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天工开物——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天工开物——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07-10 20:0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八课 天工开物——中国传统工艺美术
教材版本: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鉴赏》必修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漆器的鉴赏方法和髹饰工艺,培养学生从传统工艺品的材质、造型、色彩、装饰纹样等方面对漆器作品进行分析和判断,理解传统漆器实用功能与审美创造相统一、材料与技术相协调的特点,培养对传统漆器工艺品的审美判断能力。
2、结合所学知识,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创作一件漆器作品。通过自己的参与,进一步加强对漆器工艺的理解和运用,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1、理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漆器是如何达到功能与美观相统一,如何体现材料与技术的协调的。
2、理解漆器不同的技法、装饰纹样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是不同时代思想潮流、审美观念的体现。
【教学难点】
1、掌握漆器制作不同的技法,对漆器制作的流程有一定的了解。
2、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造型、装饰遵循适用原则。
【教学设计】
千百年前,漆器曾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器皿,也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其中的一个种类。本课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漆器作品进行分析,学生通过对传统技艺的探究及传统工艺品的图像识读,结合教师点评,形成审美判断。通过对中国传统漆器的材质、造型、色彩、装饰纹样、技艺、风格及其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的探究,形成对传统漆器较深层次的文化理解。通过课堂上所学的漆器知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动手参与漆器的制作,理解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为多领域的创新实践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通过课前的问卷调查表,来了解学生对中国漆器文化的认知情况。漆器文化受到现代工业冲击,由实用器转向纯工艺品,在生活中渐行渐远。学生能够看到中国博大精深的漆器文化,必须到各大博物馆,才能一睹传统漆器工艺之风采,生活中接触机会甚少。我校挖掘地域资源优势,传承民间传统工艺,开设怀川髹器美术工作坊,旨在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并理解当地漆器艺术特色,从不了解到认识再到喜爱。通过提前预习、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学习中国传统漆器髹饰技法,鉴赏优秀漆器工艺品,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课前准备】
课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本课的基本问题,让学生分组搜集生活中常见的传统漆器图片或者实物。制作课件,设计学案。
【教具及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漆器工艺品、学生动手制作漆器的材料。
【作业要求】
根据教师的讲解以及视频的观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所准备的漆器材料,制作一件漆器作品并进行展示。
教 学 过 程
课题 第八课 天工开物——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漆器篇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课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本课的基本问题,让学生分组搜集生活中常见的传统漆器图片或者实物。 制作课件,设计学案。 学习小组按课前要求准备图片或者实物,预习本课知识要点。 选择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用品,让学生思考传统漆器的实用与审美价值兼备的特点。
导 入 2024年春晚,一首《上春山》火遍大江南北,藏在歌里的古诗词《村居》、《大林寺桃花》、《忆江南》等是繁复前年的春山,承载着诗情与诗心。请同学们观看视频。 回答下面问题: 主持人手中拿的扇子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哪种类型? 是织物,陶瓷,玉石,漆木,还是金属,学生选择。 2、你知道它是怎么制作的? 这是水拓画+天然色漆的即兴创作,属于漂流漆工艺。 那些传统工艺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等着我们去传承。 想不想拥有一把这么美的扇子呢? 本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之漆器的世界,欣赏传统漆器技艺之美并制作一把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扇子。(出示课题: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漆器,板书)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直观的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工艺之美。 创设本课问题情境,提出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产生思考。
