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小升初分班考冲刺训练(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在下面这些算式中,与“4.6×6.3”结果相等的是( )。
A.46×0.63 B.0.46×630 C.0.46×0.63 D.460×0.63
2.一个圆锥的体积是75.36立方厘米,它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它的高是( )。
A.2厘米 B.6厘米 C.12厘米 D.18厘米
3.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8小时完成,实际只用5小时就完成了。实际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 )%。
A.37.5 B.60 C.62.5 D.160
4.下面四组小棒,( )组中的三根小棒无法围成三角形。(单位:厘米)
A.3、4、5 B.3、3、3 C.2、2、6 D.3、3、5
5.修一段公路,5天修了全长的。照这样计算,修完剩下的路还要( )天。
A.20 B.15 C.10 D.5
6.李师傅要把一车货物从甲城运到乙城。经过3小时行驶了全程的80%,此时正好距甲、乙两城的中点72千米。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的数学信息是( )。
A.80%;72千米 B.80%;中点;72千米
C.3小时;中点;72千米 D.3小时;80%;72千米
7.水果店运进苹果150千克,比运进的梨的少24千克。水果店运进梨多少千克。解设运进梨x千克。列出方程中,错误的是( )。
A.x+24=150 B.x-24=150 C.x=150+24 D.x-150=24
8.妈妈榨了一大杯果汁招待客人(如图1),如果倒入图2所示的杯子中,那么可以倒满( )杯。(两个杯子的杯口内直径相同)
A.3 B.6 C.9 D.12
二、填空题
9.“实际节约用水30%”,这里的30%表示( )占( ) 的30%,把( )看作单位“1”,实际用水量相当于单位“1”的( )%.
10.六年级学生参加仰卧起坐项目的体质检测。以每分钟完成19个为达标,记作“0”。小明的成绩记作“﹢27”,他一分钟完成了( )个;若小东一分钟完成了15个,应该记作“( )”。
11.观察如图,阴影部分面积与整个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分数、百分数和最简整数比表示为:=( )%=( )∶( )。
12.郑万高铁(郑州至万州)预计今年全线通车,人们出行越来越方便。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郑万高铁的长度约是8.1厘米,郑万高铁的实际长度是( )千米。若一列动车以270千米/时的速度从万州出发,( )小时后可到达郑州。
13.一种糖水含糖率为20%,小明喝掉一半后,余下部分糖水的含糖率是( ),糖和水的比是( )。
14.在劳动实践活动中,红星小学六(2)班用篱笆围了一块底为10米、高为6米的平行四边形菜地,这块菜地的面积是( )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 )平方米。
15.一个圆柱的体积是,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 ),削去部分的体积相当于原来圆柱体积的( )。
16.小欢每天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课后实践作业。下图是他某一周内1分钟跳绳成绩。能表示小欢这一周平均每天1分钟跳绳成绩的是第( )条虚线。
三、判断题
17.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 )
18.任何两个等底等高的梯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19.在1—10这10个数中,奇数、偶数和合数的个数都相等。( )
20.要反映某地区2016~2021年年降水量变化情况,可绘制折线统计图。( )
21.一段长12米的钢管,截掉它的后,还剩米。( )
四、解答题
22.在一条500米长的小路两旁种树,若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树?
23.一项工程,甲独做10天完成,乙独做12天完成,现两人合做,完成后共得工资2200元,如果按完成工程量分配工资,甲、乙各分得多少元?
24.王师傅把一个底面半径是20cm,高是27cm的圆锥形铝块熔铸成一个底面半径是15cm的圆柱形铝块。这个圆柱形铝块的高是多少厘米?
