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 1.5物质的溶解专题练习之计算题培优练习(难)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上 1.5物质的溶解专题练习之计算题培优练习(难)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7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7-10 21:1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科学八上物质的溶解专题练习之计算题培优练习(难)
1.传统“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曝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假设用醋酸的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生产600克5%的优级醋,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
(1)这600克优级醋中含溶质质量为   克。
(2)需要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的质量多少克?
(3)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多少克?
2.将80g M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按要求填空。
(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
(3)将上述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填一种即可)
3.氯化钠俗名食盐是工业生产和生活的一种重要原料,也是实验室里常见的一种药品。下表是20℃时,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① 10 2 12
② 10 3 13
③ 10 4 13.6
④ 10 5 m
(1)表中 m=   ;
(2)在这4次实验中,得到的是20℃氯化钠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实验序号)。
(3)计算第3次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过程)
(4)20℃时,实验室把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多少毫升?(写出过程)
4.通电分解水的实验中:
(1)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说水是   组成的.
(2)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电极产生的是   ,生成的氢气、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又由于此时氢气、氧气的密度之比为1:16,所以生成的氢气、氧气的质量之比为   ,则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
(3)氢、氧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16,你推算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
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40℃的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的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
(2)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0.1%);
(3)20℃时,甲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   ;(填选项字母)
A.20% B.25% C.26.5% D.30%
(4)20℃时20%的甲溶液50g,要将该溶液变为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需向烧杯中加入甲物质   g。
6.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其中含硝酸钠和某一不溶性杂质.将其投入一定量的水中,使其充分溶解,所得结果如表:
温度/℃ 10 40 75
剩余物质的质量(克) 201 132 72
硝酸钠溶解度见表:
温度/℃ 10 25 40 50 55 60 65 75 80
溶解度/g 81 92 104 114 117 124 130 150 166
(1)该实验用水多少克?
(2)原固体混合物中含多少克硝酸钠?
(3)欲完全溶解原固体混合物中的硝酸钠,所需最低温度为多少?
7.某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硝酸钾和不溶性杂质,把它们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其结果如表:
温度(℃) 10 40 65 75
剩余固体(g) 261 175 82 82
硝酸钾的溶解度见表:
温度(℃) 10 40 50 55 60 65 75 80
溶解度(g) 20.9 63.9 85.5 95 110 126 150 169
求:(1)所加水的质量.
(2)该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
8.某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硝酸钾和不溶性杂质,把它们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其结果如下表:
温度(℃) 10 40 75
剩余固体(g) 261 175 82
硝酸钾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10 40 50 55 60 65 75 80
溶解度(g) 20.9 63.9 85.5 95 110 126 150 169
求:(1)所加水的质量.
(2)混合物中硝酸钾质量.
(3)若要完全溶解此混合物中的硝酸钾,所必须的最低温度接近多少?
9.在公共场所有如图所示的一则广告,请你分析其是否科学?
(1)证明该化肥的实验方法是   .
(2)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该广告宣称其氮含量是   ,因此这是一则   填“真实”或“虚假”)广告.
10.30℃时,向50g水中逐渐加入M固体(M不与水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M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在30℃时,M的溶解度为    。
(2)A、B、C三种溶液中表示饱和溶液的是    。
(3)A、B、C、D中对应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
(4)若使D中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则需加水的质量为    g。
11.已知30℃时100克水中溶解45.8克氯化铵恰好达到饱和,30℃时将68.7克氯化铵配制成400克的溶液。通过计算:
(1)溶液是否饱和?
(2)若不饱和,为了使其饱和可用下面的方法:
①蒸发溶剂法:需蒸发多少克水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②加溶质法:需再加入多少克氯化铵固体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12.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1)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g;
(2)烧杯①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
(3)物质M是   。
13.10℃时,在100克水中放入30克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9.1克硝酸钾没有溶解,则形成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   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克.
14.传统“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曝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假设用醋酸的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生产600g克5%的优级醋,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
(1)需要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的质量多少克?
(2)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多少克?
15.如图为固体A的溶解度曲线图。
(1)t1℃时,把x克固体A放入   克水中,恰好形成t1℃时A的饱和溶液。
(2)t2℃时,在y克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克水。
(3)向100克含A的溶液中加入5克固体A后恰好形成t2℃时A的饱和溶液,则原溶液中含溶质A为多少克?
16.某同学取四份150克水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固体配制成t℃的溶液,充分搅拌后,滤去未溶解的固体,将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操作序号 1 2 3 4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g 120 150 180 210
溶液的质量/g 270 300 310 m
(1)表格中m值.
(2)根据以上数据,计算t℃时硝酸钾的S.
