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21 古诗词三首
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旷的山林。
洗衣的女子。
尽。
原贵族指子弟。诗中指诗人自己。
山海关。
那边,词中指关外。
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声音嘈杂。
暝:
空山:
浣女:
歇:
王孙:
榆关:
那畔:
更:
聒:
诗人介绍
王维 (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
作者介绍
思考1:诗中明明写到浣女和渔舟,为什么作者说“空山”呢?
答: 因为山中树木繁茂 ,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
思考2: 诗中哪些景物是动态,哪些景物是静态?
答:"明月松间照" 是静态,“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动态。
思考3: 这四句诗中,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诗人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浣女)、有色(青松、翠竹、莲)有静(明月)有动(泉流、浣女归、渔舟下)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图。
再读古诗
山居秋瞑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如果自己身处其中,会听到什么 看到什么
静态轻缓
动态活泼
感受古诗静态美和动态美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约天宝十二年(约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思考: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哪些景物是动态,哪些景物是静态?
答:诗的前两句写了落叶、乌啼、满天霜、江枫、渔火等景物景物。静态的有落月、满天霜、江枫;动态的有乌啼、渔火。
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亮沉落后乌鸦发出声声的啼叫,寒冷的秋霜充满着四周 。
诗的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连的景象: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面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愁思起伏,久久不能入睡。
诗的第二句接着描绘“枫桥夜泊”的特征景象:
旅人的感受:
“江枫”与“渔火”
愁
一静一动,一暗一明,一江边,一江上,景物的配搭组合颇见用心。
姑苏城外寒山寺
在枫桥西南不远处 ,初建于梁代(公元502-509) ,唐诗僧寒山子曾住于此,因而得名。寒山寺每年正月初一凌晨鸣钟一百零八响,平时每夜会常例敲“警世钟”。
夜半钟声到客船
“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纳兰性德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与前两首诗相比,形式有什么不同?
《长相思》是一首词,“长相思”是词牌名,词分为上阕和下阕。
思考1: 两个“一程”给人什么样的感觉?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两个“一程”连用让人产生连绵不绝的感受,写出了行程的漫长和士兵们行军的军心。
思考3: “聒碎乡心梦不成”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作者想起了家乡,故园是温暖、宁静、祥和的,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表达了作者内心浓浓的思乡之情。
思考2:两个“一更”写出了怎样的情景?
答:写出了扑天风雪搭帐篷经久不息的情景;也写出了天寒地冻之夜人之辗转难眠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