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
一、基础演练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刿( )又何间( )肉食者鄙( )牺牲玉帛( )小信未孚( )
公与之乘(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 ) 遂( )逐( )其师
2.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齐师伐我( )( )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何间 ( ) 肉食者鄙( )衣食所安 ( ) 弗敢专( )( ) 牺牲玉帛 ( )必以信 ( )小信未孚( ) 一鼓作气 ( )( ) 齐师败绩( ) 既克( )( )公问其故( ) 再而衰( ) 彼竭我盈( ) 望其旗靡( )
3.名句填空。
(1)肉食者鄙, 。
(2)一鼓作气, , 。
(3)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取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于民,表现这种思想的语句是 。
4.按要求填空。
(1)《曹刿论战》中叙述的长勺之战是历史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 ,叙述了利用开始反攻的时机—— 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 。
(2)《曹刿论战》中曹刿所说的“忠之属也”指的是: 。
(3)《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 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附:参考答案
1.guì ji n bǐ bófú chéng zhé shì suì zhú
2.军队 攻打 参与 目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短浅 养生的东西 不 独占 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语言真实 为人所信服 击鼓 振作 溃败 已经 战胜 原因、缘故 第二次 充满 士气正旺 倒下
3.(1)未能远谋 (2)再而衰,三而竭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1)取信于民 彼竭我盈 辙乱旗靡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左丘明
二、类文阅读
子鱼论战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日:“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
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未既济①,司马日:“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日:“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日:“未可。”既陈②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③。
国人皆咎④公。公曰:“君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重伤⑤,不禽二毛⑥。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⑦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子鱼日:“君未知战。动敌⑧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 犹有惧焉。且今之勃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⑨,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明耻教战⑩,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傀可也。”
[注]①济:渡河。 ②陈 ( http: / / www.21cnjy.com )(zhèn):通“阵”,列出阵势。 ③门官歼焉:侍卫被歼灭了。 ④咎:责备。 ⑤不重伤: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 ⑥二毛:半老的人。 ⑦不以阻隘:指不扼敌于险隘。 ⑧勍敌:强劲的敌人。 ⑨胡寄:老人。 ⑩明耻教战:教育士兵作战就要让他们认识到战败是可耻的。 ⑩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受伤但却没死掉,怎么能不接着打击呢 ⑩三军以利用也:军队应该凭借有利时机去作战。
鉴赏要点
本文记叙了宋、楚泓水之战。宋军本处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优势,只要抓住战机,及时出击,便可击溃楚军获得胜利。但宋襄公假仁假义,愚蠢固执,两次贻误战机,终于导致宋军惨败。
本文与《曹刿论战》相同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战场上的正面交锋写得比较简略,而把重点放在对战争胜负原因的讨论上。不同的是,《曹刿论战》前有“论”,后有“评”,中间写战争;《子鱼论战》一开始就写战争,然后评论。
问题探究
1.宋襄公提出哪些敌人在“不攻”之列
2.子鱼是怎样一一驳斥宋襄公的观点的
3.分析一下宋师败绩的原因。
4.文中的宋襄公与《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在性格上有何不同
附:参考答案
1.不攻击已受伤之人;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攻击头发花白之人;不凭地势险要攻击敌人;不攻击没有排列成行的队伍。 2.战士的职责是打败敌人,取得胜利,可杀当杀之人;白发者如不屈服,可杀;险要处正是决胜的机会;敌人没排好队伍,正是我方最佳攻击之时。 3.宋襄公刚愎自用,不听劝阻,贻误战机。 4.宋襄公迂腐、自负;鲁庄公宽厚仁慈,能够虚心纳谏。
三、中考回应
例题 (2010·泸州)从下列消息内容中。提取四个关键词语并填写在横线上。
2010年4月30日20点,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举行。开幕式上,文艺演出精彩纷呈,焰火晚会美妙绝伦,灿烂的烟花与绚丽的水景在黄浦江上交相辉映。法国总统萨科奇、荷兰首相鲍肯内德等20位外国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本届世博会开幕式堪称盛况空前。
关键词语:
解析 提取关键词语要吃透消息内容,抓住关键要素。
【示例】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举行、20位外国领导、出席、盛况空前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基础演练
1.给下面的字注音。
讽( ) 谏( )窥( ) 孰( )昳( ) 妾( )
寝( ) 谤( )讥( ) 期( )年 燕( )国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朝服衣冠(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吾妻之美我者( )
私我也 ( ) 皆以美于徐公 ( ) 时时而间进 ( )
期年之后( )朝于齐( )王之蔽甚矣( )谤讥于朝( )