17.温州产盐历史悠久,盐产品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用途。
(1)用如图所示图方法可进行粗盐提纯,其中操作②的名称为    
(2)腌制咸鸭蛋需要合适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现有10千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食盐水,若将其稀释到20%,需加水多少千克?
18.NaCl、NaNO3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如表。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 氯化钠 36 36.6 37.3 38.4
硝酸钠 87 103 125 150
①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4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    g/100g水。
②20℃时,在50g水中加入18g氯化钠,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③用洁净的铂丝蘸取NaCl溶液灼烧,火焰呈    色。
④取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20g,进行如下实验。
Ⅰ.操作1的名称    ;
Ⅱ.若溶液1是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固体M中是否含有硝酸钠,结合数据说明    。
19.如图是实验室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管与电源负极相连,b管与电源正极相连。
(1)计算当b管产生1.6g气体时,a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为    g。
(2)通过实验得出水是由    组成的,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写一条即可)
20.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g。
(2)60℃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将(2)中所得的溶液从60℃降温至30℃,可析出硝酸钾晶体   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5.8%(填“>”“<”或“=”)。
21.现有2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要使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提高到15%。
求:需要向此溶液中加入固体硝酸钠多少g?(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2.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都是50g的五份水中分别加入30g、40g、50g、60g、7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滤去未溶解的硝酸钾后,加入的硝酸钾的质量与相应所得溶液的质量的5组数据如下表: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 30 40 50 60 70
溶液质量/克 80 90 100 105 105
求:
(1)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
(2)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保留到0.1%)
23.已知: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刚好达到饱和.请回答:
(1)20℃时,50g水中溶解   g氯化钠刚好达到饱和;
(2)20℃时,25g水中加入10g氯化钠,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质量为   g;
(3)向(2)中加入多少克水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
24.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10 20 60
溶解度/g 21 31.6 110
现有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50g,若将其升温至60℃,还需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才能饱和?若降温至10℃,可得饱和溶液多少克?
25.小强因感冒到医院看病,医生给他输液时,要用到生理盐水.如图所示是医生给他用的一瓶生理盐水标签,请根据标签给出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设生理盐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
(1)生理盐水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若以每分钟100滴(20滴约为1毫升)的速率给小李静脉输液,则输完这瓶生理盐水约需    分钟.
(3)输液过程中,小李想到了如下的几个问题,请通过计算帮助解决:这瓶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如果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这样一瓶生理盐水,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
26.某温度下,将440克A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分成等质量的2份。向第一份加入9克A物质,充分搅拌,还有1克固体不能溶解;将第二份溶液蒸发掉40克水,并恢复到原温度,溶液恰好饱和(无A析出),则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多少?原来440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大?(保留小数点后2位)
27.如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50℃时取50克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25℃时所得溶液的质量是多少?析出多少质量的固体?
28.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40克水中需溶解多少克硝酸钾才能得到饱和溶液?
29.t℃时某氯化钠溶液310克,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第一次蒸发20克水,析出晶体4克;第二次又蒸发20克水,析出晶体6克。则t℃时100克水最多可以溶解多少克氯化钠晶体?原310克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多少?
30.一定温度下,将100克某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加入5克硝酸钾或恒温蒸发掉10克水,都能成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求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
31.有一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其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占92%,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占8%,现采用结晶法分离该混合物。(已知10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46g,氯化钠为40g,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氯化钠为36g。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1)取500g混合物,在100℃时把它们全部溶解,至少要加水多少克?
(2)把上述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是什么?其质量是多少克?
32.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
(1)在100g水中溶解100g硝酸钾晶体,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当对上述所得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时,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则:
①倒出一半溶液   。
②加入20g硝酸钾晶体。
初中科学八上物质的溶解专题练习之计算题培优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传统“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曝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假设用醋酸的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生产600克5%的优级醋,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
(1)这600克优级醋中含溶质质量为 30 克。
(2)需要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的质量多少克?
(3)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多少克?
