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11 00:3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进入中世纪,形成了严格 的等级制度(封君封臣制) 和封建庄园经济。
到了中世纪晚期,封建庄园经济走向了衰落,欧洲社会进入 一个转型期,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封建社会 一 资本主义社会
世界近代史是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指的是约14、 15世纪—20世纪初的肠史。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的形 成产生、发展和扩张并因此产生巨大影响是这一时 期欧洲历史的主线。
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 逐步发展,欧洲酝酿一场重大的历史变革。文艺复 兴是资本主义经济表展在精神文化领城的反映,是 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反过来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 济和政治的发展。在近代早期,手工工场和租地农 场的出现,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和 非洲的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 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 造了重要的条件。人类历史开始步入近代。
租地农场手工工场
经济基础
富裕农民市民阶层
政治基础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资本原始积累
经济动力
文 艺 复 兴 — →思想基础
[西欧经济和 社会发展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走向 近代
7
第16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五单元走向近代
目 录
01
新的生
产和经
营方式
02
富裕
农民

市民 阶层
新的生产和 经营方式
一、西欧经济的发展: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一)11世纪后,欧洲农村的新变化
1、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阅读教材,结合材料,说一说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哪些变化 带来什么影响
11世纪前后,西欧社会相对趋于稳定,人口持续增长。1050-1350年间,欧洲人 口增加了3倍。随着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原有的庄园所拥有的土地己不足以供所有 人使用,庄园中出现许多无地或少地的人。
如何解决越来越多的人口的吃饭问题呢
垦殖运动 领主组织 耕地面积的 像两个不同的世界一样。居民几
农民自发开垦 不断扩大 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新垦区的
时间:11世纪 治理模式不是人的的依附关系。
垦殖方式: 领主组织开垦;农民自发开垦
新垦殖区的特点:没有人身依附关系,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
结果:封建庄园劳动力短缺,逐渐走向衰落和瓦解
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
为何11世纪以后,欧洲的农村会出现垦殖运动
①人口增长,对耕地需求增多
材 料 一:据欧洲经济史学家统计,公元7世纪中 人口为1800万, 11 世纪为3850
万,增长到2倍以上不列颠列岛人口增长到4倍。在这段时期内,第一次出现2 万人以上的
坊②佃农对自由土地的向往,希望《 欧洲经济史》第一卷
能解除旧的人身依附关系。
材料二:在西欧, 一丁忽视的基本事实是几个世纪以来佃农自由状况不断改善,对土地实际占有
材料三:中世纪农业革命的标志是引入了重犁。以前,农耕一直沿用古罗马时代的小型轻,
并不适用于北方的土壤。而11世纪以后,大型重犁出现,湿重的土壤得以充分犁耕。 ——河源 温等《图说中世纪生 ④大量荒地存在
材料四:12世纪,法回约1/2、德国只有1/3、英格兰只有1/5的土地得到耕种,其余的都是森林
、沼泽和荒地。 ——《全球通史》
权不断强化……人们不仅要求更多的土地,而且要
世纪西欧大垦荒》
要求 西h 地 运动的先声:中
③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1)概况: 劳役量被固定在一个特定范围内一剥削被限制
一农奴 领
(2)表现:
①领主和农奴关系变化: ②地租形式变化: 劳役地租
农奴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少;
自由劳动力增加农奴 获得 由方式:货币购 货币地租 买劳役豁免权;缴纳迁徙税
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获得离开庄园摆脱
迁徙税
缴纳
支配劳役豁免权
劳动用货币购买




力的
获得对
一、西欧经汗的发展:新的生产和经含方式
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
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租地农场
2、地租形式的变化:
②建立者 富裕农民(租地农场主)
将土地集中起来
建立租地农场
富裕农民 租地农场主
① 时 间 14世纪中叶 ③建立过程
出租自营地
领主
3、租地农场的出现 (最早、最典型:英国的租地农场)
一、西欧经济的发展: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租地农场主
农业资本家
契约关系
货币关系
雇佣劳动
面向市场
土地所有者
农业工人
雇佣关系 剥削关系
封建领主
雇工
a 土地集中: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 卖方式集 土地。
b领主出租自营地,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 参与生产管理。
c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 或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集中土 地。
农产品的 富余,加上 城市需求 的增加,使 得更多的
农产品和 畜产品进
入市场。
14 纪叶以后,土地中成为一种趋势 出租自营地的浪潮席卷西欧大部分地区。
具 有雇佣关系,体现资本主义性质。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由庄园变为租地农场
(最早、最典型:英国的租地农场)
3、租地农场的出现
③建立过程
裕 农
转让 联姻 继承 买卖 土地集中 出租 自营地 富裕农民 农业工人 (雇佣) 承租 购买
租地农场
① 土地集中;②出现雇佣关系;③产品推向市场
④特点:
封建 庄园
农民 农奴
土地集中
领主
土地所有者 契约关系 租地农场主 雇佣关系 农业工人
封建领主 货币关系 农业资本家 剥削关系 雇工
租地农场主与农业工人(雇工)形成了雇佣关系,这种经营方式 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租地农场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经营方式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 者,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 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 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学以致用
如何理解下面这句话
问题思考
“雅克·科尔”的贸易路线图
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和手工业走向繁荣
一、西欧经济的发展: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4、农副产品市场化。
15世纪的法国商人和皇室官员
一、西欧经济的发展: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二)手工业的变化: 手工工场出现
阅读课本,归纳这个时期手工业发展变化。
促进 手工业发展
工人同一地 点集中劳动
1、概况: 13世纪
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生产
农民在
家生产
集中的
手工工场
小型
手工作坊
分散的 手工工场
分工 细化
为市场而生产
农业发展
一、西欧经济的发展: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二)手工业的变化: 手工工场出现
提供生产原料
统一生产工具
统一生产地点
市场 商人 工人

