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卖炭翁》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卖炭翁》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10 18:10:2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卖炭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词析句,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
2、入境品读,感受卖炭翁人物形象;
3、拓展延伸,体悟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
教学重点:
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卖炭翁和宫使的形象。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怀。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北京师范大学康震教授说:如果没有唐诗,中国的文化将失去一大半的精彩。如果没有白居易,就好像大半个长安城熄了灯火。白居易让我们不但看到盛唐的十里繁华,也感受到了中晚唐的冰天雪地。今天这节课,让我们随同白居易的目光跨越千年,走进卖炭翁,感受卖炭翁人生的冰天雪地。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了解白居易,有助于学生对本文主题的理解。】
齐读学习目标:1、品词析句,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2、入境品读,感受卖炭翁人物形象;
3、拓展延伸,体悟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
一、读老翁之事
1、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习诗歌离不开朗读,教师强调诗歌中重点字音。
(2)学生参照屏幕上标注的注音和课下注释,自由朗读诗歌。
(3)检测两名学生的朗读效果。
朗读好诗歌还要注意把握节奏,体悟情感,来向名家学习,欣赏名家的示范朗读视频。
3、学生齐读诗歌,要求把握节奏,尽量读出情韵,屏幕显示朗读节奏。
4、明确朗读诗歌的方法。
5、接下来我们就来思考:这首叙事诗进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概括。(温馨提示:概括事件:人物+事件+结果)
预设:这首叙事诗讲述了卖炭翁辛苦烧出一车炭、运往集市上去卖,结果炭被宫使强行低价抢去的故事。
围绕着炭我们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烧炭、卖炭、被抢炭。
6、词云图直观形象地概括展示卖炭翁的境遇。
清朝龚自珍有言:一发不可牵,牵之动全身。好多文章也有牵一字动全身的效果,试着用一个字概括卖炭翁的遭遇,你会用哪个字?
同学们说的这些词都可以反映出卖炭翁的境遇,这些词都可以凝聚为一个“苦”字,《卖炭翁》字字品味皆是苦,这次第,怎一个“苦”字了得!(板书:“苦”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概括故事情节,这一过程不仅要让学生总体把握诗歌内容,更是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诗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二、析老翁之苦
1、苦浸透在卖炭翁生活的哪些地方?卖炭翁苦在何处?我们一起来分析。请同学们结合“烧炭、运炭、被抢炭”三个环节中的具体诗句来分析。
可以参照下面的提示进行分析:
烧炭苦/运炭苦/被抢炭苦,苦在……(引用诗歌原话),这句诗运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对比等),写出了……(时间为5分钟,前3分钟自主批注,后2分钟小组讨论,完成导学案)(希沃倒计时显示时间)
学生讨论交流时,老师趁机把完成导学案的学生的作业拍照上传。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3、学生汇报,老师适时点拨,并引导学生。
过程如下:
(一)烧炭苦:
(1)生汇报:烧炭苦在伐薪烧炭南山中,动作描写和环境描写,写出了环境的艰苦,卖炭翁的辛苦。
师小结:这句诗通俗易懂,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卖炭翁的炭是自己烧出来的,而烧炭用的薪又是自己伐来的,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劈,一根一根地垒,一窑一窑地烧,一筐一筐地运,伐薪烧炭,简单四个字,却浓缩了复杂的工艺,艰辛的劳动,一车千余斤的炭,可能需要几个月没日没夜的辛苦劳作。
哪个词点明了卖炭翁烧炭的地点?南山,南山又在哪里呢?南山山深林密,人迹军至,时有野兽出没,距离长安城40多里,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在这偏远的终南山伐薪烧炭:同学们想象一下:
秋风萧瑟,树叶落尽,你看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日近黄昏,北风呼啸,你看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月黑风高,豺狼嚎叫,你看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多么凄苦的画面,多么可怜的老人!