【分析】(1)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水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生产600g 5%的优级醋,含溶质的质量=600g×5%=30g。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需要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的质量为30g÷3%=1000g。
(3)水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质量,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1000g﹣600g=400g。
故答案为:
(1)30;
(2)需要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的质量为1000g;
(3)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400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水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质量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将80g M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按要求填空。
(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50% 
(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C (填字母)。
(3)将上述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增加溶质 (填一种即可)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50%;
(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C,因为温度升高,没有固体了,溶液不会增加;
(3)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将上述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增加溶质。
故答案为:(1)50%;
(2)C;
(3)增加溶质。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氯化钠俗名食盐是工业生产和生活的一种重要原料,也是实验室里常见的一种药品。下表是20℃时,氯化钠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氯化钠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① 10 2 12
② 10 3 13
③ 10 4 13.6
④ 10 5 m
(1)表中 m= 13.6 ;
(2)在这4次实验中,得到的是20℃氯化钠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③④ (填实验序号)。
(3)计算第3次实验得到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过程)
(4)20℃时,实验室把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多少毫升?(写出过程)
【分析】根据加入的氯化钠和水形成的溶液的质量与水和氯化钠的质量关系确定溶解情况,进而判断溶液的饱和状态以及质量分数计算。
【解答】解:
从表中可以看出,向10g加入2g氯化钠溶解,加入3g溶解,而加入4g,只溶解了3.6g,说明加入3.6g时已经饱和,所以加入5g氯化钠是溶液质量依然为13.6g,溶液③④都是饱和溶液。
第三次是13.6g溶液中溶质为3.6g,所以对应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00%≈26.5%
设把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x
由于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100g×20%=(100g+x)×5%
x=300g折合体积为300mL。
故答案为:
(1)13.6;
(2)③④;
(3)26.5%;
(4)300毫升。
【点评】溶液稀释过程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这是溶液稀释计算的依据。
4.通电分解水的实验中:
(1)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说水是 氢、氧两种元素 组成的.
(2)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电极产生的是 氧气 ,生成的氢气、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2:1 ,又由于此时氢气、氧气的密度之比为1:16,所以生成的氢气、氧气的质量之比为 1:8 ,则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1:8 .
(3)氢、氧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16,你推算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2:1 .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回答,电解水的现象可简单记忆为:正氧负氢一比二,质量之比八比一.
【解答】解:(1)根据反应前后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可得出水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生成的氢气、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又由于此时氢气、氧气的密度之比为1:16,所以生成的氢气、氧气的质量之比为 1:,则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8.
(3)因为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除以相对分子质量的比,已知氢、氧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16,故水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
故答案为:(1)氢、氧两种元素;
(2)氧气,2:1,1:8,1:8,
(3)2: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属于基础知识,难度比较小,要求同学们对此实验要记忆准确.
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40℃的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所得的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甲<乙 ;
(2)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 28.6% (结果精确到0.1%);
(3)20℃时,甲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 D ;(填选项字母)
A.20% B.25% C.26.5% D.30%
(4)20℃时20%的甲溶液50g,要将该溶液变为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需向烧杯中加入甲物质 6 g。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2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将40℃的等质量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甲物质析出的晶体多,所得的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是甲<乙;
(2)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100%=28.6%;
(3)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饱和溶液的质量为:×100%=28.6%,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30%,故选:D;
(4)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20%的甲溶液50g,溶质质量为:50g×20%=10g,40g的水中需要溶解的溶质质量为:40g×=16g,所以要将该溶液变为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至少需向烧杯中加入甲物质6g。
故答案为:(1)甲<乙;
(2)28.6%;
(3)D;
(4)6。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有一包固体混合物,其中含硝酸钠和某一不溶性杂质.将其投入一定量的水中,使其充分溶解,所得结果如表:
温度/℃ 10 40 75
剩余物质的质量(克) 201 132 72
硝酸钠溶解度见表:
温度/℃ 10 25 40 50 55 60 65 75 80
溶解度/g 81 92 104 114 117 124 130 150 166
(1)该实验用水多少克?
(2)原固体混合物中含多少克硝酸钠?
(3)欲完全溶解原固体混合物中的硝酸钠,所需最低温度为多少?
【分析】(1)根据升温后又溶解的硝酸钠的质量和升温后溶解度增加的质量进行分析即可;(2)根据升温到75℃时的溶解度变化可知,现在硝酸钠已经全部溶解完,72g全部是杂质,再根据10℃溶解的硝酸钠质量加上升温后溶解的硝酸钠的质量即可;(3)结合溶解质量和硝酸钠溶质的质量进行分析.
【解答】解:(1)根据40℃剩余物质132g,再升温到75℃,剩余物质又少了,说明升温到40℃时,固体中还含有硝酸钠;该物质由10℃升温到40℃,又溶解了201g﹣132g=69g,由10℃升温到40℃硝酸钠的溶解度增加了104g﹣81g=23g,即100g水中能多溶解23g,又因为升温后溶解了69g,所以水的质量300g;
(2)40℃升温到75℃时的溶解度增加了150g﹣104g=46g,所以300g水中还能溶解3×46g=138g,但实际溶解了132g﹣72g=60g,说明硝酸钠已经全部溶解完,所以72g全部是杂质,由10℃升温到75℃,共溶解硝酸钠质量为201g﹣72g=129g,10℃溶解硝酸钠质量为3×81g=243g;所以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硝酸钠的总质量为:129g+243g=372g;
(3)300g水中溶解372g硝酸钠,则100g水中溶解硝酸钠质量为124g,由溶解度表可知所需最低温度为60℃.
故答案为:(1)300;(2)372;(3)60℃.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升温后又溶解了多少溶质,升温后溶解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出原来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再进一步进行分析即可.