出卖劳动力
2、特点: ①雇主与雇工形成雇佣关系
②集中劳动 ③分工合作 ④产品面向市场
3、性质: 手工工场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经营方式。
近代社会的租地农场与手工工场的出现带来什么影响
(三)、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影响
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
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庄园制度→租地农场)
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作坊→手工工场)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源
社会的整体面貌
生产力进步
土地关系变化
生产关系
启示
影 响
13、14世纪, 由于西欧经济的 发展和生产组织 形式的变化,欧 洲农村和城市的 社会结构发生了 改变。
我准备再买地
我准备再扩大
农场规模.....
我成为村官了
富裕农民和 市民阶层
富裕农民
骑 士
有的富裕农民原先是某庄园的庄头,负 责替领主管理庄园生产和其他事务。他们 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 验。由于农业发展、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 租,农民向领主缴纳货币的现象越来越普 遍,货币成为物品交换、赎买劳役、缴纳 税费的主要媒介,货币地租量被习惯法固 定下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在财富 普遍积累的基础上, 一批富裕农民脱颖而 出。他们是土地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P63 相关史事
(1) 时间:13、14世纪
(2) 变化:
①贵族地位衰落;
②富裕农民出现
(3) 影响:
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
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二 、西欧社会的发展——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 .农村——富裕农民
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 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根据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关于西欧城市发展的信息
(1)城市:市民阶层崛起
(2)影响:政治权利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2.城市 市民阶层
二 、西欧社会的发展——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市民阶级的财富拥有、职业经历、受教育程度和其在城市中已有 的管理经验和民主理念的实践,使他们将这种进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和意 愿带入国会发挥作用,加快了近代国家民主政治的形成。
——庞兹《中世纪城市》
掌握 生产资料 失去 生产资料
手工工场主
手工工场 雇佣工人
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政治
权利也不断扩大 ,成为强化王 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2.城市——市民阶层
西欧城市新 的阶级力量
市民阶层
手工业者
商人
城市
市民阶层(手工业者、商人)投资置
产,采用新的经营形式,实力增强。


与贵族联姻当官,政治权利扩大,
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城市——市民阶层
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
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农村——富裕农民
农村
富裕农民等集中土地,采用新的
经营形式,经济实力渐长。
回顾所学,指出农村和城市出现了哪两个新的力量 学以 致 用
影 响
思考探究: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新阶级力量的出现,对西欧有何影响
材料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变化,以自然经 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逐渐瓦解……在精神文化方面,人们力争从宗教 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追求现实生活,尊崇理性与科学;科技的发 展以入知识的积累和扩大,极大开阔了欧洲人的眼界和活动范围。他
们越海分 走向欧洲以外更加广阔的世界 ——《世界近代现代史》
思想:文艺复兴 经济:探寻新航路
管理经验和民主理念与实践,使他们成长为可以与贵族相匹敌的显要 阶级,他们将这种进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和意愿带入国会发挥作用,加 快了近代国家民主政治的形成。 -——庞兹《中世纪城市》
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材料二:中世纪城 民阶级的财富拥有
开始走向近代
。正是市 已有的政治
① 生产目的:销往市场
② 生产方式:集中生产
③ 经营方式:雇佣关系
④性 质: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问题思考】你能不能找出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共同点
新的生产 经营方式
一种新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两个生产方面:农业、手工业
两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租地农场、手工工场
两个阶层:富裕农民、市民阶层
手工业: 手工工场
农村:富裕农民
城市:市民阶层
结论: 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源
资本主义萌芽 早期资产阶级
农业: 租地农场
知识建构
走向近代
经济发展
社会结构
西欧
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