新 课 一、了解漆器基本技法 漆器的发展历史,源远而流长。在新石器时代前就已曙光初现,历经8000年,形成了多种技法种类,概括的来讲分为四大类: 髹涂类:单髹、彩绘、描金、描漆、犀皮漆 单髹 犀皮漆 由学生根据理解,讲解这两种工艺。 堆贴类:玉石、螺钿、百宝嵌、扣器、平脱、堆漆、金髹(贴金箔)、蛋壳 螺钿 蛋壳 刻划类:锥画、雕漆(剔红、剔黑为特色) 剔红 剔黑 刻填类:戗金、款彩 戗金 款彩 教师结合图片,对以上技法详细讲解。 二、漆器的鉴赏原则 面对如此精美的漆器,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鉴赏: 1、功能与美观的统一 2、材料与技艺的协调 3、历史与文化的增色 三、鉴赏漆器 (一)功能与美观的统一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要兼顾人们对功能和审美两个方面的诉求。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漆器作品并思考。 问题一:生活中它们具有什么功能? 学生思考并回答。 出示的图片造型表现更为突出,因为造型要遵循适用的原则,至少要“不妨于用”。 工艺美术要兼顾功能与审美两个方面,与造型相比,装饰更多的关乎美观,并且随时代演进变化更加自由、丰富。装饰的方法有很多种,最直观的是纹样。 下面我们来学习漆器纹样的种类,请大家边看视频边总结。 问题二:你看到了哪些形状的纹样?(出示视频)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从出土实物资料看,古代漆器纹样主要有两类:一是动物形装饰;二是人物、动植物、鸟兽等组合形装饰。这两类装饰在古代漆器中占主导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二)材料与技术的协调 制作漆器的材料有很多,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漆器是用天然大漆做为材料制作而成的,具有耐酸耐碱耐磨的特点,是其他工艺品无法比拟的。制作漆器的材料有木胎、纸胎、塑料、苯板、石灰、玉石等。漆器制作的工序繁复,从制胎、裱布、刮灰固胎、刷底漆、刷生漆,再到髹饰、打磨、抛光、推光方成器。曾经是边缘而濒危的传统手工艺。随着传统经典技艺逐渐被重视,漆器以全新的形象向人们走来。 老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准备了四件漆器作品,大家通过观察、触摸、感受漆器的特点, 问题三:分析面前的漆器工艺品采用了哪些材料和技法制作而成? 学生回答。 播放精美的漆器图片,在教师提示、引导下思考并回答问题。让学生了解掌握四种基本技法。 小测试:图片中这四种漆器分别属于哪一类漆器髹饰技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并回答 思考:漂流漆工艺属于其中哪一种基本技法。 学生掌握鉴赏原则并应用 观察、思考、交流, 回答问题。 通过读图,感受汉代、战国时期的漆器纹样特点。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观看视频 通过观察思考,说出课桌上准备的漆器实物属于哪种基本技法。 提前为学生准备漆器实物,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对漆器技法有更准确的认识。 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以问题引导学生,以利学生探究。 图像识读 审美判断 文化理解 理解漆器的髹饰技法,引导学生开展更深层次的思维活动。
(三)历史与文化的增色 一朝一制作,一代一风流。教师讲解中国古代漆器发展演变历程八个阶段。 问题四:通过以下两件漆器的对比,从用途、造型、色彩、纹饰、思想内涵等方面来分析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对漆器制作及艺术风格的重要影响? 《虎座立凤》 《戗金莲瓣形仕女花卉纹 朱漆奁》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漆器知识题库。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超链接问题,各小组分别选择题目进行回答。(学生代表选择题号,共6道题,每个题号后对应一个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 学生分析比较,结合历史,回答问题。 根据选择问题,学生回答,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组织能力。 文化理解 图像识读 审美判断
艺术实践 四、体验漂流漆工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漆器有一定的了解,认可并运用是最好的传承。课堂上学生观看教师制作漂流漆全过程的视频,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制作一把扇子。(材料已提前准备好,放在学生桌子上) 学生动手实践,以美育人,以美益智,培养学生欣赏品鉴,匠心独运的素养。 创意实践 审美判断
评 价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漆扇作品。 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拓展学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你为“文化遗产日”撰写一份传统工艺专场活动策划,考察漆器保护现状,挑选合适的作品,体现漆器工艺之美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 总结:中国传统漆器追求材美、技高、艺精相结合,丰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它独一无二的气质,使其成为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点之一。希望今天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中国传统工艺宣讲员,让髹漆这个古老而又经典的传统工艺,在新时代散发出时尚的气息和文化的气质。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师生共同完成对本节课的学习总结。 启发与鼓励学生深层次的体会、理解漆器与文化的关系,提升学生对漆器的热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板书设计: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漆器 一、功能与美观的统一 二、材料与技术的协调 三、历史与文化的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