7.某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硝酸钾和不溶性杂质,把它们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其结果如表:
温度(℃) 10 40 65 75
剩余固体(g) 261 175 82 82
硝酸钾的溶解度见表:
温度(℃) 10 40 50 55 60 65 75 80
溶解度(g) 20.9 63.9 85.5 95 110 126 150 169
求:(1)所加水的质量.
(2)该固体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
【分析】(1)根据升温后又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和升温后溶解度增加的质量进行分析即可;(2)根据升温到75℃时的溶解度变化可知,现在硝酸钾已经全部溶解完,72g全部是杂质,再根据10℃溶解的硝酸钾质量加上升温后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即可
【解答】解:(1)根据40℃剩余物质175g,再升温到65℃,剩余物质又少了,说明升温到40℃时,固体中还含有硝酸钾;该物质由10℃升温到40℃,又溶解了261g﹣175g=86g,由10℃升温到40℃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加了63.9g﹣20.9g=43g,即100g水中能多溶解43g,又因为升温后溶解了86g,所以加入水的质量200g;
(2)40℃升温到75℃时的溶解度增加了150g﹣63.9g=86.1g,所以200g水中还能溶解2×86.1g=172.2g,但实际溶解了175g﹣82g=93g,说明硝酸钾已经全部溶解完,所以82g全部是杂质,由10℃升温到75℃,共溶解硝酸钾质量为261g﹣82g=179g,10℃溶解硝酸钾质量为2×20.9g=41.8g;所以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硝酸钾的总质量为:179g+41.8g=220.8g.
故答案为:(1)200g;(2)220.8g.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升温后又溶解了多少溶质,升温后溶解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出原来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再进一步进行分析即可.
8.某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硝酸钾和不溶性杂质,把它们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其结果如下表:
温度(℃) 10 40 75
剩余固体(g) 261 175 82
硝酸钾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10 40 50 55 60 65 75 80
溶解度(g) 20.9 63.9 85.5 95 110 126 150 169
求:(1)所加水的质量.
(2)混合物中硝酸钾质量.
(3)若要完全溶解此混合物中的硝酸钾,所必须的最低温度接近多少?
【分析】(1)根据升温后又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和升温后溶解度增加的质量进行分析即可;(2)根据升温到75℃时的溶解度变化可知,现在硝酸钾已经全部溶解完,72g全部是杂质,再根据10℃溶解的硝酸钾质量加上升温后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即可(3)若要在n g水中恰好溶解m g 硝酸钾即饱和,由m、n的值计算出饱和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然后要从溶解度表中查出对应温度.
【解答】解:(1)根据40℃剩余物质175g,再升温到75℃,剩余物质又少了,说明升温到40℃时,固体中还含有硝酸钾;该物质由10℃升温到40℃,又溶解了261g﹣175g=86g,由10℃升温到40℃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加了63.9g﹣20.9g=43g,即100g水中能多溶解43g,又因为升温后溶解了86g,所以加入水的质量200g;
(2)40℃升温到75℃时的溶解度增加了150g﹣63.9g=86.1g,所以200g水中还能溶解2×86.1g=172.2g,但实际溶解了175g﹣82g=93g,说明硝酸钾已经全部溶解完,所以82g全部是杂质,由10℃升温到75℃,共溶解硝酸钾质量为261g﹣82g=179g,10℃溶解硝酸钾质量为2×20.9g=41.8g;所以原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硝酸钾的总质量为:179g+41.8g=220.8g.
(3)硝酸钾共220.8g,在200g水中溶解220.8g,100g水中溶解110.4g根据溶解度表可知最低温度接近60度.
故答案为:(1)200g;(2)220.8g;(3)60℃.
【点评】此题是对溶解度计算的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图象及表格中数据的分析与应用,题目难度较大,应属竞赛题的类别.
9.在公共场所有如图所示的一则广告,请你分析其是否科学?
(1)证明该化肥的实验方法是 把化肥和熟石灰放在一起研磨,如果生成有氨气气味的气体说明该化肥属于铵态氮肥 .
(2)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17.7% ,该广告宣称其氮含量是 24.1% ,因此这是一则 虚假 填“真实”或“虚假”)广告.
【分析】铵态氮肥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可以求出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因为铵态氮肥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所以证明该化学肥料是氮肥的实验方法是:把化肥和熟石灰放在一起研磨,如果生成有氨气气味的气体说明该化肥属于铵态氮肥.
(2)NH4HCO3中氮的质量分数是:×100%=17.7%.
NH4HCO3中氮的质量分数是17.7%<24.1%,所以这是一则虚假广告.