3.说说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芳草鲜美( )
(2)邹忌修八尺有余( )
乃重修岳阳楼( )
(3)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4)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帝感其诚( )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
4.按要求填空。
(1)《战国策》是 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西汉 编订为三十三篇,着重纪录了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分析妻、妾、客都异口同声肯定自己比徐公美的原因是:
(3)齐王下令群臣吏民进谏,结果是: ;
; 。
5.课题中“讽”的意思是 ,“纳谏”的意思是 。
6.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试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7.邹忌劝谏齐王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附:参考答案
1.Fěng ji n kuī shú yìqiè qín b ng jī jīyān
2.早晨 睡 以…为美 偏爱 认为 间或、偶尔 满一年 朝见 受蒙蔽 指出过错
3.(1)漂亮 赞美 美丽 (2)身高 修建 (3)间或、偶然 夹杂 暗地里 (4)实在、确实 真心实意 果真
4.(1)战国 刘向 (2)吾妻之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5.用比喻、暗示的方法,巧妙委婉地规劝 接受规劝
6.邹忌用自身生活中的小事设喻,劝说齐王必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以次作为施政的依据,才能使国家强盛。
7.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进谏者邹 ( http: / / www.21cnjy.com )忌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明白具体,委婉动听,道理深入浅出,使人易于接受;另一方面是纳谏者是一位开明的君主,闻过则喜,勇于改过。
二、类文阅读
王斗讽齐王好士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谒者延入。王斗日:“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 ”谒者复还报。王日:“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 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日:“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 ”宣王忿然作色不说。
有间,王斗日:“昔先君桓公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今王有四焉。”宣王说,日:“寡人愚陋,守齐国,唯恐失之,焉能有四焉 ”王斗日:“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宣王日:“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 ”王斗日:“世无骐膦、騄耳,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俊、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 ”王日:“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日:“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王日:“何谓也 ”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 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觳’也。”
宣王谢日:“寡人有罪于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鉴赏要点
王斗对齐宣王直言正谏,批评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马”“好狗”“好酒”“好色”而“不好士”,并且一针见血地戳穿了他自己标榜的所谓“忧国爱民”的谎言,说“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觳也。”齐宣王终于承认自己“有罪于国家”,并改正了错误,“举士五人任官”,因此“齐国大治”。
问题探究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宣王使谒者延人/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
B.宣王谢曰/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C.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焉能有四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请分析王斗是如何让齐宣王接受自己的进谏的
附:参考答案
1.A 2.要是我王斗跑向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见大王,那是我喜好势力;要是大王你跑着过来见我,那是大王喜好士人。 大王忧虑国家爱护百姓,还不如爱一尺见方的丝织品。 3.见到齐宣王,王斗首先提出谁应礼遇谁的问题;接着齐宣王礼遇王斗,虚心求教,王斗眼光敏锐,爱憎分明,拿先君桓公“所好者”与齐宣王“所好者四”相比较,“先君好士”,齐宣王“不好士”,委婉地指出了他的缺点。又用生活小事——制帽子用“工者”而“不使左右便辟”来打比方,迫使宣王认错,选用贤能为官,最终“齐国大治”。
三、中考回应
例题 (2010·浙江)义乌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展创建国家二类语言文字示范城市活动。为了配合这项工作,某班决定开展“我与语文工具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调查分析】
(1)右图是某小组对全班42位同学使用工具书情况的调查统计。请仔细观察与分析,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写出结论。
【姓氏排名】
(2)班里组织了查字典比赛,其中一项内容,请你将下列名著人物按姓氏笔画从少到多重新排列。人物:贾宝玉 张顺 鲁智深 阎婆惜 范进
【问题探察】
(3)班里就语文学习中工具书使用问题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辩论。甲方认为没必要使用工具书,乙方认为应经常主动使用工具书。你支持哪一方 请你面对全班同学,运用连贯、得体的语言,简述理由。(40字左右)
解析 认真看图,仔细观察,注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构成,思考其含义,做好归纳说明。这是一次“我与语文工具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三道题设计得都很巧妙,答题时要吃透题意,严格按照要求,针对作答。
【示例】(1)大多数同学不经常使用工具书,经常使用工具书的偏少,不使用工具书的较少。
