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分班考模拟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升初分班考模拟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7-11 20:4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小升初分班考模拟卷(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如果4a=b=c,那么( )。
A.a>b>c B.a<b<c C.b>c>a
2.一根彩条,截去它的后,剩下部分的长度是原彩条长度的( )。
A.25% B.75% C.85%
3.桃花村计划修一条500米长的公路,以方便本村的特色农产品运输。甲队单独修需要10天,乙队单独修需要15天,如果两队合修,( )天可以修完。
A.6 B.8 C.12
4.希望学校在校园内植树,种了20棵香樟树,比桂花树的2倍少4棵,如果设种植桂花树有x棵,求桂花树的棵数,则正确的方程是( )。
A.2(x+4)=20 B.2x+4=20 C.2x-4=20
5.一袋土豆吃了它的正好是20千克,这袋土豆原有( )千克。
A.20 B.40 C.50
二、填空题
6.在﹢16,﹣32,0,﹣8.9,中,( )是正数,( )是负数,(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7.如果﹣700元表示支出700元,﹢900元表示( )。
8.=30∶( )=60%=( )÷25=( )折=( )(填成数)。
9.王大伯家今年水稻产量比去年增产一成,也就是增产了( )%,今年产量是去年的( )%。
10.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另一个内项是( )。
11.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cm,高是5cm,它的底面积是( )cm2,侧面积是( )cm2,体积是( )cm3。
12.箱子里有4只蓝手套、6只白手套、8只黑手套,闭着眼睛至少摸出( )只手套,才能保证有2副颜色不同的手套。
13.冬冬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物体,从前面、右面、上面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如下图所示,这个物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三、判断题
14.现在我县的气温是﹣5摄氏度。( )
15.在比例式中,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
16.至少需要4个相同的正方体可以搭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
17.六(1)班有50人,某天该班的出勤率是98%,1人没有到校。( )
18.一个圆柱的高扩大到原来的2倍,底面积缩小到原来的,体积不变。( )
四、计算题
19.直接写出得数。
70÷1000= 2÷= 0.4a+0.6a= ÷= 3.5+3=
75×10%= += 0.23÷0.1= ×= 0.53=
20.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3.6-2.8+7.4-7.2 1.25×32×0.25 6.75×+4.25×0.6-60%
21.解方程。
=30% =42
五、解答题
22.小明一家三口开车从北京去距离小明家的外公家。汽车每行驶耗油,按照这样计算,出发时加满汽油,能到达外公家吗?
23.商店卖一种书包,如果每个售价为150,那么售价的60%是进价,售价的40%就是赚的钱,现在要搞促销活动,为保证一个书包赚的钱不少于30元,应该确定怎样折扣?(用比例解决)
24.这只工具箱的下半部是棱长为20厘米的正方体,上半部是圆柱的一半。算出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25.小丽家买了一套售价为32万元的普通商品房。他们选择一次付清房款,可以按九六折优惠价付款。
(1) 打折后房子的总价是多少元?
(2) 买这套房子还要按照实际购房价的1.5%缴纳契税,契税是多少元?
26.李老师乘坐出租车从家到火车站共付车费23元,收费标准如下:
a.起步价5元(5千米以内)。
b.超过5千米,每千米加收1.2元。
(1)李老师从家到火车站有多少千米?
(2)小红从家到学校有7千米,乘坐出租车上学、放学共需付多少元?