(2)生汇报:烧炭苦,苦在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外貌描写,写出了卖炭翁烧炭艰辛,生活困苦,年岁已高。
满面尘灰的意思是由于烧炭的工作特别脏也特别累,所以卖炭翁看起来满面灰尘。
烟火色就是由于他长期受烟火熏烤所以皮肤变成了黑黄色。
两鬓苍苍,说明卖炭翁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却还日夜不停地烧炭。
十指黑的原因是由于他长时间烧炭把十指都染黑了。
师小结:烟火色、苍苍、黑,这些描绘色彩的词语细致地刻画出了卖炭翁生命的底色,这十个木炭一般乌黑的手指担负着生命的全部希望,炭真的是来之不易呀!为了生存卖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3)生汇报:烧炭苦,苦在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心理描写,一问一答,设问句。写出了卖炭翁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卖炭翁辛辛苦苦烧炭去卖,不为其他,只为了穿衣吃饭,这要求低的可怜,只为了用来维系生计。
师小结:这一问一答,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卖炭翁贫无立锥之地,别无衣食来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这就为后面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有力的铺垫。
读这个设问句时要认真地咀嚼其中况味。我们添加字词的方法读一读这其中的心酸。
师:(问我)卖炭得钱何所营?
生: (只为) 身上衣裳口中食。
师:(问我)卖炭得钱何所营?
生:(只为)身上衣裳口中食。
烧炭苦环节小结:动作——伐薪烧炭
环境——南山中
外貌——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心理——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过渡语:真是凄凄惨惨戚戚,炭终于烧好了,接下来就是运到宫市上去卖,那运炭苦,又苦在哪呢?
(二)运炭苦:
生汇报:(1)运炭苦,苦在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外貌描写、心理指写。写出了卖炭翁的矛盾心理,表现了卖炭翁的无奈和艰难。
这个单字中看出卖炭翁只穿着一层衣裳,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穿着单薄的衣裳,应该盼望温暖的天气,可他忍受若刻骨的寒冷,心里渴望的却是更无情的寒流,更建虐的风雪,为什么?(因为可以卖个好价钱)一“忧”一“愿”-将卖炭翁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师引导朗读:怎么读出可怜之意呢?我们在读时,要注意:可怜、单、愿这几个词要重读,还可以用延长音,比如,“衣”字后面延长一点,“正单”要重读。愿天寒,一字一顿,要读出字字泣血的感觉。请同学们试着读一下。
交流汇报:运炭苦,苦在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环境描写或动作描写,写出了卖炭翁运炭辛苦,一尺雪,写出了卖炭翁在厚厚的冰雪中,艰难前行。“晓”字,说明出发的时间非常早,早起驾车,车重碾冰的艰辛,画面感极强。
交流汇报:(3)运炭苦,苦在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细节描写或环境描写,写出了卖炭翁饥寒交迫、筋疲力尽的情态。“歇”字说明此刻的卖炭翁已经疲惫不堪了,一个人,一头牛,一车炭,一尺雪,再加上四十里多山路,可谓累到极点了,所以不得不“泥中歇”。
小结:天寒——“一尺雪”
地冻——“辗冰辙”
人苦————“牛困人饥”“泥中歇”
路遥————“晓驾炭车”“日已高”
这运炭的工作真是苦不堪言!
(三)抢炭苦:
(1)生汇报:被抢炭苦,苦在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外貌描写,写出了宫使高高在上,趾高气扬,骄横无理的样子。”“翩翩”形容轻快的样子,黄衣使者指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黄衣白衫,光鲜亮丽的形象与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为生活操劳的凄惨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师小结:这一对比,宫使的趾高气扬,蛮横无理和卖炭翁的卑微可怜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生汇报:被抢炭苦,苦在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动作指写,一连常的动作(把、称、回、叱、牵)写出了宫使蛮不讲理,横行霸道、仗势欺人的丑恶面目。
师小结:好一串轻松连贯、一气呵成的动作啊!短短两句诗内,宫使完成一系列强买或叫 掠夺的动作。宫使快速出现、快速宣读、快速掠夺,这如此快速的掠夺行为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背后的熟练,体现的是掠夺次数之多,受害人数之广,这是何等的残忍,像卖炭翁一样被掠夺的底层老百姓又是何等的卑微凄苦!
