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节 功率 课件(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07节 功率 课件(2)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37.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12-25 11:32:40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五章 机械能和能源
第1课时 功 功率
高三物理备课组
考点梳理
一、功
1、功的定义
某力做功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某力做功等于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乘积。
2、功的量度
(1)根据定义可得 ,其中θ是_____________夹角, 位移s是__________________。
(2)功是标量,但功有正功、负功。
0≤θ<90 时,力对物体做____功,即W____0
θ= 90 时,力对物体_______,即_____0
90 <θ≤180 时,力对物体做____功,即____0;力对物体做负功,也称为________________。

物体克服该力做功


=
不做功


受力物体对地发生位移
力F与位移s之间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大小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位移
力的大小
二、功率
1、功率的定义
某力做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______叫功率。它表示物体(或力)做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功率的量度(1)平均功率:P=_____或P=_______,其中θ为力F与物体平均速度 方向之间的夹角;(2)瞬时功率___________,其中θ为力F与物体瞬时速度v方向之间的夹角。
比值
考点梳理
1.[功的理解](单选)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了一段位移,该力一定对物体做功
B.力对物体做正功时,可以理解为该力是物体运动的动力,通过该力做功,使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物体的动能或用来克服其他力做功
C.功有正、负之分,说明功是矢量,功的正、负表示力的方向
D.当物体只受到摩擦力作用时,摩擦力一定对物体做负功
B
考点一:判断做功的正负、有无
考点一:判断做功的正负、有无
图2
mg
F车
a
v
F
A
考点一:判断做功的正负、有无
变式1.(双选)如图所示,斜面体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在物体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斜面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垂直于接触面
B、斜面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垂直于接触面
C.斜面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对物体做负功
D.斜面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对物体做功
AC
考点二 功的计算
恒力做功的求解方法
例题2.质量为m的滑块以一定初速度沿倾角为θ的斜面向上滑距离L后,又沿原路返回.设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则滑块从开始上滑到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中
(  )
A.重力做的功为0
B.重力做的功mgLcosθ
C.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2μmgL
D.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2μmgLcos θ
AD
变力做功
变力做功的求解方法
1、由图象的斜率可求得加速度
2、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力和位移可求功
×

×
×
D
图 5
考点三、平均功率、瞬时功率
考点三、平均功率、瞬时功率
例题3.从地面上方同一点水平抛出两个等质量的小物体甲、乙,抛出速度大小分别为v和2v,不计空气阻力,则两个小物体在飞行过程中(  )
A.重力做功平均功率P甲B.重力做功平均功率P甲=P乙
C.落地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P′甲D.落地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P′甲=P′乙
BD
变式3.(双选)如图所示,P、Q的质量均为m,P从光
滑固定斜面顶端无初速度地下滑,将Q水平抛出。从开
始运动到着地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着地前,Q经历时间较短
B.着地前,P、Q经历时间相同
C.着地前的瞬间,P球重力的瞬时功率比Q球的大
D.着地前的瞬间,P球重力的瞬时功率比Q球的小
P
Q
AD
考点三、平均功率、瞬时功率
思路点拨
已知F—t图象,可先求出0-t0上和2t0-3t0上的加速度,然后求出3t0时的速度,进而求得功率
BD