27.认真观察图象,回答问题。
(1)图象中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2)根据所列出的两种量的关系。完成下表。
x 1 2.5 15
y 200
参考答案:
1.B
【分析】设等积式的结果为1,分别求出a、b、c的值,再比较即可。
【详解】设4a=b=c=1,则:
4a=1,a=
b=1,b=2
c=1,c=4
a<b<c
故答案为:B
【点睛】解决本题还可以根据每个算式中的数字因数和积相等这一条件,直接比较出字母因数的大小。
2.B
【分析】把原来的长度看作“1”,那么还剩下它的(1-),然后把得数转化为百分数即可。
【详解】1-=0.75=75%
所以,剩下部分的长度是原彩条长度的75%。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
3.A
【分析】把修这条公路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则甲队的工作效率是,乙队的工作效率是,利用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甲乙的工作效率和,求出两队合修,多少天可以修完。
【详解】

=6(天)
所以,两队合修,6天可以修完。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要把修这条公路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利用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甲乙的工作效率和,求出完成的时间。
4.C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式:香樟树的棵数=桂花树的棵数×2-4棵,然后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正确的方程是2x-4=20。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基本数量关系,设未知数为x,由此列方程解决问题。
5.C
【分析】根据题干可知,把这袋土豆原有的质量看作单位“1”,数量20对应的分率是,单位“1”未知用除法。
【详解】20÷=50(千克)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除法的应用,掌握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是解题关键。
6. ﹢16、 ﹣32、﹣8.9 0
【分析】根据正数的意义,以前学过的7、36、8这样的数叫做正数,正数前面也可以加“﹢”号,因此,像﹢7、﹢36、8是正数;根据负数的意义,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像﹣12、﹣7、﹣3叫做负数;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详解】由分析可得:﹢16、是正数;
﹣32、﹣8.9是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点睛】本题是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7.收入900元
【分析】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收入记作正,则支出就记作负。由此得解。
【详解】由分析可得,如果﹣700元表示支出700元,﹢900元表示收入900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正数与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看清规定哪一个为正,则和它意义相反的就为负。
8.;50;15;六;六成
【分析】根据折扣的意义,60%就是六折;根据成数的意义,六折就是六成;把60%的百分号去掉,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是0.6;把0.6化成分数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5,根据商不变的规律,3÷5=15÷25;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3∶5,根据比的基本性质,3∶5的前项和后项都乘10就是30∶5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0∶50=60%=15÷25=六折=六成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百分数、比、小数的互化,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折扣的意义,成数的意义。
9. 10 110
【分析】一成是10%,用单位“1”加上10%,求出今年产量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详解】1+10%=110%
所以,王大伯家今年水稻产量比去年增产一成,也就是增产了10%,今年产量是去年的110%。
【点睛】本题考查了成数问题,几成就是百分之几十。
10.
【详解】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则两个内项也互为倒数,乘积是1,另一个因数就是1÷=。
11. 12.56 62.8 62.8
【分析】圆柱的底面积=;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体积=Sh,利用这三个公式即可求出。
【详解】3.14×22=12.56(cm2)
2×3.14×2×5
=6.28×2×5
=12.56×5
=62.8(cm2)
12.56×5=62.8(cm3)
【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圆柱的底面周长、侧面积、体积三个公式的掌握情况,同时应注意面积与体积单位的不同。
12.11
【分析】最坏情况是8只黑手套全部摸出,然后蓝、白各摸一只,此时再摸出1只手套,一定有2副颜色不同的手套,一共需要摸出11只手套。
【详解】8+2+1=11(只)
【点睛】此题考查了利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应用,关键是从最差情况考虑。
13.6
【分析】根据这个几何体从前面和右面看到的形状,这个几何体应该由6个正方体组成。这些小正方体分前后两排,上下两层。第一排只有一层,共两个小正方体。第二排第一层有三个小正方体(比前排在右侧多出来一个),第二排第二层只有一个小正方体,在最左边。
【详解】如图:
1×1=1(立方厘米),所以,这个物体由6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体组成,所以这个物体的体积是6立方厘米。
14.√
【分析】根据负数的意义:零下气温用负数表示,零上气温就用正数表示;据此解答。
【详解】现在我县的气温是﹣5摄氏度。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5.√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据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比例式中,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例如:5∶4=10∶8,根据比例基本性质为。则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16.×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12条棱都相等;那么拼成的大正方体每条棱上至少有2个正方体,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即可求出搭成一个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小正方体的块数,据此判断。
