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节 功 配套教学设计(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1节 功 配套教学设计(4)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12-25 11:14:5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力和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掌握功的公式W=Flcosα能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理解正功与负功的意义,并会解释生活实例
2学情分析
功和能的概念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且贯穿在全部物理学中,所以教材在第一节给出能量的概念后,接着对功进行研究和讨论.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功,但这节内容并不是初中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尤其让学生注意区分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做“工”与力对物体的做功的区别.
3重点难点
理解功的概念及公式的理解应用
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正负功的理解以及计算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预习内容】
1、做功的两个要素是什么,功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2、功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功有正负之分。怎样理解正功和负功?
活动2【讲授】【预习自测】
1、下列情况下,有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用力推车,车不动
B.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沿水平方向走了 1m(杠铃高度不变)
C. 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运动
D. 一只苹果从树上落下来
2、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对物体做功多,说明物体的位移一定大
B.力对物体做功少,说明物体的受力一定小
C.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一定无位移
D.功的大小是由力的大小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的大小确定的
3、某人用脚把重 10N 的球水平踢出,球在地面上滚动 8m 才停下,在球滚动过程中,重力对球以及人对球所做的功分别为( )A. 0、0 B. 80J、0 C. 0、80J D. 80J、80J
活动3【活动】探究一、如何计算功?
问题1、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成某一角度,该怎样计算功呢?
问题2、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某个力做功是否受其它力的影响?
问题3、功的公式中的位移是对那个参考系的位移?
活动4【讲授】探究二、如何计算总功?
例题4、质量m=3kg的物体,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下的拉力F=10N作用,沿固定斜面下滑距离L=2m. 斜面倾角θ=300,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求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以及力对物体做的总功.(取g=10m/s2)
活动5【讲授】探究三、功的计算公式适合于求变力的功吗?为什么?
例题5、 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f,则从抛出至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对小球做的功为:
A.零; B.-fh; C.-2fh; D.-4fh.
活动6【讲授】【典型列题】
例题1、 一个质量m=2kg的物体,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方的拉力F1=10N作用,在水平地面上移动的距离s=2m。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F2=4.2N.
求:F1、F2分别对物体做的功。
活动7【讲授】【当堂测评】
1.第一次用水平恒力F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移动距离s,F做功为W1; 第二次用同样大小的力F沿斜面方向作用于物体上,使物体沿粗糙斜面移动的距离也是s,F做功为W2,那么( )
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判断W1和W2的关系
2. 如图所示,A、B叠放着,A用绳系在固定的墙上,用力F拉着B右移,用 、 和 分别表示绳对A的拉力、A对B的摩擦力和B对A的摩擦力,则( )
A.F做正功, 做负功, 做正功, 不做功
B.F和 做正功, 和 做负功
C.F做正功,其他力都不做功
D.F做正功, 做负功, 和 不做功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