(2)张顺 范进 贾宝玉 阎婆惜 鲁智深
(3)支持哪一方,态度要明朗,理由要充分,语言要得体。答案略。
《〈孟子〉二章》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的字注音。
舜( ) 畎( )鬲( ) 奚( )拂( )傅说( )
箪( ) 羹( )蹴( )屑( )欤( )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舜发于畎亩之中( ) 征于色,发于声(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 )行拂乱其所为( )吾与汝毕力平险( )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曾益其所不能( )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 万钟于我何加焉( )( )
是亦不可以已乎( ) 征于色,发于声( )故不为苟得( )
3.按要求填空。
(1)《孟子》是纪录 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 家 家 家孟轲及其弟子得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何政治活动得书,现存七篇。
(2)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
。
4.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观点: 。
5.《鱼我所欲也》一章中,以“一箪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为例,来证明 的观点。
6.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 ”都告诉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附:参考答案
1.Shùn qu n gé xé f f yuè dān gēng cù xiè y
2.被起用 发出 被举用 为了 作为、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事 和、同 使…受苦(受劳累、饥饿、贫困之苦、做事不顺利)感激 古代量器 好处 停止 征验 苟且偷生
3.①战国 思想 政治 教育 ②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
4.①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舍生取义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类文阅读
民贵君轻
孟子告齐宣王日:“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离娄下》)
齐宣王问日:“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日:“于传有之。”
日:“臣弑其君,可乎 ”
日:“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梁惠王下》)
孟子曰:“求也为季氏宰,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况于为之强战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下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
(《离娄上》)
鉴赏要点
选文共三则文字。前两则论述君臣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一则从论为臣之道人手,反对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而发动的兼并战争。孟子的这些“民贵君轻”、反对战争等思想,虽然是建立在前人民本思想的基础上的,但是在君权日益被强化的战国时代,他能如此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张,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问题探究
1.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
贼仁者谓之“贼”
贼义者谓之“残”
而赋粟倍他日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故善战者服上刑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2.试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孟子是怎样论述“民贵君轻”这个思想的
附:参考答案
1.(1)贼寇。 害,残害。 (2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倍。 背离正道。 (3)因此。 老的,旧的,原来的。 2.君主把大臣看做手足兄弟,大臣也会把君主看成心腹朋友。 国君不实行仁政,却仍 (剥削老百姓),使自己富有,这些都是丢掉孔子之道的啊。 3.选文共三则。前两则是论述君臣关系的。在孟子看来,君臣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对平等的关系,国君如何对待臣子,臣子也会相应地回应国君,臣子不必为一个不顾惜臣民的君主竭诚效力;他还认为,残暴的国君不配称君,推翻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后一则从论为臣之道人手,反对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而发动的兼并战争。孟子生活的时代,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愈演愈烈,人民为此遭受的苦难可想而知。孟子怒斥那些助纣为虐的将帅们,说他们死有余辜。孟子这些可贵的思想,在战国时代能旗帜鲜明地提出来,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三、中考回应
例题 (2010·安顺)综合性学习。
安顺市正轰轰烈烈地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三创”活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目前,我市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2007年)、“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2009年)相继成功,增强了我市开展“三创”活动的信心。作为安顺市民,我们要为安顺市的“三创”工作尽心出力。
(1)请你为安顺市的“三创”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在“三创”活动中,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做一个文明市民
(3)如果你所在的学校要进行“三创”宣传活动,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活动方式。
解析 拟写宣传标语要研究题料,审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目,调动积累,根据要求,作出符合题意、富有文采的答案;活动方式可根据学校实际,量力设计,不可刻意为之。