【详解】如图:
2×2×2=8(块)
至少需要8个相同的正方体可以搭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出勤率表示出勤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已知某天该班的出勤率是98%,则没有出勤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98%),没有到校的人数=总人数×没有出勤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据此解答。
【详解】50×(1-98%)
=50×2%
=1(人)
1人没有到校,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8.√
【分析】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可知,当一个圆柱的高扩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会扩大到原来的2倍,当它的底面积缩小到原来的,体积会缩小到原来的,据此分析。
【详解】2×=1
所以一个圆柱的高扩大到原来的2倍,底面积缩小到原来的,体积不变,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0.07;;a;;6.5
7.5;;2.3;;0.125
【详解】略
20.1;10;6;
【分析】(1)根据加法交换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进行计算;
(2)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
(3)先把、60%分别化成小数0.6,再结合乘法分配律的规则来计算;
(4)先把÷转化为×,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详解】(1)3.6-2.8+7.4-7.2
=(3.6+7.4)-(2.8+7.2)
=11-10
=1
(2)1.25×32×0.25
=1.25×(4×8)×0.25
=(1.25×8)×(4×0.25)
=10×1
=10
(3)6.75×+4.25×0.6-60%
=6.75×0.6+4.25×0.6-0.6
=(6.75+4.25-1)×0.6
=10×0.6
=6
(4)


=×1

21.x=1.2;x=36
【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4;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先计算出左边的结果为x,方程两边再同时除以,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0%
解:×4=30%×4
x=0.3×4
x=1.2
解:x+x=42
x=42
x÷=42÷
x=36
22.能
【分析】汽车行驶过程中,每千米的耗油量一定,行驶里程数与耗油总量成正比例关系,由此列式求解出行驶所需汽油总量,与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解:设汽车行驶耗油;
100x=560×8
100x=4480
x=44.8;

答∶能到达外公家。
【点睛】熟练掌握正比例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本题时一定用明确每千米的耗油量一定,行驶里程数与耗油总量成正比例关系。
23.最多8折
【分析】可设进价是x元,根据等量关系:每个售价为150,售价的60%是进价,售价的40%就是赚的钱,列出比例求解;为保证一个书包赚的钱不少于30元,那么书包的实际售价必须大于进价+30元,求出最低的实际售价,再除以原来的售价,得出实际售价是原来售价的百分之几,进而根据打折的含义求解。
【详解】解:设进价是x元。
x∶150=60%∶1
x=150×60%
x=90
90+30=120(元)
120÷150×100%=80%,即8折。
答:应该确定最多8折。
【点睛】首先根据比例的意义求出进价,进而求出打折后的售价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24.表面积2942平方厘米;体积11140立方厘米
【分析】工具箱的表面积=正方体1个面的面积×5+圆柱底面积+圆柱侧面积的一半;工具箱体积=正方体体积+圆柱体积的一半,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20×20×5+3.14×(20÷2)2+3.14×20×20÷2
=2000+3.14×100+628
=2000+314+628
=2942(平方厘米)
20×20×20+3.14×(20÷2)2×20÷2
=8000+3.14×100×10
=8000+3140
=11140(立方厘米)
答:工具箱的表面积是2942平方厘米,体积是11140立方厘米。
【点睛】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正方体和圆柱的表面积以及体积公式。
25.(1)307200元;
(2)4608元
【分析】(1)由题意可知,一次付清房款,按原价96%付款,根据“现价=原价×折扣”进行解答即可;
(2)用实际房价乘1.5%即可求出应缴纳的契税。
【详解】九六折=96%;
(1)32万元=320000元
320000×96%=307200(元)
答:打折后房子的总价是307200元。
(2)307200×1.5%=4608(元)
答:契税是4608元。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现价、原价和折扣”之间的关系,求出实际的房价;再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应缴纳的契税。
26.(1)20千米
(2)14.8元
【分析】(1)用总钱数减去起步价求出超出5千米的钱数,再除以超出部分的单价,可以求出超出部分的路程,再加上5千米,即可求出李老师从家到火车站有多少千米。
(2)用7千米减去5千米,再乘超出部分的单价,求出超出部分的总价,加上起步价,求出一趟的价钱,再乘2,即可求出乘坐出租车上学、放学共需付多少元。
【详解】(1)(23-5)÷1.2+5
=18÷1.2+5
=15+5
=20(千米)
答:李老师从家到火车站有20千米。
(2)(7-5)×1.2+5
=2×1.2+5
=2.4+5
=7.4(元)
7.4×2=14.8(元)
答:乘坐出租车上学、放学共需付14.8元。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乘除法的计算及应用。熟练掌握“分段计费”法解决此类问题,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27.(1)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
(2)见详解
【分析】(1)根据正比例图象是一条直线,据此判断即可;
(2)根据比值一定,求出对应的值,填入表中即可。
【详解】(1)由图可知,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
(2)20÷1=20
20×2.5=50
200÷20=10
15×20=300
x 1 2.5 10 15
y 20 50 200 300
【点睛】本题考查正比例图象的判断及根据图象解决问题,依据图象分析数量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