(3)生汇报:被抢炭苦,苦在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运用心理描写,怡到好处地写出了卖炭翁无可奈何、甚至绝望的心态。
“惜不得”吝惜不得,卖炭翁不敢反抗,只能忍气吞声。
师小结并指导朗读: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多少无奈,多少悲愤,多少绝望,都尽在其中。读这句诗时,“一车炭,干余斤”要读出那种重量感,沉甸甸的感觉,要重读,而 “惜不得”要读出万般不舍而又无可奈何的感觉。
(4)生汇报:被抢炭苦,苦在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运用对比,“半匹红纱一丈绫"与前面所说的“一车炭,千余斤”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宫使对百姓的掠夺。
师小结:一边是沉甸甸的炭,一边是轻飘飘的红纱,两者价值悬殊!千余斤炭到头來却只换得半匹红纱和一丈绫,这对老人来说,既不能保暖也不能充饥,卖炭翁只希望用千余斤炭换一些活命的东西,如今却只有——
生:半匹红纱一丈绫
师:他希望凭此维系一家人的生计,如今却只有——
生:半匹红纱一文绫
宫使夺走的岂是一车炭,宫使寺走的是卖炭翁全部的希望,卖炭翁一年的辛苦终究是付诸东流,希望成为泡影。
(四)师小结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
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
对比手法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精彩分析,我们得知,诗歌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 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的人物描写方法来细致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通过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来突出人物形象。多种艺术手法的使用,使一个悲苦的卖炭翁的形象跃然纸上、深入人心。让我们不得不为之哀叹。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以读带品,以品促读。通过多种描写来品味人物形象,加深对本诗主旨的理解,对比的运用更加强了这一色彩,为揭示诗歌主题奠定了基础。】
(五)齐声诵读诗歌
吟诵这首诗,记住这位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的卖炭翁。
(六)分析造成卖炭翁悲剧人生的原因
1.造成卖炭翁悲剧人生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我们大家的分析,答案已经显而易见。
预设:宫使,宫使为何能如此猖狂地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掠夺呢?我们来读一读课下注释一,请同学们齐读老师在注释一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选自《白居易集》卷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这是诗人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唐德宗贞元未,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齐读注释①画线句)
所以同学们造成卖炭翁悲剧人生的原因就是以宫使为代表、以掠夺为本质的宫市制度。可想而知,那是一个多么悲苦的世道!像卖炭翁一样的底层老百姓的生活是多么艰苦!
三、悟“苦”中之情
悟白居易情怀
1、《卖炭翁》这首诗读来令人心寒,可在这寒冷的背后,诗人白居易正有力地坪击和控诉着这一切,以他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卖炭翁乃至所有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关怀。
2、正如他提出的诗歌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
3、聆听诗人为百姓的发声,感悟诗人情怀(视频形式展示)
洞悉民间疾苦,为百姓发声的诗不仅仅只有《卖炭翁》,还有许多,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诗人的吟诵。
“嗷嗷万族中,唯农最苦辛”——《夏早》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观刈麦》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新丰折臂翁》;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上阳白发人》;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杜陵叟》;
屏显:文学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空中送炭。文学有另外一个职责是真正使人类的灾难、苦难、孤独和寂寞被人听到。
——蒋勋
白居易做到了,所以时隔千年,白居易悲天悯人的情怀依然让人动容。屏显:伟大的诗人,总是怀着悲悯的情怀,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他们以天下为己念,执着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理想,是我们看到人性的闪光,看到民族的未来,看到了人类的希望!
【设计意图:从“文本视角”走向“作者视角”,激发正能量,引导学生感悟诗白居易“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立德树人。】
四、思少年之责
1、时代在发展,得益于先辈们的努力奋斗,不懈改革,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依然要扛起新时代的责任。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人民网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习总书记
新的一年,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紧补齐民生短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网
2、让我们,铭记这些沉吟的诗词、奔走的脚步、不屈的精神!
让我们,向心系苍生、胸怀天下、情暖人间的悯农者致敬!
让我们,努力成长为发时代之先声,为发展而奋斗的好少年!
3.再次深情齐诵《卖炭翁》(配乐朗读)
最后,让我们再次齐诵《卖炭翁》,一起记住这位“鸣世上不平,写人间族苦"的千年老诗翁,白居易!(屏显诗词)
【设计意图:结合当下,拓展延伸,激发正能量,立德树人。】
布置作业:
续老“翁”之苦
诗人的笔悄然而止,然而我们的心海却波涛澎湃(出示续苦中“翁”)展开想象进行续写。
同学们,我们课下的作业是续写卖炭翁之苦,当卖炭翁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时,会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将怎样度过呢?请为本文续写一段结尾,200字左右。
请同学们齐读提示语
从南山到长安,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叱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饿着肚子走回南山时,卖炭翁会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该怎么过呢?请大家发挥想象,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