×

×
考点三、平均功率、瞬时功率
专题:机车的启动运行模式
图7
专题:机车的启动运行模式
图8
主题五、机车的启动运行模式
例题7.一辆质量为2.0×103kg的汽车以额定功率为6.0×104W在水平公路上行驶,汽车受到的阻力为一定值.在某时刻汽车的速度为20m/s,加速度为0.50m/s2,求(g取10m/s2):
(1)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大?
(2)当汽车的速度为10m/s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主题五、机车的启动运行模式
例题7.
解析:
(1)当速度v1=20m/s时,机车受到的牵引力
F1=P/v1=3×103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1-f=ma1,得f=2.0×103N
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机车速度达到最大.Fm=f,即P/vm=f,得vm=30m/s
(2)当速度v2=10m/s时,
牵引力F2= P/v2 =6×103N,
由F2-f=ma2,得a2=2m/s2.
例题8.质量m=4×103kg的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P0=40×103W.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以a=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中受到大小恒定的阻力f=2×103N,求:
(1)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2)汽车可达的最大速度vm.
(3)汽车速度v= vm时的加速度a1.
主题五、机车的启动运行模式
例题8.
解析:
(1)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 F=4×103N
汽车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发动机的输出功率随之增加,当达额定功率时,汽车匀加速运动可达到匀加速阶段的最大速度v′(但并非是整个过程的最大速度),
有v′=P0/F=10m/s
汽车匀加速运动所用的时间t=v′/a=20s
主题五、机车的启动运行模式
例题8.
解析:
(2)这以后汽车保持恒定的额定功率,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vm,此时有vm=P0/f=20m/s
(3)v = vm时,由于v>10m/s,所以汽车正处于牵引力功率为额定值,加速度减小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瞬时加速度)为
主题五、机车的启动运行模式
变式4.(双选)(2013,广州二模)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加速行驶,受到的阻力恒为f.当速度为v时,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为P.则此时汽车的( )
A.牵引力为 B.牵引力大于
C.加速度为 D.加速度小于
AC
主题五、机车的启动运行模式
1.某物体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力作用下运动,力F1对物体做功6J,物体克服力F2做功8J,则F1、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
A.14 J   B.10 J   C.2 J   D.-2 J
2.在讨论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有下列两种过程:a.用水平推力F推某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前进s;b.用与光滑斜面平行的推力F推某沿斜面向上前进s.则关于力F在以上过程中做功多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做功最多 B.b做功最多
C.做功一样多 D.无法判断
课外演练
D
C
3.如图1-1所示,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自斜面AC和BC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到斜面底部.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f1和Wf2,
合力做功分别为W1和W2,则(  )
A.Wf1>Wf2 W1<W2
B.Wf1>Wf2 W1=W2
C.Wf1=Wf2 W1>W2
D.Wf1<Wf2 W1>W2
课外演练
C
4.飞行员进行素质训练时,抓住秋千杆由水平位置开始下摆,到达竖直位置过程中,如图1-3所示飞行员受重力
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5.汽车以额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t1时刻突然使汽车的功率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设汽车所受阻力不变).则在t1~t2时间内(  )
A.汽车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B.汽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C.汽车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汽车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课外演练
C
B
6.(双项)如图1-4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
在同一高度处,分别以v0、2v0水平抛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B.两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C.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相同
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小球B做功的平均功率较小
  
课外演练
BC
7.自动扶梯与水平地面间成一定倾斜角度,乘客站在扶梯水平地板上.首先乘客随扶梯向上匀速运行,由于突发小故障临时采取急刹车措施,则(  )
A.匀速过程中,地板对人的摩擦力向左
B.减速过程中,地板对人支持力小于其重力
C.减速过程中,地板对人支持力做负功
D.减速过程中,地板对人支持力做正功
课外演练
BD
8.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μ=0.1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拉力做的功W
和物体发生的位移s之间的关系如图1-6所示,则
(  )
A.图中W-s图线斜率表示合外力大小
B.图中W-s图线斜率表示拉力F大小
C.图中AB段对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图中AB段对应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课外演练
BC
课外演练
9.如图1-7所示,木板A长L=6m,质量为M=8kg,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某时刻木板A速度v0=6m/s,在此时刻对木板A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的恒力F=32N,与此同时,将一个质量m=2 kg的小物块B轻放在木板
A上的P点(小物块可视
为质点,放在P点时相
对于地面的速度为零)
,P点到木板A右端距离为s=1m,木板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6,其它摩擦均不计.取g=10 m/s2.求:
(1)从将小物块B轻放到木板A上开始,木板A向右运动到最远经历时间;
(2)从将小物块B轻放到木板A上开始到B离开木板A的过程中,恒力F所做的功.
课外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