故答案为:(1)把化肥和熟石灰放在一起研磨,如果生成有氨气气味的气体说明该化肥属于铵态氮肥;(2)17.7%;24.1%;虚假.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铵态氮肥的性质和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0.30℃时,向50g水中逐渐加入M固体(M不与水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M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在30℃时,M的溶解度为  16g 。
(2)A、B、C三种溶液中表示饱和溶液的是  C 。
(3)A、B、C、D中对应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C=D>B>A 。
(4)若使D中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则需加水的质量为  12.5 g。
【分析】(1)根据图中数据和溶解度的概念分析解答;
(2)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解答;
(3)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
(4)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分析计算。
【解答】解:(1)根据图可知50g水在该温度下最多溶解8gM,100g水最多溶解16gM,溶解度就是在某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够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所以3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6gM,所以30℃时M的溶解度为16g,故答案为:16g;
(2)在某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30℃时AB都能继续溶解,C溶液不能再溶解M,故答案为:C;
(3)A比B中溶质质量小,溶剂相等,所以溶质质量分数B>A,同一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CD饱和,AB不饱和,同一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都等于溶解度除以100g加溶解度的和,又因为同一温度下同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D;故答案为:C=D>B>A;
(4)设10gM在30℃时全部溶解需要的水的质量为x,
16g÷100g=10g÷(x+50g)
x=12.5g
故答案为:12.5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3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16gM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已知30℃时100克水中溶解45.8克氯化铵恰好达到饱和,30℃时将68.7克氯化铵配制成400克的溶液。通过计算:
(1)溶液是否饱和?
(2)若不饱和,为了使其饱和可用下面的方法:
①蒸发溶剂法:需蒸发多少克水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②加溶质法:需再加入多少克氯化铵固体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分析】根据固体溶解度的意义分析计算:根据题意,3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5.8g,也就是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45.8克的氯化铵,利用此知识判断出400克溶液中最多溶解的氯化铵的质量,从而解决问题。
【解答】解:(1)由于3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45.8g,也就是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45.8克的氯化铵,因此400克溶液中最多溶解的氯化铵的质量是125.7克。所以,在30℃时,把68.7g氯化铵配制成400克溶液,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2)①由于3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45.8g,也就是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45.8克的氯化铵,则完全溶解68,7g氯化铵仅需150g水,所以需蒸发水的质量为400g﹣150g﹣68.7g=181.3g;
②由于3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45.8g,也就是100克水中最多可溶解45.8克的氯化铵,400g溶液含有水的质量为:400g﹣68.7g=331.3g,该温度下的331.3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铵的质量为:≈151.7g,还需要加入氯化铵的质量为:151.7g﹣68.7g=83.0g,溶液才能达到饱和;
故答案为:(1)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2)①需蒸发181.3克水才能成为饱和溶液;②需再加入83.0克氯化铵,溶液才能成为饱和溶液。
【点评】此题是对溶解度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此题应属基础知识考查题。
12.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1)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40 g;
(2)烧杯①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
(3)物质M是 硝酸钾 。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铵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氯化铵大;(1)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0g;
(2)有关的计算要准确;
(3)物质M是硝酸钾。
【解答】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0g;故答案为:40;
(2)烧杯①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故答案为:;
(3)物质M是硝酸钾,因为在t1℃时,60gM全部溶于100g水中;故答案为:硝酸钾;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3.10℃时,在100克水中放入30克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9.1克硝酸钾没有溶解,则形成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 120.9 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20.9 克.
【分析】根据题意知,已经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是30﹣9.1(g)解答即可.
【解答】解:已经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为:30g﹣9.1g=20.9g;
溶液的质量为:100g+20.9g=120.9g;
故答案为:120.9;20.9.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溶质质量的简单计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已经溶解了的硝酸钾的质量.
14.传统“陈醋”生产过程中有一步称为“冬捞夏晒”,是指冬天捞出醋中的冰,夏日曝晒蒸发醋中的水分,以提高醋的品质.假设用醋酸的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生产600g克5%的优级醋,过程中醋酸没有损失.
(1)需要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的质量多少克?
(2)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多少克?
【分析】(1)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水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生产600g克5%的优级醋,含溶质的质量=600g×5%=30g.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需要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的质量为30g÷3%=1000g.
(2)水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质量,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1000g﹣600g=400g.
故答案为:(1)需要质量分数为3%的半成醋的质量为1000;(2)捞出的冰和蒸发的水的总质量为400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水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质量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如图为固体A的溶解度曲线图。
(1)t1℃时,把x克固体A放入  克水中,恰好形成t1℃时A的饱和溶液。
(2)t2℃时,在y克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克水。
(3)向100克含A的溶液中加入5克固体A后恰好形成t2℃时A的饱和溶液,则原溶液中含溶质A为多少克?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m1g,所以把x克固体A放入克水中,恰好形成t1℃时A的饱和溶液;
(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m2g,所以在y克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克水;
(3)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m2g,
设原溶液中含溶质A为a

a=g
故答案为:(1);
(2);
(3)。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某同学取四份150克水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固体配制成t℃的溶液,充分搅拌后,滤去未溶解的固体,将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操作序号 1 2 3 4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g 120 150 180 210
溶液的质量/g 270 300 310 m
(1)表格中m值.