【示例】(1)整合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织资源,推进城乡共创。 (2)略 (3)①出一期“三创”黑板报;②举行“三创”活动演讲;③张贴标语、条幅,创设“三创”氛围;④进行“三创”手抄报评比等。
《愚公移山》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的字注音。
仞( ) 冀( ) 惩( )迂( )魁( )荷( )箕畚( )
孀( )雍( )陇( ) 龀( )叟( )匮( )厝( )朔( )
2.解释加点的词语。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年且九十( ) 且焉置土石( )
跳往助之( ) 杂然相许( ) 甚矣,汝之不惠( )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 )何苦而不平( )指通豫南( )
3.按要求填空:
(1)《愚公移山》中写愚公坚信自己能移走山的理由的句子是:
(2)《列子》作者 ,战国郑人。全书共载134则,大部分属于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中最为脍炙人口而又富于教育意义的如《愚公移山》比喻 ,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杞人忧天》嘲笑不必要的担心,《两小儿辩日》说明 。
4.文章运用生动的 描写,反映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鲜明的个性特征,愚公妻子所表现的关心和担忧,众人表现的齐心协力,智叟的愚蠢可笑,愚公的坚定乐观,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附:参考答案
1.rèn jì chéng yū kuí hè jīběn shuāng yōng lǒng chèn sǒu kuì cuò shuò
2.通达 将近 哪里 他(代愚公) 赞同 惠通“慧”,聪明 阻塞 绕远 哪里愁 一直
3.(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列御寇 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片面看问题不会得出正确结论
4.语言
二、类文阅读
杞人忧天 《列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①,身无所寄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③,因往晓之,日:“天,积气耳,无处无气④。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⑤,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日:“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⑥ ”晓之者日:“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日:“奈地坏何 ”晓者日:“地,积块耳⑦,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龇蹈⑧,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注:①崩坠:崩塌,坠落。 ②身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寄:没有地方存身。寄,依附,依托。 ③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 ④无处无气:没有一处没有气。 ⑤终日在天中行止:整天在天空气体里活动。行止,行动。 ⑥日月星宿(xiù),不当坠耶: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 星宿,泛指星辰。 ⑦积块:堆积在一起的土块。 ⑧躇(chú)步跐(cí)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踏。砒,踩。
鉴赏要点
选文和课文都出自《列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是寓言故事。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
问题探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身无所寄
终日在天中行止
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舍然大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2)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3.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科学吗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我们应该怎样做
附:参考答案
1.依附,依托。 行动、活动。 打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击伤。 释然,放心的样子。 2.(1)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 (2)你站立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3.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 4.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能做“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出师表》
一、基础知识
1. 给下面的词注音。
殂( )陟( )臧否( )( )裨( )阙( )
遗( )猥( )夙( )庶( )驽( )攘( )
咎( )诹( )攸( ) 袆( )陛( )菲( )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
(2) 以光先帝遗德( )
(3)恢弘志士之气( )
(4)陟罚臧否( )( )
(5)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6)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7)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
(8)遂许先帝以驱驰( )
(9)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10)夙夜忧叹( )
(11)恐托付不效( )
(12)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
(13)庶竭驽钝( )( )
(14)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 )
(15)以彰其咎( )
(16)临表涕零( )
3.解释词语。
(1)妄自菲薄:
(2)夙夜忧叹:
(3)攘除奸凶:
(4)斟酌损益:
4.按要求填空。
(1)文中的“益州”指 ,“先帝”指 ,“陛下”指 。
(2)第一段中作者分析形势时指出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的客观因素是: , 有利的主观因素是: 。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有两个:① ;② 。
(3)文中第一段的主旨是: 。
(4)“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中被“刑”者是 ,被“赏”的对象是 。