25.客车以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出,3小时后,一辆货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出,5小时后与客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6.按要求画图。
(1)将图中的三角形①绕O点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②。
(2)将图中的三角形①平移,使平移后的三角形顶点O的位置在(9,5),画出平移后的图形③。
(3)将三角形AOB绕OB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图形是( )图形,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π=3.14。图中每一小格长1厘米)
27.近日,中国青年报对中学生、大学生和上班族每天使用手机时长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记者把测查结果绘制成了如下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
(1)结合两个统计图中的数据,可算出参与抽样调查的一共有( )人。
(2)每天使用手机5小时以上的占全部受访人数的( )%。
(3)88.5%的受访者坦言最近手机使用时长增加了,主要用手机看短视频、上网课和沟通工作。由于长时间观看手机屏幕会造成眼睛疲劳、干涩,引发视力下降,大家养成健康、自律的手机使用意识和习惯非常重要,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至少写出两条)
参考答案:
1.A
【分析】小数乘法法则:
(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
(2)看因数中一个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详解】A.46×0.63=4.6×6.3
B.0.46×630>4.6×6.3
C.0.46×0.63<4.6×6.3
D.460×0.63>4.6×6.3
故答案为:A
【点睛】关键是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D
【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可知,因此根据公式计算圆锥的高即可。
【详解】
=
=(厘米)
所以圆锥的高是18厘米。
故答案为D
【点睛】重点是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去求圆锥的高。
3.B
【分析】把这批零件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据此求出原计划的工作效率为,实际的工作效率为,先求出实际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多少,再除以原计划的工作效率即可。
【详解】×100%
=×8×100%
=0.6×100%
=60%
则实际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60%。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明确用除法是解题的关键。
4.C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据此解答。
【详解】A.3+4>5,所以3、4、5能围成三角形;
B.3+3>3,所以3、3、3能围成三角形;
C.2+2<6,所以2、2、6不能围成三角形;
D.3+3>5,所以3、3、5能围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及应用,明确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边必须要符合三边关系。
5.B
【分析】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5除以即可求出修这条公路共需要多少天,然后再减去5即可求出还需要多少天。
【详解】5-5
=20-5
=15(天)
则修完剩下的路还要15天。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明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6.B
【分析】根据题意,要想求甲乙两城的距离,把全程看作单位“1”,则72千米占全程的(80%-),所以需要用到的信息有:80%,中点,72千米,据此解答。
【详解】72÷(80%-)
=72÷0.3
=240(千米)
所以用到的信息是80%,中点,72千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百分数的应用,关键找对单位“1”,利用已知数量占整体的分率,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
7.A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数量关系式:运进的梨的千克数×-24=运进苹果的千克数,据此列出方程:
x-24=150,x=150+24,x-150=24。
【详解】A.x+24=150
解:x+24-24=150-24
x=126
x÷=126÷
x=189
B.由题意可得,可以列方程1:
x-24=150
解:x-24+24=150+24
x=174
x÷=174÷
x=261
C.由题意可得,列方程2:
x=150+24
解:x=174
x÷=174÷
x=261
D.由题意可得,方程3:
x-150=24
解:x-150+150=150+24
x=174
x÷=174÷
x=261
只有x+24=150的方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列方程解决问题,主要找到对应的数量关系式。
8.C
【分析】图中圆柱与圆锥等底,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圆柱的高是圆锥的高的12÷4=3倍,所以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3=9倍。
【详解】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12÷4=3
3×3=9
也就是说,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9倍,一大杯果汁可以倒满9小杯。
故答案为:C
【点睛】掌握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节约用水 计划用水 计划用水 70
【详解】略
10. 46 ﹣4
【分析】由题意可知,以19个为标准,仰卧起坐个数比19多时用“﹢”表示,仰卧起坐个数比19少时用“﹣”表示,“﹢27”表示小明仰卧起坐的个数比19多27,用加法求出小明仰卧起坐的个数,最后求出小东仰卧起坐的个数比19少的数量,并在数字前面加上“﹣”即可。
【详解】19+27=46(个)
19-15=4(个)
所以,小明一分钟完成了46个,小东一分钟完成了15个,应该记作﹣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及应用,注意负数前面的负号不能省略。
11.;62.5;5;8
【分析】根据图示,小正方形被平均分成了8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5份。再根据分数、百分数、比之间的关系解答。
【详解】阴影部分面积与整个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分数、百分数和最简整数比表示为:=62.5%=5∶8。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百分数、比之间的关系,理解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与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关系是关键。
12. 810 3
【分析】根据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计算出结果后要进行单位换算;求出实际距离后,根据公式:时间=路程÷速度,计算出时间即可。
【详解】8.1÷=81000000(厘米)
81000000厘米=810千米
810÷270=3(小时)
【点睛】此题考查了比例尺的运用与简单的路程问题。
13. 20% 1∶4
【分析】小明喝掉一半后,余下部分糖水的含糖率不变,仍然是20%;把糖水的重量看作单位“1”,则水的含量为1-20%=80%,再据比的意义,即可得出糖和水的比,再化简即可。
【详解】小明喝掉一半后,余下部分糖水的含糖率是20%;
20%∶(1-20%)
=20%∶80%
=0.2∶0.8
=(0.2×10÷2)∶(0.8×10÷2)
=1∶4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比的意义的实际应用。
14. 60 30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底×高,代入数据即可;再根据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解答即可。
【详解】10×6=60(平方米)