(2)根据以上数据,计算t℃时硝酸钾的S.
【分析】(1)当向水中加入固体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小于二者的质量之和,表明溶液中有溶质固体剩余,所得溶液是该温度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2)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溶解度定义中的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溶剂、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及单位克.
【解答】解:(1)实验3中,180g+150g=330g>310g,说明1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310g﹣150g=160g;则加入210g硝酸钾时,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还是160g,故m的值为310g.
(2)t℃时硝酸钾的S,则= S≈106.7g.
故答案为:(1)310;(2)t℃时硝酸钾的S为106.7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的特征、溶解度的四要素(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单位是克)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温州产盐历史悠久,盐产品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用途。
(1)用如图所示图方法可进行粗盐提纯,其中操作②的名称为  过滤 
(2)腌制咸鸭蛋需要合适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现有10千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食盐水,若将其稀释到20%,需加水多少千克?
【分析】粗盐提纯步骤包括溶解、过滤、蒸发;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解答】解:(1)用如图所示图方法可进行粗盐提纯,其中操作②的名称为过滤,通过过滤把液体和固体分离。
故填:过滤。
(2)需要水的质量为:10kg×25%÷20%﹣10kg=2.5kg,
答:需加水2.5k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18.NaCl、NaNO3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如表。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 氯化钠 36 36.6 37.3 38.4
硝酸钠 87 103 125 150
①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4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  103 g/100g水。
②20℃时,在50g水中加入18g氯化钠,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6.5% 。
③用洁净的铂丝蘸取NaCl溶液灼烧,火焰呈  黄 色。
④取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20g,进行如下实验。
Ⅰ.操作1的名称  过滤 ;
Ⅱ.若溶液1是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则固体M中是否含有硝酸钠,结合数据说明  由硝酸钠的溶解度表可知,8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50g/l00g水;2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87g/l00g水;8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8.4g/l00g水;若溶液1是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此物质为氯化钠,则120g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38.4g,硝酸钠的质量为120g﹣38.4g=81.6g,当溶液降温至20℃时,硝酸钾仍然达不到饱和,不会析出,故固体M中不含有硝酸钠 。
【分析】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
②根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③根据焰色反应分析;
④Ⅰ.根据过滤可将固体与液体分离;
Ⅱ.根据8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分析。
【解答】解:①由表中数据可知,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4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03g/100g水;
②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l00g水,所以20℃时,在50g水中加入18g氯化钠,恰好完全溶解,其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6.5%;
③钠的焰色反应是黄色,用洁净的铂丝蘸取NaCl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
④Ⅰ.操作l是将不溶固体与液体分离开,故操作名称为过滤;
Ⅱ.由硝酸钠的溶解度表可知,8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50g/l00g水;2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87g/l00g水;8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8.4g/l00g水;若溶液1是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此物质为氯化钠,则120g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38.4g,硝酸钠的质量为120g﹣38.4g=81.6g,当溶液降温至20℃时,硝酸钾仍然达不到饱和,不会析出,故固体M中不含有硝酸钠。
故答案为:①增大;103;
②26.5%;
③黄;
④Ⅰ.过滤;
Ⅱ.由硝酸钠的溶解度表可知,8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150g/l00g水;2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为87g/l00g水;8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8.4g/l00g水;若溶液1是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此物质为氯化钠,则120g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38.4g,硝酸钠的质量为120g﹣38.4g=81.6g,当溶液降温至20℃时,硝酸钾仍然达不到饱和,不会析出,故固体M中不含有硝酸钠。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表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表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如图是实验室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其中a管与电源负极相连,b管与电源正极相连。
(1)计算当b管产生1.6g气体时,a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为  0.2 g。
(2)通过实验得出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 。(写一条即可)
【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是8:1。
【解答】解:(1)计算当b管产生1.6g气体时,a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为0.2g。
(2)通过实验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1)0.2。
(2)氢元素和氧元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0.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45.8 g。
(2)60℃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 不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将(2)中所得的溶液从60℃降温至30℃,可析出硝酸钾晶体 14.2 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45.8%(填“>”“<”或“=”)。
【分析】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质量;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
【解答】解:(1)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5.8g。
故填:45.8。
(2)60℃时收集溶解度是110g,在100g水中加入60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故填:不饱和。
(3)将(2)中所得的溶液从60℃降温至30℃,可析出硝酸钾晶体质量:60g﹣45.8g=14.2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31.4%。
故填:14.2;<。
【点评】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21.现有2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要使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提高到15%。
求:需要向此溶液中加入固体硝酸钠多少g?(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100%①,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②,把题中的已知条件代入公式①或②,求解即可。
【解答】解:设需要向此溶液中加入固体硝酸钠质量为x
×100%=15%
∴x≈11.8g
答:需要向此溶液中加入固体硝酸钠质量为11.8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求法。
22.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都是50g的五份水中分别加入30g、40g、50g、60g、7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滤去未溶解的硝酸钾后,加入的硝酸钾的质量与相应所得溶液的质量的5组数据如下表: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 30 40 50 60 70
溶液质量/克 80 90 100 105 105
求:
(1)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
(2)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保留到0.1%)
【分析】(1)根据已有的溶解度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
(2)根据溶解度得出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即可。
【解答】解:(1)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在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55g,故其溶解度为:=110g,
(2)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解度的概念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概念结合表格提供的数据进行。
23.已知:20℃时,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钠刚好达到饱和.请回答:
(1)20℃时,50g水中溶解 18 g氯化钠刚好达到饱和;
(2)20℃时,25g水中加入10g氯化钠,所得溶液为 饱和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质量为 34 g;
(3)向(2)中加入多少克水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
【分析】(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其涵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氯化钠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液的组成进行解答.