5.按课文填空。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出师表》中与这句话语意相仿的句子是: 。
(2)诸葛亮分析两汉兴衰原因的句子是:
。
(3)《出师表》中诸葛亮在自叙本志和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叙先帝知遇之恩时写下的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4)《出师表》中诸葛亮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 。
附:参考答案
1.cú zhì zāngp bì quē wèi w i sù shù nú r ng jiù zōu yōu yī bì f i
2.(1)时刻(2)发扬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大(3)扩大、发扬(4)提升 评论人物好坏 (5)显示 (6)给予(7)询问(8)奔走效劳(9)托付(10)早晨(11)成效(12)荒凉的地方(13)比喻低下的才能(14)怠慢、疏忽(15)表明,显扬(16)面对
3.(1)过分小看自己(2)早晚忧愁叹息(3)铲除那些奸邪的人(4)斟情酌理,掌握分寸。
4.(1)蜀汉 刘备 刘禅(2)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三分 益州疲弊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提醒后主思危惜臣 为下文的建议提供依据(3)诚宜开张圣听(4)作奸犯科者 为忠善者
5.(1)陟罚臧否,不宜 ( http: / / www.21cnjy.com )异同(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4)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二、类文阅读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 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邰、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 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早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鉴赏要点
《后出师表》是历代传诵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名篇,同时又是一篇有争议的文章。这篇文章未见载于晋陈寿原编《诸葛亮集》,而出自吴人张俨的《默记》,后世颇有人怀疑其真实可靠性,但历来仍将它视为《前出师表》的姊妹篇,宋司马光编集《资治通鉴》时亦将此表全文照录。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句则成为诸葛亮为国事竭尽心力的千古名言。
细细玩味,前、后两表所依据的现实、所反映的问题、所喻指的对象、所论述的旨趣并不相同,于是在写法乃至风格上也就有明显的差别。
《后出师表》恳切务实,有为而发,立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大,文风晓畅,与《前出师表》如出一辙。但由于论说的题旨不一,它也形成了自身的特点。比如,行文上不像《前出师表》那样娓娓陈说,舒卷自如,而显得辩难迭起,议论风发。这不仅使它在篇章结构上更为严密,更加条理分明,也使它在语言表达上更有气势,更见慷慨沉雄。
问题探究
1.文章揭示蜀汉立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文中千古流传的名句是什么
3.针对有人想偏安一方的思想,诸葛亮提出了怎样的看法
附:参考答案
1.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2 ( http: / / www.21cnjy.com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不去伐贼会坐等灭亡,因而应抓住当前时机,积极地转入进攻,进攻是为了完成先帝的遗愿而必须采取的行动。
三、中考回应
例题 (2010·黄冈)语文实践活动。
“轻轻地我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如我轻轻地来。”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相聚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逝去的日子里,留下我们很多欢乐,而今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怅惘,在开展“岁月如歌”的活动中,你将完成下面任务:
【自我激励】坐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考考场的你,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你肯定拥有过成功的荣耀,也曾遭遇过失败的沮丧。请你自选角度真情创作一则格言激励自己。(温馨提示:不能抄袭名人名言)
我的格言:
【同窗情深】近段时间,你可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写或想写毕业留言,现在中学生的留言五花八门。下面是从中摘抄的三则,请你认真阅读,选择一则你最欣赏或不欣赏的留言进行评析。
①“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好友送我情”,祝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②学习上,你是我的竞争对手;生活中,你是我的良朋好友。有你一路陪伴,真好!
③愿你上一所好学校!找一个好工作!!嫁一个好老公!!!
我选第 则,我的评析:
【师恩难忘】曾经的你,总觉得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师眼里没有自己。可细细思量,初中三年来,老师给予我们的关爱太多了,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手势……请捕捉这一美好的瞬间,用文字将它表述出来,那将成为你永恒的回忆!(100字以内)
例:这几天,我咳嗽得厉害。今天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同学们都在津津有味地喝着学生奶。班主任来了,双手捧着一大杯热气腾腾的开水走到我跟前,说:“我帮你热热。”几分钟后,一杯温奶递到了我手中,喝着美味无比的牛奶,我心里暖洋洋的,望着老师,我笑了,老师也笑了。
我写老师:
【热点调查】阅读下列表格,写出你得出的调查结论,并谈谈你对就读职业中专(包括理工中专)的看法。
毕业去向调查数据(百分比)对象 高中 职业中专 社会
学生 78% 17% 5%
家长 90% 6% 4%
我的结论:
解析 (1)要有哲理,有激励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2)观点要明确,说服力强,语言表达要流畅。(3)能记录下老师给予学生关爱的过程,并且要有感人的细节。(4)注意反映出 表格的情况。
【示例】 【自我激励】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这是我忠贞不渝的信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我不敢肯定;但我敢肯定的是:没有耕耘,就一定不会有收获!
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一定没有回报!