60÷2=30(平方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两者的面积公式,进而得出答案。
15. 20
【分析】以圆柱的底面为底面,圆柱的高为高能够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根据体积公式,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削掉的部分体积则是圆柱体积的(1-)即,据此解答。
【详解】圆锥体积:60×=20(),削去部分体积是这个圆柱的1-=。
【点睛】本题考查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16.②
【分析】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求出一周的平均数,然后结合虚线,判断选择即可。
【详解】(149+171+200+190+225+228+241)÷7
=1404÷7
≈200(个)
接近200的是第②条虚线,所以能表示小欢这一周平均每天1分钟跳绳成绩的是第②条虚线。
【点睛】此题考查了观察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和平均数的计算,关键是用估算方法进行判断。
17.×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真分数小于1,交换假分数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即可得到它的倒数,据此分析。
【详解】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因此,假分数的倒数可能是真分数,也可能是假分数,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是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倒数的含义,注意假分数等于1的情况。
18.×
【分析】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据此判断。
【详解】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的梯形不一定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不一定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明确等底等高的两个梯形的面积相等,但形状不一定相同。
19.√
【分析】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含其它因数的数是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含有其它因数的数是合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含义可知:在1~10这10个数中:
奇数有1、3、5、7、9五个;
偶数有2、4、6、8、10五个;
合数有4、6、8、9、10五个;
所以在1~10这10个数中,奇数、偶数和合数的个数都相等。
故答案为:√
【点睛】明确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反映某地区2016~2021年年降水量变化情况,可绘制折线统计图,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21.×
【分析】把这根钢管的总长看作单位“1”,截去后,还剩下全长的(1-),由此判断。
【详解】
=
=10(米)
这段钢管还剩10米,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重在区分分数在具体的题目中的区别:在具体的题目中,带单位是一个具体的数,不带单位是把某一个数量看单位“1”,是它的几分之几。
22.202棵
【分析】这是一个植树问题,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两端都要植,棵数=间隔数+1,二是两旁都要植,总棵数=一旁的棵数×2;间隔数是:500÷5=(100)个,每侧有树:100+1=101(棵),两旁共有101×2=202(棵),据此解答。
【详解】(500÷5+1)×2
=(100+1)×2
=101×2
=202(棵)
答:一共可以种202棵树。
【点睛】本题属于在直线上两端都要栽的植树问题,要考虑实际情况。知识点是:栽树的棵数=间隔数+1;知识链接(沿直线上栽):栽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不栽):植树的棵数=间隔数+1(两端都栽),植树的棵数=间隔数(只栽一端)。
23.甲1200元 乙1000元
【分析】甲单独做10天完成,乙单独做12天完成,则甲乙完成的时间比为10∶12=5∶6,那么他们完成的速度比就为6∶5,即甲乙工资比为6∶5,甲乙总工资为2200,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所以甲工资占甲乙总工资的:
乙工资占甲乙总工资的:
所以甲工资为:2200×=1200(元)
乙工资为:2200×=1000(元)
答:甲分1200元,乙分1000元。
【点睛】此题通过完成的时间比求出速度比,从而解决问题。
24.16厘米
【分析】熔铸前后的体积不变,先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Sh)求出铝块的体积,再利用圆柱的高=体积÷底面积即可解答。
【详解】×3.14×202×27
=×3.14×400×27
=×33912
=11304(cm2)
11304÷3.14÷15
=3600÷225
=16(cm)
答:这个圆柱形铝块的高是16厘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圆锥的体积=Sh,圆柱的高=体积÷底面积等公式的计算应用,要求学生熟记公式进行解答。
25.860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知道,甲乙两地的距离就是客车(3+5)小时行驶的路程加上货车5小时行驶的路程。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70×(3+5)+60×5
=70×8+300
=560+300
=86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860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相遇问题,要分别明确甲、乙行驶的时间,再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列式解答。
26.(1)、(2)图见详解;
(3)圆锥,37.68
【分析】(1)根据图形旋转的方法,把三角形与点O相连的两条边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再把另外两个顶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出旋转后的图形②;
(2)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原来O点是(3,5),平移后的三角形顶点O的位置在(9,5),行数不变,列数增加了9-3=6,所以向右平移了6格;据此画图即可;
(3)根据圆锥体的特点可知:直角三角形绕其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图形是圆锥体,根据圆锥体积公式V=πr2h,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详解】(1)根据分析作图如下(红色三角形)
(2)平移前的三角形顶点O的位置在(3,5),平移后点O的位置在(9,5),三角形①向右平移9-3=6(格),据此画图如下(绿色三角形)
(3)将三角形AOB绕OB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图形是圆锥,据图可知圆锥半径是3厘米,圆锥高是4厘米,体积是:
×3.14×32×4
=3.14×12
=37.68(立方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以及图形的旋转、平移方法及圆锥体积公式的综合应用。
27.(1)2000人
(2) 45
(3)经常参加户外活动;不在黑暗的环境中长时间看手机。
【分析】(1)根据统计图,每天使用手机时长在“1至3小时”的人数是360人,占参与抽样调查人数的18%,“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据此求出参与抽样调查的总人数。
(2)第一空求出了参与调查的总人数,根据“每天使用手机时长小于1小时的人数是40人”,求出每天使用手机时长少于1小时的人数所占百分比,用:1-小于1小时的百分比-1至3小时的百分比-3至5小时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3)根据生活经验给出建议即可。
【详解】(1)360÷18%=2000(人)
(2)1-40÷2000×100%-18%-35%
=1-2%-53%
=45%
(3)经常参加户外活动;不在黑暗的环境中长时间看手机。(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了百分数和统计图综合运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特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