(3)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解答】解:(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其涵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在20℃时50g 水中加入18g氯化钠,
故填:18;
(2)20℃时,25g水中加入10g氯化钠,只有9g氯化钠溶解,故该溶液为饱和溶液,其中溶液的质量为:25g+9g=34g.
故填:饱和;34;
(3)设向(2)中加入x水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则
(25g+xg+10g)×20%=10g,
x=15g
答:向(2)中加入15克水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
【点评】本题是借助于数学模型,利用公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
24.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10 20 60
溶解度/g 21 31.6 110
现有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50g,若将其升温至60℃,还需加入多少克硝酸钾才能饱和?若降温至10℃,可得饱和溶液多少克?
【分析】根据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即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恰好达到饱和,所以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50g,硝酸钾的质量为50g×=12g,水的质量为50g﹣12g=38g,进行解答;
【解答】解: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即100g水中溶解110g硝酸钾恰好达到饱和,所以60℃时,38g水中溶解硝酸钾达到饱和时需要的质量为38g×=41.8g,所以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50g,若将其升温至60℃,达到饱和还需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41.8g﹣12g=29.8g,
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1g,即100g水中溶解21g硝酸钾恰好达到饱和,所以10℃时,38g水中溶解硝酸钾达到饱和时需要的质量为38g×≈8g,所以饱和溶液的质量为8g+38g=46g。
故答案为:29.8g;46g。
【点评】溶解度是指某温度下,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要注意一下几点:谈论溶解度必须指明温度,没有指明温度的溶解度是没有意义的;溶解度指的是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25.小强因感冒到医院看病,医生给他输液时,要用到生理盐水.如图所示是医生给他用的一瓶生理盐水标签,请根据标签给出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设生理盐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
(1)生理盐水属于  混合物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若以每分钟100滴(20滴约为1毫升)的速率给小李静脉输液,则输完这瓶生理盐水约需  100 分钟.
(3)输液过程中,小李想到了如下的几个问题,请通过计算帮助解决:这瓶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如果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这样一瓶生理盐水,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
【分析】(1)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分析;
(2)可计算出以每分钟输液的体积,500mL除以每分钟输液的体积就是需要的时间.
(3)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生理盐水中含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2)需要的时间为:500mL÷=100分钟,故填:100;
(3)1.0×103千克/米3=1g/mL
由标签给出的数据可知这瓶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为4.5g,生理盐水的质量为500mL×1g/mL=500g,
这瓶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9%;
如果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这样一瓶生理盐水,设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为x
10%×x=4.5g
x=45g
故填:0.9%;45g.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配制以及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6.某温度下,将440克A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分成等质量的2份。向第一份加入9克A物质,充分搅拌,还有1克固体不能溶解;将第二份溶液蒸发掉40克水,并恢复到原温度,溶液恰好饱和(无A析出),则A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多少?原来440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大?(保留小数点后2位)
【分析】(1)第一份中再溶解8gA物质达到饱和,第二份中减少40g水达到饱和,也就是40克水中溶解8克溶质A正好形成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度一定,即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据此列出关系式即可算出溶解度的大小;
(2)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质量无关,因此原来440g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第二份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首先根据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等列出方程计算第二份220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然后计算出第二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可。
【解答】解:(1)40g水中溶解8g(9g﹣1g)溶质A,形成的溶液就是饱和溶液,设此时A的溶解度是x,则;
解得:x=20g;
(2)设第二份中220g饱和溶液中溶质A的质量为x,

解得:x=30g;
原来440g溶液的质量分数:=13.64%。
故填:20g;13.64%。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找出饱和溶液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即40克水中溶解8克溶质A,形成的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27.如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50℃时取50克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到25℃时所得溶液的质量是多少?析出多少质量的固体?