【同窗情深】示例1:我欣赏第①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因为第①句灵活改用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富有诗意地歌颂了同学之间的情谊。 示例2:我欣赏第②句。因为第②句句式整齐,从学习、生活两方面道出了同学之间的亲密无间;结尾的一句“有你一路陪伴,真好!”真情表白,真挚、感人、温馨! 示例3:我不欣赏第③句,虽然这则留言中的“三好”——好学校、好工作、好老公,确实令人羡慕,但我们毕竟还是中学生,现在谈工作、谈情感未免早了些。
【师恩难忘】示例:一直以来,我总觉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自己无关紧要,特别是在老师的眼里。有天早读迟到,站在书声朗朗的教室门外,有点恐慌,老师发现了我,目光从着急转化成惊喜:“小A,快进来,我还准备往你家打电话呢。”从前的疑惑烟消云散。
【热点调查】示例1:我认为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果考不上高中去读职业中专挺好的。职业中专培养出来的是技术型人才,而国家缺少的就是这类人才,好就业,这是一大特点。另外,读职业中专国家有补贴,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何乐而不为呢 示例2:我个人觉得读职业中专不好。听说我们这个地方的理工中专,管理松散、师资薄弱,学生们根本学不到什么真本领,将自己的大好时光浪费在那样的校园里,得不偿失呀!示例3:我不这样认为,再好的学校也有后进生,再不好的学校也有优等生。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修行”就是我们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刻苦地学好一项本领,我觉得抱着这样的心态读理工,一定会有出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的词注音。
罥( )梢( )坳( )倚( )衾( )
庇( )兀( )庐( )厦( )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八月秋高风怒号 ( )(2)秋天漠漠向昏黑( )( )
(3)安得广厦千万间( )(4)归来倚仗自叹息 ( )
(5)自经丧乱少睡眠( )(6)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7)长夜沾湿何由彻( )(8)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 )
(9)娇儿恶卧踏里裂( )(10)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3.文学知识填空。
(1)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 ,自号 ,曾任工部员外郎,后人称 。他的诗歌广泛反映了安史之乱时的社会面貌,艺术地再现了唐帝国由盛而衰的历史进程,被称为“ ”,后人推崇其为“ ”。
(2)杜甫的诗歌善于把握重大政治题材,也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捕捉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借以抒写内心比较复杂的思想感受。他在语言上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深刻的 和完美的 统一起来,成为古典诗歌创作一座里程碑,有《 》 传世。
4.课文背诵。
(1) ,卷我屋上三重茅。
(2)自经丧乱少睡眠 , !
(3)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4)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 !
附:参考答案
1.Juàn shāoào y qīn bì wù lú shà
2.(1)深(2)乌云密布的样子 渐进(3) ( http: / / www.21cnjy.com )哪里、如何(4)自己、独自(5)自从(6)心甘意满(7)彻夜、通宵(8)高耸的样子(9)睡相不好(10)庇护
3.(1)子美 少陵野老(杜少陵) 杜工部 诗史 诗圣(2)思想内容 艺术形式 杜工部集
4.(1)八月秋高风怒号 (2)长夜沾湿何由彻(3)安得广厦千万间(4)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二、类文阅读
石壕吏 杜 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末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鉴赏要点
选文和课文都是古诗,都是唐代诗人杜甫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名作。这首《石壕吏》是杜甫著名的“三吏”组诗之一,是一首五言古诗。它通过作者亲眼所田,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事件,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问题探究
1.《石壕吏》是一首 ( http: / / www.21cnjy.com ) (叙事、抒情)诗,体裁是, 古诗,他的组诗“三吏”中除《石壕吏》外,还有《 》《 》。
2.“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是什么意思
3.怎样理解“有吏夜捉人”这一行径
4.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附:参考答案
1.叙事 五言 《潼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吏》 《新安吏》 2.因为有孙子,他的母亲没有离去,但出入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可穿。 3.表现了官府“捉人”之事经常发生,百姓白天躲藏起来,狠毒的官吏只好趁百姓入睡的黑夜来突然袭击。表明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官府征兵的无度。 4.表现了作者对“安史之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的深切同情,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中考回应
例题用几个动宾短语概括"2010中国内江·大干龙舟经贸文化节”活动的主要内容。
定于6月10日至16日举办的“201 ( http: / / www.21cnjy.com )0中国内江·大干龙舟经贸文化节”规模空前。活动将集中展示赛龙舟等民俗活动,大干美食节也将是“龙舟会”的重要内容,届时将举办“大千杯”四川省第二届川菜创新大赛、国际美食节展销、大千美食风味宴等活动。活动中的张大干精品书画展,将展出近30幅张大千的书画作品,彰显“大千故里,文化内江”特色。活动以“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内江”为主题,诚邀各地游客到甜城一游。
解析 考查概括能力,所选短语要根据语段内容提取、整合,用动宾短语概括。
【答案】 示例:赛龙舟 品美食 赏书画 游内江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