑动摩擦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为:
W2=fscos1800=-fs= -(Fcos600)s=-1.6×102J
(3)外力对木箱做的总功的为:
W=W1+W2=1.6×102J+(-1.6×102J)=0
α
F
f
G
s
N
方法总结:先求每一个力所做的功,再求它们的
代数和,即:W总=W1+W2+……+Wn
即时突破
如图所示,两个相互垂直的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通过一段位移时,力F1对物体做功4J,力F2对物体做功3J,则力F1与F2的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_J.

分析:当有多个力对物体做功的时候,总功的大小就等于用各个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由于力F1对物体做功4J,力F2对物体做功3J,所以F1与F2的合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就为F1+F2=3J+4J=7J
如图所示,两个相互垂直的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通过一段位移时,力F1对物体做功4J,力F2对物体做功3J,则力F1与F2的合力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_J.

小结
1、功的概念及功的两个要素
2、功的计算公式:W=FScosɑ
功是标量,单位:焦耳(J) 1J=1N·m
3、功的正、负
4、总功求法
课本67页第3题、第4题
(解题格式参考课本66页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