【分析】根据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5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70g,据此判断50克水溶解的质量;2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确定该温度下最多能溶解的质量,进而确定析出固体的质量.
【解答】解: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5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70g,含义是5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该物质70g,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则50克水最多能溶解35g;2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则50克水最多能溶解20g,形成饱和溶液的质量为50g+20g=70g;析出固体的质量为35g﹣20g=15g.
故答案为:当温度降低到25℃时所得溶液的质量是70g;析出15g质量的固体.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含义、溶解度的含义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8.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40克水中需溶解多少克硝酸钾才能得到饱和溶液?
【分析】根据溶解度的意义解答: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
【解答】解: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即20℃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制成饱和溶液,设质量为x的硝酸钾溶解在40克水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
x=12.64g
故答案为:12.64g。
【点评】能根据溶解度的定义进行简单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9.t℃时某氯化钠溶液310克,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第一次蒸发20克水,析出晶体4克;第二次又蒸发20克水,析出晶体6克。则t℃时100克水最多可以溶解多少克氯化钠晶体?原310克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多少?
【分析】根据t℃时某氯化钠溶液310克,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第一次蒸发20克水,析出晶体4克,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第二次又蒸发20克水,析出晶体6克,说明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蒸发20g水,析出6g晶体,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t℃时某氯化钠溶液310克,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第一次蒸发20克水,析出晶体4克,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第二次又蒸发20克水,析出晶体6克,说明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蒸发20g水,析出6g晶体,则t℃时100克水最多可以溶解6克×=30克氯化钠晶体。
t℃时某氯化钠溶液310克,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第一次蒸发20克水,析出晶体4克,得到的是t℃时310克﹣20克﹣4克=286克氯化钠饱和溶液,含有氯化钠的质量为
30克×=66g。
原310克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66克+4克=70克。
答:t℃时100克水最多可以溶解30克氯化钠晶体;原310克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70克。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明确t℃时某氯化钠溶液蒸发20g水会析出6g晶体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0.一定温度下,将100克某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加入5克硝酸钾或恒温蒸发掉10克水,都能成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求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
【分析】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溶解度定义中的四要素:一定温度、100克溶剂、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及单位克。
【解答】解:一定温度下,将100克某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加入5克硝酸钾或恒温蒸发掉10克水,都能成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等效模型解答,该温度下,100克硝酸钾不饱和的原因是多出了10克水,即建立如下模型:100克不饱和硝酸钾溶液=9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10克水。对于多出的10克水,可以采取的方法是蒸发掉或者再加入一份相应的溶质,根据题目可知,加入的溶质的质量为5克。即一定温度下,向10克水中加入5克硝酸钾可形成一份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一定温度下,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50克硝酸钾,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50克。
答: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50克。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溶解度的概念,熟记溶解度的四要素(温度、100克溶剂、饱和状态、单位是克)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1.有一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其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占92%,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占8%,现采用结晶法分离该混合物。(已知10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46g,氯化钠为40g,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氯化钠为36g。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1)取500g混合物,在100℃时把它们全部溶解,至少要加水多少克?
(2)把上述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是什么?其质量是多少克?
【分析】(1)500g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占92%,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占8%,根据10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46g,氯化钠为40g,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氯化钠为36g,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500g混合物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占92%,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占8%,则含硝酸钾的质量为=460g,含氯化钠500g﹣460g=40g。10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46g,氯化钠为40g,在100℃时则460g硝酸钾全部溶解所需水的质量为100g≈177g。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氯化钠为36g,则177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64g,氯化钠能全部溶解,不会析出氯化钠。
177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31.6g×≈56g,其质量是460g﹣56g=404g。
答:(1)至少要加水177g。
(2)析出的晶体是硝酸钾,其质量为404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明确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会析出晶体、溶解度的含义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2.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
(1)在100g水中溶解100g硝酸钾晶体,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0% 。
(2)当对上述所得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时,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则:
①倒出一半溶液 50% 。
②加入20g硝酸钾晶体。
【分析】根据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此外还熟悉溶液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特点及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
【解答】解: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在此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100g硝酸钾能形成200g硝酸钾溶液;
根据题意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50%;
(1)根据溶液的均一性特点,倒出一半的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50%。
(2)当往此溶液中加入20g硝酸钾晶体时,根据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此溶液饱和且有10g未溶,根据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52.4%;
故答案为:50%,(1)50%,(2)52.4%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关系,需同学们掌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